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五虎大将”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蜀汉“五虎大将”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72 更新时间:2024/3/21 14:21:06

蜀汉“五虎大将”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猛将人数众多,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蜀汉“五虎大将”。

蜀汉“五虎大将”的来历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说,刘备称汉中王之后,立即封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马超(字孟起)、黄忠(字汉升)为“五虎大将”。随后,刘备派前部司马费诗前往荆州,向关羽颁授“大将”官诰。心高气傲的关羽听说“五虎大将”是哪几位之后,当即向费诗发牢骚:“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后来,还是费诗以一通义正辞严的“君臣大义”才说服关羽,使他接受了将军印绶。由此可见,在《三国演义》看来,“五虎大将”是蜀汉将军中的最高封号。正因为如此,关羽才不愿与“老卒”黄忠共同享此殊荣。

事实上,在正史中,封“五虎大将”的人不是刘备,蜀汉时期并没有“五虎大将”这一说法。一般认为,这一称号的产生与宋元时期民间说书艺人的讲书有关。“五虎将”最早出现在宋元的讲史评话中,《三国志平话》卷下有一个小标题就是“皇叔封五虎将”,后来,宋元杂剧中也频频出现“五虎将”。到了明代,小说《三国志演义》正式提出“五虎大将”的组合,此后,这个称号日渐深入人心。

蜀汉“五虎大将”的座次

中国人历来讲究“名份”,且十分重视名次的先后排列。这一观念在五位蜀汉名将的座次排列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从《三国志》《三国志平话》,到《三国演义》,“五虎大将”的排列由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变成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赵云从末位排到了第三位。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小说中,关羽和张飞的地位都勿庸置疑。而马超、黄忠、赵云的身份地位却需要讨论一下。

马超出身陇西世家,家族长期割据凉州,诸葛亮评价他“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是英布彭越之类的人物。刘备兵临成都,一时尚不能攻下,马超率兵来到后,慑于他的威名,城中军民震恐万分,刘璋才不得已开门出降。所以,马超为刘备定蜀立下大功。

黄忠的背景和名望虽不及关羽、张飞和马超,但他自从归属刘备后,屡立大功,特别是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这一决定生死存亡的重大战役中,于定军山一战勇斩曹军大将夏侯渊,为整个战役的胜利立下决定性的功勋。由此,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刘备毅然封其为后将军,地位与关、张、马相当。

至于赵云,虽然他一直追随刘备,是刘备的心腹,但其职位却不高。从《三国志》的记载看来,除了两次保护了后主阿斗之外,他并没有在攻城略地的重大战事中有过值得称道的特殊功勋。所以,尽管赵云与刘备的关系较马超、黄忠更为密切,但在蜀汉建国的过程中却没能发挥马、黄那样的巨大作用。因此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他的职务自然不如关、张、马、黄四位。在当时严格的等级观念之下,赵云的“座次”自然只能排在关、张、马、黄之后了。

《三国志》中的这种排列,一直影响到宋元时期的民间艺人,直至《三国平话》之中,五位大将的座次排列仍然是关、张、马、黄、赵。而到了明代,小说《三国志演义》中的赵云形象被大加渲染、夸张和虚构,成为一位武功盖世、才识卓绝、忠心耿耿的大将,完全可以同关羽、张飞同列。这样一来,赵云的座次自然从末位“提拔”到了第三,这也表现了文学对人物形象的重视。

标签: 历史古代蜀汉

更多文章

  • 西晋历史上的李密有多孝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西晋

    西晋历史上的李密有多孝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来经过曹操、刘备、孙权的努力形成了魏属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天下总算稍微安定下来。后来,魏国经过几十年的稳定发展实力强大起来,而蜀国因为缺乏好的国君,实力衰落了。于是,魏国便灭掉了蜀国。灭掉蜀国以后,魏国内部也出现了分裂,最

  • 曹操起兵的时候选陈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曹操起兵的时候选陈留是为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留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他在东汉末年是一个郡,属于兖州,但同时他又是一个王爵,历史上有记载的陈留王有汉献帝刘协,曹奂等,由于刘协和曹奂的特殊性,陈留王也经常被当做亡国之君未死降封。巧合的是曹操起兵就在陈留,而魏国的末代皇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

  • 黄巾军能被曹操收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黄巾军能被曹操收服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曹操的崛起是非常容易的。毕竟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而曹腾侍奉过四个皇帝,曹操小时候跟袁绍、袁术都是好朋友,怎么说也是官二代,所以他才能比较快的崛起,并且成为三国中最强的势力。其实并不是如此,虽然曹操

  • 曹魏实力远胜东吴,为何迟迟没能灭掉东吴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魏国和吴国是三国时期的两大政权。由于魏国由曹氏建立,所以人们往往习惯上称之为曹魏,而吴国则被称之为孙吴、东吴。作为南北最大的两股势力,曹魏和东吴长期处于敌对中,魏国做梦都想灭掉吴国。为此,魏国曾多次南下,和吴国战争不断。当时曹魏的实力远超东吴,吴国和蜀国加起来都没有魏国国力强。但即使如此,直到魏国灭

  • 义熙土断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义熙土断,东晋

    土断,即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义熙土断,指的是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三月的土断。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时任太尉的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逐渐失去作用,国内人民和实际户口很不

  • 义熙土断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义熙土断,东晋

    土断,即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义熙土断,指的是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三月的土断。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时任太尉的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逐渐失去作用,国内人民和实际户口很不

  • 明朝初期的“郭桓案”牵连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初期的“郭桓案”牵连了多少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广东的布政使徐本更是为道同抱不平,他了解道同的为人,更敬重道同的品德。道同廉洁自律,与家人一起常年吃糙米粗食,省下俸禄厚奉老母,并周济贫寒百姓。徐本曾经与道同发生过一次龃龉,小县令的执拗与倔强,竟使徐本深为敬佩。事情是这样的:番禺县有

  • 康熙皇帝子女众多,为什么还要收养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康熙皇帝子女众多,为什么还要收养女儿?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最强。他在1667年生育第一个皇子承瑞时才13岁;在1718年生育最后一个皇子时已到64岁高龄。他一生迎娶了65位后妃,总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堪称子孙满堂。有一点让人看不懂的是,尽管

  • 嘉庆为什么要在乾隆晚年的时候进献13岁少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嘉庆,清朝

    嘉庆为什么要在乾隆晚年的时候进献13岁少女?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嘉庆献妃,送于乾隆乾隆年事已高,于是就将皇位传于第十五子,也就是随后的嘉庆皇帝,此时的乾隆虽岁数已老但身体还算硬朗,长寿于人间。可乾隆到这个年龄,留存于世的妃嫔已所剩无几。就在嘉庆物

  • 元朝的疆域那么辽阔 明朝为何没有全部继承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元朝,明朝,疆域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元代灭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元代灭亡之后,明代为何不把元的所有疆域都恢复过来?“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回顾中国几千年来的那些朝代,兴亡更替就像是繁华的春梦一样,留给后人看到的则是繁华过后的萧索,兴盛过的凄凉,古人曾经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