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雍正朝的七大宠臣分别是谁?又有谁是例外

历史上雍正朝的七大宠臣分别是谁?又有谁是例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4/2/10 10:34:13

雍正皇帝 是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历史上,一个王朝的强大与否,朝臣亦是非常重要的。在历朝历代中也出现了许多流芳百世的名臣,他们正是当朝君主的心腹重臣,诸如唐太宗时的房、杜二人、玄宗时的一代名相张九龄宋神宗时的王安石等等。

可见在历朝历代中,每位君主总有一些自己信赖和重用的大臣。

而在雍正朝时的宠臣则有七人,这七人分别是胤祥、年羹、隆科多、田文镜李卫、鄂尔泰、张廷玉

他们之所以得到重用,能够成为雍正的心腹大臣,自然是有其道理所在,接下来便以其中几位来讲解。

例如胤祥,他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是雍正的弟弟。他尽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立下许多功劳,雍正自是对他十分信任。

而鄂尔泰,出身满洲镶蓝旗,父亲是国子祭酒鄂拜。其祖上先人投归了清太祖,累世为官。康熙三十六年,鄂尔泰中举并进入仕途,一度立下功劳,官至权臣。

这两位出身都是不低的,尤其是胤祥,是与雍正关系最为亲密的皇子。他们不仅出身好,才华也是出众,更是多次立下了大功,才成为了雍正朝的宠臣。

当然也不是每一位都是出身好的。正如年羹尧此人,他出身平凡,但自幼读书又颇有才识,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

他在军事上尤有天赋,常年驰骋疆场,平定了西藏乱事,曾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见他们要么是出身不凡,要么是军事名将,才得到了雍正的极大赏识。而在这七人当中,有一人,他从未参加科举,连举人都不是,却能够成为雍正的七大宠臣之一,这其中又有着什么缘故呢?

此人便是田文镜,历经康熙、雍正两朝,为雍正之印心腹重臣。

雍正帝亦是曾经评价他:“忠诚体国,公正廉明。”

“老成历练,才守兼优,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

他从未参加过科举,连举人都不是,为何能够得到雍正帝如此高的评价且成为了七大宠臣之一的呢?

原因其一便是,他多年来艰辛的为官生涯积攒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使得他更加明白如何为官。

康熙二十二年,田文镜以监生的身份开始进入仕途,而此时的他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丞,后来也只是一个知县,在清朝数万官员中,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出彩。

此后直到康熙四十四年才升任知州,翌年内迁为吏部员外郎。到这时他已经历任州县官有二十余年了,积累了丰富的基层为官经验。

在康熙帝辞世的时候,田文镜已经是六十一岁,而在雍正帝即位后,却成了他为官生涯的一个转机,他开始深受雍正帝的重用。

可见他多年来的沉淀还是很有用的,默默无闻二十年,一经任用便受到了极大的赏识。

而他真正成为雍正的心腹重臣,更多是因其敢破敢立的为官之道,以及勇于揭露腐败的行为。

有一次山西发生了灾害,年羹尧请求朝廷赈灾。雍正帝便询问了山西巡抚受灾情况,他的回复是山西没有灾害。而在雍正帝命田文镜去巡察回来时他却是毫无保留地说出了山西受灾的情况。

当下雍正帝就嘉奖了他直言,随后就令其前去山西负责赈灾。他在山西剔除了原有的痼疾,使得当地的吏治为之一新。也由此受到了雍正帝的赏识,开始成为雍正帝的心腹重臣。

而他雷厉风行的做法以及对皇帝命令的全然遵守,让他不仅仅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更加改变了地方的为官局面。

雍正初年时,雍正帝就派田文镜清查河南积欠时,他把已经查出亏欠钱粮的各官员汇集到开封,逐一严审,就离任人员也是追查到底。其雷厉风行的整顿很快就有了成效,使得河南财政根本好转。

在任职期间,他凭借多年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整顿吏治,清查积欠,实行耗羡提解,限制绅衿特权等。雍正帝称之为“模范疆吏”,始终重用他。

因此,从未参加科举,也不是举人的田文镜能够一跃成为雍正最为赏识的大臣之一,正是在于他敢破敢立的精神,不畏惧权贵,严格执行法令。这正不是君主最为想要的臣子吗?

标签: 历史雍正清朝

更多文章

  • 北宋灭亡最致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北宋

    北宋灭亡最致命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大宋朝留给了后人非常多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可以说,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世的史学家更是对北、南两宋三百余年的历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甚至,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

  •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大都督分别是谁?是如何排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周瑜,东吴

    东吴四大都督是指在东汉末期及三国早期的孙吴重要大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一说到三国,人们往往谈论最多的是蜀国和魏国,其实吴国绝对不可忽视,它的国土和人口都超过了蜀国。孙权能称霸江东,除了依靠长江天险,更依靠的是手下卓越的文臣、武将。文臣有张昭、顾庸、诸葛

  •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 司马懿为何毒死妻子还要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司马懿,妻子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妻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师为何毒死妻子,灭其三族?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然而在历史上却出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情。比如说在三国后期,就有这么一对夫妻,他们两人结婚数载,先后生有五个女儿,感情应该说非常好。但是后来丈夫却很冷血,不顾夫

  •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很难在出明君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唐朝,安史之乱

    我们在看唐朝的历史的时候,有一件事会觉得非常奇怪。在李隆基之前,唐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叱咤风云的,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可以说耳熟能详。比如说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就算是李显、李旦这样一些没什么出息的皇帝,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非常清楚。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感觉唐朝的皇帝突然就发生了“基因

  • 历史上孙权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崛起,最终只剩下魏蜀吴三方,人刘备和曹操都是白手期间,只有东吴孙权是靠着父兄的基业发展起来的,孙坚在世时,已经是一方豪杰,虽然自立门户,但依旧对汉朝毕恭毕敬,孙策时期虽然江东正在发展壮大,但孙策仍尊汉朝,

  • 吕布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吕布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历史在这里走过。今天说说三国时期的吕布。在三国里吕布的武艺是最高的,可他却在37岁时就死了,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他的死也是他的人格决定的。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即“三英战吕布”。说得是刘关张三兄弟大战吕布的故事,可见吕布的

  • 朱元璋儿子也多,为何没出现九子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儿子也多,为何没出现九子夺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在没建立大明王朝之前,就开始确定朱标为继承人,又开始培养目标的治国能力。同时朱标又是朱元璋的长子,古代就有的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但是朱标既是长子,又是能人。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1个儿子朱标,在众多兄弟当中

  • 慈禧太后为什么死后一年才下葬 送葬时为何怪事频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慈禧,清朝

    还不了解:慈禧太后下葬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为何停放一年才下葬?送葬时有很多奇闻怪事,究竟发生了什么?引言孙殿英开慈禧皇太后的东陵,开启棺木后,被眼下的一幕震惊了。慈禧皇太后的棺木里,各种各样黄金珠宝、翡翠玉石,各色各样。更让她们震惊的是慈禧的遗体,十几年后还保留完

  • 李渊为什么那么喜欢太子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为什么那么喜欢太子李建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李建成,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的那个草包太子,打仗不行还心胸狭隘,玄武门之变后,由于李世民修改历史,关于李建成的记载传下来的并不多,但仅有的记载也能看出李建成并非一个草包,李渊太原起兵的第一仗就是由他

  • 明朝宗室的名字为什么都很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宗室的名字为什么都很奇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朝宗室名字与元素周期表重复率较高,主要源于明朝宗室的取名方式,从其孙辈开始宗人府便会依照世系为其取双名,其中中间一字为所在世系的字辈,最后一字则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选字。随着时间推移,明朝宗室的人口急剧膨胀,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