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钰明明做过皇帝 朱祁钰为何没有葬在明朝皇陵

朱祁钰明明做过皇帝 朱祁钰为何没有葬在明朝皇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78 更新时间:2023/12/15 17:31:10

对朱祁钰和十三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宗朱祁钰:明明当过明朝帝王,为何却不让他葬入明十三陵?

要说北京安葬了多少位明朝帝王,也许很多人会脱口而出13位,因为北京不是有著名景点明十三陵吗?

但其实真实情况是北京安葬了14位明朝帝王,除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了南京,而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不知葬在了哪里。剩余14位皇帝都葬在了北京。为什么安葬了14位,却称呼为明十三陵呢?

之所以明十三陵安葬了十三位皇帝,而少一个皇帝,是因为这里面隐藏了一位帝王的悲惨过往,他的功绩只因为他的哥哥明英宗的成功复辟,而全部抹煞。他就是明朝宗朱祁钰,那为什么他明明当过明朝帝王,却无法葬入明朝帝陵呢?

那有一件事情在这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明朝中期发生的一次可怕的王朝覆灭危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公元1449年,瓦刺频繁来侵犯我们大明的国土,而当时的明英宗却不顾大臣的劝诫,在宠臣宦官王振的煽动蛊惑下,一意孤行的去北征。

在明英宗朱祁镇临行前,他将国家的一切权利托付给了弟弟朱祁钰代为掌管。可是谁知道朱祁镇亲自率领了二十余万大军,不仅没能打败敌人,反而在土木堡附近被瓦刺围歼,自己也深陷敌方了。这次战役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土木堡战役。

明英宗被俘虏的消息传回朝廷后,整个朝廷是一片人心惶惶。就在这个时候朱祁钰立即召集起了大臣来商讨对策,也就从这次会议后,朱祁钰在朝廷的地位有了上升,虽然名义上还是代理监国,但是手中掌握的权利却与真正的皇帝权利差不多。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非常宠幸一个叫王振的宦官,宦官王振仗着明英宗的喜爱,在朝廷中为非作歹。

那个时候遭王振祸害的朝臣不计其数。明英宗被俘后,朱祁钰就把王振这个祸害给杀了。

这让那些饱受王振迫害的大臣们是十分地感动,所以说这也为朱祁钰继承大统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朱祁钰监理国政期间是励精图治,大臣们认为朱祁钰会是一位明君。当前眼下皇帝在敌人之手,整个朝堂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当今太子又只有两岁。

所以以王文为首的部分大臣上书,希望朱祁钰为了江山社稷,能登基称帝。而大臣于谦这个时候也去劝孙太后,让朱祁钰称帝,毕竟现在的情况是不允许国家无君的。

最后孙太后同意朱祁钰当皇帝,而朱祁钰也就临危受命,成为了大明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钰登基后,用于谦等大臣,是励精图治,加强练兵,最后击破了瓦刺的进攻,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明军的强势让瓦刺首领感到害怕,于是瓦刺首领决定放弃明英宗,以求和明朝和平发展。

明英宗的回归对于明朝来说原本是一件喜事。但是这明英宗一回来反而尴尬了,这怎么整的自己的弟弟还取代自己当上皇帝了。那自己怎么办呢?而明朝宗朱祁钰这个时候也犯难了,权利这个东西还真能让人迷失,大权在握的他不想松手放权了。

正在朱祁钰两面为难的时候,于谦给朱祁钰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出主意让明英宗回来后当太上皇,随即于谦率朝臣在朝堂上全都恭维朱祁钰,说他把明英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治理得很好。

而且朱祁钰知人善任,广开言路,清除阉党势力,重用贤臣治理国家。现在的国家是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假以时日朱祁钰能恢复其先祖的盛世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朝臣们在朝堂上表态,皇位既然已经敲定,这就是天意,这就没有更改的道理。而明英宗虽咽不下这口气,但是他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只能当太上皇了。他可以说被朱祁钰给软禁起来。

而稳坐帝位的朱祁钰却又不满足现状了,竟然想废了他哥哥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想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这可不得了,这当着太上皇的朱祁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这朱祁钰还得寸进尺了。所以明英宗朱祁镇也开始动手了。

在景泰八年,朱祁钰身患重病,这个时候朱祁镇找准了时机,他不让太医去给朱祁钰看病,并且还发动了夺门之变。公元1457年正月下旬,明朝出现了二帝并存的奇葩局面。这个时候,明英宗朱祁镇不顾他弟弟的生命,就再次登基做了皇帝。

重登皇位的明英宗开始忙于处置于谦等大臣,可以说当年以于谦为首保卫京师的大臣,全被他给处置了。而明朝朱祁钰也被他废去帝号,封为郕王。在不久之后,朱祁钰便驾鹤西去了。

在朱祁钰死后,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承认明朝宗朱祁钰的地位,不承认他是皇帝。既然被废除了帝王的称号,朱祁钰就不能以帝王的身份葬入明帝王陵了。所以明英宗就把代宗当时为自己在明帝王陵修建的陵墓给拆毁了,而把朱祁钰葬在了北京西郊的山上。

所以明朝宗朱祁钰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唯一 一个没有被葬入明朝帝陵的皇帝。但是在明英宗去世后,明宪宗即位,他感念朱祁钰的功绩,又为其恢复了帝号,并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而且还下令按帝陵的规格重新修饰朱祁钰的陵寝,就是现在我们所见的景泰陵。

话说当年明朝宗若是狠狠心,也许今日局面就不会发生,可惜没有如果。明英宗复辟一个月后,明朝宗就死去,而且死因不详,最后他没有葬在明帝陵,而是葬在北京西山。

不过好在明宪宗恢复了他的帝号,并给他扩建了陵墓规格,所以这也算是得到了认可了。

只是权利利益这个东西太诱人了,竟然让兄弟两个人反目成仇,可怜了朱祁钰成为了那个时代,闹剧下的政治牺牲品。

不过这也真的怪不了谁,谁让他们都利欲熏心了呢?如果他们两个人都能以国家大局为重,能退后一步,承让一个人当皇帝,而相互辅佐,估计明朝当时一定会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

标签: 历史朱祁钰明朝十三陵

更多文章

  • 李承乾身为长子又是太子 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李承乾,唐朝

    对李承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承乾作为李世民的长子,已经是大唐太子,为何还要谋反?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也因其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虽然

  • 司马家族“阴养死士三千”都没人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司马家族“阴养死士三千”都没人知道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到司马懿,脑子里忽然蹦出一个词:卧底。用卧底来形容司马懿再合适不过了,司马懿不但是个合格的卧底,而且是超级卧底,在曹魏公司打工,隐藏了40年,隐忍了40年,最后时机成熟,说破英雄惊煞人,把曹魏公司变更到了自己名下。作为曹魏王朝

  • 刘彻当初并不是长子 刘彻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刘彻,汉景帝

    对刘彻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彻并非长子,为何被汉景帝立为太子?我国古代讲的是一个长幼有序,这点皇家中尤为明显,太子乃至以后继位的人选多是皇帝长子。但凡是都有例外,汉武帝刘彻就并非长子,但他凭借着什么,一步一步当上皇帝,流传千古的呢?这其中除了刘彻自身的努力和才能之外

  • 独孤信的孙子独孤怀恩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独孤信的孙子独孤怀恩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独孤家族出名的是女儿,独孤信也有儿子的,独孤信的孙子在隋唐时期,有着和杨家和李家的关系,事实上也过的不错,虽然没有他祖父般的能力,但是人家有关系啊!没想到最后结局是造反而死。独孤信的孙子独孤怀恩,他是独孤信七儿子独孤整所生,他小时候

  • 揭秘:北魏末帝和他三个姐妹的不伦之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北魏

    揭秘:北魏末帝和他的三个姐妹不伦之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魏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封建政权,曾经横扫北方诸侯,继前秦之后再度统一北方,与南朝形成对峙局面达近百年之久。北魏末年,随着统治阶级内讧和社会矛盾的加剧,爆发北方六镇起义,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等势力派崛起,北魏国势由盛而衰、摇

  • 多尔衮为什么会意外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多尔衮为什么会意外死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也是清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拥有过辉煌的一生,同时也会和其他皇子一样面临争夺皇位的抉择!当年努尔哈赤意外离世后,多尔衮本有大把的机会登上皇位,但是他却改变了主意,同意济尔哈朗的说法,选择扶持幼小的福临,这中

  • 朱高煦百般阻止朱高炽,为何却没能成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明朝,朱高煦

    说起明朝,相信大家对于明朝初期的事有很多了解,毕竟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尚食》便是这段历史故事。在这里面,我们能看到那个英明神武的朱棣皇帝,也能看到他两个儿子和孙子之间的皇权斗争。而这也为朱棣死后皇权斗争埋下了伏笔。朱棣死后,大儿子朱高炽掌握政权,但是他的弟弟朱高煦依然没有改变谋权篡位的心思,在这种情况

  • 刘表为何会心甘情愿的把荆州让给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三国,刘表

    想必大家早有所耳闻,从小出生家境贫寒的刘备,平时生活来源主要靠织席贩履为生,那时候的他即便是有远大的抱负,也很难实现,直到在遇到关羽之后才有了起兵的想法。那时候身体强壮如牛的张飞,靠着起早贪黑给别人杀猪买肉攒下了一些私房钱,但是想要起兵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没过多久,便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到一干二净

  • 三国到底有没有人战胜过吕布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三国,吕布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者昏庸无能,导致天下大乱,各地诸侯揭竿起义,纷纷巩固政权,想要自立为王。后来天下三分,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政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想要维护自己的政权不被吞并,只有广纳贤才,不断扩展自己的实力才行。“乱世造英雄”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不少让后世敬仰的英雄就出生在

  • 历史上真实的白帝城托孤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白帝城托孤,三国

    其实在古代,托孤事件很普遍,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前给刘禅写的《后出师表》中的句子,表示自己为国已经竭尽全力。诸葛亮的一生确实也在努力完成刘备一心想匡扶汉室的夙愿,只为了当年的白帝城托孤。然而,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周围藏了多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