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当初为什么要杀关羽 关羽死的很冤吗

孙权当初为什么要杀关羽 关羽死的很冤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93 更新时间:2023/12/28 11:00:49

孙权为什么非要击杀关羽?你看看周瑜临死前都说了什么,关羽不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时期,烽烟弥漫,英雄辈出。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一点儿智谋心计也没有高超的武功那是很难混出名堂的,甚至于会丢掉自己的性命。

那些可以在史书中留名之人都是三国争霸期间的佼佼者,他们出色的智慧足以使得自己扬名千古,比如说陆逊纵火烧连营、赵子龙单骑救主、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等等。

在这些能人异士中,勇猛者又极其令人钦佩,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便是吕布和关羽。单就从武力的角度来说,他们在三国人物的排行榜上绝对是有名字的。

关羽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与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对蜀汉更是忠心不二,立下了许多功劳。尽管曾经被俘,关羽也没有投降,面对着以厚礼相待的曹操,他只有一颗想回到主公刘备身边的心。

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在孙权的征讨下败走麦城,被吴将吕蒙的部下所杀。按理说,曹魏强大,东吴与蜀汉是联盟的关系,那么孙权为什么一定要杀了蜀将关羽呢?这其中有什么渊源吗?

赤壁之战,吴蜀联盟

初时,曹魏实力最强,现实面前,孙权只能和刘备联手,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不过俗话说得好,天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吴蜀两国也是摩擦不断。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十分著名的战役,孙权和刘备联手打破曹军,为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然而,也是这样战役,埋下了孙权和刘备矛盾的隐患。

建安十三年,曹操一统北方,准备南征,他计划先攻打刘备和刘表,再攻打孙权,最终一统天下。彼时,孙权刚刚接过东吴政权,而刘表的儿子投降于曹操,刘备只能向南撤退。

曹操迫近长江,眼看着要进攻东吴,孙权的幕僚鲁肃便想着联合刘备共同抵御曹操,此外,刘备也派诸葛亮去劝说孙权。鲁肃舌战群儒,诸葛亮激说权瑜,在他二人的努力下,东吴和蜀汉最终结成同盟。

初一交锋,曹军便战败了,退于江北岸,孙刘联盟初战告捷。曹军不习水战,于是曹操只得日夜练习水军,与南岸士兵对峙。

后来,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这一战已到了决战阶段。十艘舰船同时起火,火势旺盛,烟火漫天,曹军丧生之人数不胜数。吴蜀联军步步紧逼,冲杀了过来,曹操领兵落荒而逃。

最终,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告终。赤壁之战以后,三国所占土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曹魏虽然惨败,但根基仍在,蜀汉经此一役抢占了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等多处地方,而东吴仅仅占有江夏郡部分地方。

所以,刘备是赤壁之战最大的胜利者,他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荆襄地区。

最后,孙权听从鲁肃的建议,把荆州让给了刘备。

实际上,孙权并不愿意这样做。荆州对于东吴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战略防御之地,不论是谁控制荆州的长江中上游都令孙权难安。对于刘备而言,荆州是他目前唯一的安身之所,所以也绝不会放手。

对于荆州的明争暗斗正在逐渐展开,尽管东吴和蜀汉仍是名义上的盟友,但此时基本已是名存实亡了。

关羽大意,孙权如愿夺取荆州

刘备占据荆州后,下一步就意图攻占益州,命关羽留守荆州。这时候,东吴进攻荆州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没想到,一心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不愿意两方撕破脸,力劝孙权,孙权也只能勉强接受。

如愿占领益州后,孙权感到要回荆州有了希望。鉴于当时吴蜀还是同盟关系,孙权派鲁肃去讨要荆州,可结果不如人意,刘备只是说:“我得到凉州后,定当将荆州给你。”

孙权得知,很是生气,同时他也意识到争夺荆州光靠一张嘴和风一吹就散的信用根本是愚蠢的,想要回荆州只有起兵。何况,蜀汉实力渐强,若真的取得凉州,也许刘备会萌生吞并东吴的想法。

鲁肃去世后,孙权终于可以安心实施他的大计了。当时,关羽正在进行襄樊之战,于禁庞德等人战败,为对抗关羽,曹操决定联合孙权。

其实,关羽此次北伐是有些仓促了,毕竟狗急了还会跳墙,曹魏无奈之下必然会决定和东吴联手,这样就给蜀汉增加了一个大麻烦。

并且,荆州之地如此重要,孙权几次三番想要夺回此地,关羽这一走使荆州空虚,岂非是给了孙权偷袭的机会吗?

果然,孙权与曹操修好,令吕蒙袭取荆州,得到南郡、零陵、武陵三郡。襄樊之役使得关羽的事业达到了顶峰,但却也是昙花一现,战争持续了半年后,关羽失败了。

不得不说,关羽的失败,有其必然性。诸葛亮虽然提出过北伐的战略,但那是有前提条件的,就当时形势而言,曹魏仍占有大半天下,实力强悍,蜀汉不可盲目与之争锋。加之东吴一直以来都想夺回荆州,甚至不惜向曹操请降,所以此时北伐,时机不对。

关羽孤军北伐,兵力严重不足,无法抵抗曹、孙两大强敌,再者,由于首战告捷,关羽便颇有得意之姿,认为樊城已是囊中之物。结果呢,曹操增援樊城,孙权也联合曹操做好准备工作,蜀军腹背受敌。

而且,关羽还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明知樊城不可取、孙权将趁机偷袭荆州却不返回救援;二是得知荆州失陷后不顾一切地进击吴军,完全不考虑蜀军此时已疲惫不堪的真实状况。

造成这样的后果,关羽的性格可以说难辞其咎,他狂妄自大、任人唯亲,虽然雄壮威猛,但也主观蛮干,多次一意孤行,恶化吴蜀两国关系,破坏诸葛亮联吴攻曹魏的策略。

周瑜终言表忠心

南郡失守后,关羽退至麦城。期间,关羽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指责他违背盟约,相反地,吕蒙展开攻心战术,不仅他自己厚待这些使者,城中人对他们也十分友好,这样一来,关羽的大军就慢慢失去了斗志。

关羽自知不敌,便带着十几名骑兵出逃,结果遭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孙权擒获,后孙权下令,诛杀关羽。

孙权为什么非杀关羽不可呢?除了关羽骄矜自大的性格外,还有一人也起了重要作用,这个人就是吴国大将周瑜。

与鲁肃不一样,周瑜一直以来就想夺取荆州,他认为赤壁之战多是吴军出的力,最后刘备却是最大的受益者,心中不平,甚至不顾两国的联盟关系想要夺回荆州。

然而,蜀汉的实力也不可低估,周瑜的计划没有成功。我们了解,周瑜聪明睿智,但英年早逝,他在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收复荆州之事,提醒孙权要注意刘备,切不可养虎为患。

事实证明,周瑜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吴国名将。也因此,孙权没有忘记他的遗志,最终成功夺回了荆州。

三国是一个逐鹿中原的时代,弱肉强食,彼此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谈情意,只有利益。荆州对于东吴和蜀汉而言都极其重要,两方势力用计争夺不可避免,这并非用心险恶,只是就当时而言善良无异于愚蠢。关羽战败身死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那是大势所趋,无法挽回。

当然,尽管关羽狂妄自大,失了荆州,但他被擒后宁死不屈,始终对刘备忠心耿耿的精神是值得后人传颂和效仿的。那个时代,人人所做皆各为其主,不论成败,我们都不该片面随意地评判。

标签: 历史孙权关羽

更多文章

  • 明朝史上的一次官员集体造假,后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史上的一次官员集体造假,后果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封建王朝,皇帝作为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一念之间就能决定人的生死。常言道,天子一怒,伏尸万里。这种现象在洪武帝朱元璋时期尤为严重。朱元璋在历史上以多疑和残酷闻名,在朱元璋统治期间,官员们每次上朝前,都要与家人做生死诀别,

  • 汉末乱世,孔融为何始终没有投靠任何势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孔融,我们熟知他,是因为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叫孔融让梨,说的是还是孩童的孔融就懂得谦让的故事。孔融自幼聪慧,勤奋好学,被赞为神童,而长大后的孔融也成为一代名儒,之后也入仕成为朝廷大臣。而他正处在一个各地混乱,皇帝无权,朝政把控在权臣手中的东汉末年。孔融本身的性格,刚正不阿,一心拥护东汉的统治。这一年

  • 典韦和赵云谁更厉害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典韦,赵云

    对典韦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典韦和赵云相比谁更厉害?在三国的乱世纷争中,时势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之间交错复杂的故事使整个三国富有令后人津津乐道的魅力,转身已是满身泪,再会不是人世间包含了对英雄的惋惜。“一吕二赵三典,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句脍炙人口的打油诗,正

  • 关羽自报名号的时候,为何常自称“关某“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每一个人都是有名号的,而双方叫阵的时候,出来迎战也是大喝一声自己的名号,若是有名气的,甚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像是张飞,张飞曾在阳桥上大喊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一战”,一句话就将夏侯杰给吓死了。而在赵云救阿斗的时候,也是喊出他就是常山赵子龙,只用五个字,吓住曹军百万。而诸葛亮

  • 刘表不重用刘备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刘表不重用刘备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是一个苦命人,除了因为自幼父亲便过世,以致家道中落,自己不得不编草鞋、草席维持生活外,还因为明明是汉王室的后代,却只是一介草民。虽然刘姓不能让刘备像一个贵族子弟般生活,却让他在诸侯割据的时代,获得了一定的政治资本。然而刘

  • 荆州在三国时期的地位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荆州在三国时期的地位有多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荆州在三国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首先说下它的战略地位。荆州对于刘备的战略意义,刘备于乱世之中无一立足之地,辗转屈居于各大势力之下。后三顾茅庐,诸葛亮对于《隆中对》,其中提到北方曹操实力雄厚不能与之争

  • 刘邦为什么会陈平如此器重 陈平屹立不倒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汉朝,陈平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汉陈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陈平有什么本事,可以一直屹立不倒?很多人都认为,刘邦能够夺得天下,最主要的就是他善于把厉害的人物聚集到他自己身边,韩信、萧何、张良都是这样,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当世的佼佼者,而正是由于这些人,他才能够最终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天下。然而

  • 刘禅到底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刘禅到底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诸多影视剧之中,刘禅一直都是以一个软弱无能的形象出现的,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刘备活得久一些,或者继任者不是刘禅,而是一个更加贤能、更加有野心的人,那么蜀国或许会走的更远。但历史

  • 历史上雍正朝的七大宠臣分别是谁?又有谁是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雍正,清朝

    雍正皇帝 是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历史上,一个王朝的强大与否,朝臣亦是非常重要的。在历朝历代中也出现了许多流芳百世的名臣,他们正是当朝君主的心腹重臣,诸如唐太宗时的房、杜二人、玄宗时的一代名相张九龄、宋神宗时的王安石等等。可见在历朝历代中,每位

  • 北宋灭亡最致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北宋

    北宋灭亡最致命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大宋朝留给了后人非常多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可以说,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世的史学家更是对北、南两宋三百余年的历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甚至,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