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又复立胤礽为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康熙又复立胤礽为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22 更新时间:2024/2/20 7:41:55

康熙又复立胤礽为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本就屡屡犯错、大失圣心的太子胤礽,似乎真就被魇镇所害,开始在作死的边缘反复试探。殴打侮辱王公大臣、截下蒙古王公进献给康熙的骏马,甚至还不止一次的窥探康熙皇帝的生活起居。

再加上官方文献不便记载之太子胤礽的“男风”癖好,同康熙妃嫔的荒唐关系,终于让康熙皇帝忍无可忍,等不到返回京城便召集诸位皇子、王公大臣,公开宣布了废黜太子胤礽的决定。

只是,胤礽毕竟是康熙皇帝最为钟爱的皇子,而且已然身居储位长达30余年,这突然的变故势必会让已经56岁的康熙皇帝承受不住,出现了轻微的脑中风,一病不起。

根据《康熙朝起居注册》的记载:自太子被废,康熙皇帝“无日不流涕”,甚至连续六日“未尝安寝,涕泣不已”。但康熙皇帝对太子胤礽的失望依然未改,始终处在“不胜愤懑”的震怒状态。甚至在太子胤礽一度出现“忽似疯癫,备作异状,几至自尽”的可怜模样时,康熙皇帝依然没有具体的心疼表现。

很显然,初废太子时,康熙皇帝就已经对其彻底失望,彻底断绝了让其继位的可能。

可仅在太子被废的次月,康熙皇帝的心思便开始动摇,一再为胤礽的荒唐表现寻找客观理由,甚至还把已经崩逝多年的孝庄太后和孝诚仁皇后搬了出来。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皇帝将胤礽所有的罪行开释并将其复立为太子。

看到这里,疑问出现了:

步入晚年的康熙皇帝虽然倦于政事、标榜仁政,做过很多对不起其“千古一帝”称号的荒唐事,但此时的康熙皇帝绝不昏聩,其英明睿智甚至较之青壮年时期更甚。那么,英明如康熙皇帝,明明已经对太子胤礽彻底失望,为何还会将其再度复立,继续给自己添堵呢?

这就是康熙皇帝的英明之处,就是康熙皇帝帝王心术的集中体现!

首先,“九子夺嫡”的混乱局面让康熙皇帝不得不这样做

其实,废黜太子胤礽会带来何种后果,康熙皇帝并不是不清楚,要不然他也不会包容胤礽长达20年之久。只是,诸位皇子对于储位争夺的激烈、残忍、无情程度却让康熙皇帝万万没有料到。

从皇长子胤禔“如诛允礽,不必出皇父手”的奏请,到皇八子胤禩背后隐藏的强大党羽势力,再到皇三子胤祉彻底引爆“喇嘛魇镇太子案”,让本就因为废黜太子而“无日不流涕”的康熙皇帝大受冲击,甚至出现了轻度脑中风。

在康熙皇帝随后对皇八子胤禩的处置中,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甚至“携带锁铐,亲自随行,以示同患之意”,胤禵更是同康熙皇帝发生了正面冲突,惹得康熙皇帝非要抽刀砍了这个不孝子。

总之,太子胤礽的被废让朝局登时进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让康熙皇帝内心烦忧到了极点。再加上此时的康熙皇帝已经病倒,这都让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慌张。于是,如何尽快控制这混乱局面就成了康熙皇帝必须首先解决的头等大事。

如何才能控制朝局?斩断诸位皇子对储位的争夺!

如何才能斩断储位争夺?尽快择立太子!

可如果重新选择太子就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其余皇子们会不会服气,会不会认可,会不会暂时放弃夺嫡之争?

除了废太子胤礽是“嫡出皇子”外,其余皇子虽然出身高低不同,但却同属“庶出皇子”,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拥有几乎完全相等的夺嫡机会。也就是说,除了废太子胤礽,康熙皇帝册立哪位皇子都会引起其它皇子的不满和不服,根本就谈不上压制混乱局面,甚至可能会引发新的、更为严重的夺嫡形势。

所以,废太子胤礽仍然是储君的最佳人选。至于废太子胤礽的罪行,康熙皇帝说他没罪,说他“行事颠倒、乃为鬼物所凭、魇镇所害”,谁还敢说个“不”字?

再者,“议举新太子”让康熙皇帝看到了新的皇权威胁

当然,康熙皇帝对于自己“复立太子”的决定能不能服众,也是心存疑虑,毕竟当初废除太子胤礽时,康熙皇帝给出了“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的断言。如果擅自将废太子胤礽复立,岂不是自己打脸吗?

于是,康熙皇帝在数次表达对废太子胤礽的不舍和关心后,在明确给出废太子胤礽是被魇镇所害才会行事狂悖的态度以后,下发了一道“议举新太子”的谕旨。康熙皇帝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希望朝臣们能给自己一个台阶,复立废太子胤礽为储君。

但大学士马齐、刑部尚书阿灵阿、左都御史揆叙甚至连已经退休的老臣佟国维都错误领会了康熙皇帝的意图;或者早就暗中结党,想要趁机将皇八子胤禩推倒皇储位置;总之,“议举新太子”出现了一边倒的结果,皇八子胤禩成为了满堂朝臣一致认可的新任储君。

甚至,在康熙皇帝明确表达“胤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的态度后,朝臣们的推举结果依然没改变。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朝臣错会上意,或者不给康熙皇帝面子的问题了,而是一股强大的党羽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康熙皇帝的皇权权威。对于康熙皇帝而言,对于任何一位帝王而言,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底线。

更何况,皇八子胤禩背后的势力如此强大,不管哪位庶出皇子成为新任储君,都做不安稳,甚至会直接引发宫廷政变。有鉴于此,康熙皇帝也只能暂时复立废太子胤礽,暂时压制这种不利局面,为自己赢得打压“八爷党”势力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讲,康熙皇帝复立胤礽乃系一招“缓兵之计”,无奈之举。

最重要的是,康熙皇帝必须明确自己的绝对权威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考虑外,“议举新太子”事件中倍感挫败的康熙皇帝,必须通过某件事来重新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说白了,康熙皇帝必须用实际行动证明:有些事,朕虽然给出过“一唯公议,绝无偏私”的态度,但最终决定权和最终解释权仍旧掌握在朕一人之手。

也就是说,就算康熙皇帝果真有心立皇八子胤禩为新任储君,康熙皇帝也断断不会顺应朝臣所请,反倒会主动舍弃皇八子胤禩。更何况,“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的皇八子胤禩本就不是康熙皇帝中意的储君人选。

那么,康熙皇帝该如何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才是大清王朝绝对的一把手,权威不容任何人质疑和挑战呢?

反其道而行之,册立一位让所有人都不会同意的皇子为皇储,就能证明康熙皇帝的绝对权威。

于是,被康熙皇帝彻底打成一位废人,彻底失去地位和声望的废太子胤礽就成了康熙皇帝树立权威的最有效工具。

后记

不知是雍正皇帝后来删改,还是历史真相本就如此,在太子胤礽首次被废的过程中,唯有当时的皇四子胤禛“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甚至被康熙皇帝评价为“居心行事,洵是伟人”。或许,早在这个时候,康熙皇帝便已经认定皇位继承人的最终人选。

不管如何,康熙皇帝复立太子胤礽都并非出自真心打算,而是鉴于当前局势做出的理性决定。事实证明,“九子夺嫡”虽然惨烈,但在康熙皇帝的有效控制下,到底没有发展成为兵戎相见的宫廷血案。这就是康熙皇帝的英明,其帝王心术,可见一斑!

标签: 历史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拓跋健有哪些成就?史籍中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拓跋健,北魏

    拓跋健,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尹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封永昌王,官至抚军大将军。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健身材高大强壮,善于骑射,通晓兵法,征战各处常立大功。才能技艺与陈留桓王拓跋虔相等,但智谋却超过他。拓跋健先后率军打败大夏皇帝赫连昌,

  • 汉朝时期汉武帝都对匈奴有招架之力 之后为何越来越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匈奴

    还不了解:古代匈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斗力强大的匈奴,汉武帝时期有招架之力,为什么之后就不好打了。纵观中国的整个历史的发展,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有外来的民族侵犯。尤其是在封建王朝时期,北方的势力深深的影响着中原。各个朝代都非常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北方的霸主,匈奴。匈奴是

  • 汉武帝当初为什么要攻打匈奴 其实双方积怨早就出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汉武帝,汉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为何攻打匈奴?原来矛盾与恩怨由来已久,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让外族不敢侵犯、闻名而逃的皇帝就是汉武帝刘彻,因为只有刘彻执掌朝政的期间,曾经不止一次派兵攻打当时的外族匈奴。在当时非常有名的两位大将卫青与霍去

  • 南明原本大好行势,为什么历史却如此短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南明,明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南明迅速败亡的故事。在明朝灭亡的那一年,两个政权攻入了紫禁城之中,有三位皇帝将北京的紫禁城龙椅踏踏实实地坐在了屁股底下,成为了这座古都说一不二的当权人。在1644年的年初,李自成建立了大顺,并且在几个月内就攻

  • 历史上真实的朱前疑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朱前疑,唐朝

    唐朝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以来,会拍马屁之人,大多都可以获得上位者的喜爱,因为他们可以给上位者带来喜悦,也可以为上位者排除负面情绪,是开心果般的存在。当然,上位者只要不被拍马屁者带上了歪路,只是偶尔听听拍马屁者的言语,倒也算得上是生活中的小乐

  • 侯君集私吞大量财宝,李世民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侯君集私吞大量财宝,李世民怎么处理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26年,唐朝玄武门喋血,李世民带领秦王府众将将李建成和李元吉诛杀于玄武门。而后,李世民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尽快控制唐高祖李渊和朝臣。关键时刻,李世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尉迟恭和侯君集,由侯君集带兵控制外围的朝臣,尉迟恭手持兵器

  • 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掉武则天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掉武则天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李世民确实动过杀机,但最后他也很难相信一个女人能够颠覆大唐江山。据记载,在武则天小的时候,袁天罡曾到她家中做客,看了她母亲的骨骼之后说,夫人一定是生了贵子了。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就把两个儿子叫出来给袁天罡看,袁天罡说,这两个人以后是

  • 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为何还要选择分封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朱元璋,藩王

    对朱元璋和分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历史藩王乱政历朝历代一直存在,朱元璋为何还要立藩王?在中国历史上,藩王作乱的事情屡屡发生,比如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都是因为藩王为争夺政权,而发生的争斗。而藩王能起兵作乱,就是因为藩王手中拥有封地和大军。

  • 明朝四大罪臣之首的魏藻德死的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明朝,魏藻德

    众所周知明朝四大罪臣分别是魏藻徳、洪承畴、吴三桂和祖大寿,那么作为四大罪臣之首的魏藻德死的有多惨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神速升迁之路说到明朝末年的历史,魏藻徳这个人并不陌生,他是明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历史上明朝曾出过许多著名的首辅,如杨士奇、张居正、杨延和和李春芳等,他们各个都

  • 三国时期孙权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夺得一席之地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孙权,三国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斗争是一门艺术,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三国时期的孙权,一无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历史名分,二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现实条件,可谓名不正言不顺,那么,他是如何带领东吴与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