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初期的“郭桓案”牵连了多少人?

明朝初期的“郭桓案”牵连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22 更新时间:2024/1/19 7:45:35

明朝初期的“郭桓案”牵连了多少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的布政使徐本更是为道同抱不平,他了解道同的为人,更敬重道同的品德。道同廉洁自律,与家人一起常年吃糙米粗食,省下俸禄厚奉老母,并周济贫寒百姓。

徐本曾经与道同发生过一次龃龉,小县令的执拗与倔强,竟使徐本深为敬佩。事情是这样的:番禺县有一个姓胡的郎中,医道虽然高明,品行却是极其恶劣。他仗势凌辱百姓,被道同抓来问罪,按律当受答刑。

恰巧,徐本正要找这个名医看病,急忙亲临县衙,请道同赦免胡郎中。他礼貌地恳求道:“贵县,胡郎中虽然按律当受刑,无奈,本官急需他诊治,可否谅情饶他一次呢?”

道同决绝地摇了摇头,说道:“朝廷之法难废,百姓之屈必申。请大人不要学永嘉侯的样子。”徐本说情碰了壁,悻悻而去。胡郎中受过答刑之后,才被放走。

事后扪心自问,对道同忠于法宪、体恤百姓的“固执”,反而产生了几分敬意。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从此之后,两人反倒成了朋友。

现在,这个忠于朝廷、爱民如子的好官,无端蒙受不白之冤,含恨而死。徐本对官海的险恶,朱亮祖的心狠手辣、目无王法,惶惶不可乡日。他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轮到自己的头上。

道同被杀的第五天,他的奏章才被送到了朱元璋的手里。朱亮祖贪污受贿、暴戾蛮横、赏恶罚善、为害百姓等罪状,每件都是条分缕析,凿凿有据地写在奏章上。自己因为打击土豪,便受到朱亮祖凌辱答杖,以及百姓身处水火之中而哭诉无门的种种苦状,更是写得一字一泪。

朱元璋将奏章反复看了三遍,觉得自己上了朱亮祖的当,不由得拍案叹息起来:“那道同,官卑职微,处在达官贵人的包围之中,却敢于同邪恶抗争,实在是凤毛麟角呀。那朱亮祖竟然胆大包天,捏造谎言欺骗朕躬,实在是死有余辜。既然诛杀道同的手谕刚发出不久,追回还来得及。”

于是,朱元璋派飞骑速下广东,追回前命,并命道同立即入京陛见。但是,一切都晚了。飞骑的四蹄再快,也没有朱亮祖的一把刀快。使臣赶到广州,道同早已经被杀了。

正义得到伸张

朱元璋知道后、他细细算算日期,立刻醒悟过来:是朱亮祖在使计捣鬼骗了自己。他气愤之极、当即颁下一道谕旨,锁拿朱亮祖以及他的儿子、时任广东卫指挥使的朱暹,一同进京。

那是在洪武十三年九月初三,朱亮祖父子镣铐叮当,被带进午门朱元璋站在奉天门的台阶上一脸肃杀怒气。朱亮祖一见,吓得脸色苍白,急忙跪地膝行。来到皇帝面前以头撞地,哀哀哭求道:“陛下,臣知道,我父子罪该万死。望万岁看在臣跟随你老人家,南征北战、出人死的分儿上,饶恕我父子的性命吧!”朱暹也紧跟着哭求。

朱元璋把压抑在胸中的怒火迸发出来,说道:“留下尔等性命,只会用鱼肉百姓、残害清官和耍鬼蒙骗来报答朕躬!”只见朱元璋大手一挥,“武士们,给朕狠狠地打!”

善观眼色的武士们知道,皇帝要的是催命棍。一个个蜂拥上前,用尽全力狠狠打去。直到朱家父子血肉横飞,气绝身亡,朱元璋方才在侍从的簇拥下,恨恨离去。

庆幸正义伸张、父母官道同沉冤洗雪。为了不忘父母官的恩德,很多家庭供起了道同的神主。

同时,也是为了展示皇帝的仁慈,朱亮祖父子被打死的第二天,朱元璋发布旨意,以侯爵之礼安葬朱亮祖,并亲自撰写墓志铭,详述他的丰功伟绩。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不过是演了一出猫哭老鼠的闹剧。朱氏父子公然欺瞒朝廷,横行不法,更使朱元璋认识到武将们的咄咄威焰,促使他加快了诛杀武臣的步伐。

“空印案”

说到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的事件,那就不得不再说一下钱粮案。钱粮案中包括了两桩案件,其中一案就是发生在洪武九年也就是1376年的“空印案”,这是明朝建立以来牵涉官员最多的一件大案。

朱元璋登基后,制定了一种月报制度,各地的户口、钱粮、学校、讼狱等,府州县要逐月统计上报。后来,由于太麻烦,在1373年改为季报和岁报。除了逐级上报,各府州县及布政司每年年终,还要将户口钱粮等事项向户部呈报。

为了表示确凿精到,要求所有上报账目,都要精确到分、厘、毫、丝。但是,地方与户部的账目很难分毫不差。因此,遭到户部驳回的事常常发生,各地也只得在京城重新登造一次账目。

这个新账,必须用原报衙门的大印。而从京城返回本地用印,有的要往返数百里、数干里,甚至上万里。不但备极辛苦,而且拖延时日。报账官吏只得带上预先盖好印章的空白文书,在京城里做账。

但是,朱元璋却认定是各地方官员和中书省勾结作弊,欺骗愚弄自己。于是,他把有关人员统统抓了起来,并立即处死了。凡是参与其事的吏员,各杖一百,充军到边远地方。

朱皇帝一言既出,上万颗人头,顷刻间无辜落了地!其实,空印文书的出现,是得到中书省和御史台的默认的。这时,一个名叫郑士利的布衣,不惜冒死上书,希望澄清事情原委,为冤死者鸣冤。

朱元璋认为郑士利情真意切,有理有据,自己做得太冒失,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官员。于是,决定奖励这个仗义执言的布衣,但随后他从中书省得知,郑士利的哥哥是刚受空印案牵连而死的,朱元璋立刻转变态度把郑士利杀掉了。

“郭桓案”牵连无数

朱元璋严惩贪污之令屡次下达,但违犯法规的人还是有的。其中一桩大案就是洪武十八年发现的盗窃仓粮“郭桓造罪”。

有一天,朱元璋接到一份密奏,告发户部侍郎郭桓伙同北平布政司、按察司官员贪赃舞弊、盗卖官粮。朱元璋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郭桓是户部侍郎,户部主管全国户口、土地及钱粮等。在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案件中,拿以六部为罪魁,而郭桓被指责为诛首第一人,也是头一次,从公布的罪状中看到贪污的事实是极其严重的。

罪状中说郭桓等收受浙西秋粮四百五十万石,而郭桓实收六十万石上仓、钞八十万锭入库,这些可抵二百万石,其余一百九十万石未曾上仓,还有五十万贯钱,伙同其他人私分了。又有应天等五府州县,十万亩官田地夏税秋粮并无一粒上仓,而是被郭桓等户部官员分赃,军队卫所的仓粮被卖空。

事发之后朱元璋进行了严惩:六部以及各省的大部分官吏都被牵连了进去,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吏,全部被处死了。至此,逮捕判刑、死的各省官吏,多达两万人。朱元璋仍然不解气,命令穷追猛打,由官追到民,“罪赃”遍天下。因此,很多富室特别是江南富户都被牵进去,中产之家大抵破产。

朱元璋惩治贪官无论有多么狠,那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郭桓案只有少数人有贪贿的事实,但瓜蔓株连达数万人之多,这样看的话的有点过头,也不可避免地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

可是朱元璋并不认为自己处置过当,他对诸位大臣振振有词地说:“郭桓赃罪暴露后,天下诸司尽皆犯有赃罪,系狱者数万,无一赦免。足见跟空印案一样,这是两起惊人的联合作案。不彻底铲除,不足以固国基;不加以严惩,不足以平民愤。怎么能说不是一件大好事呢?”

精明过人的朱元璋,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是有意矫枉过正。其实他是找个借口,制造一场血案。这样,不仅可以打击震慑贪官污吏,还可以借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因为在朱元璋的心目中,那些人都是横行乡里、梗顽不训、鱼肉百姓、危害国家的渊薮,严厉地进行打击,铲除,乃是利国利民的天大好事。

朱元璋毕其一生,都没有停止对贪官污吏的打击。贪贿之徒像割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难免没有冤死的人,但朱元璋打击贪官污吏的成效,却是有目共睹的。贪官,贪的是金钱,图的是富贵享乐,有谁见过不怕死的贪官?所以,用严刑峻法打击贪官污吏,不失为厘清官场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子女众多,为什么还要收养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康熙皇帝子女众多,为什么还要收养女儿?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最强。他在1667年生育第一个皇子承瑞时才13岁;在1718年生育最后一个皇子时已到64岁高龄。他一生迎娶了65位后妃,总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堪称子孙满堂。有一点让人看不懂的是,尽管

  • 嘉庆为什么要在乾隆晚年的时候进献13岁少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嘉庆,清朝

    嘉庆为什么要在乾隆晚年的时候进献13岁少女?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嘉庆献妃,送于乾隆乾隆年事已高,于是就将皇位传于第十五子,也就是随后的嘉庆皇帝,此时的乾隆虽岁数已老但身体还算硬朗,长寿于人间。可乾隆到这个年龄,留存于世的妃嫔已所剩无几。就在嘉庆物

  • 元朝的疆域那么辽阔 明朝为何没有全部继承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元朝,明朝,疆域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元代灭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元代灭亡之后,明代为何不把元的所有疆域都恢复过来?“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回顾中国几千年来的那些朝代,兴亡更替就像是繁华的春梦一样,留给后人看到的则是繁华过后的萧索,兴盛过的凄凉,古人曾经留下

  •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为何没有重蹈宋朝覆辙 这和一个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明朝,土木堡之变

    对明代土木堡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在土木堡一役后为何没有重蹈宋代覆辙,这个人是关键。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宋明两朝都发生了一件足以颠覆其统治的事情,宋代的“靖康之耻”和明代的“土木堡之变”。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两个朝代巨变后的结局却不一样,

  • 宋仁宗最有才华的妃子,俞充仪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仁宗最有才华的妃子,俞充仪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清平乐》让观众了解了宋仁宗的后宫,宋仁宗的长女徽柔公主成了焦点,徽柔公主的母亲就是苗贵妃,但宫中却有一位妃子看徽柔公主如同亲生女儿,竟然提出杀掉徽柔公主的驸马。这位妃子就是俞充仪,俞充仪是宫中最有才华的妃子。俞充仪生于公元1

  • 纳兰性德之父纳兰明珠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纳兰性德,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纳兰性德之父纳兰明珠的故事。明珠,纳兰明珠,出身满洲正黄旗,家族虽然曾经是名门望族叶赫氏,但康熙年间这个家族差不多已经没落了,明珠仅仅从父亲手里继承到了一个侍卫的头衔。这里面还是要提一下明珠的岳父:多尔衮的哥

  • 杀死华佗之后曹操为什么后悔?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曹操,汉朝

    曹操,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华佗其实原名叫华敷,小字元化,“佗”是尊称,也作“陀”,譬如佛陀,他是东汉沛国谯县人,和曹操是正儿八经的老乡,他年轻的时候,游学于徐州,对儒家经典非常精通,沛国相陈珪举荐他做孝廉(曹操也是最早从做孝廉起家的),太尉

  • 鲁宗道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鲁宗道,宋朝

    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是规模空前的,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以来“皇帝”那是至高无上的君主,掌握着绝对的权力,能够给你高官厚禄,也能够一句“欺君罔上”就会要你的身家性命,所以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大臣,他迟到惹怒

  • 刘诞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刘诞,南北朝

    刘诞(433年-459年8月17日),字休文刘宋宗室、大臣,宋文帝刘义隆第六子,母为殷修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诞早年封广陵王,在文帝朝历镇南兖州、南徐州、雍州、会稽等地,改封随郡王,并在元嘉北伐中立有战功。他在文帝遇弑后,起兵讨伐刘劭,参与拥立孝武帝,被授为侍中

  •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 吕后到底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吕后,韩信

    对吕后和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为何非要杀韩信?不是韩信太狂妄,而是吕后有野心。“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每当我们听到或者看到这些经典的语句,总会想到一个人,他一度被人们称之为战神,与战国时期的白起等人齐名,只是惋惜最后结局实在是悲惨,他就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