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东吴的四大都督分别是谁?是如何排名的?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大都督分别是谁?是如何排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92 更新时间:2024/2/10 10:34:39

东吴四大都督是指在东汉末期及三国早期的孙吴重要大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一说到三国,人们往往谈论最多的是蜀国和魏国,其实吴国绝对不可忽视,它的国土和人口都超过了蜀国。孙权能称霸江东,除了依靠长江天险,更依靠的是手下卓越的文臣、武将。文臣有张昭、顾庸、诸葛瑾吕范等,武将有甘宁、太史慈、周泰等,这其中给后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后期的诸葛恪、陆抗等无论是名气还是功绩都无法与四大都督相比,这里不讨论。

这四位都督都对东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究竟哪个人的智慧在这群人中最高呢?

周瑜,东吴第一任都督

周瑜和孙策一起平定了江东,为孙权建立了根据地,是三国水军将领的一把手。其战略思想是巩固江东、攻占荆州、北伐中原。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前,考虑到东吴的实力,不得不接受了鲁肃联刘抗曹的战略思想,其实他内心里根本不想联合刘备,反而想在刘备实力不强的时候消灭之,这个从赤壁之战过程中可看出(这里只讨论三国演义,而非三国正史)。

曹操攻占荆州以后,孙权犹豫不决,周瑜和鲁肃一样极力主战,使孙权下定决心。在赤壁之战过程中,周瑜凭借自己的智谋,带领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他使用反间计令曹操杀死蔡瑁张允;使用苦肉计,命黄盖诈降;使用火攻计,火烧曹操战船。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立下了盖世奇功。可以说没有赤壁之战,没有周瑜,就没有江东,就没有后来的吴国。

所以说,在东吴四大都督中,周瑜的功劳是最大的。

很多人都说鲁肃是东吴最有智慧的。鲁肃是真正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理论的人,比诸葛亮还早,东吴最具战略眼光的人,堪称中流砥柱,也是四大都督中唯一一个善始善终的人。鲁肃的战略眼光是在这四人中是最高的,他在孙权建立东吴的过程中,起了其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一片兵荒马乱之际,鲁肃抓住时机,提出联络刘备,共同抗曹的建议。后在曹操写信恫吓东吴投降的时候,鲁肃力排众议,提出了著名的唯孙权不可投降的论断。这使得孙权下定联合刘备抗击曹军的决心。鲁肃有建议召集诸葛亮、周瑜商议破曹的事宜,终于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军。

第三、维护孙刘联盟,保证北伐的成功。当时,曹操一家独大,孙权和刘备两家弱小。要想争夺天下,就要先寻求自保。所以,孙刘联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鲁肃作为孙刘联盟的维护者,他想方设法的维系着双方的关系,甚至遭受主君孙权的误解也在所不惜。

吕蒙是个武将,打仗身先士卒。孙权喜欢读书,也要吕蒙读书,吕蒙也很用功。吕蒙经常给鲁肃出主意,鲁肃说,大兄弟,你的书是没有白读啊。吕蒙说,不要瞧不起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吕蒙向孙权建议说,我们可以进攻关羽,关羽的作用的确是可以帮我们挡住北边来的魏军。但是,我派潘璋守住秭归,蒋敬游击在长江,一样可以防御魏军。孙权于是同意打关羽。吕蒙本来就有病,于是回家养病。关羽听说吕蒙不在,就把荆州的精兵都调到樊城攻打魏军,吕蒙却悄悄的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吕蒙的计策也是成功。但是激怒了刘备,刘备率领大军要为关羽报仇,为东吴又带来了战争。如果后来刘备伐吴的时候,曹丕听从刘烨的建议,出兵江东,东吴将不保。

你能说吕蒙的智慧是大还是小?吕蒙最不应该的是截杀了关羽。孙权和曹操当时都下命令要放过关羽,吕蒙偏偏要为大都督周瑜报仇,派马忠斩杀了关羽,彻底激怒了刘备。吕蒙是小不忍而乱了大谋。

陆逊,东吴第四任都督,临危受命

在之前收复荆州前给关羽写信以安其心,足见其才智。而荆州大战的摊子还是要由陆逊来收拾残局。好在陆逊能够忍,受命于危难,制约吴军不与刘备接战,找机会用火攻,把刘备70万大军杀败。陆逊在后面抗击魏军进攻也屡次成功,是一代杰出统帅。但是也没有跨出国门打到蜀国或者魏国去,算是守成。如比较,当年春秋吴国,孙武只用3万人马打入楚地,攻占楚都。是比不上的。

陆逊比孙权小一岁的他深得主公信任,只不过晚年陷入了太子之争郁闷而死。陆逊不仅自己是军事家,他还培养儿子陆抗也成为军事家,陆逊军事智慧更高一筹。

标签: 历史周瑜东吴

更多文章

  •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 司马懿为何毒死妻子还要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司马懿,妻子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妻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师为何毒死妻子,灭其三族?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然而在历史上却出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情。比如说在三国后期,就有这么一对夫妻,他们两人结婚数载,先后生有五个女儿,感情应该说非常好。但是后来丈夫却很冷血,不顾夫

  •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很难在出明君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唐朝,安史之乱

    我们在看唐朝的历史的时候,有一件事会觉得非常奇怪。在李隆基之前,唐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叱咤风云的,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可以说耳熟能详。比如说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就算是李显、李旦这样一些没什么出息的皇帝,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非常清楚。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感觉唐朝的皇帝突然就发生了“基因

  • 历史上孙权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崛起,最终只剩下魏蜀吴三方,人刘备和曹操都是白手期间,只有东吴孙权是靠着父兄的基业发展起来的,孙坚在世时,已经是一方豪杰,虽然自立门户,但依旧对汉朝毕恭毕敬,孙策时期虽然江东正在发展壮大,但孙策仍尊汉朝,

  • 吕布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吕布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历史在这里走过。今天说说三国时期的吕布。在三国里吕布的武艺是最高的,可他却在37岁时就死了,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他的死也是他的人格决定的。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即“三英战吕布”。说得是刘关张三兄弟大战吕布的故事,可见吕布的

  • 朱元璋儿子也多,为何没出现九子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儿子也多,为何没出现九子夺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在没建立大明王朝之前,就开始确定朱标为继承人,又开始培养目标的治国能力。同时朱标又是朱元璋的长子,古代就有的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但是朱标既是长子,又是能人。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1个儿子朱标,在众多兄弟当中

  • 慈禧太后为什么死后一年才下葬 送葬时为何怪事频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慈禧,清朝

    还不了解:慈禧太后下葬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为何停放一年才下葬?送葬时有很多奇闻怪事,究竟发生了什么?引言孙殿英开慈禧皇太后的东陵,开启棺木后,被眼下的一幕震惊了。慈禧皇太后的棺木里,各种各样黄金珠宝、翡翠玉石,各色各样。更让她们震惊的是慈禧的遗体,十几年后还保留完

  • 李渊为什么那么喜欢太子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为什么那么喜欢太子李建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李建成,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的那个草包太子,打仗不行还心胸狭隘,玄武门之变后,由于李世民修改历史,关于李建成的记载传下来的并不多,但仅有的记载也能看出李建成并非一个草包,李渊太原起兵的第一仗就是由他

  • 明朝宗室的名字为什么都很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宗室的名字为什么都很奇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朝宗室名字与元素周期表重复率较高,主要源于明朝宗室的取名方式,从其孙辈开始宗人府便会依照世系为其取双名,其中中间一字为所在世系的字辈,最后一字则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选字。随着时间推移,明朝宗室的人口急剧膨胀,凡是

  • 从贴身丫鬟到妃子,她是乾隆的后宫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从贴身丫鬟到妃子,她是乾隆的后宫赢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我们古代的时候,很多的大户人家家中都会有很多的佣人,而这些佣人也要根据主人的不同需求完成很多的工作。而在皇宫之中婢女则是更加的繁多,此时皇宫里有一类特别的丫鬟,她们很特殊,不需要做那些下手活,但需要做的就是让皇子早早

  • 孙策死前传位给孙权是为何?是何打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孙策,汉朝

    孙策,字伯符,汉末群雄之一,三国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孙坚参与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最终取得胜利,并进驻洛阳。可惜好景不常,孙坚征讨荆州时战死了,其将士也被袁术收到麾下。孙策投奔袁术,想办法要回了父亲的旧部,开始向江东发展。随后,孙策又争取到周瑜、朱治、张昭等人的帮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