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有没有后悔逼死儿子?

汉武帝有没有后悔逼死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43 更新时间:2024/1/16 10:08:21

汉武帝有没有后悔逼死儿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汉武帝真的后悔逼杀了儿子吗?别光看他公之于众的行为,那是给众人看的,还要分析那些不为人关注的细节,那才是汉武帝内心的真实。这些细节表明:汉武帝一直没有原谅儿子,更不可能立刘病已为继承人。

《资治通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凉的故事:

征和二年,汉武帝因为健康状况不佳,他认为一定是遭到了奸人的巫蛊诅咒,于是诏令江充出任绣衣直指使者,专门负责调查巫蛊案件。

江充是个阴险的小人,早年他为了拍汉武帝马屁,曾经得罪过太子刘据。如今看着垂垂老矣的汉武帝,江充心理活动开了:老皇帝一死刘据登基即位,那还有我好的?莫不如乘机干掉刘据,不给他报复自己的机会!

于是江充在调查太子宫时,悄悄将桐木人埋进太子宫,诬陷太子行巫蛊。

此时汉武帝已经前往90公里外的甘泉宫疗养,刘据见不到父亲,无以表白。他的老师石德提醒他:太子你忘了当年扶苏的故事了吗?如今皇帝在甘泉宫生死不明,江充很可能学赵高。您要是不想做第二个扶苏,就应该先下手为强,把江充抓起来。

刘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抓捕并斩杀了江充,并宣布:皇帝被奸人围困于甘泉宫生死不明,本太子以监国身份接管长安。

紧接着,刘据打开监狱,释放囚犯组成一支临时军队,并发兵攻打丞相刘屈氂,同时派人以太子使节征调胡骑和北军。

按照法律规定,刘据的行为事实上等同于谋反,所以胡骑和北军都拒绝参与,太子只好在母亲卫子夫的支持下,以长乐宫卫尉和囚犯组成的杂牌军对付刘屈氂。

另一面,巫蛊调查组成员苏文和章赣逃离长安,直奔甘泉宫向汉武帝告变。汉武帝听说太子谋反大为震惊,他一边令刘屈氂平叛,一边令周边的军队向长安开拔,同时赶紧动身返回长安。

刘据与刘屈氂大战了五天,双方伤亡十几万人。随着汉武帝的回京,刘据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不出意外,刘据输了,他带着两个儿子逃出长安。

回到长安的汉武帝,对太子集团展开了残酷的清洗:太子全族除了刚出生几个月的孙子刘病已外,全部被杀害,太子的官署、幕僚以及给太子提供过帮助的官员,全都被处死,一代贤后卫子夫也自杀身亡。

二十天后,刘据的行踪被发现,在官府的追缉下,父子三人同时自缢而亡。

这就是让汉武帝痛彻心扉的人伦悲剧“巫蛊之祸”,那一年汉武帝已经65岁,离去世仅剩4年时间。

事后一位叫田千秋的“高陵郎”上书汉武帝,他说:巫蛊事件就是一场冤案,江充栽赃陷害太子,太子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子弄父兵”,这种情形太子有过,但罪不该死。这话是高祖爷托梦,让我转达给您的。

汉武帝这才恍然大悟,他追悔莫及,下令清洗所有迫害太子的奸人:苏文被烧死在横桥,江充被灭三族,刘屈氂也被灭族。同时,汉武帝又建“思子宫”和“归来王思之台”,以寄托对太子的哀思。

按理来说,嫡子死了,汉武帝完全可以将皇位传给太子唯一的孙子,也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以补偿太子的冤屈。可汉武帝并未这么做,而是将皇位传给了年仅7岁的幼子刘弗陵,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估计很多人解释为两点:一是皇位采取父子相传,不能从曾祖传给曾孙;二是刘病已太小,汉武帝去世时他才4岁,不足以承担大任。

这两点都对,但不是关键,我的解释是:汉武帝并不认为刘据是冤枉的,他也从来没有给太子平反,甚至他对儿子的恨始终未化解。

我们看到的巫蛊事件出自《资治通鉴》,而正史《汉书》明确表述江充确实在太子宫挖出了桐木人,而不是陷害,《资治通鉴》的记载并不可靠。

也就是说,正史确认了太子刘据的违法行为,而不是冤案,这也是汉武帝对巫蛊事件的定性。我有如下几个证据。

其一,刘据的借口不合逻辑,行为也很反常

刘据起兵的借口是汉武帝被奸人困在甘泉宫,江充是矫诏谋害。这种事的真伪非常好辨别,他只需要派个特使去见父亲就行,或者让母亲出面求见汉武帝。发生这么大事,谁也拦不住皇后和太子见皇帝,除非江充公开谋反。

假如江充控制了汉武帝,他为何不直接矫诏杀了江充?栽赃陷害岂不是画蛇添足?事实上江充挖出巫蛊后都没有抓捕刘据,而是仅仅宣布要如实汇报。

石德建议刘据抓捕审讯江充,以得出真相,而刘据却杀了江充。假如刘据是冤枉的,岂不是亲手毁了自证清白的证据?

汉武帝回京后,刘据为何逃跑?既然举兵是为了救皇帝,为何皇帝回来自己反而逃跑了?

其二,江充没有陷害刘据的动机

江充其实就是一个酷吏,这种人除了皇帝六亲不认,他抓捕太子的家丞也是正常执法,双方谈不上深仇大恨,把这个当作江充除掉太子的理由实在太滑稽。

其实江充这种人是皇帝们最喜欢的孤臣,刘据将来当皇帝也一样,绝不会因为那点小恩怨解不开疙瘩。

其三,江充不具备陷害太子的条件

专案组不是江充一手遮天,除了江充,还有代表汉武帝行使监督权,并居中联络的宦官苏文、代表外朝行使监督权的御史章赣、负责警卫工作的游击将军韩说。

这几方,苏文代表皇帝,章赣代表外朝,韩说代表军方,尤其韩说,他是刘据的舅舅卫青的亲信,他们不可能都被江充收买。

请问这种情况下,江充怎么可能不被人发现悄悄埋下桐木人?太子宫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其四,两个事件也表明刘据从来没有被平反

汉宣帝刘病已登基后,为爷爷刘据追加谥号,不过加了个难听的“戾”。在谥法上,戾的解释是:“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很显然,这是一种批评式的“恶谥”。假如爷爷当初含冤而死,为何不给他加一个“美谥”?

汉昭帝时期,有个叫“方遂”的平民假冒太子刘据,搞得官府一片慌乱,不知道如何处理。京兆尹隽不疑却毫不迟疑地下令抓捕了“刘据”,他的理由是:即便这家伙是真刘据,他也是罪人!

可见,官方一直认定巫蛊之祸中刘据就是罪犯,而不是受冤,更没有被平反。

其五,汉武帝曾经下令处死刘病已

汉武帝不光不会立曾孙为接班人,还差点处死了他。

汉武帝去世前不久,有人说监狱里有天子气,于是汉武帝下令将犯人全部处死,包括自己的曾孙刘病已。

亏得廷尉监丙吉抗旨不尊,坚决不放执行人进监狱。汉武帝得知后长叹一声说:这是天命。后来汉武帝病危,他下旨大赦天下,4岁的刘病已这才跟着走出了监狱。

以上证据表明,汉武帝很清楚,自己的亲儿子参与了对自己的巫蛊诅咒,这不是冤案,因此他不可能为刘据平反,更不可能立刘病已做继承人。

那怎么解释汉武帝杀苏文、灭族江充和刘屈氂、建思子宫,这一系列的“翻案”行动呢?

其实不难理解,太子巫蛊诅咒父亲,这种事太打脸皇帝,且此时汉帝国内乱频繁,已经经不起折腾。为了平息事件,汉武帝故意把责任推给江充,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利用了人们对太子的同情心平息舆情。

所以,所谓的“追思”只是一个政治秀,说白了是汉武帝的形象工程,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追悔。

标签: 历史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就已经很大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就已经很大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简单来说,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其实就是个“二皇帝”,如果他愿意,可以随时与李渊“公平对决”,发动玄武门之变只是走了一条捷径。李世民的权势到底有多大?我们从地位、军事、行政和地方掌控四个角度来具体分析。李世民的地位:位在亲王

  • 魏忠贤怎么没当上更高的掌印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魏忠贤怎么没当上更高的掌印太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明朝时期,负责管理皇宫内务的被分为12监,四司,八局,也被统称为二十四衙门,彼此的职责都是不一样的,而地位更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司礼监因为掌管披红和盖章,因此权力是二十四衙门之首,然而,浣衣局这样的部门,则是做苦力的部门, 其地

  • 历史上对建文帝四年的记载那么少 建文帝到底有什么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朱允炆,明朝

    对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正史几乎没有记载的建文帝朱允炆的四年,他的政绩究竟如何?建文帝朱允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不过在靖康之难他叔叔朱棣成为皇帝以后,关于他当政时期的记载,基本上少没有太多的记载。以至于后世都不清楚他当政时期,国家如何。他是否有说得过去的政

  • 李斯十分精明,为何最终结局比吕不韦更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李斯,秦朝

    在影视剧《大秦赋》中,主要人物丞相吕不韦,因贪恋权力落得了一个凄凉的结局,让部分观众十分惋惜。而秦朝的另一位丞相李斯,他的结局比吕不韦更加凄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斯的起伏的一生李斯可以说是为秦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从个人方面来讲,李斯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要不然他也

  • 胡宗宪为何落得个狱中自杀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胡宗宪为何落得个狱中自杀的下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嘉靖四十四年,胡宗宪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后,在狱中悲愤自杀,享年53岁。自古凡成大事者历来“誉满天下,谤满天下”,胡宗宪也是如此,这位民族英雄也背负了很多骂名。胡宗宪在42岁之前,走的是一条中规中矩的路,当过青州府益都县、湖

  • 蜀汉低调的保镖:揭秘陈到的生平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蜀汉低调的保镖:揭秘陈到的生平经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说起刘备,可能更多人都会想到赵云,诸葛亮,关羽等人,但其实刘备的身边一直有一位兢兢业业的保镖,为刘备出生入死,类似于典韦、许褚的位置,比他们出色的是,这位保镖还为刘备培养了一支蜀国最强的队伍,此人:陈到。或许很多人对这名

  • 周幽王做了什么导致西周的灭亡?他是如何造成这样的局面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周幽王,周朝

    姬宫湦,即周幽王,他是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也是西周末代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在这之前的西周却是政权稳定的一个时期。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这

  • 武则天当初侍奉李世民十几年时间 两人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唐朝,武则天

    还不了解:武则天和李世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侍奉李世民十几年,为何两人却没有孩子?武则天虽然服侍了李世民长达12年的时间,但是却始终没有给李世民生下过一男半女。究其原因,恐怕并不是武则天的问题,而是李世民的问题。在武则天入宫之后,李世民不光没有和武则

  • 探索夏姬的一生,为什么说她是红颜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夏姬,郑国

    夏姬,春秋时期郑国公主,也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她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说起红颜祸水,就让人想到美丽女子祸国殃民,历史上的这种事并不少见。商朝有妲己,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周朝有褒姒,典故“烽火戏诸侯”中

  • 八旗子弟明明有仕途可以走 他们为什么还要做御前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清朝,侍卫

    还不了解:清代侍卫和八旗子弟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八旗子弟出身高贵,为何放着仕途不走,反而宁愿去当御前侍卫?在清代时期,八旗子弟是当之无愧的贵族阶层,身份地位都要比汉人高出一等,他们仰仗父辈们留下的余荫,长大后就可以承袭爵位进入仕途。可是出身高贵的八旗子弟,为何放着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