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死后都没有和康熙葬在同处 雍正的皇位真的是篡来的吗

雍正死后都没有和康熙葬在同处 雍正的皇位真的是篡来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84 更新时间:2023/12/24 22:23:16

还不了解:雍正康熙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坚决不跟老爹康熙埋在一起,雍正的皇位真的篡来的吗?

对此本文先把“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的问题澄清一下。

其实对于这个传言,稍加思索就了解不可能是真的,因为这里面纰漏太多了,主要有三个错误。

第一,在汉字简化之前,“于”和“於”完全就是两个汉字,“于”这个字在清代只是个姓氏,不能和“於”混用,所以当时是不可能写“传位于四皇子”,而是“传位於四皇子”。

第二,清代“四皇子”的称呼也不对,正确的称呼应该是“皇四子”。

第三,在书写继位人时必须把爵位和名字都写上,只写一个“皇四子”是肯定不行的。

除了以上所说的三个错误以外,清代的正式文书还必须有满文版本,而满文和汉文不一样,更无法更改。因此这个问题完全就是民间杜撰的,都不需要多做解释。

如今康熙的遗诏早已由辽宁省档案馆公布的,其中明确写道:

“雍亲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康熙遗诏》早已公布,遗诏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明明白白的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而不是所谓的“皇四子”)

总的来说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是不可能的,不过虽然更改遗诏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但康熙的遗诏本身是真是假?现在还是个谜团。

康熙遗诏并不是康熙亲自写的,至于是谁代笔的也没有交代清楚,这份遗诏是在康熙去世很久以后才被雍正拿出来以塞悠悠之口的,对此很多人都质疑为啥雍正不在第一时间拿出这份诏书,这玩意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干嘛要藏着掖着,为啥不在第一时间拿出来以正视听呢?

(雍正皇帝,清兵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而对于坊间的非议,雍正皇帝则在一本叫《大义觉迷录》的书中进行了辩解。他对康熙皇帝驾崩当天的情况作了描述。

雍正说道:

在康熙去世之时,他因负责南郊负责祭祀之事,所以提前在斋所斋戒。到康熙61年11月13日,父亲康熙突然召见他去畅春园,而在他赶到之前,诚亲王允祉、淳亲王胤祐、阿其那(胤禩)、塞思黑(胤禟)、允?、允祹、怡亲王允祥、隆科多都已经提前抵达康熙皇帝御驾前。

此外,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贝勒允禑、贝子允祎也都在康熙的寝宫外候着。

眼瞅着人来的差不多了,康熙便宣布四阿哥胤禛为自己的继任人,于是大位便在众目睽睽之下传给了自己。

但是在雍正赶到畅春园后并没有立即获知自己继位的消息,而是到了晚上康熙去世之后,隆科多才宣读遗诏,雍正这才了解是自己继位了。

不过雍正后来又说,当得知自己继位之后,诸大臣都向自己行礼,唯有八阿哥一党等人对自己非常无礼,胤禩甚至朝自己劈腿而坐,若不是自己克制,肯定激出事端了。

从雍正自己的描述中,我们总感觉他的叙述有些不适合逻辑。按照雍正的意思,早在他到达畅春园之前众人就已经了解他要当皇帝了,而在他到达之后康熙皇帝和众人却不向他透露此事,这个举动确实有点看不懂。

而且当雍正得知自己继位后,八阿哥胤禩的表现非常愤怒,感觉像是刚刚得知雍正继位一样,但实际上他早就了解雍正继位了。因为在康熙宣布遗诏时,胤禩就在康熙床跪着,他应该早有心理准备才是,不至于如此激动了。

从雍正的描述来看,感觉在康熙去世当天,八阿哥胤禩等人并没有提前来到畅春园,他们很有可能是在康熙死后才赶到畅春园的,然后就被告知四哥胤禛已经继位,这才使得胤禩火冒三丈,对雍正作出无礼的动作。

而在雍正继位之后,他并没有立即对天公布康熙遗诏,并且在自己地位巩固之后,残酷打压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两人最后都被圈禁而死。

虽然雍正坚决否认胤禩和胤禟是自己杀的,也不承认自己谋朝篡位,但是他死后却违背了子从父葬的人伦传统,自己单独搞了一个清西陵,这如何不令人疑窦丛生呢?

(光听名字,清东陵和清西陵貌似是挨着,只不过是一东一西罢了,但实际上两地的直线距离超过240公里,中间整整隔着一个北京市,即便是今天走高速也得近三个小时才能从西陵跑到东陵,如果不是心中有鬼,雍正干嘛把陵墓迁到那么远的地方)

正是由于雍正的辩解漏洞百出,所以雍正死后乾隆皇帝立马就把《大义觉迷录》给禁了,任何私藏、传印之人统统死罪,可见乾隆皇帝对于这部书的忌惮。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雍正是否谋朝篡位的谜团仍旧争论不休,而至于其中真相?估计短时间内很难得出结论。

标签: 历史雍正康熙

更多文章

  •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曹植,曹魏

    曹植,字子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

  • 朱元璋立皇长孙到底是不是一个错误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朱标的早逝,对朱元璋影响非常大,也让人觉得可惜。当然了,更关键的是朱元璋接下来要选择谁做接班人呢?这个对他来说非常重大。然而他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那么他做错了吗?当然没有,朱允炆是他最佳的选择了。关于这个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经常有人会说,儿子朱棣和他个性差别不大,能力又很强,直接选择朱棣就

  • 项羽并不是莽夫,为什么打不赢刘邦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汉朝,项羽

    在上文《破釜沉舟再复盘:项羽真的是有勇无谋一介武夫吗?》我们讲到了,项羽并非有勇无谋一介武夫,其实他是智勇双全的,可为何他还是兵败垓下,被刘邦打败,落了个自刎身亡的结局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项羽,海佑的评语是这样的:此人打仗一流,智勇二流,战略三流,后期昏招频出,最终招致失败,沦为了悲情侯。项羽为什

  • 历史上庾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庾信,南北朝

    南齐,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萧道成所建,定都建康,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庸俗之人往往喜欢以貌取人,见长得“五大三粗”者便视若屠夫役卒,见“眉清目秀”之人便以为是儒雅学士,结果张飞本是诗文达人、书法大家,朱由校却是目不识丁,身居九

  • 曹操打败了袁绍后,为何后来会去祭拜袁绍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曹操打败了袁绍及其子袁尚平定了冀州,亲自去袁绍的坟前吊祭。曹操在坟前拜了又拜,哭得甚是哀切,回首对众官诉说往事: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吾问之曰:“足下之意欲如何?”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

  •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与曹操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空城计,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这便是后世熟知的“空城计”。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战火纷飞,出现了许多流传

  • 汉武帝为何重用霍去病和卫青?因为裙带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汉武帝,西汉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什么如此重用卫青和霍去病?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青和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朝将领,两人率领大汉铁骑数次击溃匈奴,被誉为“帝国双壁”,也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军人的表率,而且同时位享武庙。卫青第一次领军作战,就被汉武帝封为车骑将军,与李广等将领并列单独

  • 朱瞻基当开创了仁宣之治 朱瞻基最后为何有朱祁镇这样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朱瞻基,朱祁镇

    对朱瞻基和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开创仁宣之治的朱瞻基,为什么会有朱祁镇这种儿子?出生于宣德二年的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嫡长子。朱祁镇的人生堪称“传奇”,他一生两次登上皇位,甚至还沦落为敌国俘虏却被放回,明英宗这一系列的操作,也是古今罕见。不过,除了他的这段“传奇”

  • 赤壁之战爆发时,刘备在做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赤壁之战,刘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的吴蜀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操军队进行了交锋,史称赤壁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赤壁之战

  • 明朝末年为什么会兴起东林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明朝,东林党

    众所周知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那么明朝末年为什么会兴起东林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败坏,封建压榨导致人民不断起而反抗。面对政治经济困难,1573年(神宗万历元年),首辅张居正开始进行改革,在澄清吏治、改进税制、增辟财源、兴修水利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