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作为明朝的首辅 张居正为何不重用海瑞

张居正作为明朝的首辅 张居正为何不重用海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39 更新时间:2024/2/16 22:45:13

对张居正和海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居正为什么终生都不重用海瑞?

如果说把官员之间的合作,比喻成一场婚姻的话,那么张居正和海瑞,都是公认的大好人,但两个好人在一起,不一定符合。

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的名声都非常好,而且名气也都是非常大,海瑞被誉为海青天,中国人心目中好官员的代表。

张居正的形象更是证明,被誉为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改革家,大明代第一名臣能臣,虽然私德上面有些争议,但整体上对他的评价那是非常高的。

历史上有很多厉害人物,但因为时代不能,没能凑在一起,实在是很遗憾,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刘备团队,有关羽张飞这样的武将,还有诸葛亮这样的智囊,为什么最后没能成功。

其实根本原因是诸葛亮年纪太小了,完美错过了武将巅峰期,看似同一集团,实际上是错过了时间。

但明代的两大名臣,张居正和海瑞,完全生活在同一时代,尤其是在张居正完全掌权之后,为什么终其一生都不重用海瑞呢,是张居正和海瑞之间,有什么隐秘的私人恩怨吗?

学霸张居正

张居正是个典型的学霸,明清两代,只要是在中央做大官的,尤其是能入阁的,那绝对都是学霸界别的人物,当然皇亲贵胄除外。

明代自从朱棣创立内阁以来,内阁就形成了规矩,非庶吉士不得入阁,庶吉士是翰林院的一种短期职务。

我们都了解范进中举吧,范进只是中了举人,就已经很高兴了,中了举人是有做官的资格,中进士,才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

进士中最卓越的,挑选一部分进入翰林院,而翰林院里最卓越的才能叫庶吉士,总之就是大明代最牛的学霸,才能最终进入内阁候选人的名单。

张居正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科举之路,从小就是神童,科举也比较顺利,年轻轻轻就进士及第,而且是以庶吉士的身份在翰林院当差,仕途一开局就是梦幻般的存在。

常年供职于中央,也让张居正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同时也能从更高的层次看到国家的弊端,这是张居正改革的初心。

反观海瑞,肯定不能说是学渣,用个比喻就是张居正是TOP2毕业的,那海瑞就是末流211毕业的,也是中了个举人,一开始做福建南平教谕,典型的基层官吏。

两个人的人生轨迹,一个是起点高,一步步走得更高,一个是起点低,一步步走的慢,走的扎实,长期在地方任职。

按理说,一个常年在地方,一个久居中枢,完全是很好的搭档呀,两个人为什么就不能合作一下呢,这就要说道海瑞这个人,为什么那么出名了。

海瑞骂了所有人

海瑞这个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轴,特别的轴,认死理,但是有一点一定要说明,海瑞不傻,不但不傻,而且十分聪明。

聪明人有两种,一种是跟世道同流合污,一种是坚持自己的理想,而聪明人往往很容易滑到同流合污的阵营,因为他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是海瑞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只是坚持理想,但并不傻,很多人都觉得海瑞傻,海瑞真傻的话,根本就活不过40岁,早被人弄死了。

那海瑞的理想是什么,简单用四个字来说就是太祖遗训,这里的太祖指的是朱元璋,他当年定下的很多规矩,都被明代当做的祖训继承下来。

但问题是,时代在发展,朱元璋时代的很多规定都已经不符合海瑞那个时代了,但海瑞依然很坚持,在他的眼里,任何跟大明代律法相违背的事情都不能做,而大明代的律法,绝大部分都是朱元璋时代制定的。

海瑞以清廉著称,他坚持按照规定领取俸禄,绝对不贪污一分钱,但事实上,明代官员按照规定领取的俸禄个,根本就不足以维持生活,尤其是做官之后的生活。

打个比方,朱元璋时代一个月薪水只有五两银子,这五两已经是朱元璋认为的最低标准了,但一百多年过去了,物价早就涨疯了,但薪水一直没变,不贪污受贿,根本活不下去。

但海瑞却说,你们不能,我能,于是海瑞在做官的时候,真的是完全不收钱任何额外的黑钱,完全按照律法固定的俸禄生活,就这样海瑞一直都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

真正让海瑞名声大噪的,是他的一封奏折,他写给皇帝的奏折,在奏折里,海瑞把嘉靖帝给骂的是体无完肤。

更重要的是,海瑞把全体官员也给骂了一遍,气的嘉靖皇帝赶紧对身边的人说,立马把人抓起来,千万别让人跑了。

身边的人说,海瑞哪里也没去,就在家等着,身边还放着一口棺材,嘉靖帝把海瑞抓紧了大牢,嘉靖这个人问题的确很多,但是他不傻,不昏庸,他没有杀海瑞,而海瑞在牢里听到嘉靖皇帝去世的消息,也是哭得死去活来。

两种理念的碰撞

嘉靖死了之后,海瑞被从牢里放了出来,名声大噪的海瑞,开始获得了飞速的升迁,但惋惜的是,始终都是虚职,并没有什么重要职位,因为海瑞和张居正的本质不同,来自于执政理念。

海瑞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办事是不打折扣的,他们勇于面对一切困难,但是在明代那种环境之间,一个理想主义者,根本办不成事情,尤其是张居正要干的这种大事。

举个例子,海瑞以公正廉明著称,张居正改革有一项很重要的制度就是考核法,针对的是明代官吏效率低下的问题。

这种事似乎很符合海瑞去干,但如果海瑞真的去了的话,那结果只有一个,他考核之下的全体官员都不合格,他制定和执行的标准肯定是最严格的,海瑞能做得到,并不意味着别人也能做得到。

改革本来就是触动他人利益的事情,要的就是尽量实事求是,减少阻力,但海瑞在没事的时候都能给你整出事儿来,这样人放到改革岗位上,根本不合适。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张居正对海瑞看得很透彻,这种极端的廉洁奉公,朝廷必须赋予表彰,而且是大力表彰。

当做这样的人,如果让他掌握实权,那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凭理想根本推不动现实的利益,大明代说一套做一套已经积重难返了,张居正只不过是努力让棺材盖子打开了一角而已。

综合来说,海瑞肯定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官,清廉奉公,但不是张居正需要的人才,张居正需要的是,不择手段能把事儿办成的人,这一点海瑞并不合适,而且海瑞极端的性格,也的确是不符合掌握过大的实权,给个闲职供养起来,已经是最大的开明了。

标签: 历史张居正海瑞

更多文章

  • 秦国军队能够横扫天下 最后面对项羽和刘邦为何会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秦始皇,秦朝

    一统六国的大秦,为什么会在项羽、刘邦面前,土崩瓦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年仅13岁就继承了王位,30多岁横扫六国,仅仅耗时15年就实现大一统,结束了生灵涂炭的战国时代,一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的能力

  • 明朝夺门之变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一场预谋的政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明朝,夺门之变

    还不了解:明代夺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夺门之变”始末,一场由阴谋家操纵的“无意义”政变。明英宗朱祁镇,他是明代唯一拥有两个年号,也是唯一一位两次登基的皇帝。关于他的一生,只能使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传奇”,其人生平极具戏剧性,经历了明代历史上的最为重要的两次重

  • 刘伯温预测明朝国运六百半,具体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刘伯温,明朝

    刘伯温预测明朝国运六百半,具体是什么意思?这里刘伯温留了个心眼,让朱元璋以为是650年,其实是300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要知道古代是十分信奉神鬼之说的,对于一个精通阴阳五行的人更是推崇至极,朱元璋也不例外。虽然他是草根皇帝,但他内心深处仍然希望自己的大明朝能够繁荣昌盛,万世万年。

  • 刘秀阴丽华有几个孩子?刘秀阴丽华的儿子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阴丽华,东汉,刘秀阴丽华,刘秀的儿子

    中国历史上刘秀阴丽华有几个孩子,刘秀阴丽华的儿子结局是怎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秀有句名言,“仕宦当为执金吾(yù),娶妻当得阴丽华”,结果刘秀不仅娶了阴丽华,还当上了东汉的开国皇帝。这阴丽华是谁?到底

  •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 刘秀又是怎么对待西汉宗亲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西汉,东汉

    对东汉和西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秀建立东汉后,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西汉的灭亡和其他王朝的终结截然不同,这个截然不同,还导致了西汉灭亡后,宗室的遭遇和其他王朝也存在不同。那么,西汉灭亡后,西汉宗室具体有哪些待遇?并且,刘秀建立东汉以后,又是如何对待这

  • 霍去病为什么敢射杀李敢 之后的结果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霍去病,李敢

    还不了解:霍去病和李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代战神霍去病,为什么敢在皇家猎场射杀皇帝的保安司令李敢?李敢当时的地位不简单,他官居郎中令,即汉武帝的警备司令兼内朝政务总管。这么大个头的高官,霍去病一箭就将他撂倒在汉武帝面前了!那是元狩五年的事,前一年漠北大战结束,霍去病

  •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 刘秀存在感为何比刘邦还要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刘秀,东汉

    东汉建立者刘秀,堪称完美帝王,为何历史存在感跟刘邦比差远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王莽篡政,把好端端的大汉王朝分成了两段。也让大汉王朝有了两位开国之祖,高祖刘邦、世祖刘秀。但是,这两位开国之祖在历史上的名气却相差不小,刘邦斩白蛇起义,伐暴秦,灭项

  • 蓝玉在明朝是什么样的存在?他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蓝玉,明朝

    蓝玉,定远人,汉族,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鸟为夺食早亡,人为功利身丧”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大明朝的开国名将,曾亲手摧毁蒙元政权的大将蓝玉,被明锦衣卫告发谋反。明初四大案中,牵扯人数最多、下罪被杀最多、影响最深的“蓝玉案”就此爆发,在明太祖朱元璋的主持下主谋蓝玉

  • 如果刘封救了关羽,三国的局势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如果刘封救下关羽,那三国局势变化可大了。刘封从上庸发兵救关羽,肯定是刚一出兵,上庸三郡就叛变投降曹魏了,包括孟达也投降曹魏了,刘封救了关羽后,直接回到成都。这样刘封不会死,关羽不会死,张飞也不会死。接下来,刘备与关羽开始准备复仇东吴,准备一年时间,221年关羽作为主帅伐吴,张飞作为副帅,共领兵3万,

  • 在临死前,朱元璋都留下了哪些大将给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你们知道吗?朱元璋临终前,特意给即将继位的孙子朱允炆,留下四名大将,目的就是让孙子朱允炆防着自己的叔叔朱棣。但是朱允炆最后害得四名大将一个自杀,一个被囚禁,一个战死沙场,只有一名大将得以善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