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如晦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杜如晦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52 更新时间:2024/1/17 4:15:48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杜如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

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时,位居首功,拜太子左庶子,册封蔡国公。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630年5月6日),病逝,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贞观十七年(643年),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杜如晦的祖上都是北周高官。隋朝取代北周后,他的祖父杜果在隋为工部尚书,封义兴公;父亲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

杜如晦自幼聪慧有悟性,喜欢与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隋朝大业(605年—618年)年间,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吏部侍郎高孝基非常器重杜如晦,对他说:“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作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坚持住这份美德。我想先让你做个小官,就是俸禄少点。”于是用杜如晦为滏阳县尉,但不久之后,杜如晦便弃官而回。

秦府高参

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在李渊之子李世民的强烈建议下,李渊挥军杀入长安。长安平定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任为曹参军,而后被迁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而太子李建成见秦王府有非常多的人才,害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向高祖李渊建议将秦王府的官员都调到外地任职。命令下达之后,被迁到外地的人非常多,李世民对此非常担忧。当时在秦王府任职为记室的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中幕僚虽然被迁往外地的人比较多,但是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只有杜如晦聪慧,能洞察事理,这个人有王佐之才,你现在作为藩王,没有人才可用,将来想要经营四方,只有此人才能帮你大忙。”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后才醒悟过来,对房玄龄说道:“你要是不说,差点让这样的人才流失啊。”于是李世民向李渊上奏,请求将杜如晦继续留在秦王府为官。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政权,同年七月,陇西薛举进犯泾州,李世民率军前往讨伐,但被击败。而后薛举突然病死,李世民再次率军讨伐其子薛仁杲,并让杜如晦等随军参赞军事。薛仁杲兵败投降,后被斩首。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与宋金刚攻据太原,杜如晦随从李世民前往讨伐,将刘武周击退。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进攻洛阳王世充,而王世充又与窦建德联合,杜如晦随李世民先破窦建德,后破王世充。李世民在征讨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时,杜如晦随从李世民参赞军事,为李世民运筹帷幄,判断军势,李世民根据杜如晦的判断准确出击,将各地反王一一消灭。

玄武政变

李世民讨伐各地叛乱,威望越来越高,遭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妒忌,二人与李渊的嫔妃张婕妤尹德妃暗中勾结,图谋陷害李世民。淮安王李神通以战功获封土地数十倾,张婕妤的父亲私下里找李渊想要那片地,李渊答应他,但李神通以这块地已经先赐给了自己,于是不愿意给张婕妤的父亲,张婕妤却向李渊说是李世民仗势欺人,让李神通夺走了土地。而后杜如晦骑马经过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的府邸,尹阿鼠让家童出来将杜如晦强行拽下马殴打,并且大骂道:“你是什么人,敢过我家门前不下马!”之后尹阿鼠却让尹德妃告诉李渊是李世民让杜如晦欺负尹阿鼠。李世民向李渊深刻辩解,但是李渊十分宠幸张、尹两人,不信李世民。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并建立文学馆,用杜如晦为从事中郎,为十八学士之首,李世民常常到文学馆与杜如晦等讨论经义,而且经常说到晚上。但太子李建成却对对此非常忌惮,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能让人担心的,只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于是李建成上言李渊,将房玄龄与杜如晦逐出京师。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拉拢尉迟恭遭到拒绝,于是派人刺杀尉迟恭,失败后李建成上言李渊将尉迟恭打入大牢。李世民将尉迟恭保释出来后,尉迟恭打听到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于昆明池对李世民不利,将此事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立刻去找李世民,让李世民先发制人,但李世民因自己与李建成是亲兄弟,所以犹豫不决,尉迟恭劝谏李世民不能以小仁而废社稷大义,并表示如果李世民不做决定,自己将和长孙无忌逃离,但李世民还是拿不定主意,尉迟恭又与侯君集日夜劝谏。这时李世民想起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于是派长孙无忌秘密将二人召回,但二人被李渊逐出京师,私自回京就是死罪。李世民于是取自己的佩刀交给尉迟恭,尉迟恭带房玄龄与杜如晦化妆成道士潜入秦王府。经过与房、杜二人的谋划之后,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和李元吉诛杀。事成之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杜如晦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十月,李世民论功,拜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

贞观之始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命杜如晦以检校侍中之职兼任吏部尚书,仍然总管东宫兵马。杜如晦在任内非常称职。

贞观三年(629年),因发生大旱,李世民让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于名山大川祈雨。同年,杜如晦代替长孙无忌为尚书仆射,仍旧管理官员的选拔,与房玄龄一起辅佐朝政。建立台阁规模以及表彰人物的事情,都是由房玄龄与杜如晦所定。二人在当时获得的赞誉非常高,被称为良相。

深受追念

贞观四年(630年),杜如晦染病,于是向李世民请求辞官,李世民仍然按照杜如晦以前的官职给他发俸禄,但李世民还是非常担心杜如晦的病情,多次派遣使者和名医前去救治杜如晦,派遣到杜如晦府上的人在路上前后都能望见。但杜如晦最终还是病死,终年四十六岁,李世民为此大哭不止,三天不能处理朝政。转封杜如晦为莱国公。

杜如晦死后,李世民作诏书于著作郎虞世南说:“我和杜如晦之间情义深重,今杜如晦不幸病逝,追念他以前的旧功,我非常伤心,希望你体会到我的意思,为杜如晦制作碑文。”

后来,李世民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不禁感到伤心,哭着对房玄龄说:“当初你和杜如晦一起辅佐我,但是现在的赏赐只能给你一个人。我听说鬼神什么的害怕黄银,我再拿一条黄金带,你带到杜如晦的灵房去吧。”

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因十分想念杜如晦,所以经常梦到他,在杜如晦忌日的那一天,李世民派遣官员到杜如晦家中慰问杜如晦的妻子和孩子,给家里的赏赐还和之前的一样。并且封杜如晦的一个儿子为郡公。

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下诏在杜如晦等人的墓前祭少牢。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二十四人的画像置于凌烟阁,杜如晦位列第三。

标签: 历史杜如晦唐朝

更多文章

  • 安禄山作为唐朝的节度使 安禄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唐朝,安禄山

    还不了解:唐代安禄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的安禄山是个怎样的人?盛唐气象,是现在每个人说起来,都无比自豪的东西,那种大气磅礴的感觉,已经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很多年。我们只能从现在的诗文,壁画、服饰等片段,想象一下当时的盛况,世界上没有永恒的辉煌,所有的辉煌到最后都要归于

  • 遏必隆在历史上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遏必隆,清朝

    遏必隆在历史上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在历史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跟随皇太极夺取明朝的广大疆土,今天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钮祜禄·遏必隆(?~1674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时期大臣,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钮祜禄·额亦都第十六子,孝昭仁皇后之父。天聪八年(1634年),荫袭一等昂邦章京,授侍

  • 历史上康熙的生母到底是谁?为什么早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历史上康熙的生母到底是谁?她就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生于崇德五年,佟图赖之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顺治十年(1653年)入宫为庶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康熙帝即位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

  • 班布尔善犯了什么罪,康熙为何一定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班布尔善,清朝

    班布尔善犯了什么罪,康熙为何一定要杀了他?其实他的用心比之于鳌拜尤为险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班布尔善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第六子爱新觉罗·塔拜,不过这位仁兄的存在感极弱,在清太祖的儿子们之中显得有些庸碌无为,最后只是因为征伐偏远地方的一个部落有功,再加上自己的身份,才勉强被封

  • 历史上的康熙有微服私访过吗?花费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想知道历史上的康熙有微服私访过吗?花费多少吗?其实他没有微服私访过,都是大手大脚的巡游,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康熙三十八年的南方之旅中,康熙是去查看水利,亲自到黄河边的调查,身边有数百名卫兵,老百姓的田地全被踩烂,半分钱的补贴都没有,还感谢皇帝的到来,在康熙帝的孙

  • 历史上康熙为何去了五台山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历史上康熙为何去了五台山五次?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原因?五台山是不是有什么特殊之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一、佛教圣地五台山山西五台山,又被称为“清凉山”,在五台山内建有文殊菩萨大殿。五台山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作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直传承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佛教传承地,其地位就由一座普

  • 孝恭仁皇后有哪些过人之处?家世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孝恭仁皇后,德妃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清朝德妃的故事。德妃原是隶满洲正黄旗包衣,包衣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祖父额参曾任膳房总管,雍正宣称乌(吴)雅氏乃“本朝旧族,创世名家”。孝恭祖父额参之传,列于《八旗通志·正黄旗满洲世职大臣卷》:“额参,满洲正黄旗

  • 班婕妤:汉成帝刘骜妃子,她是如何在赵氏诬陷下明哲保身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班婕妤,西汉

    班婕妤,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接下

  • 历史上惠妃是怎么巧妙地救下自己儿子的性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惠妃,清朝

    历史上惠妃是怎么巧妙地救下自己儿子的性命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惠妃纳喇氏进宫年份不详,初进宫时为格格。康熙初年后宫等级制度尚未确定,后妃的等级大致为皇后、福晋、特殊格格(地位在福晋之下、小福晋之上)、小福晋、格格。康熙九年纳喇氏生育皇子承庆后,

  • 诸葛亮用计谋设下空城计时 诸葛亮为何派人在门口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诸葛亮,空城计

    还不了解:诸葛亮空城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设下空城计,为何安排4名士兵门口扫地?三国时期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历史故事,其中就有很多关于诸葛亮的,诸葛亮作为我国的历史中最聪明的人质疑,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