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司马懿为何能政变成功?曹爽又为何对他毫无设备?

历史上司马懿为何能政变成功?曹爽又为何对他毫无设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90 更新时间:2024/1/21 9:50:58

曹爽,字昭伯,大司马曹真长子,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曹爽三兄弟均跟从。司马懿司马师阴养的三千死士趁机发动政变,一举控制洛阳城,利用各种手段迫使曹爽主动交出兵权,最终诛灭曹爽及其党羽的三族,自此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其实在司马懿发动政变之时,他已经称病两年的时间(247年妻子去世开始)。而且早在司马懿隐退之前,洛阳城的禁军已经全部被曹爽兄弟控制,为何曹爽出城要带着所有兄弟们一起,而不设任何防备呢?

桓范的先见之明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一,魏明帝曹叡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将太子曹芳交托给曹爽和司马懿,命令二人共同辅助年仅八岁的少主。曹芳继位后,加曹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食邑一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与司马懿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曹芳即位之初,曹爽凡事皆与司马懿商议,不敢专行,司马懿以为国家肺腑,以礼让之。后来曹爽听从亲信丁谧的计谋,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同时,晋升司马懿的亲信蒋济为太尉,趁机免去蒋济原执掌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一职,改任命其二弟曹羲为中领军,以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

公元245年,曹爽又不顾司马懿的反对,废除禁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两营校尉,把两营兵众交由曹羲直接统领,至此曹爽兄弟完全掌握了京师禁军。曹爽本身是大将军录尚书事、洛阳城的禁军则由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完全控制,随着247年司马懿借妻子去世之际称病,曹魏军政大权全部落入曹爽手中。

掌握最高权力后,曹爽开始了骄奢淫逸、肆无忌惮的享乐,曹爽曾经多次与曹羲等出洛阳游玩,他的同乡大司农桓范认为他们兄弟掌握朝政和禁军,不宜一齐离开,以免一旦有人关闭城门反对他们,他们就不能回到洛阳控制大局。曹爽却认为司马懿已经避退了,无人再能对他有威胁而不听。

司马懿的高超演技

曹爽敢于带着兄弟们一起出城游玩射猎,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认为司马懿以及垂垂老矣、行将就木,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而这一切,完全是司马懿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以此来麻痹曹爽,伺机而动。

其实曹爽不是对司马懿“称病”没有怀疑。公元248年,曹爽的心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临行前去拜望司马懿,其实是落实他身体状况。司马懿让两个婢女侍奉着出来接见,侍女让他更衣,他却把衣服掉在地上;指着嘴说口渴,婢女端来了粥,司马懿拿不动碗,就由婢女端着喝,粥从嘴边流出沾满了前胸。

李胜说:“大家都说您的中风病旧病复发,没想到您的身体竟这样糟!”司马懿气喘吁吁地说:“我年老体弱卧病不起,不久就要死了。你屈就并州刺史,并州靠近胡地,要很好地加强戒备。恐怕我们不能再见面了,我把我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托付给你。”李胜说:“我是回去愧居本家乡的州官,不是并州。

司马懿装聋作哑,故意听错他的话说:“你刚刚到过并州?”李胜又说:“是愧居荆州。”司马懿说:“我年老耳聋思绪迷乱,没听明白你的话。”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所以曹爽才对司马懿彻底放下戒备。

曹羲的格格不入

曹爽出城习惯于带上所有兄弟的第二个原因,恐怕也有防备自己弟弟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曹爽的二弟曹羲。首先,曹羲担任中领军,掌握着大部分禁军;其次,与志得意满安心享乐的曹爽不一样,曹羲似乎总是人间清醒,显得和曹爽一般人格格不入。

早年曹爽因“谨慎持重”得到魏明帝的赏识,可是确认司马懿不能威胁自己,作为曹魏的实际掌控人,曹爽开始飘了,他的饮食、车马和衣服都与皇帝的类似。而且珍贵玩物亦积聚了很多,甚至私自带走明帝七、八个才人作为自己的妻妾。而且又擅取太乐乐器和调武库禁兵制作布置华丽的窟室,多次与何晏等人在其中饮酒作乐,极尽奢华。

羲深以为大忧,数谏止之。又著书三篇,陈骄淫盈溢之致祸败,辞旨甚切,不敢斥爽,讬戒诸弟以示爽。爽知其为己发也,甚不悦。羲或时以谏喻不纳,涕泣而起。宣王密为之备。——《三国志·曹爽传》

曹爽二弟曹羲见此甚为忧虑,曾多次劝谏,但曹爽不听。又写文章三篇,陈述骄淫奢侈过度将会产生祸败,言辞十分恳切,但不敢直接指责曹爽,而是假讬训诫诸弟以警示曹爽。曹爽也知道曹羲其实是在告诫他,因此很不高兴。曹羲见曹爽对劝告不予理睬,只得涕泣而去。

据史书记载,曹羲有学识,曾与郑冲、荀顗、何晏、孙邕一同进行《论语集解》的编著,又曾与夏侯玄、李胜、丁谧争论刑法。然而正是因为曹羲的有见识,能够保持清醒,也让曹爽对曹羲多了一份戒备之心。虽然是亲兄弟,现在司马懿的威胁解除了,但掌握大部分禁军的曹羲也是能够对自己构成威胁的。

躲在暗中的司马懿,慢慢摸清了曹爽习惯于带着所有兄弟一起出城的规律,果然如桓范所警示的那样,趁曹爽兄弟随曹芳前往高平陵之际,凭借司马师阴养的死士三千一举控制洛阳城。曹爽又没有接受桓范带皇帝到许昌,以皇帝之名号召全国兵马反击司马懿的建议,而是束手就擒。

古往今来,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要得意忘形似乎人人都知道,但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们读史书学习历史,就是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此来更好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标签: 历史曹爽三国

更多文章

  • 巫蛊之祸发生时,汉武帝都是如何对待卫氏一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西汉的第7位皇帝。 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在汉武帝的一生中,有两位皇后,一位是“金屋藏娇”的陈皇后。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夸她道:“陈后太骄,卒尊子夫。”而汉武帝的第二皇后是卫子夫,是历史上很励志的一个女人。司马迁赞其:“嘉夫德

  • 曹丕为什么做活到40岁 曹丕生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曹丕,三国

    还不了解:曹丕为何只能活40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专家表示40已是高寿。相信大家对于我国历史上的曹操这一英雄人物都是非常熟悉的,曹操作为魏王,开创了魏国的基业,一直到离世也没有能够成为一国之君,虽然说他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不愿意做夺

  • 韩信如果真的称王会是什么实力?能与刘邦对抗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韩信,汉朝

    谈及中国历史上最为出色的武将,“兵仙”韩信绝对是热门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每个人在这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遗憾的事情,或者是遗憾的选择,倘若人世间可以有时光倒流之说,再给人们一次选择的机会,结局不知道是否会有所变化。在历史上,便有一些因为选择失误而造

  • 三国时期潘皇后是什么结局?为何会暴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潘皇后,三国

    潘淑 ,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皇帝和皇后年龄差距最大的是谁呢?答案或许有些出人意料,是孙权和潘皇后。公元251年,已经70岁的孙权孙权立潘淑为皇后,然而仅仅过去半年时间,潘皇后突然暴毙,这中间有何隐情?江东绝色,

  • 明朝崇祯时期有多少亲王 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明朝,亲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藩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截止崇祯元年,明代尚存的亲王有多少?分别是谁?明代封王的规则是除太子外,皇帝诸子一律封亲王,十岁封爵,二十岁就藩;除亲王嫡长子外,亲王诸子一律封郡王,十岁封爵。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册封亲王。所以要想搞清楚崇祯时期有多少亲王,只需要统

  • 朱元璋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真的走了一步臭棋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朱元璋,分封

    还不了解:朱元璋分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分封藩王,真的是一步臭棋吗?朱元璋将江山社稷当成一块大蛋糕,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它分给宗室子孙,还给予了藩王们兵权。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借鉴历代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明朝藩封制度,并在洪武三年、十一年、二十四年先后将其二十四

  • 历史上乙弗氏得一生都经历什么事情?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乙弗氏,南北朝

    乙弗氏是在南北朝历史缩影中,埋葬在权势下的悲剧。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古代,女人都是比较没有地位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在家生孩子。但是,有一种女性可以拥有着极高的地位,还有绝对的权力,那就是皇后。皇后对每个女性来说,那都是梦寐以求的事。但是,皇后这个位置并没有那么好坐。因为皇后享有母仪天

  • 有哪些与崔玄暐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崔玄暐,唐朝

    崔玄暐(639年~706年),本名崔晔,字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朝宰相,前燕秘书监、博陵崔懿后裔,胡苏县令崔慎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博陵崔氏大房。早年历任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等职。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拜相,授凤

  • 蜀汉灭亡之后,司马昭没有进攻吴国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司马昭,三国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的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八月,经过充分准备曹魏实际掌权者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率三路大军伐蜀。十一月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在谯周等人劝说下投降,蜀汉灭亡!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改变,只要在趁灭蜀之威势进攻

  • 三国时期许褚与张飞交手过几次?分别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许褚,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许褚和张飞都是三国猛将,两个人都力大无比,以勇猛著称,天不怕,地不怕。而这两位猛将碰到一起,肯定都是硬碰硬,谁也不服谁。但是,许褚两次大战张飞,都处于下风,一次安全逃走,一次差点丢了性命。这分别是哪两次交手呢?第一次,是赤壁之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