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房玄龄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房玄龄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05 更新时间:2024/2/12 9:01:53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房玄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其参与制定的《贞观律》为后来的《永徽律》及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奠定了基础;又曾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为贞观善政之首;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如《旧唐书》赞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人物生平

年少有为

房玄龄出生于官宦之家。曾祖房翼,北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祖父房熊,释褐州主簿;父亲房彦谦,好学,通涉《五经》,富有辩才,是魏、齐间的山东学者。

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十八岁时,齐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县尉。

乱世投主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国公晋阳留守李渊率兵入关,房玄龄于渭北投靠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参军。

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只有房玄龄首先收拢人才,将富有谋略和骁勇善战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私下与他们结为朋友,共同为李世民效力。击破王世充后,认为张亮“倜傥有智谋”,遂推荐给李世民,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委以心膂”。其他,诸如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都是经房玄龄举荐以后,得到李世民重用的,后都位至卿相。

运筹帷幄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军书奏章,停马立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李渊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秦王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性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

后来,隐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官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

安定社稷

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帮助李世民谋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李世民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功为一等。房玄龄因功进爵为邢国公。

精诚奉国

房玄龄追随李世民平定天下,出入生死,备尝创国立业之艰辛。他时刻不忘创业之难,警钟长鸣,力戒骄奢淫逸,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房玄龄重视吏治,认为吏治问题是求治的根本,而官吏的公平正直又是治国之要道。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李世民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现在应当审查官吏,让他们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那么国家就可以无为而治了。”房玄龄忠实地贯彻了他这一思想,大力简政,并省官吏,“于是所配置的文武官员总六百四十员”。

房玄龄精减官吏的做法,对经隋末大乱、人口锐减的唐初来说,既裁去冗官滥职,避免十羊九牧,提高朝廷各部门办事效率,同时也节省国家财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

房玄龄精通典制政令。贞观初年,时值天下初定,朝章国典还很不完备,他与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共掌朝政,亭台楼阁等建筑物的规模以及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他们二人所制定,在当时获得美誉。

在修定律令方面,房房玄龄秉持“审查并确定法律和命令,将宽厚平和(的风格)做为宗旨”的思想,简化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自房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以后有唐一代都没有发生过多大变动。

贞观三年(629年)二月,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早起晚睡。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人们都称他为良相。

贞观九年(635年),房房玄龄护高祖山陵制度,以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贞观十一年(637年)封梁国公。

贞观十三年(639年),加太子少师。他留守京师。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娶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

与世长辞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李世民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陛下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李世民以天下苍生为重,停止征讨高丽。李世民看见奏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

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李世民为之废朝三日,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陪葬昭陵。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

后配享太宗庙廷。

永徽三年(652年),房玄龄次子房遗爱与其妻高阳公主被指谋反。房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到岭表。房玄龄嗣子房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标签: 历史房玄龄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的廖化实力和五虎将相比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三国,廖化

    廖化的武艺达不到“五虎将”的水平,但也是蜀汉时期的一员大将。小说中对廖化在荆州之战中的形象做了美化,真实的历史是关羽败走麦城被俘杀后,廖化投降了东吴,之后诈死脱逃。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廖化的描述与真实历史有不少的出入。演义中廖化黄巾军出身,张角死后,黄巾群龙无首被官军各个击破,廖化见大势已去,后来聚

  • 刘康:汉元帝刘奭次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刘康,西汉

    刘康,汉元帝刘奭次子,汉成帝刘骜异母弟,母傅昭仪,其子为汉哀帝刘欣。封定陶王,死后谥号恭(或作共)。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永光三年(前41年)三月,刘康受封为济阳王。 八年后,改封为山阳王。又过八年,又改封为定陶王。刘康自幼受到父亲汉元帝的宠爱,长大后多才艺,

  • 安史之乱分明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 史思明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唐朝,安史之乱

    还不了解:安史之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世人为什么只提安禄山,不提史思明?他在“安史之乱”中做了什么?从著名历史学家王世贞的口中和《剑桥中国隋唐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史思明是这样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才。可以说,如果他的儿子史朝义,没有密谋杀害他,唐代可能已经被史思明推翻了。

  • 曹操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汉献帝?他是如何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汉献帝献穆皇后曹节,即魏武王曹操之女,魏文帝曹丕之妹,她和姊姊曹宪、妹妹曹华同时入宫嫁给汉献帝,成为持续四百年的大汉帝国最后一任皇后。【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十九年,并拜为贵人。及伏皇后被弑,明年,立节为皇后。】——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到底是聪明还是昏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三国,刘禅

    对三国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的刘禅,到底是聪明还是昏庸,为什么争议不断?说起刘备的儿子刘禅,恐怕很多人第一印象都了解这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是十足的昏君。懦弱无能,把大好河山给丢了。可也有人认为刘禅非常聪明,有点大智若愚。理由无外乎这么几点,说是刘禅在位时间不短

  • 刘兴:汉元帝刘奭第三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刘兴,西汉

    刘兴,即中山孝王。汉元帝刘奭第三子,母冯昭仪。汉平帝刘衎父。建昭二年(前37年)封信都王,十四年,徙封中山。汉成帝无子,议从诸侯王子中立太子,御史大夫孔光曾建议立刘兴,汉成帝以他不才,又是兄弟,遂立刘欣为太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中山孝王刘兴,汉元帝刘奭第三

  • 历史上孝诚仁皇后为什么说会嫁给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孝诚仁皇后,清朝

    历史上孝诚仁皇后为什么说会嫁给康熙?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帝的结发妻子,清朝第二位从大清门抬进紫禁城的皇后,辅政大臣文忠公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一等公噶布喇之

  • 清初藩王尚之信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尚之信,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清初藩王尚之信的故事。康熙十年(1671年)赴广东随父佐理军事,赐公爵,后加封镇南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广州危急之下发兵围困其父府邸,投降吴三桂叛军。不久又悔罪自归,袭封平南亲王,镇守广东。康熙十七年

  • 历史上的鳌拜真的罪无可赦吗?他有多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鳌拜,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清朝鳌拜的故事。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姓爪尔佳氏。其伯父费英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佐命元勋。太祖时期费英东所在的苏完部落相当强大,投附努尔哈赤大大增强了他的兵力,为统一东北女真各部作出重要贡献。因此瓜尔佳氏在清建

  • 康熙为什么独独将十八阿哥葬入景陵琉璃门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康熙为什么独独将十八阿哥葬入景陵琉璃门内?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十八阿哥死于康熙四十七年八月,当时康熙正在行围途中,十八阿哥(允衸)突然病重,康熙发出了这样一道上谕:允祄病无济,区区稚子,有何关系?至於朕躬,上恐贻高年皇太后之忧,下则系天下臣民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