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就已经很大了吗?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就已经很大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0 更新时间:2024/1/24 10:43:43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就已经很大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简单来说,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其实就是个“二皇帝”,如果他愿意,可以随时与李渊“公平对决”,发动玄武门之变只是走了一条捷径。

李世民的权势到底有多大?我们从地位、军事、行政和地方掌控四个角度来具体分析。

李世民的地位:位在亲王、三公之上

朝廷中皇帝与太子的地位最独特,他们属于“君”,余者皆为“臣”。臣子也要分等级,最高级别的是正一品的亲王、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李世民的头上加了七八顶乌纱帽,从三品到一品所有要职都兼遍了,也不能搞个“副太子”啊。于是李渊只好下了一道圣旨:李世民位在亲王三公之上,相当于“正一品plus”,仅次于李渊和李建成

李世民的军权:天策府统领天下兵马

李建成虽然挂了个“二号人物”的头衔,其实在实际权力上却远不如李世民,比如在军权上,二号人物其实就是李世民。

唐初的军制是府兵制,十六卫统领天下府兵,李世民任左、右武侯大将军。这个职位与十六卫大将军平级,显然不能与李世民的地位相匹配,于是李世民又兼任了两个职务:太尉、天策府上将。

太尉是秦汉时期的最高军事长官,三公之一(太尉掌军事,司徒掌行政,司空掌监察),汉武帝时期改称大司马,隋唐时期太尉已经没有实权,只是象征性的军队第一人。

为了授予李世民实际军权,于是李渊创造性地发明了“天策上将”这么个职务,行使秦汉时期的太尉实职统领天下兵马,并规定其地位比太尉高。

其实李世民的军权真的比太尉高。三公开府建衙是惯例,但其官署成员由国家选拔任命,没有自主权。天策府就不一样了,它的编制达到了50人之多,且由李世民自行决定,朝廷不能干预。

人事权就意味着控制权,很显然,这个结果就导致天策府的官员只认李世民这个大boss,事实上与朝廷割裂成两大并列的军事系统。

李世民又打了个擦边球,他在天策府搞了个“文学馆”,这个名字很“温馨”的机构其实就是李世民跟朝廷争夺人才的“魔爪”。

李世民的政权:司徒兼尚书令、中书令

除了兼任太尉,李世民还兼任了司徒,三公除了“司空”外,他一人包了俩。司徒跟太尉一样,在唐朝只是象征性的外朝第一人,并没有实权,实权在谁手上呢?三省长官,亦称“宰相班子”。

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其中中书省负责决策,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复核监察。中书省的一把手称“尚书令”,副手称“中书侍郎”;尚书省的一把手称“尚书令”,副手称“左右仆射”;门下省一把手称“侍中”(纳言),副手称“门下侍郎”。

三省的一、二把手,以及加“平章事”、“参知政事”、“同三品”的官员,都是宰相班子成员,其中一般以尚书令为宰相之首。

李世民一人包揽了尚书令和中书令两个职务,是朝政决策和执行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李世民的地方势力:分陕东割据

除了以上中央任职外,李世民又兼任陕东道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

雍州和凉州大致相当于今天陕西、甘肃、宁夏,益州相当于今天的四川和陕西南部,陕东道就有点吓人了,它包括了河南、河北、陕西和部分山东地区。

李世民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把整个北方都划拉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了。当然,这不代表他在这些地方可以一手遮天。但陕东道这地方非常值得一说,它是李世民的胆气所在。

按史书记载,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两派斗成乌鸡眼时,李渊曾提出一个方案:划陕而治,以潼关为界,李建成在长安,李世民去洛阳。不过,这个方案因遭到李建成的激烈反对而最终破产了。

我个人认为这是李世民登基后编造的历史,李渊不可能搞出这么个方案,这么做其结果就是分大唐为“东西唐”,进而引发新的战争。除非李渊患了老年痴呆症,否则他宁可把这俩儿子都杀了也不会这么做。

所谓“分陕而治”其实是李世民一直想达到的目的,并且他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说起来让人不寒而栗。

早在李世民征伐窦建德王世充时,李世民就开始营建个人势力,比如他连娶两个韦氏姑娘,这两个韦氏都是二婚女,不是李世民好这口,而是为了抓牢韦氏家族。再比如,他派张良悄悄潜入河南、山东一带,秘密联络各方地方势力。

这些小动作被李渊看穿后,李世民又玩了个“无间道”,他提出自愿交出陕东道的兵马控制权,交给李渊的心腹温大雅。李渊于是很高兴地接受了,他哪里知道,温大雅早就是李世民的奸细!

在陕东道的经营中,李世民唯一的失误就是在清剿刘黑闼时得罪了河北集团,李建成却在魏征的建议下把握住了机会。倘若不是那次失误,估计不需要玄武门之变李渊、李建成就要交枪了。

李世民的权势为何会发展到如此可怕的程度?原因很简单:

一是李世民的战功太卓著,李渊离不开他,从而培养了李世民的势力;

二是李渊在处理儿子的问题上不够理智,护犊子的心理太严重,当断不断的妇人之仁导致兄弟矛盾越来越深;

三是李世民集团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必然要推动李世民夺嫡,作为这个团队的领袖,李世民恐怕也很难有后退的余地。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魏忠贤怎么没当上更高的掌印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魏忠贤怎么没当上更高的掌印太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明朝时期,负责管理皇宫内务的被分为12监,四司,八局,也被统称为二十四衙门,彼此的职责都是不一样的,而地位更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司礼监因为掌管披红和盖章,因此权力是二十四衙门之首,然而,浣衣局这样的部门,则是做苦力的部门, 其地

  • 历史上对建文帝四年的记载那么少 建文帝到底有什么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朱允炆,明朝

    对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正史几乎没有记载的建文帝朱允炆的四年,他的政绩究竟如何?建文帝朱允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不过在靖康之难他叔叔朱棣成为皇帝以后,关于他当政时期的记载,基本上少没有太多的记载。以至于后世都不清楚他当政时期,国家如何。他是否有说得过去的政

  • 李斯十分精明,为何最终结局比吕不韦更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李斯,秦朝

    在影视剧《大秦赋》中,主要人物丞相吕不韦,因贪恋权力落得了一个凄凉的结局,让部分观众十分惋惜。而秦朝的另一位丞相李斯,他的结局比吕不韦更加凄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斯的起伏的一生李斯可以说是为秦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从个人方面来讲,李斯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要不然他也

  • 胡宗宪为何落得个狱中自杀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胡宗宪为何落得个狱中自杀的下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嘉靖四十四年,胡宗宪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后,在狱中悲愤自杀,享年53岁。自古凡成大事者历来“誉满天下,谤满天下”,胡宗宪也是如此,这位民族英雄也背负了很多骂名。胡宗宪在42岁之前,走的是一条中规中矩的路,当过青州府益都县、湖

  • 蜀汉低调的保镖:揭秘陈到的生平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蜀汉低调的保镖:揭秘陈到的生平经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说起刘备,可能更多人都会想到赵云,诸葛亮,关羽等人,但其实刘备的身边一直有一位兢兢业业的保镖,为刘备出生入死,类似于典韦、许褚的位置,比他们出色的是,这位保镖还为刘备培养了一支蜀国最强的队伍,此人:陈到。或许很多人对这名

  • 周幽王做了什么导致西周的灭亡?他是如何造成这样的局面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周幽王,周朝

    姬宫湦,即周幽王,他是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也是西周末代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在这之前的西周却是政权稳定的一个时期。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这

  • 武则天当初侍奉李世民十几年时间 两人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唐朝,武则天

    还不了解:武则天和李世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侍奉李世民十几年,为何两人却没有孩子?武则天虽然服侍了李世民长达12年的时间,但是却始终没有给李世民生下过一男半女。究其原因,恐怕并不是武则天的问题,而是李世民的问题。在武则天入宫之后,李世民不光没有和武则

  • 探索夏姬的一生,为什么说她是红颜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夏姬,郑国

    夏姬,春秋时期郑国公主,也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她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说起红颜祸水,就让人想到美丽女子祸国殃民,历史上的这种事并不少见。商朝有妲己,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周朝有褒姒,典故“烽火戏诸侯”中

  • 八旗子弟明明有仕途可以走 他们为什么还要做御前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清朝,侍卫

    还不了解:清代侍卫和八旗子弟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八旗子弟出身高贵,为何放着仕途不走,反而宁愿去当御前侍卫?在清代时期,八旗子弟是当之无愧的贵族阶层,身份地位都要比汉人高出一等,他们仰仗父辈们留下的余荫,长大后就可以承袭爵位进入仕途。可是出身高贵的八旗子弟,为何放着好好

  • 鲁元公主:汉高祖刘邦与吕雉的独女,险些嫁入匈奴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鲁元公主,西汉

    鲁元公主,刘姓,名字不详,汉朝西汉时期公主,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独女。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匈奴冒顿单于来犯时,太中大夫刘敬建议和亲,险些嫁入匈奴。公元前202年嫁给开国功臣张耳的儿子赵王张敖为妻,生下儿子张偃和女儿张嫣。吕后为巩固势力,将外孙女张嫣嫁给汉惠帝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