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时期的白登之围结果是什么样的 最后造成了什么影响

汉朝时期的白登之围结果是什么样的 最后造成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82 更新时间:2024/1/19 3:38:14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白登之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白登之围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白登之围是匈奴大军围困刘邦及其先头部队于白登的一个事件,这是刘邦称帝后面临的又一次危机。刘邦自48岁起兵反秦,到灭秦后于楚霸王项羽的长达4年的楚汉之争,再到最后垓下之围,战胜项羽而称帝,建立大汉王朝,总共经历了7年之久。这期间,刘邦经历了不知多少个生死关头,但庆幸的是每一次,他都能够成功脱险。白登之围虽然换了强大而凶残的冒顿单于为对手,但结果也仍是如此。如果说一次两次的逃脱是为侥幸,那么次次都能逃脱,就不得不感叹他的本领了。

▲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的匈奴首领冒顿单于

白登之围,因刘邦的轻敌冒进,不听劝阻,亲帅先头部队攻打匈奴,不料却中了冒顿单于的埋伏,被冒顿单于的40万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上,差点命丧于此。

其实早在秦朝一统六国后,边境的匈奴就一直未曾安生,多次侵扰秦朝边境,最终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帅三十万大军,把匈奴赶回了北方,并将六国一统前的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了起来,以抵御匈奴的进犯。但因为秦朝与民实行苛政滥用民力且施行严刑峻法,使得百姓生灵涂炭,在秦朝一统后的第十一个年头便迎来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自此各地纷纷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同反抗秦朝,三年后,秦朝被推翻。秦朝被推翻后,进入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就在中原大地纷争不断之时,却给了漠北匈奴发展壮大的时间。

谈到白登之围,就不得不提让汉高祖深陷危机,差点丢掉性命的匈奴首领,冒顿单于。

漠北匈奴素来善战,在秦二世元年,匈奴有了一位新的首领——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原本是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但可怜冒顿单于的母亲不是头曼单于的最爱,当头曼单于心爱的女子给他生下了个小儿子之后,头曼单于就动了废太子的心思。人都说,虎毒不食子,但这在头曼单于这里,似乎并不成立。因为头曼单于的废太子更加的彻底一些,那就是杀之以绝后患。

▲冒顿单于

毕竟是自己的太子,作为父亲又怎么可以将屠刀砍向自己的骨肉?于是头曼单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冒顿单于派去月氏作为人质,冒顿单于刚到月氏,头曼单于就对月氏起兵,这样,就可借月氏之手杀了自己的孩子。可见他根本不顾及自己这个儿子的死活。月氏当然是要处死冒顿单于的,只不过冒顿单于偷了月氏的马,逃了回来。自此在冒顿单于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冒顿单于这次的出逃可是在他父亲那里成为了加分项,头曼单于认为冒顿单于十分英勇,所以给了他一万骑兵,让他统领。自此,冒顿单于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他曾对自己的兵说,我的箭射向何方,你们就要跟着射向何方,否则即视为违抗军令,将被处死。为了检验这些兵是否真能够为己所用,冒顿单于先是将自己的箭射向自己心爱的马,有些士兵对此心存疑虑,不敢射杀,被冒顿单于斩杀。后来他又用箭射击自己的爱妻,还是有人不敢射杀,他再次把他们杀了,再后来他射击自己父亲的马,跟着的士兵都一起射向头曼单于的马,这次,他了解,这些都是忠诚于他的,最后在跟自己父亲打猎的时候,他和他的士兵们将自己的父亲射杀。可能头曼单于致死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会对自己起了杀心吧。但这也不奇怪,有其父,必有其子。

▲狩猎中的冒顿单于和士兵们

杀死自己父亲后,冒顿单于自立为王,成为匈奴的新首领。据说当时匈奴的邻居东胡部落了解冒顿单于刚刚成为匈奴的新首领,想趁其政权不稳打探他的虚实,便派使者前往匈奴,索要头曼单于的千里马,虽然大臣们反对,但冒顿单于明白自己的处境应以先稳固政权为首要任务,而不是贸然引起战乱,因此他同意将千里马给了东胡。而后东胡又得寸进尺的索要冒顿单于的爱妻阏氏,大臣们听说都火冒三丈,此乃奇耻大辱,但冒顿单于却不想因一女子而与邻居大动干戈,所以同样也给了。经此两番,东胡认为匈奴新一任的首领软弱可欺,不足为虑,因此提的要求也更加大胆起来。最后,东胡又说在东胡和匈奴之间有一块不属于他们双方的空地,东胡想要占领它,这次大臣们都觉得这没所谓,反而冒顿单于却大怒,认为土地是国家的根本,不可让,因此杀了那些认为没所谓的大臣,率领大军,灭了东胡。

一个心狠手辣,能征善战,又懂得审时度势,隐忍不发的匈奴首领注定是个霸主,自此之后,他驱走月氏,吞并楼烦,漠北草原铁蹄所踏之处,无不臣服。他是史上第一个一统北方草原的霸主,也是继西楚霸王之后,刘邦遇到的又一个强劲的对手。

白登之围险象环生

不断壮大的匈奴,对汉朝边境不断进行侵扰,当时的异姓王韩王信与匈奴交战,但总是输得多,赢得少。汉高祖六年,冒顿单于亲自率领十万铁骑攻打韩王信的国都马邑,韩王信不敌,只得一边向刘邦求助,一边多次派使臣前往匈奴求和。刘邦怀疑韩王信是在暗通匈奴,就写信责备他。被君王责备和怀疑,这让韩王信犹如惊弓之鸟,他担心自己因遭怀疑而被诛杀,小命休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刘邦的怀疑变成现实。选择将自己的国都马邑奉给匈奴以请降,以此获得匈奴的庇护,并与匈奴共同计划,挥师南下,攻打太原郡。

汉高祖刘邦决定亲率三十余万大军攻打匈奴,并剿灭韩王信的叛军。起初,汉军进入太原郡与韩王信交战,接连取得胜利,击杀了韩王信的将领王喜,落败的韩王信也仓皇逃回匈奴。后来冒顿单于与韩王信两次联手与汉军对抗,均被汉军所破,冒顿单于再次在楼烦集结兵力,被汉朝的骑兵击溃。

汉军自出兵以来,连连取得胜利,仿佛匈奴之患不足为虑。就在他们麻痹大意之时,一个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剿灭计划,正在慢慢展开。

刘邦屡战屡胜,到达晋阳后,便派使者去匈奴的屯兵之所代谷打探匈奴军的虚实,但狡猾的冒顿单于将他的精兵良将,肥壮坐骑悉数藏进山谷,营帐及所见之处,都是些老弱残兵和瘦弱的牲畜。造成接连溃败,大军实力受重创的假象。刘邦用兵也算谨慎,派出十多批使臣出使匈奴,大家都看到同样的景象。于是回来向刘邦汇报,都认为匈奴此时疲弱不堪,完全可以攻打。刘邦对此其实也是深信不疑,但他还是再次派刘敬出使匈奴,当然刘敬看到了和其他使臣一样的景象,但刘敬的汇报却跟各位使臣的完全相反,他认为,两军交战,应该各自彰显自己的强大与实力,以此来威慑对方,怎么会让对方看到自己孱弱不堪呢?因此他认为匈奴有诈,不可攻打。但是他的这番考量为时已晚。刘邦已经命令先头部队出发。刘邦在听了刘敬的话后,非常愤怒,觉得他在动摇军心,因此把刘敬拘押了起来,准备在击败匈奴后对他进行处罚。

▲白登之围双方交战

刘邦率领先头部队到达平成,而冒顿单于早已在白登设下埋伏,等刘邦率大军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迅速指挥40万大军将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围困在白登山上。刘邦发现自己被围,多次组织突围,但都没能成功。此时的汉军粮草有限,又无法与外面的主力部队取得联系,可以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而冒顿单于则指挥兵力从四个方面对汉军发起进攻,企图将汉军打散,但结果也没能实现,双方均损失惨重,相持不下。两方一直鏖战了七天七夜,汉军没能突围,匈奴也没能占领白登。

就在汉军粮草即将用完,饥寒交迫,危在旦夕之际,刘邦谋士陈平看到冒顿单于对自己新娶的爱妻阏氏十分宠爱,朝夕不离,就谏言从阏氏身上谋生机。刘邦采纳了陈平的计策,派使臣带上众多金银珠宝献给阏氏,并游说阏氏,一方面将此次对战的状况说与阏氏,告知汉军大军正在来援的路上,使其知晓其中的利害,一方面又献上珠宝以表停止干戈之意,阏氏最终向冒顿单于进言。冒顿单于听了阏氏的话后,又加之原本与韩王信的部下约定了会师日期,但对方没有如约前来,这更加让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很可能与汉军勾结,而对于白登山上的汉军,久围不下,如果还继续围困,恐怕对方援军一到,对自己不利。于是冒顿单于采取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口,让汉军撤出。

白登之围的影响

白登之围,让刘邦意识到了轻敌冒进的危害,而且此次出征匈奴,双方均损失惨重。经此一役,也让刘邦见识了匈奴的真正实力,他也意识到,面对强大的匈奴,采取武力解决并不是上上之选,经过了深刻的反思,他重新用了战前曾劝他匈奴不可攻的刘敬,并斩杀了之前十多个说匈奴可攻的出访使臣。综合自己的实力,他听取了刘敬的谏言,以和亲为手段,与匈奴修秦晋之好,并将匈奴视为兄弟,双方约定各自的势力范围,以谋求双方的和平相处。

而冒顿单于通过这次的围攻,也同样认识到了汉军的强大,两方势均力敌,冒顿单于之所以能打开包围圈的一口,让汉军撤出,也足以看出其止战之意。很多人都认为白登之围是刘邦的失败,冒顿单于的胜利,在后面汉朝提出与匈奴和亲,每一年都送给匈奴美酒、绸缎、棉絮、粮食等一些手段来看,似乎汉朝确实处于下风,但实则这是刘邦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国内休养生息的最佳办法。

白登之围双方各自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也明了了对方的虚实,势均力敌之下,双方共同的意愿得已显现。和平共处,是汉朝希望的,同时也是匈奴希望的。没有白登之围,双方很可能陷入长期的相互的征战中,彼此消耗。白登之围让双方都找到了彼此共存的平衡点。边疆相安无事,这给汉朝对内施行黄老之术与民于时,休养生息提供了外在保障,为汉朝恢复国力奠定基础。

当然,此一役,汉朝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和每年送给匈奴的棉絮、丝绸、美酒等也助长了匈奴的气焰。所以,虽然双方修好,但是匈奴还是会时常滋扰汉朝边境,只不过,这时的汉朝重中之重是恢复国力,所以多数都采取和平手段避免使用武力加以解决。这为日后匈奴大举侵犯西汉提供了滋养的土壤,也为后来汉武帝决定彻底除去匈奴这个边疆大患,派霍去病西征,并最终彻底打败匈奴,迎来双方近半个世纪的边疆和平埋下了伏笔。

白登之围最终以贿赂冒顿单于之妻得已脱困,在当时这或多或少有损帝王名誉,但好在刘邦是个政治家,并未将自己的性命囿于虚无的名誉上,否则他若不采纳陈平的计谋,很可能就被冒顿单于围困致死。如果这样,那历史上兴盛的汉朝将不复存在。

标签: 历史汉朝白登之围

更多文章

  • 三国里武艺虽高但是总犯二的名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三国,赵云

    三国里武艺虽高但是总犯二的名将是谁?他就是夏侯渊,不过虽然他关键时刻犯二是不争的事实,但曹操却并未过多的责罚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一起看看吧。定军山一战定军山一战,是刘备与曹操为了争夺汉中归属权展开的一场激烈争斗,同时这一场战役也是夏侯渊生平最惨烈也是最失败的一场战役。不过在当时的战略条

  • 孙权已经定都武昌了 孙权之后为何又选择在南京定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孙权,都城

    还不了解:孙权和都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孙权在武昌称帝建立东吴政权,为何最终将都城迁到建业?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这里的武昌不是今天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而是今天湖北省的鄂州市,鄂州与武昌离得很近,只有77公里,但却是两个地方,之后没多久,孙权又把都城

  • 戚家军用鸳鸯阵基本可以无伤击败倭寇 戚家军的战绩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明朝,戚家军

    还不了解:戚家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击败倭寇,戚家军的战绩如何?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祖籍山东牟县,出身将门家庭,其祖辈在明代开国时建立军功而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因其家长期驻守在防倭的前线,所以戚继光比较了解倭寇为

  • 刘病已登基时无权无势 刘病已是怎么坐稳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刘病已,霍光

    对刘病已的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霍光废了刘贺让囚徒刘病已当皇帝,刘病已是如何坐稳皇位的?中兴之主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混迹民间的他十七岁登基,身后无权无势,朝中有权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当了皇帝,霍光的强势让刘病已一直处

  • 唐哀宗作为唐朝最后一个皇帝 唐哀宗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唐朝,唐哀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代末代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代末代皇帝唐哀宗,在十三岁时成为傀儡皇帝,继位后身亡?唐昭宗李晔于天佑元年(904)遇刺身亡,惠王李柷即位。而此时,隋朝的灭亡,也就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安史之变之后,大唐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藩镇都有自己的大军,有自己的地盘

  • 刘备对张飞之死为何表现的很平淡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刘备与二位结拜兄弟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大戏,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三人的兄弟情在整个三国故事中,是一条主线,也决定了蜀国的命运。为什么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斩首,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声俱泪下,为何听说三弟张飞被属下所杀,只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这不仅让多事之人瞎猜,难道张飞

  • 孙权能够熬死曹操和刘备 孙权最后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孙权,三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和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孙权几乎耗死了所有劲敌,最后却依然没能一统天下?在三国历史上,相比其他很多著名人物,孙权确实是去世的比较晚。孙权去世的时候,曹操已经死了32年,刘备已经死了29年,诸葛亮也死了十八年。当时蜀国这边,正是刘禅在位,内政混乱。

  • 红极一时的皇亲国戚吴克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吴克善,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红极一时的皇亲国戚吴克善的故事。清朝初年,也就是努尔哈赤起家的时候,为了增加自身的实力,让其他部落支持自己,用的最多的一个方法就是政治联姻。而政治联姻里面,满蒙联姻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蒙古科尔沁的这位男人

  • 王翦有哪些功绩?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国,王翦

    中国古代的四大良将,他们不仅战绩辉煌,最后还都得到善终1、秦国名将王翦的韩国王翦没参与意外其他五国的统一都与他有莫大的联系,不是他本人带兵攻下就是他儿子攻下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攻下楚国都城邯郸。在历史的记载中他在攻破燕国以后就告老还乡了,这也可以看出他的为人,总的来说他是秦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才,在

  • 袁绍这么多兵马,只因为官渡之战就完全消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袁绍的起点比曹操高太多了,群雄反董时袁绍就是诸侯联盟的盟主,那时曹操只能跟着他屁股后面混。等到群雄都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不去管已经落寞的大汉天子,各自割据一方扩展地盘时,曹操在兖州发展实力,袁绍在冀州发展实力,等曹操先后收拾完吕布、张绣、袁术等人,成为中原一带的扛把子时,袁绍已经拿下了黄河以北的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