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浦江与春申君的关系

黄浦江与春申君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05 更新时间:2024/1/24 11:24:00

春申君黄歇(?一前238),楚国贵族,有门客三千并乐善好施, 与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他在楚顷襄 时任司徒,考烈王即位后任为令尹,封给淮北地十二县,并封为春申君。后来改封于吴,即现在的江苏苏州。

上海简称“申”,黄浦江又称申江、黄浦、歇浦、黄歇浦。人们发现,这些名称中或有“申”,或有“黄”,或有“歇”,都与春申君黄歇有联系。传统的解释是:春申君曾受封于申江(黄浦江)一带,并且曾经疏凿申江,因此,上海和黄浦江就与春申君黄歇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学者们并不同意。龚家政指出,在《史记• 春申君列传》中清楚地记载着:“(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并因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由此可见,“春申君”是黄歇受封淮北十二县时的封号,后来他改封江东,封号仍然沿袭,他的受封与申江并没有关系。

再从地理沿革来看

自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6世纪的一千四百年间,长江南岸的海岸线一直是自江阴以下,沿嘉定的黄渡、青浦的盘龙镇、吴漱江的漕泾一线至杭州湾,现在的上海市区、浦东新区、奉贤和嘉定的大部、青浦的东部都是唐代以后由长江的泥沙淤积而成的。也就是说,在唐代以前,不存在“申”这个地方,也不存在“申江” 这条江。那么,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的春申君又怎么可能在申江受封,怎么可能去疏浚申江?

黄浦的名称不见于汉唐时期的任献,最早的记载大概要数刻于南宋淳祐十年(1250)的《积善教寺记》碑文:“西林(指今浦东三 林塘的西林)去邑不十里,东越黄浦,其南抵周浦,皆不及半舍。寺之在周浦者曰‘永定,在黄浦者曰‘宁国而西林居其中,盖所谓江浦之聚也。”《读史方舆纪要》上也有了“黄浦在县东,大海喉吭也” 的记载。但此中的“黄浦”还不等同于今日的黄浦江。今天的黄浦江实际上是明代永乐年间大兴水利后正式形成的。

古代的太湖是由三条主要的大河承担其泄洪和蓄水的任务的,它们是:今浏河的前身娄江、 今为苏州河的吴漱江,以及今黄浦江的前身东江。东江从秀州塘发源,由东南流至海盐注入东海,曾几次改道。南宋以后,原水域最宽广的吴漱江逐渐派塞,每当雨季来临,太湖洪水来不及排放,而到了旱季又由于蓄水量不足形成干旱。

于是,永乐年间,就有了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治水工程。这项水利工程使东江最后一次改道,形成了现在黄浦江的流。这段历史告诉我们,“黄浦”这一名称的出现,与黄歇是没有关系的,而黄浦江的形成和疏浚,更与黄歇没有关系。因此,无论黄浦江叫不叫申江、黄浦、歇浦、黄歇浦,都与楚国贵族春申君黄歇风马牛不相及。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一再将“申”或“申江”与春申君联系在一起呢?有一说可作研究线索: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江苏江阴西面三十里,有申港,也叫申浦,其水东入无锡,西入武进,又北流入大江。《寰宇记》也说,江阴有申浦,春申君所开置。“申港” 和“申江”仅一字之差,在吴语中又谐音,或许就是由此原因,人们才会把上海的申江附会成由春申君得名的吧!

中国古代帝王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权臣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嫔妃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美女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战争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宫廷未解之谜

古代王侯将相未解之谜

古代文人名人未解之谜

民俗风情信仰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作品未解之谜

历史名胜的未解之谜

古代科学的未解之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非子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综合了商鞅的 “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韩非本是韩国贵族,与李斯同为荀

  • 田光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光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处士,“为人智深而勇沈”。当时,燕太子丹一心想谋刺秦王,太傅鞠武就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对太子丹说:“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田

  •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 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 《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

  • 印章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使用印章作为信物,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可是,印章的使用究竟始于何时呢?因史无明证,后世遂产生种种猜测。一、印章是春秋战国的。马衡在其著作《谈刻印》(《凡将斋金石丛稿》) 中指出,鉴于《周礼》《礼记》《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 等古代典籍记载和出土的古印实物,认为印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

  • 避讳习俗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避讳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殊的习俗,即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 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遇应讳的字,就要读白或写白,如林黛玉母名“敏”,黛玉每逢此字,即读如密或米;汉武帝因名彻,遂改官爵彻侯为通侯;孔丘的“丘”字,在古文献中总是写作缺笔的“丘&r

  • 天兵天将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众多的志怪小说中,没少见“天兵天将”,尤其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天兵天将”的数次恶战,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精彩得很。通常,人们并不把它当回事,因为这充其量是小说家言,出于作者想象而已。然而,在一些以记载翔实可信著称的笔记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甚

  • 山海经的岐舌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山海经》是上古时期一部重要的地理著作,它除了记录各地的山脉河流以及动物、植物、矿产等,还记载包括中国及中亚和东亚广大 地区的一百多个邦国。当然,所谓邦国,很大部分仅是一些部落而已。 其中有一些邦国的国名十分奇特,如结匈国、羽民国、議头国、穿胸 国、交胫国、岐舌国、三首国、长臂国、三身国、一臂国、奇

  • 英国巨石阵什么时候建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2008年3月至4月,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准确建造年代距今已经有4300年,即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早在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推断,巨石阵至少已有几千年以上的历史。考古证明,巨石阵的修建是分几个不同阶段完成的。前

  • 西班牙的建筑是什么风格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往往习惯于将那些有庭院和纯白墙面的建筑称做“西班牙”风格建筑,而事实上,这些并不仅仅是西班牙建筑的特点,差不多地中海沿岸国家、中东地区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建筑似乎都有着类似的特征。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西班牙风格”呢?西班牙建筑风格,其实是地中海风格

  • 古装剧的历史错误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今的古装剧有很多,但是无论做到多么良心的考据,有时出错也是难免。今天要讲的,就是不同年代题材的古装剧里,经常错得如出一辙的剧情桥段。希望可以在锱铢必较间,开开心心的涨知识。常见错误:诸葛亮打蜀旗《三国演义》题材的影视剧里,诸葛亮北伐的剧情,从来吸引眼球。战旗烈烈之间,诸葛亮覆雨翻云吊打曹魏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