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杀曹氏三族,为何他们不联合反抗呢?

司马懿杀曹氏三族,为何他们不联合反抗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30 更新时间:2024/1/20 7:43:06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乘大将军曹爽陪小皇帝曹芳去京城以南的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曹睿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他调集敢死劲卒三千人控制了洛京,亲自率部据守洛水浮桥,扼制住各条要道,同时逼迫太后发布诏书,声讨曹爽罪行。

司马懿冒险成功了,无谋无勇、不敢绝地反击、背水一战的曹爽被迫交出了兵权。曹爽交权的目的是想以此换取在洛阳眷属的平安以及保证其身家性命不受侵害。不久,老谋深算、阴狠毒辣的司马懿出尔反尔,

一举诛杀了主动投降的曹爽,为斩草除根还将其家族的男女老幼、亲信党羽数千人诛戮殆尽。史称“高平陵事变”。

史载,司马懿外宽而内忌,善于韬光养晦、耍弄权术。诛灭曹爽集团时,其嗜血残暴的本性显露无疑,举凡曹氏三族、亲信党羽、门生故吏的三族都不能幸免。男女老幼、甚至姑表姐妹早已嫁人的,也全在斩首之列。据记载被杀者多达七千余人。高平陵事变后,曹魏政权实际上已经逐渐被司马氏所掌控。两年后,七十一岁的司马懿故去,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俩相继执政。在这段时间内,忠于曹魏的内外重臣、特别是一些由曹操栽培、攫拔的文武官员接二连三起兵反抗,但先后都被司马氏调集重兵给镇压了下去。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废黜掉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早在司马懿还活着时,一些忠于曹魏的将领就曾起兵反对他,可惜都没成功。

譬如齐王(曹芳曾封齐王)十二年,都督扬州诸军事的王凌就秘密聚集力量以反攻司马懿,然而事机不密,被司马懿侦知,遂率军队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王凌措手不及,只得仓促应战。司马懿擒获王凌后,把他送回洛阳,王凌在路上服毒自尽了。

也在这一年,司马懿病殁,其子司马师接了他的班。到齐王十五年,中书令李丰,张皇后的父亲张缉,又密谋策划干掉司马师,再将曹爽的姑表兄弟夏侯玄扶上位代替他。又因事情败露,都被司马师给杀害了。司马师很恼火,干脆废黜掉齐王曹芳,改立魏文帝曹丕的曾孙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次年,扬州都督毋丘俭 、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对司马师。司马师亲率大军前去讨伐,和毋丘俭

、文钦的军队对峙、相持。因兵力单薄,毋丘俭军大败亏输,二人乘乱逃逸,毋丘俭在逃亡路上死于乱军中,文钦逃奔吴国。

在平定毋丘俭之乱时,司马师本已有伤在身,因关系重大,不得已带伤亲征。得胜后,刚一班师回到许昌就死了。他的弟弟司马昭接替其位。

两年后,新继任的扬州刺史诸葛诞(诸葛亮族弟)又起兵讨伐司马昭。这一次,诸葛诞吸取了以往两次起事的失败教训,他知道司马昭权力已稳固、兵雄势大,不容易凭武力战胜他,所以事先暗中和东吴取得联系,争取外援,并采取守势,坚守不战。

东吴派降将文钦率军前去增援他,还另外派兵以为呼应。诸葛诞有了依靠,坚定了守城的信心,司马昭费了很大力气才将诸葛诞包围起来,又分兵堵截住了东吴援军。依靠人多势众,居然一举攻克寿春。诸葛诞与文钦有矛盾,突围时竟乘乱袭杀文钦,仅率数骑逃出寿春,途中被(曹魏,西晋将领)大将军胡奋的部属击杀。之后,司马昭下令将诸葛诞三族尽诛。

寿春被攻破后,诸葛诞的亲信部属三百多人全部被俘,无一人愿降,最后全部引颈就戮。从此以后,忠于曹魏的文武官员就再也没有人敢于起兵对抗司马氏集团了。

司马昭在平定了诸葛诞的反叛后,杀害了铤而走险、率卫士与宦官攻击自己的曹髦,立曹奂为帝,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司马昭的手上。之后,司马昭出兵灭蜀

。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了曹奂,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改历法,大封群臣,建立起一个新王朝——(西)晋。十五年后,晋军攻灭东吴。这段历史被称作“三国归晋”。

标签: 历史三国司马懿

更多文章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真的是无人可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手下能征善战的将军确实不多,善于打进攻战的将领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只能重用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具体分析如下。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太子朱标接班做准备,给建文帝的老爸朱标配置了实力强劲的武人班底集团,其中就有能征善战的明朝开国功臣蓝玉,被拜将封侯后的蓝玉飞扬跋扈,屡屡

  • 李旦为什么没有传位李成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旦为什么没有传位李成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李隆基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鲜为人知的是,按照宗法传承制度,李隆基本来没有机会成为皇帝。自周朝以来,为了确保政权平稳交接,古代王朝从身份血统上制定了一套规则,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是帝位

  • 李宪为何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宪为何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宪不仅让了,还让了两次。之所以这么心甘情愿,一是因为李旦李宪李隆基父慈子孝,李宪李隆基兄友弟恭。二是因为武则天时代留下的名相众正盈朝。这一段权力交接,虽然也不乏刀光剑影,但总的来说清明有序,非常难得!事情的起因是李隆基的伯父唐中

  •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 刘邦为什么要实施郡县制和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对刘邦和制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要同时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一统不行吗?刘邦之所以要同时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主要是出于当时的特殊时局考虑。一方面,从国家一统的角度来说,郡县制确实要比分封制更强。郡县制可以保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但同

  • 杨坚和伽罗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上杨坚负了伽罗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杨坚,伽罗

    还不了解:杨坚和伽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杨坚负了伽罗吗?说到独孤皇后和杨坚这部剧让人非常意难平,虽然一开始是因为政治联姻,但最后都喜欢上了彼此,大家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剧中的爱恨纠葛,杨坚到底有没有辜负伽罗了。杨坚是负了伽罗的。虽然杨坚在开创了大隋王朝以后,建立一

  • 李世民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老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老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虽然他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果按照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话,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后来随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步步紧逼,李世民终于在手下的支持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在这

  •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何很少出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何很少出现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六府,双锏大将神拳太保”说的就是隋末唐初的一员猛将——秦琼秦叔宝。在隋末唐初的战争中,秦琼先后跟随来护儿、裴仁基、张须陀和李密,辗转成为李世民的部将且屡立奇功,参与玄武门之变,最后绘

  • 李渊为什么要造反 李渊和杨广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李渊,杨广

    还不了解:李渊和杨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和杨广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造反?是被逼无可奈何还是早有预谋?先来回顾一下,上一期我们说的是“玄武门之变 ”。事实上,李世民最终决定发动政变夺取太子之位的心路历程是缓慢的,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因素。有对政治的抱

  • 历史上晏殊与晏几道的父子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晏殊,宋朝

    历史上晏殊与晏几道的父子关系怎么样?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起看看吧。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

  • 徐达不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吗 朱元璋为何还要对他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朱元璋,徐达

    对朱元璋和徐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为啥非得杀徐达,不愧是草根皇帝的帝王心机,杀伐果决。中国有句古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能够很好地践行这句话的皇帝非朱元璋莫属。朱元璋从一介布衣一路奋斗到大明代的开国之君,身边自然是少不了能人相助的。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