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夜郎古国文化之谜:为什么说夜郎自大

夜郎古国文化之谜:为什么说夜郎自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04 更新时间:2024/1/19 7:48:28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原文是:“夜郎与汉使曰:‘汉孰与我大?’”这样,“自大”的名声也就落在夜郎头上,一戴就是两千多年。然而,有关它的历史情况,知者并不多。

“夜郎古国”,不管它是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物——国家也好,或者仍然不过是一个原始部落联盟也好,至少在战国时期至西汉河平年间,的确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夜郎王”虽因说了“汉孰与我大”的话,以至贻笑近两千年。不过,从当时“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等情况看,他确实是有自大的理由的。

不过,“夜郎古国”距今毕竟两千年了,在中国正统史家的笔下,对这样一个化外“南夷”小国的事迹,虽有记载,却往往语焉不详。加上以后以“夜郎”为地名者,时过境迁,远非当年旧地。这就使后来的学者众说纷纭,连“夜郎古国”的确切位置,也无人能道其详了。

近年来,随着“夜郎史”专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对有关“夜郎”地望、族属、社会性质等一类问题的了解有了较大进展。在这方面,首先是采用对有关史籍上的记载进行考订的传统方法。人们根据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所载:“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址、西有滇国,北有邓都国”和《云南通志·夜郎考》的考证,先划出一个“大夜郎国”的范围来,其范围大致在今贵州(除去东北部)、广西西北部、云南东部及四川南部边缘一带。又根据《史记》记载:“夜郎者,临牂牁舸(柯)江”,将探索范围进一步缩小,进而寻找“夜郎国”及其“国都”之所在。

关于“夜郎国”及其“国都”,一种看法是沿袭清人郑珍在《牂牁十六县问答》(载《遵义府志》)一文里提出的“今安顺府地即汉夜郎县”这一观点而稍作发挥,或说在安顺北部;或说在安顺、镇宁、六枝一带;或说在安顺县东南广顺。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夜郎国”及其中心区应在今黔西南州及六盘水地区,其东南境到贞丰、望谟、册亨一带。有人还依据《安顺府志》和《威宁县志·夜郎县考》上的论述推断:西汉成帝河平中,牂牁太守陈立斩“夜郎王”兴时所到的且同亭,就是“夜郎国”的政治、军事机构所在地,它约在今贞丰、望谟一带,甚而指称“与北盘江会于贞丰之者香,即夜郎国都也。”

不过,围绕古代典籍有限记载进行考订的传统方法,已经难以有新的突破,即如上述几种观点,大都只是沿袭明清学者的说法而已,且其中多有难以自圆之处。解放以来,贵州、云南等地的考古发现,则为探索夜郎故地打开了新的局面。几十年来,在贵州清镇、平坝、安顺、赫章、兴义等十一个县内,已发现不少汉代遗址和汉墓等。如安顺县东南宁谷公社汉墓就有百座以上。

众多的考古发现,不仅证实了“夜郎古国”的存在,而且还印证了“夜郎国”中心在贵州西部偏南地区的文献考订。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史记》、《汉书》都提到过的“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中的“滇王”之印,早在1985年已从云南晋宁石寨山六号墓中发掘出来。我们可以期待,随着贵州地方考古工作的全面展开,虽然不一定能将两千年前的“夜郎王之印”和《华阳国志》上留名的“夜郎庄王墓”发掘出来,但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古夜郎遗物、遗址重见天日,且为我们提供更多、更有说服力的有关材料。

此外,从民族学的领域切入,是解开“夜郎”古国之谜的又一突破口。因为,在夜郎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越人、濮人及少数氐羌人等,他们或是今天仍生活在贵州、云南、四川、广西一带的彝、苗、侗、布依、水、仡佬族的先民,或与这些民族的先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通过对数以百计的古彝文典籍和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古歌、传说的翻译和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从而也为我们传递来不少有关古夜郎国情况的信息。如解放后贵州毕节地区翻译的水西彝文巨著《恩布散额》及《水西制度》、《洪水泛滥史》等等中,就有关于彝族六祖后裔约在战国时期迁入夜郎地区的记载。

而对于与“夜郎文化”有关的“滇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以及广西壮族西部文化(特别是桂西地区古代文化)的综合、比较的研究,亦有助于克服重犯“夜郎自大”、眼界狭窄的毛病,给古夜郎研究者以新的触发和示。因为,“夜郎文化”并不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它和这些比邻地区的文化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如,1957年在贵州赫章县可乐区辅初出土的西汉中期铜鼓上,其造型和鼓饰船纹、牛纹和羽人,就与云南“滇文化”的“石寨山式”铜鼓、四川西昌“邛都夷”地区的铜鼓、广西西林铜鼓葬使用的铜鼓,多有相似之处。

考古工作者为探求夜郎古国投入了大量心血,遗憾的是,由于未能找到夜郎王族或主体臣民的墓葬群,所以一直难以获得圆满的答案。笼罩在夜郎古国身上的重重迷雾,何时才能拨开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摩亨佐·达罗之谜:曾经的文明城市现在一片荒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滚滚流淌的印度河右岸,有一座半圆形的佛塔废墟,修建年代没有人知晓。白日狂风沙尘呼叫,夜晚寒风习习,尽收眼底的只有一望无际的信德沙漠。当地人称之为“死人之丘”。多少年来,这里一片荒芜,满目凄凉,没有人烟。可是,有谁想到这漫漫黄沙之下埋藏着一个曾经高度发达的文明城市呢!

  • 孔雀帝国之谜: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雀帝国是印度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帝国,它标志着印度从宗教运动转向政治发展。如果说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那么在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当然这并不是说印度就没有统一。印度也有统一,但这是文化的统一而不是政治的统一。印度文化强调的是忠于社会秩序而不是忠于国家,正如

  • 艾哈文化的开始和灭绝之谜:艾哈文化的发展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早在20世纪中叶,印度的一些考古学家在该国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发现了一处庞大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群,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考古学家认为,约四千五百年前,一个叫做“艾哈”的古人群迁移到这里,他们不仅成为梅瓦及邻近地区最早的居民,还创造了“艾哈文化”。“艾哈文化”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如何

  • 古埃及未解之谜:拿破仑的军队竟然打到了古埃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久以来,埃及就以众多的人造奇观而闻名于世。有人说,在埃及“只要你把铲子插入地下就一定能有所收获”,这个国家的巨大宝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无数探险者。究竟是谁首先打开了历史的大门,带领现代人走入了法老王的神秘世界?埃及学的热潮又是怎样掀起来的呢?这个话题也许得从拿破仑说起。1799年8月,拿破仑带

  • 埃及帝王谷之谜:帝王谷怎么来的有过人类足迹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埃及远离底比斯的地方,有一个荒凉山谷——帝王谷,那里酷热、干燥、几乎没有生命存在,但是对考古学家们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为有二十八个曾经有着无上权力的法老安眠在那深深凿进岩石中的墓穴中,与他们一起埋葬的还有财富和神秘。这个山谷一直用来安放法老的遗骨,是法老们的再生之地。神秘的帝王谷由何而来?它为历

  • 底比斯之谜:底比斯为什么称为百门之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公元前14世纪中叶的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尼罗河中游,曾经雄踞着一座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都城。这就是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的底比斯。为什么把底比斯称为“百门之都”呢?底比斯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它的兴衰是整个古埃及兴衰的一个缩影。从公元前2134年左右,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苏好代布兴建

  • 玛雅文明之谜:玛雅文明指什么文明怎么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玛雅古城的发现者斯蒂芬斯说:“每一个终点就是一个起点,当玛雅人神秘消失的时候,这个奇特的文明就注定要在后世人的心中刻下烙印。”对玛雅了解得越多,我们越是迷醉于它那些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判若鸿沟的文明要素——玛雅人的科学知识、技术水平、宗教思想、宇宙观、艺术创造等等方面,都达到了现代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

  • 奥尔梅克文化之谜:比玛雅文明更古老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一度认为,玛雅文明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但墨西哥各地许多风格各异的石制、陶制、玉制的雕像,使人们隐隐觉得还有一个更古老的传统。这些雕像大多有厚厚的黄种人嘴唇,扁平的鼻子,还带着一个奇怪的张嘴咆哮的表情,好像一个即将嚎啕大哭的婴儿的脸。有些婴儿更是青面獠牙,三分像人,七分似虎,这些雕像出土最多的是

  • 玛雅金字塔之谜:玛雅金字塔的意义更高于埃及金字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金字塔,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埃及法老的坟墓,实际上,擅长建筑艺术的玛雅人业建造了数量惊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不仅如此,玛雅人的金字塔有着比埃及金字塔更多的涵义。埃及金字塔几乎全是方基尖顶的方锥形,而玛雅金字塔的每个侧面不是三角形,而是梯形,它的下部为阶梯,上部是平台,平台上通常还建有庙宇。埃及金字

  • 玛雅人消失之谜:什么原因致玛雅人全部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830年,科班城浩大的工程突然宣告停工,在公元835年,帕伦克的金字塔神庙也停止了施工。公元889年,提卡尔正在建设的寺庙群工程中断了。公元909年,玛雅人最后一个城堡,也停下了已修建过半的石柱。这情形令我们联想到复活节岛采石场上突然停工的情景。这时候,散居在四面八方的玛雅人,好像不约而同地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