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被贬黄州的具体经历是怎么样的?

苏轼被贬黄州的具体经历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18 更新时间:2024/2/16 6:53:48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苏轼被贬黄州的故事。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谪居黄州,苏轼名义上是团练副使,一个并无实权的小官,实际上属于朝廷的监管人员,并不能随意离开。可以说这是他人生的最低谷了,但是,也正是这一段日子,苏轼终于成了苏东坡,他进入了一生创作中的巅峰时刻。

元丰三年(1080年)的大年初一,苏轼和长子苏迈,在御史台差人的押解下从京城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在二月初一到达了黄州。

由于是犯官身份,没有官舍居住,初到黄州的苏轼只得暂时借住在一座山间旧庙里,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定惠院”。

虽说生性豁达,乌台诗案还是给了苏轼极大的打击。他从一个万众瞩目的朝廷“明星”沦为了边远地区的犯官,甚至失去了人身自由。在出狱后以及初到黄州的日子里,写给朋友的信件,一封都没有得到回复。他在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里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不可避免地,他陷入了一个极度孤独的境地,正如他的名作《卜算子》里所写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当然,他不会就此与世俯仰,随波逐流,虽然“沙洲寂寞”,但这只“孤鸿”依然襟怀磊落,依然坚持自我,依然“拣尽寒枝不肯栖”。

面对苦难,苏轼没有怨天尤人,他开始反省自己,他清醒地认识到,过去是有些锋芒毕露了,有些自以为是了。

过了不久,全家人都到了黄州,这给了他一些精神慰藉,不过生活却更加艰难了。首先,一家老小二十多口人,不能再住在庙里,只好硬挤在一处废弃的驿站——“临皋亭”里。“临皋亭”靠近长江,年久失修,潮湿逼仄。他在《寒食节二首》里自我解嘲说:“小屋如渔舟”,“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也拟哭途穷”。

初至黄州,苏轼“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所以花钱大手大脚。这时人口一多,立刻囊中羞涩起来。他不得不勒紧腰带,把每天的花销限制在一百五十。每月的初一,他就取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用画叉挑起来挂在屋梁上。每天需要花钱的时候,就再用叉子挑下一串来。

元丰四年(1081),苏轼生活“日以困匮”。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马正卿,在他被贬不久后也追随他来到了黄州。这时,马正卿挺身而出,黄州太守请求:“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希望能划一块无主的地给苏轼耕种。不久,原黄州太守离任了,继任太守徐君猷很同情苏轼的遭遇,就把黄州城东缓坡上一块营防废地划给了苏轼。

这“东坡”是营房旧址,瓦砾遍地,杂草丛生。但苏轼别无选择,只能带领全家老小清除瓦砾,刈割荆棘,终于整理出五十亩田地来。他又购买了一头耕牛,冬种麦,夏种稻,还种了蔬菜瓜果。从未劳作过的苏轼尝到了开荒种地的艰辛。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贬地耕植,写过《东坡种花》二首,其中有“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的诗句。苏轼仰慕白居易,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他慢慢地不再孤寂了,从各地赶来拜访探视的朋友渐渐多了,参寥子更是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黄州来探望他,而且一住就是“期年”。叶梦得在《避暑录话》里记载,苏轼在黄州,每天早上起来,如果没有客人到访,就自己去拜访朋友,“设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

每当有朋友远道来访时,狭小的“临皋亭”就更不方便了。苏轼决定自己动手,盖几间房子。在朋友们的大力帮助下,他在东坡地头建成了五间草屋。落成之日,恰好天降瑞雪,苏轼非常兴奋,在草堂壁间画满了雪花,将屋子命名为“雪堂”,并且写了一篇《雪堂记》记述这件事情。

在黄州,苏轼也算是无官一身轻了,他在这里游山玩水,泛长江、吊赤壁;在这里饮酒赋诗,煮“东坡羹”,做“东坡肉”,酿“东坡酒”。在这里,他深刻地剖析了自己,剥除了身上的每一点异己成分;在这里,他彻底地脱胎换骨,对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进行了融会和批判;在这里,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获取了真正的个性自由。在这里,他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黄州,苏轼性格当中的恣意跳脱,开始慢慢收敛,变得更加深邃,也更加豁达。比如这首《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黄州,苏轼常说“多难畏事”、“多难畏人”,他在给李端叔的信里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则自喜渐不为人识。”穿着草鞋,与渔民樵夫混杂,被醉汉推骂,从名满天下到无人认识,在被诬陷、受诟辱之后,在东坡的辛勤劳作之后,苏轼脱胎换骨了,可以“自喜渐不为人识”了。他说::“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木,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某一天,他写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据说,太守看到这首词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句子,大吃一惊,难道苏轼要逃走归隐?要知道苏轼在黄州虽挂名团练副使,实则有名无实,当地长官要担负起监管的责任。太守急忙来到苏轼家里,到了之后,却发现苏轼睡得正香,这才放下心来。

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朝廷的命令下来了,苏轼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大约在四月七日后,苏轼一家离开了一共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之久的黄州。

黄州,是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站。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标签: 历史苏轼宋朝

更多文章

  • 苏轼和王朝云之间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苏轼和王朝云的故事。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

  • 刘备临死前对赵云都说了些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在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一书中,将赵云写的出神入化,从年轻时的银甲小将再到成年之后的常胜将军,长坂坡单骑救主,七进七出被传为一段佳话,在蜀汉集团中也是核心人物,更是关羽张飞死了之后蜀汉武将中的主心骨。一生历经战事无数,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而在真实历史中,赵云的形象似乎没有这么高大全,在历史上赵云更多的充

  • 虞姬和刘邦到底是什么关系 刘邦真的碰过虞姬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刘邦,虞姬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虞姬和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虞姬和刘邦有染?项羽气不过竟做如此大事!戚夫人是刘邦最喜欢的女子,项羽曾经抓了戚夫人,虞姬也被刘邦抓了回来。不管怎么说,项羽都没有动过戚夫人。可是刘邦碰了虞姬一根汗毛都没有?在五十六万军队攻破彭城的时候,号称无敌的项羽,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

  • 如果项羽夺得天下 项羽会像汉朝一样和亲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项羽,匈奴

    还不了解:项羽和匈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是项羽得了天下,中原王朝还会遭受被逼和亲的屈辱吗?和亲不一定是屈辱。但汉朝前期的和亲,一定是屈辱。为什么是屈辱?因为实力不对等。刘邦也曾锐意抵抗匈奴的,结果有了“白登山之围”。这让他意识到,中原民族(这时候还没有形成“汉”这

  • 历史上大文豪苏东坡是怎么骂贪官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苏东坡,宋朝

    历史上大文豪苏东坡是怎么骂贪官的?文豪骂人当然得高明,不能和普通人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经过,一起看看吧。苏东坡在浙江杭州做官时,有一次微服出访,到了处州府,在一个亲戚家赴寿宴,在场的客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苏东坡。酒席间,有人提议:“我们来行酒令助兴,各位看怎么样?”当时知府杨贵和

  • 汉朝时期的白登之围结果是什么样的 最后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汉朝,白登之围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白登之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白登之围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白登之围是匈奴大军围困刘邦及其先头部队于白登的一个事件,这是刘邦称帝后面临的又一次危机。刘邦自48岁起兵反秦,到灭秦后于楚霸王项羽的长达4年的楚汉之争,再到最后垓下之围,战胜项羽而称帝,建立大汉王朝,总

  • 三国里武艺虽高但是总犯二的名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三国,赵云

    三国里武艺虽高但是总犯二的名将是谁?他就是夏侯渊,不过虽然他关键时刻犯二是不争的事实,但曹操却并未过多的责罚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一起看看吧。定军山一战定军山一战,是刘备与曹操为了争夺汉中归属权展开的一场激烈争斗,同时这一场战役也是夏侯渊生平最惨烈也是最失败的一场战役。不过在当时的战略条

  • 孙权已经定都武昌了 孙权之后为何又选择在南京定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孙权,都城

    还不了解:孙权和都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孙权在武昌称帝建立东吴政权,为何最终将都城迁到建业?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这里的武昌不是今天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而是今天湖北省的鄂州市,鄂州与武昌离得很近,只有77公里,但却是两个地方,之后没多久,孙权又把都城

  • 戚家军用鸳鸯阵基本可以无伤击败倭寇 戚家军的战绩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明朝,戚家军

    还不了解:戚家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击败倭寇,戚家军的战绩如何?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祖籍山东牟县,出身将门家庭,其祖辈在明代开国时建立军功而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因其家长期驻守在防倭的前线,所以戚继光比较了解倭寇为

  • 刘病已登基时无权无势 刘病已是怎么坐稳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刘病已,霍光

    对刘病已的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霍光废了刘贺让囚徒刘病已当皇帝,刘病已是如何坐稳皇位的?中兴之主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混迹民间的他十七岁登基,身后无权无势,朝中有权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当了皇帝,霍光的强势让刘病已一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