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外戚为什么就成不了气候?

明朝的外戚为什么就成不了气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30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15

明朝的外戚为什么就成不了气候?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对于历代王朝来说,外戚干政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外戚干政在一定程度下可能会架空皇权,导致朝廷里面结党营私的情况非常严重,甚至会导致一个朝代的灭亡。纵观中国历史中大多数朝代都会出现外戚干政夺权甚至夺位的现象。

外戚干政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吕皇后在刘邦去世掌控大权,让吕家人担任要职,几乎控制了刘家的半壁江山。西汉末年,王莽甚至通过外戚身份,进入朝廷权力机构,把握朝政。而到了东汉末年,外戚这个身份更是成为历代夺权者为自己更正名号的一个手段——就比如曹操当年在控制汉献帝以令天下的时候,为了让自己显得合法合规,也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毕竟做了汉献帝的老丈人,也算是为自己执掌皇权找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号。

总之,在历史上外戚一直都在王朝的兴衰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大明王朝享国祚276年,在历史上却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那么明朝的外戚都去了哪呢?为何如此没有存在感?

一、自朱元璋娶马皇后之后,历代皇后的出身大多不是很高。

朱元璋虽是穷苦出身,但是他在游历天下之时听说了历朝历代外戚会对国家造成的后果,所以他就立下了一个要求,皇后必须从平民之中选拔。国丈国舅虽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接受爵位册封,但是手里不能够有任何的权力,只能够过享乐的日子。

比如当年朱元璋在他的儿子朱标死了之后,并没有将自己的长孙立为太子,而是直接跳过了长孙将朱允炆立为了太子。朱元璋之所以会有如此决定,是因为长孙是由朱标和常玉春的女儿所生的孩子。常玉春本来就是开国功臣,是朱元璋所册封的柱国,在大明王朝内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甚至还有一点功高过主的感觉。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还有人能够压制的到常玉春的权力集团,倘若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常遇春的女儿若是借着皇后的身份把控皇帝玩弄朝政该怎么办?再次出现当年汉朝吕后让吕家人掌权祸乱朝政的一幕也不是不可能。

而与之相对比,朱允炆的生母只是一个平民的女子。所以即便让她坐上皇后之位,她娘家人也不可能兴风作浪。明朝皇帝或皇家孩子也可能会与某些大臣将军之家结为姻缘,但是出身高贵的女子是绝对没有机会坐上皇后的,虽然朱棣的老婆是徐达的女儿,这是个特例,但是在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她就莫名其妙的死了,也就没有发生了。

而后来这更是成为明朝的一个不成文规矩,后世也没有多少皇帝去打破这个规矩。

二、国丈和国舅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不可以掌握权力。

由于历代的皇后都是出生于平民之身,所以家里面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权力基础。这些人在自家女儿做到皇后之后,身份和地位自然有所上升,不过由于他们之前并没有庞大的权力结构基础,即便他们地位有所提高也不可能会插手皇权。如果他们想要插手皇权的话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权力基础,一般来说是掌握兵权。出身低微的人自然没有这样基础,皇帝也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权力。

这些外戚身份地位提高之后无非也就是被册封了爵位,不会被给予实权,除非皇帝有特殊的任务交代的时候,手里可能会有一点政治权力,但任务办完之后立刻又变成无权之人。所以这些皇亲国戚无非也就是利用自己的这个身份做一些生意,或者从其他官员里面收一些小红包和皇上套近乎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作用。

其实在明朝历代外戚里,外戚更多的是利用这个身份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豪,并没有人敢利用这个身份来挑战皇权。

三、明朝也鲜有幼主即位,外戚也没啥机会。

历代外戚干政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皇帝年幼或者说懦弱无能。就比如当年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慢慢的掌握权力,是因为她的儿子在做皇帝的时候必须听她的话,虽说当时武则天只是一个皇后的名号,但是文武大臣都听她的话,相当于武则天手中掌握着实权。

同样还有清朝的慈禧太后,虽然说当时所挂的是光绪皇帝的名号,但是真正的光绪皇帝却被关了禁闭,每天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所以外戚干政的一个必要条件说皇帝没有能力去处理国家朝政,必须让外界帮助或者说外界的权力超过了皇帝。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14岁以下继位的皇帝只有两位,相对于其他朝代少了很多。而且在这两个幼主在位期间,皇族的权力也不可能被平民出身的外戚给压倒的。因此,这就再次降低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四、明朝制度的特点以及内阁宦官的关系决定了外戚发展不起来。

朱元璋在上位之后总结历代王朝灭亡的经验,他为了防止无外戚干政以及权臣架空皇权,取消了丞相一职。古代的时候,丞相相当于是皇上的秘书,地位仅次于皇上。很多国家的大小事物都是经过丞相审批,只有丞相审批不了或者说特别的案子才会交给皇帝批审。

朱元璋取消了这样的一个职务自然也就避免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权臣,历代的外戚若想掌控皇权,大多将丞相作为一个非常必要的跳跃踏板,没有的官职自然也就降低了外戚通过权臣之位来干预国家朝政的风险。

由于取消了丞相制度,那么皇帝要干的活就多了,所以朱元璋在刚开始的时候需要整天整夜的来批阅国家的奏章。以皇帝一个人的能力又很难将这些事情给干好,所以朱元璋也就组织了一个新的机构叫做内阁。内阁也就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权力。

不过由于体制原因,内阁从头到尾都没有彻底的架空皇权,而是附属于皇权。等到后来朱棣当皇上之后,宦官在夺取皇位这件事上立了大功,所以朱棣和宦官走的特别的近,所以宦官的权利也慢慢变高。等到后来也就出现了宦官和内阁几乎达成了一种相互持衡的局面。

内阁在和宦官相互争权过程中,皇帝自始至终都有发言权,但是凭皇帝一个人的本事不可能清除任何的一个,必须借助一方消灭另一方。比如当年崇祯消灭魏忠贤的时候就是依靠东林党的势力。不过东林党本身也有很大问题,在清军进入北京之后第一批投降的就是东林党。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两个党派在争权,就算外戚手里有那么一点儿权力,他们也不敢直接插手皇权,他们没这个机会也没这个能力。

总结

综合以上几点来说,明朝之所以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第一就是因为皇后出身卑微,娘家人最多也就是混上个一官半职,借着这个名气发财,但不可能掌握实权。而且明朝皇帝中少有幼主继位,即便是幼主继位,但皇室宗族的力量也不可忽略。明朝又没有丞相之职,很少有人能够凭借着一己之位架空皇帝的权力。加上明朝内部一直有宦官内阁在争权。他们争夺的过程中,外戚也没有机会崛起。

而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外戚干政的概率一层一层降低,到最后直接是降成了零。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乾隆时期的军队和英国相比 两国军队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乾隆,英国

    还不了解:乾隆和英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时期的清代大军,和英国大军相比,到底怎么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代大军始终在使用大刀长矛,在被西方列强暴打之后,才逐步使用火器。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可能是受到了各种影视剧的影响,因为影视剧中总是各种冷兵器。其实,在乾隆皇帝

  • 嘉庆帝的第一个皇后,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嘉庆帝的第一个皇后,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国古代的皇帝和皇后身份高高在上,他们背负着的责任极大,也就有了很多难以言说的无可奈何。皇帝选择皇后是一件需要慎而重之的大事,皇后最好既能够帮助皇帝巩固皇权,又能够帮助皇帝协理后宫、恩泽天下。因此往往很多时候,皇帝娶皇后就是一桩政治

  • 咸丰八位顾命大臣个个老奸巨猾 他们为什么会被慈禧一网打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咸丰,清朝

    为什么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斗不过一个26岁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肃顺在咸丰帝临死前建议杀掉慈禧。没想到最后自己却死得悲凉,刽子手砸碎了他的膝盖,迫其下跪,然后砍掉头颅。大批权贵带着吃食,欢天喜地来围观。八位顾命大臣中,除了肃顺

  • 清朝唯一被累死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唯一被累死的皇后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封建社会中让所有的女性都羡慕的位置便是皇后了,但如果你真的了解她们所承担的责任之后或许就不会再羡慕了。她们的身上背负着母仪天下的责任,还要帮助皇帝管理六宫事务,作为皇帝的嫡妻还要生儿育女,总是她们的压力要比很多女人的都大,甚至有些皇后最后

  • 齐桓公的为政措施有哪些?为什么能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齐桓公,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

  • 晋文公的为政措施有哪些?为什么能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晋文公,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

  • 汉朝封爵是以军功计算的 李广为何始终没有得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汉朝,李广

    还不了解:汉朝李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朝以军功封侯,为何李广终身没有封侯,是战功不够还是运气不好?汉朝的封侯,其实就是一种爵位,这种制度来自秦国的商鞅变法,前身就是军功爵位制,顾名思义就是必须取得军功,才能封的爵位,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只要你有儿子,可以一直世袭,秦国

  • 索额图是康熙手下的一员悍将 康熙最后为什么要整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康熙,索额图

    对康熙和索额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皇帝为什么要整死重臣索额图?康熙皇帝时期的清代属于鼎盛阶段,也算国泰民安,但朝廷上下的大小事务也迭出不穷,当时的索额图是康熙手下的一员悍将,文治武功都很精通,加上是康熙挚爱的赫舍里氏的亲哥哥,于是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康熙帝的左膀右臂,

  • 康熙当初传位给雍正 雍正为何不担心十四阿哥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康熙,十四阿哥

    对康熙和十四阿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清康熙帝传位给雍正,为何不担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造反?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清代康熙皇帝新觉罗·玄烨在畅春园去世,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围绕着雍正皇帝的继位,是否是康熙帝本人的真实意愿,也

  • 刘备为什么选择魏延作为汉中太守,为何不选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刘备,蜀汉

    刘备,即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9年,经过两年的汉中之战,刘备终于击败曹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汉中之战是影响三国局势的一场战争,虽然世人都比较熟悉,但是未必知道具体细节,史料的记载也相当模糊。蜀军出动了刘备、张飞、赵云等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