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做了很多错事,为何后世的评价那么高呢?

汉武帝做了很多错事,为何后世的评价那么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92 更新时间:2024/3/1 6:20:13

秦皇汉武算是中国历史上皇帝中的“楷模”,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历史书籍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多少还会用些“残暴”或者“穷奢极欲”之类的词汇,但是对于汉武帝来说,基本上都是在歌功颂德。

班固在《汉书》说汉武帝雄才大略,我们当然不否定武帝的才华,但是武帝做事,更像个感情用事的人,随兴所至,谈不上深谋远虑。尤其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了多个武帝的过失。

过往的功过都化为了土,但这些功过总会让后人引以为戒,对于汉武帝刘彻而言,在位54年开创了汉朝盛世,但在这些丰功伟绩之下,依旧逃不过两个“污点”。

刘彻对建筑有着“特殊嗜好”,登基以来他不断扩大长安的未央,还嫌不够,又在未央宫西面长安城外的上林苑修建了“建章官”,这个建章宫与阿房几乎一样华丽。《史记・孝武帝本纪》对这座建筑物有极为详细的记载。建章宫有上千个门上万间房,前殿高二十多丈;西面叫“唐中”,围着几十里方圆的虎园;北面挖了个大池塘,湖中的渐台高二十多丈取名“泰液池”,还修了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四座岛屿,模仿海中的仙山,用石头刻上龟鱼之类的样子。

在陕西淳化县北甘泉山附近,他在建“林光宫”的基础上又修了“甘泉宫”,作为他夏季避暑的宫殿。唐代的《括地志》中还有对它的描述有十九里,宫殿楼观略与建章相比,百官皆有舍富丽堂皇不亚于建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殊不知在其之下是多少民脂民膏。

有个叫公孙卿的方士告诉武帝“仙人好楼居”,于是武帝建造了一个高五十多丈的神明台和井干楼,楼台之间还能通车,甘泉建的通天台可以一眼望见三百里外的长安。他为了求仙祭祀到处乱建的宫阙楼台更是不胜枚举。刘彻的茂陵号称“中国的金字塔”,是汉代皇陵中最奢华的。为此,他把全国的名门大户迁居于此,陵墓周围人口迅速达到30多万,为了陪一个已故之人,可谓是上下不得安宁。

战争、修陵、盖宫殿,没有不花钱的事,于是武帝物色了一个极会搜刮民脂民膏的财政部长桑弘羊,开始了与民争利的国有政策。在武帝时期,要对工商业者收取算缗,类似于今天的财产税。这些手工业人需向朝廷申报财产,并交出10%给朝廷,车船主也根据车船大小、用途按一定比例交钱。告缗就是鼓励告发不实申报者,告发者可得被告一半财产,而被告发者除财产全部没收外,还要发配边疆。算缗已经是明抢了,而告缗更是杀人灭口,结果稍有资产的工商业者,全部被告发破产,朝廷国库充盈的同时,百姓惨不忍睹。

想把一切都攥在手中,殊不知在强大的压迫之下,必然会埋下祸根。

武帝下令把盐铁官营和把铸币权收归国有,这种垄断经营使得老百姓,不得不高价购买朝廷生产的产品,官吏更是借此敲诈和敛财。铸币权收归国有,让朝廷在发行货币中多了一道盘剥而已。这还不够,桑弘羊靠卖酒赚钱,就制定了酒类由朝廷专卖。他还把没收的土地租给农民耕种,农民向政府交地租,官府成了一家敛财的巨型公司。

不仅如此,和诸多帝王一样,武帝也对长生不老乐此不疲,到处巡游求仙。带着一支庞大的随从队伍,今天去黄帝陵祭祀,明天去泰山封禅,以凸显自己穷兵联武的功劳。这支队伍比蝗虫还可怕,所到之处老百姓的家产被抢掠一空,有时为等待一仙人,刘彻带着文武百官拉长了脖须,在蓬莱海边翘首仰望个没完。

刘彻迷信鬼神不仅危害民众,更是让自己也家破人亡。巫蛊,顾名思义,巫是巫师做的法术,蛊是一种毒虫,可以毒害别人,也可以解释成蛊惑。这是一种古老的诅咒术,古人认为这会起作用,实际上这纯粹是无稽之谈。由于刘彻迷信,于是互相告发巫盘之术,就成为政治斗争和后宮争宠的手段之一。第一次巫蛊之祸皇后陈阿娇被废,牵连而死三百余人。第二次巫蛊之祸绵延数年,牵连而死的人包括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刘彻的女儿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以及三位皇孙。

被诬陷的众人被悲惨处死,后来刘彻回过味儿来,诬陷者和当初执行他命令的人也全部处死,一个一个的家族被灭,死亡达数万人。自己妻子和儿孙的惨死终于伤了他的心,老泪纵横之余,他下了《轮台罪己诏》反省自己给百姓带来的危害,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汉武帝初年,经过文景之治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已经达到五千万人左右,经过武帝的折腾,人口下降一半,也就是说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超过两千万,这还不包括正常条件下人口的自然增长。武帝虽被誉为有雄才大略的著名帝王,但是很少有人看到武帝时期统治的阴暗面。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正是因为在初打江山之时,目标高度一致,外界干扰难困其心,但在功成名就之时,必然会懈怠甚至于堕落,刘彻被后世歌颂,必然尤其优点,但也不能忽略他所犯下的错误,因为错误更容易警醒众人。

标签: 历史秦朝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自焚是失踪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自焚是失踪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笔者认为建文帝朱允炆是真的逃出宫外失踪了,这也是为什么朱棣多年来一直派人秘密寻找他的原因。当朱棣被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入京城后,他没有直接攻城,而是等建文帝自杀或者投降传位给自己。但朱棣没想到,建文帝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是选择了

  • 朱允炆打不过朱棣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允炆打不过朱棣到底是因为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元璋死后,皇孙朱允炆继位。可建文帝屁股还没有坐稳,朱棣就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造反。老朱生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朱允炆这个皇位能坐的踏实。为此心狠手辣的朱元璋滥杀功臣,不惜留下了千古骂名,当然,临终前老朱还给诸子留下

  • 李景隆为什么能当主帅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李景隆为什么能当主帅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首先派出的是老将耿炳文,可是在耿炳文的一次失败后,黄子澄向建文帝推荐李景隆,于是建文帝便让李景隆取代了耿炳文,担任大将军负责北伐。其实李景隆只是一个草包,但建文帝为何要让李景隆担任主帅呢?道理很简单,第一,建文帝手中的

  •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时,崇祯帝为何懊悔当初逼死魏忠贤的决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崇祯帝,明朝

    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时,崇祯帝曾后悔杀了魏忠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644年,当李自成的农民军兵临北京城时,崇祯皇帝知道大势已去,回想起先帝临死前的遗嘱,才明白这句话“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顿时懊悔当初逼死魏忠贤的决定。中国古代历史上有

  • 曹操真的讨厌张松吗?就因为他既丑且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曹操,三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曹操和张松的故事。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基本平定北方的曹操突然挥军南下,剑指荆州。此前在官渡之战以及曹操北伐乌桓时,拒绝趁虚北伐许都,选择坐观成败的刘表,没想到曹操竟不讲武德,这么快就对自己下手,顿时又

  • 朱元璋杀了十几万的贪官污吏,为什么没人被逼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登基后严惩了许多贪官,但是没有被逼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身上有许多标签,其中之一是文人们留下的“暴君”。因为他在位三十一年,先后发动六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近十五万人。令人奇怪的是,如此残暴之君,为什么没有人被逼反?原因其实很简单

  • 曹操率军南下时,刘备为何坚持携民撤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曹操,刘备

    曹操率军南下时,刘备坚持撤退,背后有何原因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表面上是剿灭刘备,实际上图谋荆州,进而统一天下。此时刘表刚刚病逝,刘琮作为新任荆州牧私下投降曹操,屯兵在樊城的刘备对此还一无所知。后来刘备得知情况后,才下令立即撤回江夏

  • 荆州为什么是三国的必争之地?荆州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荆州,三国

    三国时期,荆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几乎所有的战争都围绕荆州而展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赤壁之战到三国归晋,在这七十多年里,三国战争从未停止过,战线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西线的祁山,二是东线的合肥,三是中线的荆州。仔细观察会发现,三国相争的真正焦点其实就是荆州,几乎所

  • 刘备为什么不直接打着“汉高祖刘邦之后”的旗号来闯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刘备,蜀汉

    刘备,即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豪强割据,各方势力相互交战,这时候,一个名号尤为重要。比如袁绍为了招兵买马、收买人心,打出“四世三公”的招牌;曹操要挟汉献帝,打出“匡扶汉室剿杀逆贼”的口号。刘备出身贫寒,只得搬出老祖宗,打

  • 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生活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扬州八怪,清朝

    众所周知金农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那么身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生活过得怎么样呢?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关于他的详细介绍,一起看看吧!清康熙二十六年,金农出生在钱塘一个比较富庶的家庭,家中有些田产,房屋也有不少,按照金农自己说说:“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金农自幼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