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皇帝临死前身边只有一个太监 锦衣卫到底去了哪里

崇祯皇帝临死前身边只有一个太监 锦衣卫到底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81 更新时间:2023/12/30 10:44:39

对崇祯和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皇帝自缢时,为何身边只有一个太监?

近几年,有关明代锦衣卫题材的古装剧,在网上深受追捧。前有知名动作影星甄子丹所扮演的锦衣卫“青龙”,后有张震、张译所饰演的《绣春刀》系列。

在这些作品里,锦衣卫个个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武功高强,完成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观众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破北京,绝望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爬上煤山(景山)自缢。

崇祯皇帝上吊时,身边只有一个司礼监太监,叫作王承恩。堂堂九五之尊竟沦落至此,不禁让人为之叹息。

那提起这里,问题就来了,传说中个个武艺高强,赤胆忠心的锦衣卫,为何在崇祯皇帝身陷囹圄时,不保卫主子的安危?

锦衣卫泛指明代一个特殊的特务机关,并非某个人或某个单独机构。锦衣卫的前身“拱卫司”,后改“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锦衣卫。

《明史》:“洪武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明代初年,锦衣卫职责大多是“侍卫”、“缉捕行狱”,也负责保护皇帝安全。明代中后期,由于宦官过分掌权,加上文官集团势力崛起,锦衣卫成为朝堂中的一方势力。

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中后期的锦衣卫还负责护卫漕运,甚至还要负责为皇宫饲养大象、情报工作、军匠等一系列的任务。

不同于明代的另一个特务机构,东厂与西厂,锦衣卫可不只会罗织罪名害人。比如景泰年间的“北京保卫战”,就有许多锦衣卫出生入死,为于谦拿到重要情报,帮助大明击败敌人。

到了明代后期,锦衣卫人数愈发膨胀,内部编制也异常臃肿,战斗力锐减,似乎犹如一盘散沙一般。 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初年,锦衣卫总人数可能不超过4000人。

但是到了明末,尤其是公元1600年左右时,锦衣卫的人数已有10万人之多。

翻阅明末许多文人的笔记,就能清楚发现,当时各地城镇貌似都有锦衣卫。百姓们只要听到有人操着京城口音,身穿锦衣华服,便纷纷躲避,唯恐被锦衣卫盯上,人头不保。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为何到了明代末年,锦衣卫会从此前的几千人编制,一下子暴涨到十万之众呢?

答案很简单,明代中期(嘉靖年间左右),锦衣卫成为许多勋贵子弟,官僚之后想要晋升的唯一途径。

那些官二代自知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谋取一官半职,锦衣卫就像是一块“注水肉”。不仅有肉的味道,同时还能随便注水,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或以权谋私的目的。

嘉靖年间,首辅大臣严嵩有好几个孙子。这几个官二代平日里什么正事都不干,大字不识一箩筐。严嵩动用关系,将这几个还未成年的孩子送进了锦衣卫。

因为进入锦衣卫后,即使一个普通的副千户,也能占据20多个编制。由于明代实行的是“卫所制”,简单来说,这些草包二代们可以光占着名额,吃空饷。

不光是严嵩如此徇私枉法,就连后人熟知的杨博、费宏,这些名臣才子,他们也把后代硬生生地塞进锦衣卫。

大家想想,明末号称有数10万的锦衣卫,去除大部分“虚编”,实际总人数也不过2万余人。

另外,早在崇祯十五年,主管北京城兵部的左侍郎吴牲,就已经揭穿了明代十万大军的秘密。

崇祯十五年,京营大约有十几万人马。可这只是明面上的数字,真实兵力大约也就只有1/10,不超过2万人(因为一个兵顶10个兵的名额)。

如此说来,这十几万锦衣卫(虚编)个个都是“少爷兵”,等到李自成攻克北京时,他们纷纷作鸟兽散,哪里还去想着保卫京师,保卫皇帝?

还有一点,明代末年,各级官职都成了商品,诸如东林党、阉党都开始卖官鬻爵。只要有人能拿出5000两白银,他便可以递补做官,成为正四品知府。

想找个“肥”点的差事,去往一些好地方当父母官,搜刮民脂民膏,那就要拿出6000两白银。那些正六品或者从七品的兵部官职,大约值1000~1500两白银。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崇祯皇帝原想着让关外的吴三桂父子,赶紧领兵到北京城抵御敌人。

吴三桂不急不忙,找崇祯皇帝要30万两白银。崇祯皇帝居然拿不出这笔钱,总是推脱让吴三桂进京后,再想办法给他筹钱。

当然,吴三桂也并非是真心要赶往京城,保卫崇祯皇帝,他只是想以这个借口拖延时间。但有趣的是,李自成进入北京后,许多明代官员为了保全家人性命,主动给大顺政权领导们送上真金白银。

李自成在北京搜刮近一个月之久,所获得的白银黄金和其他奇珍异宝不计其数。

举这个例子,便能让同学们深刻知道到,崇祯年间国将不国,皇帝手中无钱,大臣们又个个心怀鬼胎,根本不愿意为皇帝效命。

与之同理,当崇祯皇帝上吊自缢时,根本没有人在他身边。更无从谈起有什么百万大军,或者数十万的锦衣卫来保卫皇帝,杀出一条血路。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甲申传信录》记载,当李自成农民军正攻打北京城时,两位锦衣卫头目正在前线守城。

一个是锦衣卫南堂指挥同知李若琏(锦衣卫指挥同知属从三品,是仅次于指挥使的二把手),负责镇守崇文门。

另一位是锦衣卫街道坊掌刑千户高文采(从五品),负责镇守宣武门。城破之日,李若琏、高文采,携全家追随崇祯皇帝上吊自缢。(寇至,合家十七人皆自缢。”)

这两人算是忠于大明代,且战死殉国。另一部分锦衣卫,则是大摇大摆地迎接闯王。譬如,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于城破之后立即投降。

《清史列传·贰臣传》中曾有明确记载:“睿亲王多尔衮定京师,与御马监太监张泽民迎降于城外。旋与锦衣卫指挥同知王鹏冲等率旗尉陈设仪仗,导引入武英殿,王令养性任原官。”

由此可见,李自成攻打北京时,一部分锦衣卫,包括其他守兵壮烈殉国。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先投降闯王,而后又投降了清代。

提起这里,想必我们已经弄清楚了,为何崇祯皇帝上吊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一来,崇祯刚愎自负,空有雄心壮志,却错信他人,一步错,步步错,从而满盘皆输。

其次,明末官场腐败,各方势力只顾自己捞钱,全然不在乎江山社稷与黎民的安危。听之任之,眼睁睁地看着李自成攻破北京。

再者,李自成兵贵神速,他攻破北京时,远在南方的史可法正准备率兵北上。可史可法还没有筹集到钱粮物资,耽误了援救的时间。

除史可法之外,左良玉、吴三桂皆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大明代数百万大军都成了摆设,更不要指望一个人顶着上十个名额的锦衣卫。

大家也要清楚一点,电影和电视剧毕竟是影视作品,也是编剧人为杜撰出的娱乐产物。虽和正史贴边,但还是加入了许多虚构元素。

电影里的锦衣卫武功高强,且忠肝义胆,这并不代表历史上的锦衣卫,也同样是如此。

明代锦衣卫虽然厉害,负责的职能任务也很多,但越到末期,随着官场制度的腐败,百姓生灵涂炭,当权者又无法拿出切实可行的利好政策时。诸如锦衣卫、东林党这些国家机构,早已腐朽堕落,毫无战斗力可言。

“北京保卫战”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于谦加上明代宗朱祁钰联合的势力,大家同仇敌忾,才打退蒙古瓦剌。

到了明代末年,这样的局势早已不复存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失去民心、军心、官心,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用句迷信点的话说,这就叫气数已尽。

即使崇祯侥幸不死,逃出北京城,他的结局也不会太好。大明代早已日薄西山,注定是要被新政权所取代。这是民心所归,非人为所能抗衡!

标签: 历史崇祯太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富察皇后仅剩的骨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富察皇后,清朝

    历史上富察皇后仅剩的骨肉是谁?她被乾隆保护半生,赐了5240个护身符的固伦和敬公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结发之妻,用情至深乾隆皇帝原名为弘历,为雍正之子。康熙皇帝还在世之时便对这个孙子极其喜爱,连带着当时还是阿哥的雍正都沾了很多光。据史料记载雍正能够被立为储君,这里面还有弘历的

  • 刘备张飞和关羽作为兄弟 三人最后一个见面是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刘备,关羽,张飞

    对刘关张三兄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和张飞、刘备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何时何地?三兄弟最后一次见面是211年刘备入川。关羽与张飞最后一次见面应该是214年张飞入川。关羽与刘备最后一次是215年湘水之盟。刘备张飞最后一次不确定,张飞军驻地离成都270km,但张飞偏偏是司隶校尉

  • 历史上张郃的真实死因是什么?都有哪几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张郃,三国

    张郃出生于冀州河间郡,汉末时期投入了韩馥手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张郃是曹魏名将,在官渡之战时,张郃已经是河北名将,可以说,张郃成名非常早。张郃一生,从东汉末年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木门道设下伏兵,张郃中箭身亡,可以说,几乎贯穿了整个三国时代。关于张郃之死,史书记载主要

  • 如果马超去镇守荆州的话 马超会败走麦城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马超,关羽

    还不了解:马超和关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超比关羽实力如何,如若让马超来守荆州,他还会败走麦城吗?马超在三国的历史上,跟随刘备的时间非常短,仅仅7年时间。虽然时间短,但是他所立的战功,丝毫不比当时的关羽。自从刘备出山,关羽就跟随在身边,三国志描述,关羽,张飞,刘备,三

  • 崇祯时期太监能够监军 崇祯为何会重用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崇祯,太监

    还不了解:崇祯太监监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崇祯皇帝的太监监军,在大军中到底有什么特殊作用?监察权在古代中国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而这项权利也一般由文臣掌握。而当皇帝与文臣产生隔阂的时候,内臣便开始执掌监察权力。然而与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文臣不同,这些内臣们与地方的文

  • 她是康熙的表妹,进宫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她是康熙的表妹,进宫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康熙,很多史学家都认为他是清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其实他不仅仅在朝廷政事上很有作为,在后宫嫔妃和生儿育女方面也颇有战绩,在他的嫔妃中,有这样一位美女,她是康熙的表妹,受宠一生却无子女,康熙为了她33年不再立皇后。康熙这位千古帝王,

  • 令妃刚生完孩子就被宠幸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令妃刚生完孩子就被宠幸是真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皇帝是一个潇洒风流的皇帝,有关他的传说也非常多。近期热播的《延禧攻略》详细地讲述了他的感情史,还有陪伴他一生的女人魏璎珞,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令妃,她的聪明机敏,善解人意,知书达理,深得皇帝喜爱。乾隆是一位很重感情的皇帝,后宫有许多妃

  • 历史上蔡文姬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蔡文姬,汉朝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传奇女子,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倘若说起蔡文姬,世人都会想到王者荣耀之中放音乐的辅助,而历史上的蔡文姬也是一个琴艺高超之人。同时,蔡文姬的相貌突出,家世背景很好,而书法能力更是一绝。这样的一个人,无疑是引人注目的,因此受到了曹操的赏识。但是可惜的是,蔡文姬出生在了乱

  • 李渊造反晚,实力又弱 李渊是怎么赢得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李渊,唐朝

    对李渊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起兵最晚、实力最弱的李渊集团,为何能赢得天下?隋唐时期是历史上一段乱世,虽然乱世持续的时间不长,与五代十国、南北朝相比,隋唐乱世简直不值一提。只不过这样的乱世,对当时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隋朝末年,当时的情况下,很多人

  • 历史上诸葛亮发动过几次北伐?最后为何又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诸葛亮北伐,三国

    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智慧人物的代表,为后世之人所赞扬。但是其实诸葛亮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进行了多次北伐,最终结果惨淡。不过,有些时候,北伐的失败也不能完全归结在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