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项羽没有选择自刎,他真的有机会战胜刘邦吗?

如果项羽没有选择自刎,他真的有机会战胜刘邦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4/2/12 9:01:57

不仅有,而且大概率会打败刘邦。江东地区人口数10万,项羽过了乌江之后至少可以在当地募集3~5万战兵,而且都是身强力壮的棒小伙。

因为,项羽在争夺天下的时候除了早年跟他叔叔从江东地区选拔了8000子弟兵之外,就从来没有在江东地区征过兵。

相对于当时中原地区和关中一带常年战乱,江东地区在秦朝末年也没有被战火所波及。这里在当年可以说是桃花源了。更关键的是,项羽在灭掉秦国的过程中也收刮了很多财富,这些财富除了他个人所得之外,他手下的这8000兵应该也没少拿。

虽然都说项羽这个人刻薄寡嫩只会说漂亮话,但是再抠的一个人也不可能是一毛不拔,凭项羽在秦朝末年取得的战利品,稍微拔下了一根毫毛就比一般人的腰粗了。

而且,项羽这个人对家乡的感情非常深,打败秦朝之后,他最想做的就是荣归故里,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看看自己在外面有多风光,如果他手底下这8000子弟兵不风光,就他一个人风光,老家人也不会支持他,反而会觉得项羽这家伙不行,自己吃的饱饱的底下人连汤都喝不着,项羽也做不到真正的风光了,更会失去民心。

事实是,项羽在江东颇得人心。

可以想象,当时的江东地区只要项羽一声号令人们就会拿起武器和他共同作战,3~5万年轻棒小伙组成的军队,再依靠乌江天险,会给刘邦的大军造成非常大的麻烦,就算是能过江也失去了闪击江东的条件,会付出沉重的伤亡。

接下来,项羽在江东地区和刘邦坚壁清野,把农村的老百姓都撤到城里,然后依靠这些年江东地区积攒的财富和刘邦进行长期对抗。

刘邦的大军人多势众是个优点,但是后勤的压力也非常大,并且打到江东之后和自己的后方大本营关中地区距离有千里之遥,只能依靠楚国旧地来征集粮食了。而这一带本来就经历了大规模战乱,没有多少粮食,必然会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况且本来他们就不是刘邦的人,一定会希望项羽能打回来。

除此之外,项羽毕竟有一帮很忠心耿耿的追随者,这些人遍布于楚国各地,一有机会他们就会袭击刘邦的军队和后勤补给线。再说守城战,不仅可以通过城墙来抵消刘邦军队的兵力优势,而且可以动员全城的老百姓。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就向他的徒弟传授了守城战的方法。

第1条就是动员城中的老百姓,让士兵指导老弱妇孺结成一个个二三十人的小团体,在城墙上利用地形上的优势和敌军作战。所以,一个居住着3万人的小城市,至少可以动员15,000人。

说白了,除了行动不便的,年龄太小的,维持城中基本治安的人,全都可以到城墙上去和敌军作战。

当江东地区老百姓团结到一起对抗刘邦的时候,刘邦因为后勤压力又不能持久作战的时候,失败是大概率的。

一旦刘邦把军队撤回就麻烦了,人们看到刘邦还是对项羽无可奈何,那些动摇的人就不会支持他了,那些忠于项羽的人会更有力的去攻击他,韩信好不容易打下的黄河以北地区,本来对刘邦忠诚度就没那么高,一旦大军在江东失败这些地方又会反水。

尤其是齐国,在东海上的小岛上有田横率领他的门客五百人正在蠢蠢欲动,如果刘邦大军在江东地区失败,他会马上登陆山东半岛在这里一呼百应。

那么,刘邦就只能退回关中地区了。项羽当然不会趁机统一天下,因为他已经没这个能力了。整个天下又会陷入战国时期的格局,诸侯国林林立。显然,对刘邦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年龄最大。

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担任监国,可是作为女流之辈政治手段还可以军事手段就非常差,统一天下就更不可能了。

如此一来,天下格局将会稳定在诸侯争霸的局面上。长江以南属于项羽的楚国,函谷关以西是刘邦所建立的汉国,函谷关以东长江以北是齐国、赵国、燕国、韩国、魏国等国家。

华夏族进入新一轮的战国时代。

标签: 历史汉朝项羽

更多文章

  • 房玄龄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房玄龄,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房玄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房玄龄(579年

  • 历史上真正的廖化实力和五虎将相比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三国,廖化

    廖化的武艺达不到“五虎将”的水平,但也是蜀汉时期的一员大将。小说中对廖化在荆州之战中的形象做了美化,真实的历史是关羽败走麦城被俘杀后,廖化投降了东吴,之后诈死脱逃。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廖化的描述与真实历史有不少的出入。演义中廖化黄巾军出身,张角死后,黄巾群龙无首被官军各个击破,廖化见大势已去,后来聚

  • 刘康:汉元帝刘奭次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刘康,西汉

    刘康,汉元帝刘奭次子,汉成帝刘骜异母弟,母傅昭仪,其子为汉哀帝刘欣。封定陶王,死后谥号恭(或作共)。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永光三年(前41年)三月,刘康受封为济阳王。 八年后,改封为山阳王。又过八年,又改封为定陶王。刘康自幼受到父亲汉元帝的宠爱,长大后多才艺,

  • 安史之乱分明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 史思明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唐朝,安史之乱

    还不了解:安史之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世人为什么只提安禄山,不提史思明?他在“安史之乱”中做了什么?从著名历史学家王世贞的口中和《剑桥中国隋唐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史思明是这样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才。可以说,如果他的儿子史朝义,没有密谋杀害他,唐代可能已经被史思明推翻了。

  • 曹操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汉献帝?他是如何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汉献帝献穆皇后曹节,即魏武王曹操之女,魏文帝曹丕之妹,她和姊姊曹宪、妹妹曹华同时入宫嫁给汉献帝,成为持续四百年的大汉帝国最后一任皇后。【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十九年,并拜为贵人。及伏皇后被弑,明年,立节为皇后。】——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到底是聪明还是昏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三国,刘禅

    对三国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的刘禅,到底是聪明还是昏庸,为什么争议不断?说起刘备的儿子刘禅,恐怕很多人第一印象都了解这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是十足的昏君。懦弱无能,把大好河山给丢了。可也有人认为刘禅非常聪明,有点大智若愚。理由无外乎这么几点,说是刘禅在位时间不短

  • 刘兴:汉元帝刘奭第三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刘兴,西汉

    刘兴,即中山孝王。汉元帝刘奭第三子,母冯昭仪。汉平帝刘衎父。建昭二年(前37年)封信都王,十四年,徙封中山。汉成帝无子,议从诸侯王子中立太子,御史大夫孔光曾建议立刘兴,汉成帝以他不才,又是兄弟,遂立刘欣为太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中山孝王刘兴,汉元帝刘奭第三

  • 历史上孝诚仁皇后为什么说会嫁给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孝诚仁皇后,清朝

    历史上孝诚仁皇后为什么说会嫁给康熙?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帝的结发妻子,清朝第二位从大清门抬进紫禁城的皇后,辅政大臣文忠公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一等公噶布喇之

  • 清初藩王尚之信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尚之信,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清初藩王尚之信的故事。康熙十年(1671年)赴广东随父佐理军事,赐公爵,后加封镇南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广州危急之下发兵围困其父府邸,投降吴三桂叛军。不久又悔罪自归,袭封平南亲王,镇守广东。康熙十七年

  • 历史上的鳌拜真的罪无可赦吗?他有多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鳌拜,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清朝鳌拜的故事。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姓爪尔佳氏。其伯父费英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佐命元勋。太祖时期费英东所在的苏完部落相当强大,投附努尔哈赤大大增强了他的兵力,为统一东北女真各部作出重要贡献。因此瓜尔佳氏在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