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逃跑的时候抛弃儿女,真的是因为无情吗?

刘邦逃跑的时候抛弃儿女,真的是因为无情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4/1/21 22:57:12

如果说起汉高祖刘邦,没有深入了解过他的人,都觉得刘邦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和无赖,好色和自私成为他的专属名片。

其中有一件事最为后人所诟病。常言道:虎毒不食子。而刘邦竟然在一次逃跑中,屡次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女儿踹下车,这简直完美诠释了刘邦的“自私”本性。

其实,这是后人对刘邦的误解,他当时果断抛弃儿女,非但不是自私,而是一种大智慧,是对孩子深沉的爱。

为什么这么说,我先卖个关子,把事情捋清楚了,就明白刘邦的高超智慧,真不是我们一般人能看懂的。

公元前205年,刘邦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集结56万诸侯联军,从函谷关杀向楚国。此时,项羽深陷齐国的军民战争,一时无法脱身,被刘邦捡了个大便宜。

刘邦带领联军,很快攻破楚国的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收罗项羽的金银财宝,香车美人,还志得意满地搞了个庆功宴。

项羽在齐国听说自己的老窝被捅了,立刻清点3万精兵,出其不意地杀回,直接击溃刘邦主力,打的刘邦是落荒而逃。

经此一战,刘邦仅仅带着数十人逃出彭城。想着自己的老爸、老婆和孩子都还在沛县,他是一边逃,一边派人去接家人。可惜,因为打仗家人都被冲散了,没接到。

没办法,刘邦就只能带着十几个人跑,居然在半路上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赶紧接入自己的马车,让司机夏侯婴快马加鞭地赶车。

刚接上没多久,项羽的骑兵很快追过来了。在这危急时刻,刘邦二话不说直接抬脚,将儿子、女儿踹下车,可怜两个五六岁的孩子,被踹下去后哭哭啼啼。

夏侯婴一看傻眼了,赶紧停车将两个孩子抱上来,还对刘邦说:“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意思就是,现在情况危急,但这两个小娃也没多大分量,扔掉他们,马车也不会跑得快多少。

后来,项羽的骑兵又好几次要追上刘邦,每次快追上时,刘邦还是什么也不讲,抬脚就将两个孩子踹下去,而夏侯婴每次都将孩子抱回车上,让孩子坐稳后,才加速赶车。

在这个过程中,刘邦非常生气,好几次差点拔剑宰了夏侯婴,但一想到杀了他,就没人赶车了,自己完蛋地更快,也只能忍着。事情过去后,刘邦为这个事情,既没有奖赏夏侯婴,也没有处罚夏侯婴,就当没发生过。刘邦踹孩子的整体经过就是这样,这其中有三点值得仔细品味:

首先,刘邦从彭城逃跑时,他第一反应是派人接自己的家人,当然包括自己的两个孩子,可是因为冲散了,最终没找到。从主观上看,刘邦心里一直装着家人。

其次,刘邦逃跑路上,偶遇了两个孩子,第一反应也是接上车,一起跑。但当危急时刻,刘邦什么话也没讲,直接踹下去,史记原本用的是“蹶”,生动形象地反应出刘邦麻利地动作。从行为上看,刘邦的做法反常且不近人情,看起来绝对是自私无情的。

最后,刘邦在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讲一句话,更没讲踹下去是为了让马车跑得快一些,这种看法是司机夏侯婴的理解。而后人往往以夏侯婴的角度去评价这个事情,进而对刘邦形成误解。

这点很重要,涉及到刘邦全程为什么不说话,还想杀了夏侯婴。从表面看,正如夏侯婴所说,踹下去是为了跑得更快。实际上,逃跑确实是第一位的。

如果只认识到这点,就是凡夫俗子。刘邦肯定是想跑的快些,但夏侯婴也说了踹下去也快不了多少,这就说明跑得更快些根本不是刘邦真实的想法。

刘邦的真实想法是,眼见着被追上了,如果全部都被抓到,直接被项羽一锅端,自己和孩子都没命;如果踹下去,即使自己被抓到,两个孩子还能逃命,或者自己跑了,孩子被抓了,最多成为人质,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在当时情境下,刘邦最优的选择就是将两个孩子踹下去,这种做法至少保留一半的希望,这绝对是普通人看不透,更难以做到的,而这是刘邦临危不乱的伟人反应。

为什么大部分人不能成功,因为缺少临危不乱的本领。一个人越是在危机时刻,越要超脱情感,越要以理智战胜冲动,快速做出最有利的决定。高祖刘邦危急时刻踹孩子,并非无情,恰恰是保护他们,这是常人没有的高超的智慧。

标签: 历史汉朝刘邦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有没有预料到朱棣会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穷苦人出身,早年要过饭,当过和尚,后来在刘伯温等人的帮助下,开创了大明江山,朱元璋很珍惜自己打下的江山,所以到了晚年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但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最后朱元璋不得不选择了朱允炆,然而朱元璋并非没有预感,他知道朱棣早晚会闹事,所以临终前说了四个字,那么朱元璋临终前说了哪四

  • 诸葛亮临死之前为何嘴里还含着七粒大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天纵奇才冠三国,睥睨天下谁争锋。提到诸葛亮,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名流千古的伟人,至今都有不少人被他的智慧还有才能所吸引。折服于他高超的计谋。正是因为他为了蜀汉鞠躬尽瘁,费尽心力。所以更是被之后数代君王视作良臣忠臣的典范模板,更在后人的描写之下神话了他的形象。但是哪怕智慧如诸葛亮,也是肉体凡身,也会经

  • 韩信背水一战是如何胜利的?破釜沉舟是必要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汉朝,韩信

    背水一战是韩信的成名战,韩信此次用兵符合兵法上的分兵战法,历史真相是韩信兵分三路,第一路2000人,夜晚就出去埋伏,任务是等时机冲到赵军大营换上汉旗。第二路,就是大清早背水列阵的那10000人。第三路,韩信自己带着剩下18000人,打着明显的韩信的旗,突然出现。这时赵军眼红了,干掉韩信,立功就在眼前

  • 嬴政幼年时期在邯郸当人质,后期他是怎么报复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嬴政,秦始皇

    众所周知一代帝皇嬴政幼年时期在邯郸当人质,人质生活肯定是不快活的,那么后期他是怎么报复回去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嬴政幼年登基嬴政的幼年是在赵国度过的,当时其父亲作为质子留在赵国,在此期间诞下了嬴政。当时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时间过去不久,赵军大败,家家出殡,户户哭丧,最后还是以赵国割

  • 五虎将中,为何只有张飞的儿子受到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三国,张苞

    在《三国演义》中对五虎上将着墨颇多,这五位名将也成为国人最熟悉的武将群体。在演义中也对关平、关兴、张苞等五虎上将的后人做了描写。然而在正史中,这五虎上将的后人却大体上名不副实,虽然也有的能身居高位,但是却与父辈的威名极不相称。张飞的后人的确是五虎上将中最受器重的,究其原因,并非张飞的后人能力最强,功

  • 刘邦给戚夫人留了后路,为何她还是被杀害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汉朝,戚夫人

    中国历史上要说起哪种题材最喜欢被拍成电视剧,这恐怕非得后宫莫属了。后宫佳丽三千,这是一场女人各自暗怀心思,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战争。虽然没有硝烟战火,刀光剑影般的激烈,但是却斗智斗勇,争权夺势,暗潮涌动。尤其是帝王和情感牵扯在一起时,必然逃不过一场争宠。其中,下场最为惨淡的应该是戚夫人了。刘邦在与项羽

  • 康熙只是顺治的庶子 顺治为什么会传位给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顺治,康熙

    对顺治和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帝一共有八子,康熙只是庶三子,为何顺治会传位康熙?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临终之前在《顺治遗诏》中传位庶三子玄烨(康熙帝)。同年2月,玄烨即位于太和殿,时年仅6岁(虚岁8岁),颁诏大赦,并改为康熙元年。中国历史上正常的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吗?为何他能安做皇位那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三国时期,大家都知道刘备有三个儿子,他的大公子就是刘禅,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阿斗,这个人物设定经常被现在人拿来形容一些没有出息的人,在他的身上还有一句谚语扶不起来的阿斗”,对于这句话的出现,让很多人对阿斗产生一些误解。如果刘禅一点能力没有,为什么刘备还把皇位给他?其实真相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么简单。刘

  • 项羽和韩信单打独斗的话 两人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项羽,韩信

    对项羽和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单打独斗,项羽、韩信谁更厉害?项羽、韩信,谁打仗更加厉害?单打独斗,不依靠集团力量,项羽可以压着韩信吊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却只能协助刘邦征战,他缺少整个各方资源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魄力,不是项羽的对手。韩信,江苏淮阴人,汉朝初年“三大

  • 揭秘:宋朝男人都很怕老婆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揭秘:宋朝男人都很怕老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于宋朝,国内外评价大相径庭,国内重点在于宋朝软弱,国外着重宋代文明非凡,所以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或“国内恶评国外赞誉”的奇怪现象。姑且不问这些争论,但宋代绝对是一个最可爱的王朝,流行的一个风俗让如今男人羡慕不已,当然不是惧内(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