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一考生在试卷上写8个字就中了状元?

清朝一考生在试卷上写8个字就中了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59 更新时间:2024/1/17 1:34:00

清朝一考生在试卷上写8个字就中了状元?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如若在考试当中出现失误,那么可以通过进入到其他行业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但是对于古人而言读书重于一切,十年寒窗无人问,也只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唯有通过科考并取得优秀成绩,才是最佳出路。在古代科考似乎成为了功成名就的唯一途径,所以古人对于科考极为重视,甚至有人已经年过花甲还在参加科考。

尤其是对于穷苦人家来讲,科考更是他们唯一的出头之路,在光绪21年出现一位穷考生,凭借着八个字的答卷成功得到光绪皇帝的注意,并且被御赐为当年的状元,这个人就是骆成骧。而光绪会如此激动,主要就是因为骆成骧的答卷之上赫然写着的八个字,却道出了当时清朝面临的问题以及如解决,也因此让光绪皇帝看到这样的考生心生感动!那么究竟是哪八个字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骆成骧努力学习

骆成骧出生于普通的农民之家,对于清王朝时期来讲,农民之家就已经注定生活比较拮据,而骆成骧在7岁之际就失去自己的母亲,令他的家庭状态看起来更加不堪。即便如此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成长,在父亲的影响下骆成骧成长的极为善良,也正是这样善良才令他在父亲也去世后得到他人的收养。寄人篱下的生活自然是有许多苦楚,即便是收养他的人属于比较善良,就是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骆成骧发誓一定要成就一番事业,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值得庆幸的是养父母一家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所以骆成骧也因此拥有了学习的机会,或许是因为心中有梦想,所以自幼骆成骧读书就极为刻苦,甚至还会在闲暇之余去帮助养父母。正是他的这种听话懂事逐步获得养父母的认可,而他也因为自己的父母去世而更加善良,与周围邻居相处得也极为融洽。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到成都锦江书院,而他的养父母也希望他可以有所成就,骆成骧的聪慧也在这所学院得到认可,自上后他就走上了科举的道路,想要考中状元光耀门楣。

清末年间的局势动荡已经极为明显,在这种时代当中想要高中并非易事,他为了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博览各领域当中的书籍,勤奋加上一些天赋令他对时事政治拥有极为独到的见解。在恩师的领导下他发表了大量的争辩章,后续仅14岁的他就凭借着优秀的文章参加考试,后续更是进入到更好的学院学习。也正是前面的这一番努力,才令他后续能够凭借八个字就被皇帝御赐为当年的状元。

凭借八字拿下状元名号

对于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讲,在清末想要高中并非易事,所以骆成骧在进京赶考之际就已经拥有了心理准备,在初次落榜后外加盘缠已经用完的情况下,他也并没有气馁。他坚持在京都准备再次考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听到了更多关于京都之事,了解到当下朝廷的状态,并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正是在此时积累的各种经验,令他的见识更加的广阔,最终凭借自己的独到见解拿到了殿试的机会,也因此状元名号迈进一大步。

通过层层考试终于进入到清王朝的大殿当中,对于一位普通的学子来讲,进入到皇宫大殿是极为荣耀的,但是骆成骧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自我,即便是在看到光绪皇帝时还是可以保持自己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之下,骆成骧写下了“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八个大字,光绪帝看到他的回答后当即感到极为震惊,随后就与其探讨起当下的局势,而骆成骧也因此将深埋于心中的见解全部倾倒出来,新奇的论点再加上清晰的思维,令光绪帝意识到此人的才能远不止于此,当即就将其定为当年的新科状元,也因此奠定了他后续政途的光明前景。

骆成骧一生正直

之所以光绪会对于他的八个字如此激动,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清王朝已经腐朽不堪,而骆成骧却在重重压力之下指出了慈禧太后的问题,力求可以实现求变思想。正是这样的见解打动了光绪帝,所以后续他先是成为翰林院编修,在任职不久后就成为京师大学堂提调,显然这些官职的担任已经实现了他光耀门楣的效果,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步于此。多年的见识令他意识到,清王朝已经出现问题,所以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后续他一直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着周边人,奈何他一人之力过于有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的出现却无力改变,最终他选择回到川蜀。在无力改变朝廷的情况下,他选择回到学校教书育人,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后人,力求可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变法的重要性。虽然贵为状元,但是并没有为了高官厚而随波逐流,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却帮助更多的人,尤其是针对于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他都是全力帮助。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为后续的清王朝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只是那时的清王朝内部已经腐朽不堪,想要改变已经为时已晚。

即便是在他为官之际,也一直是清廉自守之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坦坦荡荡,虽然无力改变朝廷但是他一直坚守自己的原则,为官多年的他仍旧是一贫如洗。正是这样的他才会换来百姓真正的爱戴,在他61岁离世之际,当地百姓均为其送行,其壮观程度难以想象,自此后一代清官骆成骧的一生就此结束,但是他正直的作风却被后人永远牢记。

总结:曾经用八个字就令光绪帝落泪的骆成骧,用自己的一生去为清王朝付出,虽然并没有将现状改变,但是他的能力却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为何后续百姓会对他之死惋惜的主要原因。而光绪帝也为自己能够得到这样一位状元而感到欣慰,奈何当时的清王朝已经回天无力,如若骆成骧生于清朝鼎盛时期,势必会有一番作为出现,只是生不逢时令他满腔抱负无处施展,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光绪帝对他也是极为欣赏,相信这些认可就足以令他感到安慰。

标签: 历史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揭秘:东吴为什么要夺回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揭秘:东吴为什么要夺回荆州?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官渡之战之后,曹操成为北方的王者,带着战胜者的余威南下攻城略地,准备一统天下,赤壁的一场大火让他称霸天下的美梦破灭,天下走上了三分的道路,孙刘联盟成为曹魏势力最大的对手。然而,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打破了原本的平衡态势,让三

  • 朱元璋那么喜欢朱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那么喜欢朱标的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朱元璋和自己最心爱的马皇后生的孩子。而且朱元璋有朱标的时候都已经是27岁左右的时候了,早放在古代,几乎快同等于是老来得子了。朱元璋对待朱标可以说是真真切切的父慈子孝啊,就比如说朱标刚出生的时候,

  • 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什么能惊艳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什么能惊艳千年?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不足百字的短小铭文,文风骈俪,句子多采用排比、偶句的形式,一韵到底,富有诗歌的蕴藉之美。这篇如此短小的铭文,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有口皆碑,主要还是因为文中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借刘禹锡的话来

  • 隋炀帝最后的翻盘机会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隋朝

    隋炀帝最后的翻盘机会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作为大隋第二代皇帝,隋炀帝非常具有争议性。原因是他几乎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或者说他是矛盾的化身。他具有英明雄主的特点,同时也有昏庸皇帝的本色。在他继位后,他的历史政绩非常卓著,单是一条被誉为水上长城的大运河,就堪比千古一帝

  • 李世民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年少有为、才华横溢,他在登基之后广纳贤臣、勤于朝政,所施仁政为黎民百姓带去极大福利,于天下国民而言,他算得上一代明君。然而人无完人,李世民晚年做了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他的三皇子在被处斩之前说了九个字,

  • 乾隆皇帝为什么没有保护好和珅 和珅一定要死不可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为了嘉庆皇帝用心良苦。乾隆死后没多久,嘉庆就刺死了和珅,最终和珅在狱中自尽身亡。乾隆生前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宠信和珅不假,但是他也明白和珅是怎么样的人,他更明白如果和珅不死,政治天秤失衡,嘉庆也难以掌握实权,嘉

  • 乾隆为什么不办和珅 乾隆为什么对他如此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乾隆,和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和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为何迟迟不办和珅?只因这颗“摇钱树”实在太合他的胃口!对于乾隆这位大清皇帝,现在人们对于他的评价往往是“英主”居多。或许是受影视剧的影响,也或许是对于“康乾盛世”的过分推崇。但不管怎样,他前半生的功勋确实值得肯定,可是越到晚年

  • 乾隆从让位到去世前后有三年时间 和珅为何没有和嘉庆搞好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和珅,嘉庆

    对和珅与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明有三年时间,为何和珅没有好好利用,提前和嘉庆搞好关系?嘉庆一上台,就把和珅给杀掉了。说起来,如果和珅不了解嘉庆要当皇帝,没办法提早也嘉庆搞关系倒也罢了。可是,从乾隆把皇位让给嘉庆,到乾隆去世,前后有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时间里,嘉庆就一直

  • 李治身为皇家中人 李治为何对武则天如此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李治,武则天

    对李治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在帝王家的李治,何以能对武则天爱得那么纯粹?在中国古代,生于帝王之家,本就没有什么选择爱情的机会,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权利而斗争,婚姻不过是为了政治斗争而选择的强强联合。对生于皇室而言,皇室的爱情也是具有很高的功利性,有时是为了牵制权利,

  • 乾隆帝登基之后,谁是他册封的首位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乾隆,清朝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一位十分多情的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随着《如懿传》的开拍到预计播出,又掀起了一种清宫热,尤其是乾隆帝的后宫热。这里想要说说乾隆朝的首位皇贵妃,她是谁?她又是什么时候被晋封为皇贵妃的?这个女人与乾隆帝之间的爱恨情仇。乾隆朝的首位皇贵妃不是乾隆帝的继后乌喇纳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