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临死前想传位给(历史中朱棣遗诏传位给朱高炽)

朱棣临死前想传位给(历史中朱棣遗诏传位给朱高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10 更新时间:2024/1/21 16:33:19

历朝历代的权力交接,哪一次不是惊心动魄呢?尽管朱棣在生前已经立朱高炽为太子,并且将朱高煦赶出了京城,也打击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但在他死后,朱高炽的继位过程依然充满了变数和危险。假如朱高煦提前得到消息,那么结果就很难说了。

朱棣死之前把皇位传承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但他死之后的皇位传承却实在是惊心动魄!

朱棣的安排

朱棣有三个儿子,都是嫡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就朱棣本人的意愿而言,他更喜欢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的朱高煦,但从法理上讲,应该立嫡长子朱高炽。

最终,在解缙等人的劝说下,朱棣将朱高炽立为太子,而将朱高煦封为汉王,藩国在云南。本来按照朱元璋当年定下的规矩,藩王们是不能留在京城的,必须要到藩国去,叫做就藩,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儿子们争夺储位。

但是朱棣太喜欢朱高煦,又觉得没立他为太子有点对不住他,想做些补偿,所以不仅让朱高煦继续留在京城,而且百般宠爱。

一直到1417年,才将他的封地改为乐安州,强迫他就藩。乐安州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惠民县,距离北京三百多公里,这就近得多了。但是朱高煦的三支护卫被朱棣削去了两支,只保留了仪仗队,这也是有意削弱朱高煦的力量。

而老三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封地在彰德,即现在的河南安阳。朱高燧是朱高煦的跟屁虫,一直帮助二哥对付大哥,也做了很多不法之事,被朱棣狠狠地教训了几次。

但是,朱高煦被强迫就藩之后,似乎朱高燧并没有离开京城,因为史书记载,在1423年,朱高燧曾有一次很不成熟的谋反行动,说明这一年他是在京城居住的。

这就很奇怪,为什么把朱高煦撵出去,而留下朱高燧呢?

先看一下朱高燧谋反的经过: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病重,朱高燧的手下常山护卫指挥孟贤,和朱棣身边的宦官黄俨等人勾结,计划毒死朱棣,然后拥立高燧继位。

不料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被人告发,朱棣命朱高燧进宫解释,史书称朱高燧“大惧不能言”。还是朱高炽出面求情,这才饶了他一命。

首先,这次谋反就很离谱,一个护卫,一个宦官,就谋划毒死皇帝,另立新君,甚至连朱高燧都不知情。而且,谋反是一个很大的事情,需要事前仔细地谋划。

而这次谋反更像是从天而降,忽然就出来了这么一档子事。而且事后朱高燧居然没有受到惩罚,朱棣训斥了几句就算了。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朱高燧谋反事件,其实是朱棣和朱高炽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为了敲打朱高燧。

然后再由朱高炽出面求情,让朱高燧从此感激朱高炽,这样朱高燧就从朱高煦的阵营,转到了朱高炽的阵营,将来有利于朱高炽的顺利继位。

总之,朱棣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可谓煞费苦心,为了保证朱高炽的顺利接班,他有技巧地打压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但真正到了朱高炽接班的时候,过程仍旧惊心动魄。

朱高炽的继位过程

1424年,朱棣进行了他的第五次北征,但这次他率领数十万大军,在草原上找了半年时间,也没找到敌人的踪迹,后来粮草实在供应不上了,这才准备返回,但是在返回的途中,朱棣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古代皇帝死在皇宫外面,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会对皇位继承造成很多变数,尤其是当前大军还未班师,更有可能造成混乱。

因此,朱棣身边的太监马云(确实是这个名字)赶紧去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商议,讨论的最终结果是秘不发丧。

并且,知情的几个人兵分两路,一路留下来处理朱棣的后事。首先是秘密收集军中的锡器,找工匠来把锡器熔化,制成一具密封的棺材,用来盛朱棣的遗体,事情办完之后,为了防止泄密,将所有的工匠全部杀死。

其次,一切照常。照常的意思就是,厨师每天还要给皇帝做饭,然后由太监送进去。大臣还要按时入大帐汇报工作。总之,一切都看起来和平时一样,让外人不会起疑心。

另外一路,则是由杨蓉和海寿快马赶回京城,向太子朱高炽汇报朱棣的死讯。

杨荣是朱棣的心腹大臣,海寿是朱棣的贴身宦官,这两个人对朱棣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两人快马加鞭,一路上不敢停歇,半个月之后,终于达到京城,将事情汇报给了朱高炽。

为什么他们要走得这么急呢?因为谁也不能完全保证朱棣的死讯不会泄露出去,如果一旦泄露出去,那么最需要防范的一个人就是汉王朱高煦。如果大军之中有朱高煦的人看出了端倪,那么他再快也快不过杨荣他们,这就确保了朱高炽在朱高煦之前得到消息。

事实上,朱高煦也确实在打探消息,一天来往于乐安和北京的探子有六七趟,但是朱棣的死讯朱高煦没有提前得到,当他确信父皇朱棣已经去世的时候,朱高炽已经登基了,权力交接完成,他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朱高炽在得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后,立即行动,一是派儿子朱瞻基去迎接朱棣的遗体,并宣布接管北征大军的统帅权。

二是释放因反对朱棣北征而被关押起来的夏原吉,夏原吉是朱棣的心腹老臣,也是辅佐太子的重臣,有他坐镇,可以保住局势的稳定。

三是给北征的将领写信,调遣主力部队回京城守卫,同时重赏北征的将士,以安抚军心。

四是下令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朝的最高权力顺利完成了交接,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朱高炽死后的权力交接同样惊心动魄

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就死了,他死后,当然要传位给儿子朱瞻基,这也是当年朱棣看中的,朱棣曾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早早就预订了皇位的位置。

但是,朱高煦一直虎视眈眈,朱棣死的时候,他得到消息晚了一步,没有来得及发难。但这次朱高炽驾崩,他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要做的就是阻止朱瞻基继位。

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回北京的话必然要经过乐安附近,于是朱高煦派人埋伏,准备半路截杀朱瞻基。

而朱瞻基不愧为朱棣看中的孙子,他在得到朱高炽死讯的瞬间,就决定只带几个侍卫星夜赶回北京。

周围的人都劝他等大军一起走,以防不测。但朱瞻基认为,朱高煦一定想不到他会这么快就赶回去,所以兵贵神速,能奏奇效。

果然,当朱瞻基赶回北京之后,朱高煦埋伏的杀手才姗姗来迟,当然就扑了个空。而朱瞻基在北京顺利继位,是为明宣宗。

接连两次权力交接,朱高煦都没抓住机会,不免有些气急败坏,在朱高炽死后的第二年,效法自己父亲当年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要说朱高煦这个人的确没什么创意,他造反时也设立了五军,就连口号也和他父亲一个样。

但是,朱高煦的能力可就比他爹差远了,朱瞻基御驾亲征,仗还没打,只是给他写了一封信劝降,朱高煦就怂了,竟然主动出城投降了。

事后,朱瞻基将朱高煦关押了起来。有一次朱瞻基去看望他时,朱高煦也不知道哪个筋搭错了,居然伸腿绊了朱瞻基一个跟头,结果朱瞻基大怒,令人搬来一个铜缸,将朱高煦倒扣在里面。

朱高煦还不服,在里面左冲右突,要掀翻铜缸出来。这样一来,朱瞻基更加愤怒,命人在四周点燃木炭,就朱高煦活活烧死在了铜缸之中。

综上所述,历朝历代的权力交接,哪一次不是惊心动魄呢?尽管朱棣在生前已经立朱高炽为太子,并且将朱高煦赶出了京城,也打击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

但在他死后,朱高炽的继位过程依然充满了变数和危险。假如朱高煦提前得到消息,那么结果就很难说了。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朱棣为什么叫明成祖(朱棣明成祖谥号是被谁封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不过朱棣却被尊为明成祖,要知道,整个明朝只有2个“祖”,也就是说他这直接比肩明太祖朱元璋了。其实朱棣一开始并不是“成祖”,而是被称为明太宗,直到朱厚熜上位后,朱棣被称了明成祖。在国的历史长河里,通常开国皇帝才被尊为“祖”。像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这些就是典型的例子。除了

  • 朱棣的妃子及皇后介绍(明朝永乐大帝一生拥有多少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曾经一次同时选进宫中有名号的妃嫔就有9人,足以说明封建帝王朱棣纳后选妃也是不少的。朱棣一生到底娶了多少个女人,由于封建社会讲究“避讳忌嫌”,皇帝的后宫更是“藏谜忌嫌”的禁区。封建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帝王多纳后妃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皇帝的妻妾,经常用“3宫6院72嫔妃”来概括,或者说成后宫“粉黛三千

  • 明朝第三位帝王是谁(朱棣被称为明成祖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不过到了明朝却出现了一个例外,那就是明朝第3位皇帝朱棣被人叫为明成祖。这其中有啥原因呢?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并立长子朱标为太子,还特地为他留下了蓝玉等一帮文臣武将。在在国的历史长河里,通常开国皇帝才被尊为“祖”。像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这些就是典型的例子。

  • 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吗(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爱国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文天祥在宋元之际临危受命,兴义师以勤王,他不畏强暴,宁折不弯,给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假设现代中国受到侵略和压迫,文天祥这样的人正是国家和民族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文天祥都应是民族英雄。历史上的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几百年来,文天祥的抗元事迹众所周知,他在受命于危难之际,视死如归

  • 韦太后为金人生两子是谁:不知真假(传说是金人造谣诬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韦太后为金人生两子是谁,说起韦太后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唐中宗韦皇后,但是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姓韦的太后,她就是宋徽宗赵佶的妃嫔,她原本不是皇后,但是因为儿子赵构成为了赵高宗,所以她就被追封为显仁皇后了,据说她还为金人生了两个孩子,那么这两个孩子到底是谁呢?宋朝时宋徽宗因被金人打败而被俘,不光是他,

  • 真实的文成公主很惨:受吐蕃王朝尊敬(为其修建布达拉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真实的文成公主很惨:受吐蕃王朝尊敬,为其修建布达拉宫。历史上许多和亲公主为了国家的安宁付出很大的牺牲,其中的文成公主就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出名的和亲公主,她维护了唐朝和吐蕃地区的和平,还将唐朝的文化传播到吐蕃,使得两个国家变得和谐,但是也有人说真正的文成公主非常的惨,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文成公主和亲的

  • 靖康之耻时岳飞在干什么:还未从军(目睹金人入侵乱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靖康之耻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耻辱的时代,就连皇帝都被金人给俘虏了,这也给宋朝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但是其实宋朝也是有非常厉害的将领,其中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就是宋朝的人物,那么靖康之耻的时候岳飞为什么没有出现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在宋朝有四位非常出名且优秀的将领,分别是张俊、韩世忠、刘光世

  • 宋徽宗被金人熬成了灯油?是真的吗(野史中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宋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耻辱的时代,据说当时宋朝不仅被金国打败,就连皇帝都被金国人掳走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靖康之耻,皇帝被金国掳走折磨,死后还被金人熬成了灯油,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北宋时期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耻,两个皇帝都被金国俘虏折磨,当时的皇室成员和朝

  • 为什么中国不宣传王阳明:被认为离经叛道(在日本很风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王阳明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有名的思想家,还创造出王阳明心学这种东西,据说他的学说和见解传到日本之后非常受欢迎,但是在中国他却并不是非常的出名,那么为什么王阳明和他的思想学说在中国不出名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其中具体的原因吧!在我国孔子和他的学说非常的有名,但是和孔子一样厉害的王阳明先生

  •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儿子没执政能力(自己死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非常有能力。但是在赵匡胤死后,并不是儿子继承的皇位。在古代传位给儿子是最正常的事情,但是赵匡胤的皇位是弟弟继承的。那么赵匡胤为啥不传位儿子呢?赵匡胤是被赵光义杀死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继位的,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赵匡胤这么多儿子,但是皇位却不传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