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魏延和文聘二人相比,谁的实力更强?

三国时期魏延和文聘二人相比,谁的实力更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04 更新时间:2024/1/21 12:58:10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刘备时代,魏延镇守汉中,独当一面,尤其是在蜀汉后期,魏延成为武将中的中流砥柱,跟随诸葛亮北伐,屡建奇功,成为当时武将中的一哥。

文聘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有勇有谋,在曹魏集团,文聘功勋赫赫,曾在关羽绝北道时,攻取了关羽的辎重,烧毁了关羽的战船,文聘镇守江夏时,多次击退了孙权的进攻,名震敌国。

在演义中,魏延和文聘曾交过手,两个人打了起来。当时,是在刘备败走襄阳时,刘备曾想让随军难民进入襄阳避难,而刘琮身边的武将蔡瑁等人拒绝,魏延带兵放下吊桥,出城迎接刘备入城,此时,文聘杀出,和魏延单挑,两个人打了好几个时辰,虽然最后不分胜负,但是,因此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魏延和文聘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呢?

在正史记载中,魏延勇猛过人,颇有将才,刘备拿下汉中,没有将汉中交给张飞,而是看中了魏延,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镇守汉中,要知道,汉中是成都的门户,也是军事重地,刘备将荆州和汉中,这两个最重要的地方,一个交给了关羽镇守,一个交给了魏延镇守,连张飞都没分,可见,刘备对魏延的重视和信任。魏延也没让刘备失望,镇守汉中近十年,汉中固若金汤。

除了守城,在战场上,魏延也很不简单,魏延曾带一支偏师,击败了魏军两位大将。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汉中,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进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和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遭遇,随即,两军会战,狭路相逢勇者胜,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将这两人打的落花流水。魏延大获全胜,也因战功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三国志

魏延传》记载: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然而,遗憾的是,魏延勇猛善战,最后却下场凄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率兵五千,奇袭长安,诸葛亮没有采纳,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争权失败,带着几个随从逃往汉中,被杨仪派马岱追斩。一代名将,没有死在北伐战场,却死于内讧,令人遗憾。

而正史记载中的文聘,也不简单,文聘本来是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文聘开始不愿意投降,直到曹操几次召见,才姗姗来迟,曹操质问文聘为何不来?文聘说,自己作为武将,不能保全境土,感觉无脸见人,曹操被感动了,随即重用文聘,让文聘镇守江夏。

周瑜攻打南郡曹仁时,关羽绝北道,阻止曹操派的援军救援曹仁,文聘曾烧毁了关羽的战船。文聘最突出的战绩,是石阳之战,击败孙权五万大军,一举将孙权打回了老家。

黄初七年(226年)秋八月,孙权率五万大军进攻石阳,本以为能顺利得手,谁知道,碰钉子了,文聘坚守不动,任凭孙权怎么攻打,就是不出战,孙权久攻不下,驻扎了二十多天没有任何办法,只有撤军。文聘得知孙权撤军,立即率军追击,将孙权大军打得落花流水。文聘因为立功,增邑五百户,并前共计千九百户。

《三国志 文聘传 》记载: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馀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九百户。

文聘镇守江夏数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让吴国不敢进犯。

从正史记载来看,文聘防守方面的能力和魏延旗鼓相当,魏延镇守汉中,文聘镇守江夏,都是守城之将,魏延镇守军事要地汉中,面对的是强大的曹魏,没有实力是根本守不住的,这足以显示魏延突出的防守能力,后来,姜维不用魏延的策略,汉中就丢了。同样,文聘在石阳之战中,击败孙权五万大军,以少胜多,表现也是非常突出的。

而从军事进攻方面的史料来看,魏延的军事才能显然要比文聘突出,魏延在阳溪一战,以偏师击败魏军两位大将,实力不低,魏延不仅善守,也是善攻型名将,而文聘这方面明显就比不上魏延了。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标签: 历史魏延三国

更多文章

  • 被乾隆膜拜的裴行俭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被乾隆膜拜的裴行俭是个怎样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唐军兵败吐蕃,左卫大将军刘审礼殉国。第二年,西突厥阿史那都支、李遮匐两部与吐蕃结盟,公开与大唐为敌。倘若不能及时弹压,突厥十姓一旦全都反了,大唐西部疆土必然遭遇分裂的危机。因此高宗李治火急火燎,准备发兵征讨

  • 秦琼的爵位到底有没有被剥夺世袭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秦琼的爵位到底有没有被剥夺世袭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琼的爵位得到世袭待遇了,他的儿子秦怀道袭爵“历城县公”。至于秦琼的“国公”到儿子那里怎么就“缩水”为“县公”了?我认为一是正常的“减等世袭”,或者史料遗漏了秦琼的嫡子。总有人喜欢过度解读历史,搞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比如我见过很多文章

  • 诸葛瑾怎么会成了东吴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诸葛瑾怎么会成了东吴大将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加封文武百官,其中有一人,居然被任命为大将军,他就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若论才能,诸葛瑾远不及二弟诸葛亮,他的战绩更是非常尴尬,一生之中几乎没有打过一场胜仗。诸葛瑾虽然是常败将军,但却成为东吴军中的二号人物,他的地

  • 刘备初期的谋士,孙乾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刘备初期的谋士,孙乾在蜀汉的地位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鼎立中原之时,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介绍,文有“卧龙”诸葛、“凤雏”庞统、“鬼才”郭嘉,武有蜀汉“五虎将”、曹魏“五子将”等等一波又一波的实力雄厚的英雄人物。但作为白手起家的蜀汉刘备来说,最初之时身边兵不过百

  • 先秦时期的行冠礼是怎么回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行冠礼,秦国

    影视剧《大秦赋》中,最让人着急的就是嬴政行冠礼,半部电视剧都是在等嬴政行冠礼。那么“行冠礼”在当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加冠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到了年龄,由长辈带一个帽子就可以了。这里面的讲究有很多,是相当的复杂,而且每一个步骤都有

  • 哲哲的三个女儿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哲哲的三个女儿分别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哲哲和她的女儿们的一生,只为一个使命活着——满蒙和亲。所以,作为政治工具的她们,光鲜的外表下藏不住的都是辛酸。哲哲出身于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家族世封“卓礼克图”亲王。科尔沁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撒尔的封地,下辖十旗(今内蒙东部及辽吉黑三省北

  • 要是关羽和黄忠切磋武艺的话,谁会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关羽,三国

    相信很多朋友都好奇过要是关羽和黄忠切磋武艺的话,谁会更厉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关羽奉命来攻长沙,那时黄忠镇守长沙,第一次关羽和黄忠交手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在书中是武艺的象征,能和他交手一百回合还未分胜负,足以反映出黄忠的战力。第二天,关羽又和黄忠

  • 探索商鞅跌宕起伏的一生,资治通鉴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商鞅,秦国

    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商鞅出走半生,结果无法归来。公元前361年,距今将近2000年。在朝霞满天,清风徐徐,迎着朝阳,一个中年人大它的饱满的额头上闪着光泽,也可以是汗水,也可以是身体上分

  • 李世民为什么会娶那么多杨家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会娶那么多杨家女?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世民一共有四位“杨妃”,分别是:赵王李福生母杨贵妃;吴王李恪生母杨妃;曹王李明生母巢剌王妃杨氏;杨恭道之女杨婕妤。按《旧唐书》记载,吴王李恪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妃”是仅次于皇后的一个等级,唐朝初年,它又分为贵妃、淑妃、德妃和贤妃

  • 汉武帝有没有后悔逼死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武帝有没有后悔逼死儿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真的后悔逼杀了儿子吗?别光看他公之于众的行为,那是给众人看的,还要分析那些不为人关注的细节,那才是汉武帝内心的真实。这些细节表明:汉武帝一直没有原谅儿子,更不可能立刘病已为继承人。《资治通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凉的故事:征和二年,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