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纪晓岚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有电视剧里边那么受宠吗

历史上的纪晓岚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有电视剧里边那么受宠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91 更新时间:2023/12/27 6:12:15

你真的了解清代纪晓岚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真正的纪晓岚,并非像电视剧中那样受宠,还是一个好色嗜肉。

引言

真正的纪晓岚,并非像电视剧中那样受宠,并且还是一个好色嗜肉之人。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张国立老师所演绎的纪晓岚,展现出来的是一幅足智多谋的模样,每每与和珅的斗智斗勇,他总能靠着聪明才智而略胜一筹。

历史反思

但有道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电视剧中的纪晓岚,与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则是大相径庭。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坦白来讲,历史上的纪晓岚,确实有一定的聪明才智不假,但却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个是爱吃肉,一个是好色。另外,最重要的是,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的受宠。

之所以说纪晓岚不受宠,看他的官职履历就能看得出来。乾隆十九年,三十岁的纪晓岚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这一年高中进士,自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官宦生涯。

纪晓岚的经历

在初入官场的时候,纪晓岚靠着学识,确实赢得了乾隆皇帝的重视,尤其是在乾隆二十一年,他主持纂修了《热河志》,更然乾隆皇帝对他赞赏有加,恩准他在当年巡视热河时伴驾。而在热河伴驾之后,纪晓岚进入了官场上的“快车道”。

从武英殿的一个普通纂修,到国史馆总纂,纪晓岚仅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达成,并且,在担任国史馆总纂一年后,乾隆皇帝又任命他为方略馆总纂。

升迁之所以这么快,纪晓岚靠的就是真才实学,这一点就连乾隆皇帝都对他赞赏有加,称其为“学问优胜”。

如果仅从表面上看,纪晓岚似乎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爱和重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纪晓岚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天心难测”。

乾隆三十三年,纪晓岚的亲家,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获罪,而纪晓岚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漏言”给卢见曾,帮助卢见曾避祸,结果呢?不仅卢见曾祸没有避成,“漏言”之事也被乾隆帝得知。最终,乾隆皇帝当即下令,将纪晓岚流放至乌鲁木齐。

之所以要说这件事,是因为这次流放,是纪晓岚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外放”,并且还是在获罪之后才达成的。

清代时期,对于那些有能力且受到重用的文官,皇帝往往都会将其委以实职,去让他作为封疆大吏,比如刘统勋和刘墉父子,再比如左宗棠

但纪晓岚一生都没有这种机会,表面上看,乾隆皇帝对他十分赏识,赏识他的学识,但实际上,乾隆皇帝也仅仅止步于赏识他的学识而已。

根据《清实录》记载,乾隆曾对刘墉和纪晓岚这二人做出过一次评价,他认为刘墉属于那种“遇事模棱”之人,而纪晓岚,则是“读书多却不明理”。

正是乾隆皇帝出于这种心理,才会打着纪晓岚“学问优胜,到外省做官不能尽其所长”的旗号,一直将纪晓岚留在京城,却从不外放。

如果真的像电视剧中那样器重纪晓岚,那早就会被光明正大的外放为官,进行历练了。不仅如此,这次因“漏言”给亲家卢见曾,让纪晓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磨难。

卢见曾是清代雍正年间的能臣,以“善于治水”而闻名,当初雍正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对卢见曾可谓是厚爱有加,先后数次对其提拔。

另外,卢见曾本人也是学识渊博,《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还有“杨州八怪”,就都曾经受过卢见曾的教诲。但在雍正去世,乾隆登基之后,一切都变了味儿。

最开始,也就是乾隆刚刚登基的时候,对于父亲雍正留下来的老臣,乾隆还算是比较尊重,曾委任卢见曾为两淮盐运使,并且,在乾隆二十七年,卢见曾告老还乡之际,乾隆皇帝还趁着下江南,专门到卢见曾的家中看望。

这一切都说明,当年卢见曾还是比较厉害的,不过,俗话说得好,花无百日红,就在卢见曾退休六年之后,一场意外的风波席卷而来。

据史料记载,当时有人秘密向乾隆举报,说历任的两淮盐运使多有贪赃之行,并造成了国库的巨大亏空,乾隆得知后,迅速着手安排人进行调查。而就在乾隆刚刚下令调查时,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纪晓岚,马上告诉了亲家卢见曾。

作为纪晓岚而言,他这么做其实在当时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封建时代,“礼尚往来”也是常有的事情,何况,卢见曾与纪晓岚还是姻亲,透露点内幕消息实属再正常不过。但最终的结果是,卢见曾因罪被论“绞”,而暗中透露消息,“揣摩圣意”的纪晓岚则被革职流放。

纪晓岚被流放之地,是如今的乌鲁木齐,按照当时大清代的律法,一般被流放到这里的,基本上都是重刑犯,也就是犯了大罪的人。

而纪晓岚呢?抛开他的罪名大小不谈,单说在此之前他担任总篡的地位,理论上也不应该被流放至此,但理论毕竟是理论,实际上,乾隆皇帝流放纪晓岚可是丝毫没含糊。由此说明,乾隆对纪晓岚,并没有太多的怜悯和照顾之心,所谓的“恩宠有加”,差不多只是空话。

封建时代的“天心难测”便是如此,昔日居庙堂,今日遭流放,一切来得就是这么突然。不过,流放乌鲁木齐,也让纪晓岚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在那里的近两年时间里,他看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对自己前半生的经历进行了认真反思,而在两年之后,纪晓岚变成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从乌鲁木齐归来后,纪晓岚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性格大变是因为经历了磨难和挫折之后才会形成的,而纪晓岚也是如此,在他被突然流放之际,以及在乌鲁木齐期间,他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在大清的官场走的更远,那就必需要明白乾隆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乾隆是个什么样的人?一句话总结,他是一个极其自负,自视甚高的人。

当然,乾隆自负也是有一定资本的,清代经过康熙皇帝的打拼,以及雍正皇帝的积累,到乾隆接手的时候,可谓是国富民强,蒸蒸日上。正是仗着有丰厚的家底,乾隆登基之后,又发动了数次平定边境的战争,比如平大小金川,灭准噶尔,最终完成了康熙、雍正未完成的事业。

而也是因为有了这种功勋,乾隆才会自认为自己是“千古一帝”,在他心目里,除了爷爷康熙之外,其他的皇帝都不如他,包括他的父亲雍正。这样一个自视甚高,且常以“十全老人”自居的乾隆帝,臣子们与他在相处之时,就会十分困难。

如果表现的过于聪明,乾隆就会不高兴,要了解,天底下最聪明的必须是乾隆自己,而表现的愚笨,则就会被乾隆所厌烦。而真正能得乾隆欢心的臣子,就是像和珅那样的,能够在恰当的时机表现出恰当的愚笨,也能在合适的时候,表现出合适的“聪明”。

说得简单点,就是时时刻刻能彰显乾隆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帝王,天底下没有比他更聪明的人。在被流放之前,纪晓岚对这一点并不理解,但经过流放之后,他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道理,因此,才会在从乌鲁木齐回来之后,秉承“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人生格言。

也正是纪晓岚的“良好”表现,让乾隆帝重拾了对他的宠爱,在乾隆三十六年,纪晓岚被起任为国史馆编修,重新回归官场。

而在两年后,纪晓岚走到了人生最巅峰的时刻,他被乾隆皇帝委任为《四库全书》总纂。《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引以为傲的“功勋”之一,当时的前朝,经过康雍乾三代帝王的治理,呈现出一派“盛世”之象,这种情况下,乾隆就萌生出了修一部古往今来最全丛书的想法。

因此,《四库全书》便应运而生,而纪晓岚作为具有丰富编纂经验的人,成为了该丛书的总纂官。很多关于他好色以及嗜肉的典故,就是在他担任总纂后流传下来的。

据说,纪晓岚曾经有一段时间忙于修书,连续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家,每天吃住都是在书馆当中,而这天乾隆帝突发兴起,要来看看丛书编篡的进度,结果到了书馆之后,看到了一幕让他目瞪口呆的景象。

当时的纪晓岚,由于连续工作多日,不仅满脸通红,并且,两眼犹如冒火一般,最重要的是,赤着上身在桌案上奋笔疾书,以至于乾隆来了他都没有发现。

最终,乾隆对于纪晓岚这种“失仪”的举动并未怪罪,并且为了让纪晓岚能够“泻火”,还特意恩赐了他爱吃的肥肉,更重要的是,又恩赐了两名宫女来陪伴“纪先生”进行编书工作。

这个典故真假程度有待考证,但从此之后,坊间均流传纪晓岚无肉不欢,并且相当好色,甚至到了后来,还说他能“日御数女”。纪晓岚是不是真的能“日御数女”我们不了解,不过,据史料记载,他一生一共有一妻六妾则是千真万确的。

不过,在《四库全书》即将编纂完成时,纪晓岚迎来了人生的另一次低谷,在乾隆执政晚期,纪晓岚并不受宠,并且官位还几度沉浮,尤其是在乾隆退位前,更是屡遭贬官。之所以如此,还是那句话,天心难测。

但在乾隆之后,继任的嘉庆皇帝对纪晓岚还是很不错的,在嘉庆元年,纪晓岚被委任为兵部尚书,紧接着在嘉庆二年,又迁任吏部尚书,还加太子少保衔。

尤其是在嘉庆扳倒和珅之后,对于纪晓岚却尊重有加,甚至在嘉庆八年,嘉庆帝专门派人前去为纪晓岚祝贺八十大寿。比着和珅最终被三尺白绫赐死,纪晓岚的结局可谓是相当不错了。

嘉庆十年,纪晓岚于京城老宅去世,享年八十二岁,据传在他临终前,曾把儿孙们叫到床前,留下了几句堪称名言的家训。

“贫莫断书香,富莫入盐行,贱莫做奴役,贵莫贪贿脏”。

这几句,可以说是纪晓岚一生经验教训的总结,其中“莫入盐行”和“莫贪赃”,正是他有感当年自己亲家卢见曾悲凉结局的感悟。所以说,真正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简单总结来说,他是一个文人,但却是一个把腰弯了下去的文人。

标签: 历史清朝纪晓岚

更多文章

  • 雍正登基后,为什么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雍正登基后,为什么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今天我们接着说一说雍正皇帝。可能是我们现在所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及很多因素的改变,让我们对雍正皇帝这个人拥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非常喜欢他的人说他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比较厉害的帝王,但是不喜欢他的人都会说他这个人

  • 朱瞻基废皇后杀叔叔 朱瞻基为何还能被称为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明朝,朱瞻基

    蛐蛐皇帝朱瞻基:废皇后烧亲叔,为何还能被称为一代英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代时期,从朱元璋开始就个个是人精,朱元璋到朱瞻基,祖孙四代都是心狠手辣,城府极深,天生都是当皇帝的料。要说这祖孙四人谁人够狠,朱瞻基一定能拥有姓名。不可否认,朱瞻基是一

  • 明朝朝天女户能世袭官职 古人为何对此闻者色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明朝,朝天女户

    对明代朝天女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的“朝天女户”,可以世袭官职,享尽荣华,为何却闻者色变?在明代,一个家庭成为“朝天女户”后,这家人不仅可以加官进爵,官职还能世袭,但没有人愿意享受这种“荣华富贵”,因为这意味着家中某位年轻女子要被活活杀死。而这个制度也成为了明代的一

  • 古代的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停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古代的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停手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必须停手,很多人可能会奇怪,电视剧里面经常会有关键人物,要被斩首的时候,通常都会有一个人骑着快马,带着圣旨,飞奔到刑场之中,大喊4个字:“刀下留人”这是为何呢。在古代生命,高低观念很强。

  • 孙权当初为什么要杀关羽 关羽死的很冤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孙权,关羽

    孙权为什么非要击杀关羽?你看看周瑜临死前都说了什么,关羽不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烽烟弥漫,英雄辈出。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一点儿智谋心计也没有高超的武功那是很难混出名堂的,甚至于会丢掉自己的性命。那些可以在史书中留名之人都是三国

  • 明朝史上的一次官员集体造假,后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史上的一次官员集体造假,后果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封建王朝,皇帝作为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一念之间就能决定人的生死。常言道,天子一怒,伏尸万里。这种现象在洪武帝朱元璋时期尤为严重。朱元璋在历史上以多疑和残酷闻名,在朱元璋统治期间,官员们每次上朝前,都要与家人做生死诀别,

  • 汉末乱世,孔融为何始终没有投靠任何势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孔融,我们熟知他,是因为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叫孔融让梨,说的是还是孩童的孔融就懂得谦让的故事。孔融自幼聪慧,勤奋好学,被赞为神童,而长大后的孔融也成为一代名儒,之后也入仕成为朝廷大臣。而他正处在一个各地混乱,皇帝无权,朝政把控在权臣手中的东汉末年。孔融本身的性格,刚正不阿,一心拥护东汉的统治。这一年

  • 典韦和赵云谁更厉害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典韦,赵云

    对典韦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典韦和赵云相比谁更厉害?在三国的乱世纷争中,时势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之间交错复杂的故事使整个三国富有令后人津津乐道的魅力,转身已是满身泪,再会不是人世间包含了对英雄的惋惜。“一吕二赵三典,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句脍炙人口的打油诗,正

  • 关羽自报名号的时候,为何常自称“关某“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每一个人都是有名号的,而双方叫阵的时候,出来迎战也是大喝一声自己的名号,若是有名气的,甚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像是张飞,张飞曾在阳桥上大喊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一战”,一句话就将夏侯杰给吓死了。而在赵云救阿斗的时候,也是喊出他就是常山赵子龙,只用五个字,吓住曹军百万。而诸葛亮

  • 刘表不重用刘备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刘表不重用刘备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是一个苦命人,除了因为自幼父亲便过世,以致家道中落,自己不得不编草鞋、草席维持生活外,还因为明明是汉王室的后代,却只是一介草民。虽然刘姓不能让刘备像一个贵族子弟般生活,却让他在诸侯割据的时代,获得了一定的政治资本。然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