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退位留了哪14字训诫?

李渊退位留了哪14字训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91 更新时间:2024/3/5 15:56:46

李渊退位留了哪14字训诫?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626年7月2日,毕其功于一役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连杀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两。杀了这两人之后的李世民,血衣未干就直入皇宫,躲在了满脸肃杀的尉迟恭身后,等待下一步计划进行。

这计划是啥?答案是,假尉迟恭之手,获得让自己政变合法化的手书。

这就是李世民让李渊消停安份的第一步,寻求法理性。

随后满身鲜血的尉迟恭率军士而入,在李渊面前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气,简单告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的情况之后,就等李渊做决断。

惜命的李渊,随后在众臣谏言下从善如流,口头上将家国政务大权一并交给了李世民。

但,李渊真心如此吗?看看刚杀了李元吉的尉迟恭就懂了。

认命的李渊,口头答应了交权,默认了李世民杀兄弟这件事虽然不合法,但他不会追究,甚至在尉迟恭逼迫下,写了一份手敕。

这等于变相承认了李世民政变的合法性。

做完这一切之后,躲在幕后的李世民终于出现,跟老爹李渊一起来了一次父子和好互相哭泣的把戏。

李渊对夺了自己皇位的儿子,如何会有好年念想!

只不过他改变不了这一切,只能听从李世民的安排。

只是这安排依旧充满博弈,李渊一次次想挽回自己的权威,而李世民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

政变之后仅仅数天,李渊就在李世民胁迫下,封李世民为太子,顺带交付国家大权。

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李世民拿着自己爹的委任状,丝毫没有客气,仅过了八天,就派遣自己的心腹屈突通镇守洛阳,防备关东异变。

这一手一出,李渊知道了,自己这个儿子再断自己的后路。

眼见儿子如此,李渊知道自己能掌握的地方又少了一层,于是又弄了出以退为进。

他直截了当地对儿子说:我退位,你来....

李世民一看:说,不行,你还是皇帝。

至于为何如此做?看看刚刚谢绝李渊之后的李世民做了啥就懂了。

在谢绝过后一个多月,李世民安排秦琼、程知节、尉迟恭掌握军权,任命高士廉、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掌握政权,彻底架空了李渊。

经过二个多月的准备,李渊眼见李世民大局已定,又一次表示要退位,因为这劳什子的皇帝位置,就是个空架子,自己在不退位,难道让儿子赶自己下台?

这一次李世民终于不扭捏了。

在退位那天,李世民平生最后一次用臣子之礼,对着自己爹点头哈腰,说了一通安抚的话。

看着自己最优秀的儿子!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儿啊,要重视亲情啊,你杀兄夺位的事,会报应在后代身上的。

可惜的是,那个时候有志于天下的李世民,浑然不觉这话的重要性,反而是致力于内心的宏图大业。

而这宏图大业,依旧要拿李渊曾经的做派开刀。

当上帝王之后的李世民,将李渊在位时候颁布的政策几乎统统给否决了,然后又以他的名义,修修改改在颁布了一次,将李渊对这个庞大帝国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随后,意犹未尽的李世民,还不忘在各种公开场合抨击李渊主政时候的错误。

武德之际,货贿公行,纪纲紊乱,这样的话说了不少,也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借助哗然的舆论,李世民顺利地将李渊的心腹,中书右仆射裴寂给清理了。

逼老爹退位,在掌握军政大权,最后剔除前朝旧臣。

被贬斥到一无是处的前朝宰相裴寂,也很识趣,干脆的认输说都是李渊的旨意,就将锅甩给了太上皇,保全性命黯然离场。

眼见李世民治理国家越来越得心应手,打压自己越来越明目张胆。

李渊识趣地知道,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就在贞观三年四月,向儿子提了一个要求,说想搬家,从太极宫迁往弘义宫居住,至于理由吗,李渊说的是: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其实那就是曾经李世民的居所,秦王府,不仅占地面积很小,景色跟雅致也完全没任何关联。李渊这么做,在我看来就是李世民授意的!

原因就是用这移宫之举,表明两人的地位转换!

李世民:老爹啊,我该去住皇宫了。

李渊:那我去哪?

李世民:我觉得吧,我当年住的地方不错,你就屈就一下呗。

李渊无奈移居弘义宫后,将弘义宫改名为大安宫。

越想越憋屈的他,看着弘义宫这年久失修的小房子,顿感心情压抑,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他开始致力于做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地造小人。

迁居到弘义宫的李渊虽然年过六旬,却生育力旺盛,整整六年时间,有五年时间都致力于耕耘,生了三个儿子和好多个女儿。

弄的身处帝位的李世民,政务繁忙很少见李渊,只要见面,就是有弟弟妹妹出生的时候。

这产下的龙子龙孙和李世民都是兄妹啊,都是要皇帝哥哥养活的!

因为按大唐的规矩,这些孩子,男孩都要封王,女孩也要封为公主,不仅有封号,男孩还要给块封地去建立社稷,还要弄一套封国行政官员和亲王仪仗卫队!

这一来二去都是大把的钱要出去。

要知道,李世民刚当帝王的时候,全国户口仅仅300多万户,国家财政收入吃紧不说,还要时刻面临突厥的威胁,为了节约费用李世民刚上台就通过权威,裁撤降爵了一堆政变时候站错队的亲王郡王,缓解财政压力。

谁曾想自己老爹那么能生,生了一堆王爷、公主,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花钱多点其实不算啥,更麻烦的是,这群小公主,小王爷要是不老实咋办。

为了防备他们造反,李世民还特别下诏说让所有的弟弟们,无论年长年幼,都立马去封地当王爷,弄的年近八九岁的弟弟们,一个个背井离乡。

这做哥哥的不厚道啊,我们要造反,首当其冲的就是汉王李元昌,因为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被坐罪赐死。

李世民的弟弟们,让他操碎了心,妹妹们也有不少事需要这便宜哥哥帮忙。

比如,妹妹们的婚事,就是如此,一个个到了出嫁的年纪,需要找婆家啊。

尽职尽责的大哥李世民,不仅要给妹妹们找婆家,还要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钱,弄的大唐国库一次次大出血。

李世民就这样,至死都在伺候自己老爹给自己留下的无数王子公主们,加上他自己生的14个儿子和19个女儿。据统计,作为唐朝大家长的李世民,需要抚养的孩子在60多个往上走。

这数字加上优厚的待遇,李世民也压力山大啊。

唯有李渊,估摸着在天上乐呵呵地想:谁让你杀了我两个儿子,还杀了那么多侄子的,这就是报应。

除了这个报应之外,曾经李渊告诫他的十四个字: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也在后续应验了,李世民的14个儿子居然有12个不得好死,其中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两个被贬斥成庶人后流放至死,一个被幽闭一生,只有两个善终的。

李唐王朝,也成了后世人尽皆知的,亲情淡漠朝代。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张飞的实力有多恐怖,连吕布都不愿跟他交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张飞,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乱世,群雄争霸,武将纵横。三国中武将何其多,个个都是以一挡百的猛将,张飞、关羽、赵子龙、马超等等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战将。而在三国中,能够称得上是第一猛将却是只有一人——吕布。有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其美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

  • 战国时期苏秦能手握六国权杖是如何做到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苏秦,战国

    苏秦是比张仪还要出色的纵横家,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也最为纷乱的年代,那时候东周王朝的体制“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并兼争霸,无所不用其极。而有心扶助各路诸侯,欲功成名就的谋臣勇士也可谓数不胜数,一时间百家争鸣,不少的风流人物技冠天下,术震古今,成为中国历

  •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能顺利继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说起来,三国之中以孙权的称帝最为不易,毕竟他没有像曹魏那般,手中有天子这张宝牌,因此他无法像曹丕一般通过禅让获得正统,而他也不能像刘备这样身负汉室血脉,可效仿汉光武帝

  • 尉迟恭到底是怎么侥幸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尉迟恭到底是怎么侥幸活下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子之间为权势而互相攻击的现象不在少数,既然生在帝王之家,他们只有除掉兄弟才能为自己谋利。比如说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斡旋,从亲兄弟到不死不休的仇敌,最后终究以惨烈的悲剧收尾。李世民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明君,但他更是一位政治家,对待旁人

  • 李世民杀侄子时,李渊说了什么狠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杀侄子时,李渊说了什么狠话?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历史对他的描述大多是正面描写,除了他当上皇帝的那个情节。没错,就是玄武门事变。通过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不仅杀了他的兄长和齐王,还把他的十个侄子也一起杀了。他的父亲李渊看了后是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 曹操原本可以收吕布为己用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了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曹操,吕布

    还不了解:曹操和吕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本可以收服驾驭吕布,为何还要杀了他?在白门楼上,被俘的吕布向曹操百般乞降。他甚至为自己开出了身价,说曹操指挥步兵,自己指挥骑兵,天下不足定也。这个身价让曹操也不由得心动。刘备见状提醒曹操不要忘记丁原、董卓的下场,曹操因而杀死

  • 李渊为什么能够一年之内就称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为什么能够一年之内就称帝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山东的王薄率先起义,河南的翟让、河北的窦建德,山东的杜伏威,关西的唐弼相续举兵。一些关陇贵族子弟、地方豪强、豪门富户也趁火打劫高举反隋大旗,比如薛举、李轨、杨玄感、李密等人。这些人都比李渊举兵早,李渊并不是没

  • 诸葛亮死后,李邈为何上书诬告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诸葛亮死后,李邈为何上书诬告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谈不上诬告,只是李邈立场不一样,不过此事做得不厚道。李邈是一个狂士,刘备拿下成都之后,这个家伙对刘备说你拿下成都是厚道的。刘备一听既然你说我不厚道,你当时为什么不去帮助刘璋呢?结果李邈来了一句:匪不敢也,力不足耳。意思就是老子不是不敢,

  • 能位列战国七雄,燕国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燕国,战国

    燕国,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有些时候,一个国家在世界上,亦或者是在后人眼中的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国力,还包括了一些客观因素。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世人一直知道,这段岁月中,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并且中国大地上屹立着七个比较强

  • 历史上信陵君魏无忌最后的结局如何?是怎么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信陵君,战国

    信陵君,名魏无忌,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战国七雄之中,魏国首先实行法家治国,但却因为内部权贵之间相互倾轧,导致大量顶级人才流失到其他诸侯国,地处西北偏僻的秦国就成了当中最受益者(商鞅、张仪、范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