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之役发生后梅殷并没有救建文帝,是为什么?

靖难之役发生后梅殷并没有救建文帝,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44 更新时间:2024/2/11 21:33:01

靖难之役是1399年-1402年由朱棣发动的与建文帝夺取政权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做过乞丐,当过和尚,靠造反起家,一路开挂,击败陈友谅张士诚,建立大明王朝,最后推翻元朝政府,统一全国,开创万世基业,实在是了不得的人物!

然而老朱家造反的“基因”好像是遗传下去了,朱元璋驾崩,皇长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然而没多久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了,朱棣的想法很简单,这天下朱元璋抢得,他自然也抢得,反正抢来抢去还是朱家的天下,于是建文元年,也就是1309年,朱棣正式起兵造反,挥师南下。

由此拉开了长达三年的“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造反是意料之中的事,大明王朝初建,朱元璋就大封藩王,其中镇守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因为多次出塞征战而最受朱元璋器重,甚至取得了“节制沿边兵马”的特权,地位在各路藩王中最为特殊,这使得朱棣的野心不断膨胀,朱元璋和朱标在世时尚且还能慑服朱棣,朱标早逝,朱元璋驾崩后,年幼的朱允炆根本不被朱棣放在眼中。

所以朱元璋刚刚驾崩朱棣就敢公然违抗朱元璋不许诸王“入临、会葬”的遗诏,率人直奔京师,此事令朱允炆大为不悦,也对诸王心生忌惮,便在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下着手削藩。

削藩本为加强中央集权,没想到却成了朱棣起兵造反的借口,1309年,朱棣以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为借口,指责黄子澄、齐泰等人为奸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旗号挥师南下,经过三年的交战,朱棣最终于1402年攻下大明帝都应天,同年,朱棣登基,是为明成祖,朱棣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

其实朱棣之所以能够造反成功,与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此人名为梅殷

据《明史》所载,梅殷乃明初汝南侯梅思祖之侄,自幼聪明伶俐,天赋过人,精通经史,为朱元璋所赏识,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将次女宁国公主许配于梅殷,梅殷因而成为皇族外戚,受到特殊关照,一路升迁。

梅殷此人也确有真才实学,说话办事极为得体,因此朱元璋对他青眼有加,据史料所载,二人甚至情同父子,这份殊荣可是朱元璋的其他女婿享受不到的!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临终之际传位于朱允炆,并密令梅殷辅佐朱允炆,梅殷满口答应。建文元年,蓄谋已久的朱棣起兵造反,朱棣虽然英勇善战,麾下也尽皆是百战之师,但朱允炆毕竟坐拥全国兵马,实力不可小觑,因此双方的战争一度很胶着。

1400年,朱棣围困济南三月有余,寸功未建,无奈之下只得退回北平,姚广孝劝谏朱棣放弃攻打城池,挥师南下,直击南京,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率军绕过有重兵把守的城池,一路南下,朱允炆仓皇之下命梅殷率领四十万大军镇守淮安,以抵挡朱棣大军。

1402年4月,朱棣率大军来到淮安,派使者以进香为借口欲图借道,不料梅殷大义凛然的怒斥朱棣,并派人将使者的耳、鼻全都割掉,只留下嘴巴转达自己决不让路的意思,朱棣无奈之下只得率军改道,从扬州进军南京,同年6月,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7月,朱棣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

大家有没有觉得有点不对劲?梅殷的四十万大军去哪了?

据史料所载,梅殷怒斥朱棣后就按兵不动,后来朱棣改道扬州他也没有派兵从后面追击,就连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危在旦夕时,梅殷依然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回援的意思,所以说朱棣能够如此顺利地攻破南京,梅殷实在是“功不可没”,但凡他出兵抵挡朱棣或者率军回援南京,历史都很有可能改写!

那么梅殷最后是何结局呢?

据《朱棣传》所载,朱棣称帝后,逼迫宁国公主写了一封血书送于驻扎在淮安的梅殷,信中告知梅殷建文帝已经身陨,让他前往南京“报道”,梅殷看罢信后,假仁假义的大哭一场,先是要随建文帝而去,后来又决定忍耐一会,在为建文帝发丧后,梅殷放弃兵权,赶往南京,朱棣本以为当初梅殷没有率兵回援是已有归顺之意。

所以兴高采烈的亲自迎接,见到梅殷的第一面就说“驸马你辛苦了”,没想到梅殷板着脸回了一句“劳而无功,忏愧罢了”,朱棣听出梅殷话语中的揶揄取笑之意,脸色一沉,强忍着没有发作,之后便派人监视梅殷的一举一动,在得知梅殷常有一些“叛逆之言”后,朱棣对梅殷越发的不满起来,当初那点“情义”荡然无存!

永乐三年十月,梅殷入朝途经笪桥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挤入水中,一命呜呼,随后两人上奏朱棣,声称梅殷是自己想不开才投水自尽了,朱棣没有详查,只是命梅殷的家人处理后事,不料宁国公主得知丈夫的死讯后,跑到朱棣面前又哭又闹,一些大臣也站出来指证是谭深和赵曦故意将梅殷挤入水中,朱棣骑虎难下,只得下令彻查,最后将谭深、赵曦二人斩首抄家,并封梅殷的两个儿子为官,此事就此了结。

事情的真相大家都心知肚明,谭深、赵曦二人若是没有朱棣的授意,断然不敢加害驸马,只是两人没有想到他们最后成了朱棣的替罪羊,只能说伴君如伴虎了!

标签: 历史靖难之役明朝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结发妻子赫舍里氏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康熙皇帝结发妻子赫舍里氏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康熙皇帝八岁登基为帝,十四岁亲政。其从辅政大臣鳌拜手中夺得权利后,开始励精图治,其平三藩、败明郑、三征噶尔丹,笼络汉人士子,注重发展经济,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史

  • 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的真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的真爱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她的父亲是一等公佟国维。佟国维是清朝外戚大臣,是孝康章皇后(康熙皇帝生母)的弟弟。佟国维曾抓过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也曾两次随康熙皇帝征讨噶尔丹

  • 周厉王时期百姓过得很差吗?为什么会暴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周厉王,周朝

    周厉王时期百姓过得很差吗?为什么会暴动?这是因为他让百姓所痛恨,故而才有了暴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周厉王这个人,还颇有些神奇,比如:“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及孝王崩,厉王立,王室大乱。”意思就是说周厉王出生的时候不仅冬天下冰雹,而且牛马死了很多。这都

  • 李世民当初为何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被逼无奈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为何会发动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大多都是褒奖。从李世民的政绩出发,他是少年英雄、开明豁达,开创贞观之治,乃真千古一帝。但也有人从他发动玄武门之变评价,说他冷血无情,弑兄逼父不仁不义。可李世民为何会发动玄武门之变呢?真

  • 历史上康熙生母佟佳氏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康熙生母佟佳氏的故事。康熙皇帝继位后,后宫曾有两宫并尊的局面,分别是康熙皇帝的嫡母和生母。康熙继位后,尊嫡母为母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上微号曰仁宪皇太后,居慈仁宫。尊生母佟佳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微号曰慈和皇太

  • 李世民当初对秦人都能下手 李世民为什么还能称为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李世民,唐朝

    对李世民和亲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对亲人无比狠辣,为何被视为英主?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皇帝,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也有何不食肉糜的,有长在深宫大院的,也有自小乞讨最后当了皇上做英主的,当然了,也有明成祖这种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同样拥有杰出军事能力的唐

  • 乌雅氏作为雍正皇帝的生母 两人的关系为什么很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雍正,生母

    对雍正和生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为何说“生恩不及养恩大”?雍正的生母是乌雅氏,养母是佟佳氏,在雍正的回忆中,对乌雅氏的印象是比较模糊的,对佟佳氏的印象却相当深刻,甚至雍正自己还说“生恩不及养恩大”,足以见得雍正与生母乌雅氏之间的感情很一般。也许很多人觉得两人关系不好

  • 张飞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张飞是死在自己人手里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张飞,蜀汉

    还不了解:张飞之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真实历史上的张飞是死于自己人手里?真实的死因是什么?张飞,大家一定不陌生,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性格特点十分鲜明,张飞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一个性格粗犷,直率,同时又有点有勇无谋的莽夫形象,故而大家都习惯称作他为猛将张飞,一个猛字,道

  • 历史上东汉时期的刘宠为何被称为“一钱太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东汉,刘宠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一钱太守”刘宠的故事。东汉刘宠离任会稽太守,前往京师上任时,有五六位老叟拿一百钱给刘宠,为什么百姓会如此,是因为刘宠在会稽为官时为官清正、施政惠民,使得会稽得到了太平的局面,百姓由此对刘宠很爱戴,所以在他走

  • 皇三子胤祉无意于皇储的位子,为什么还被幽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胤祉,雍正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皇三子胤祉的故事。胤祉,是康熙皇帝第三子。胤祉在他的兄弟中,文学、书法、骑射都是很突出,可谓是文武双全之才,故而他曾备受康熙皇帝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胤祉被封为诚郡王,康熙后期发生了众子夺嫡事件,最终在康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