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花巨大代价接回蔡文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曹操花巨大代价接回蔡文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42 更新时间:2024/1/15 5:07:48

曹操花巨大代价接回蔡文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建安十三年(208年)对曹操来说是最忙的一年,年初北征乌桓回师,路上还看了大海、写了诗;之后首席参谋郭嘉死了,曹操还来不及悲伤,他最疼爱的儿子曹冲也死了。大喜大悲,都在这一年。这一年,曹操还杀了老愤青孔融和自己的私人医生华佗,当然这些都算不上最重要的事件,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是赤壁之战,曹操折戟沉沙、霸业遇阻。在这个多事之秋,曹操还忙里偷闲,专门派人去胡中接回了一代才女蔡文姬,成就了一段文化上的佳话。有人认为,曹操接回蔡文姬是为的是繁荣文化事业,甚至还有人说曹操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文姬归汉的确于国于家都是一件可喜的事,但说到这件事的背景和意义,或许并不如大多数人想的那样。

蔡文姬,汉末名士蔡邕之女,祖籍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圉镇),一生坎坷,先后有过3段婚姻,其中一段嫁给了当时的南匈奴人,并在那里生子。曹操就是派人去南匈奴接蔡文姬回中原的,南匈奴在政治上倾向于朝廷,听从朝廷的指挥,对曹操来说他们是附庸或者盟友。曹操出面要一个人当然不是问题,但这个人已经嫁到南匈奴多年,还生下了本族的后代,硬要她走,于情于理又很勉强。所以,认为文姬归汉事件本身加强了民族团结,显然没有站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来看,应该说曹操给南匈奴人出了道难题,最后迫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压力南匈奴不得不放行。

曹操不笨,当然知道这些,他知道去接蔡文姬不是件轻松的事,所以专门派出了使团,还带上了丰厚的礼物。问题是,一向很有大局观的曹操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肯定不是闲得慌,上面说了这一年他特别忙,不仅事情多,还净是伤心、伤肺、伤感情的事。有人说曹操与蔡文姬从小青梅竹马,因为念旧情才这么做的,这个说法则完全不靠谱。曹操跟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曾是同事,二人在朝廷都担任过品秩六百石的议郎一职,那时相识并成为挚友,蔡邕是曹操的故人,曹操很早见过蔡文姬也是有可能的,但说到二人谈过恋爱,那又是完全不可能的。

曹操出生于155年,蔡文姬出生于哪年史书没有记载,根据她的婚姻状况以及主要经历推测,多数人认为她出生在177年前后,曹操跟蔡邕作同事时已30来岁,而蔡文姬还不到10岁,他们没法青梅竹马。还有人说曹操接蔡文姬回来是为了发展曹魏的文化事业,这一点似乎也很难有说服力。曹操虽然抽空写写诗、写几篇文章,并取得了很高成就,但他整天满脑子都是军事问题、政治问题,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一时还提不到他议事日程。

更何况曹营并不缺文化人,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是大文学家,养子何晏是大哲学家,还有建安七子以及没有排上号的一大堆文人,曹操不缺蔡文姬这一个。说来说去这些都不是理由,唯一说得过去的理由似乎还是旧情,不过不是儿女之情,而是故人之情,因为对老朋友蔡邕的情谊,曹操想把他的后人接回故乡来。但仅为这一点又派使者、又带礼物,还冒着破坏联盟的危险去要人,理由仍有些勉强。

那么,曹操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一点也许可以从蔡文姬与众不同的身份上去分析。蔡文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身份?她不就是蔡邕的女儿吗?对,蔡邕的女儿就是与众不同的身份。都知道蔡邕是大学者、大音乐家,也是耿直的朝臣,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当朝国史的修撰者,他参与了《东观汉纪》部分篇目的撰写,并且写的内容最多。

西汉的历史有班固的《汉书》,东汉有范晔的《后汉书》,这都是正史。不过在东汉本朝,汉光武帝时就设立了官方修史馆,任务是写当代史,书名叫《东观汉纪》,历史向前发展一段写一段,许多学者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汉灵帝时蔡邕、杨彪、卢植、韩说等人参加了编撰,其中蔡邕撰写了《灵帝纪》及其它列传42篇、志10篇。

所以,王允要杀蔡邕时蔡邕提出《东观汉纪》还没修完,他愿意像司马迁那样受刑赎罪接着续史,正是这句话提醒了王允,王允决不允许当代历史由他的对手蔡邕书写,坚定了杀他的决心。蔡邕所作数十篇纪传是史书中提到的,具体篇目由于天下纷乱而佚失了,《东观汉纪》的主要撰写者后来是杨彪。

曹操对杨修的父亲杨彪没有多少好感,曾找借口整治过他,这是一个政治上不在同一个战壕里的人,书写历史的笔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曹操当然不放心。当时修史不像现在,有档案馆、图书馆以及数据库,找几个专家就能拉起个写作组,那时资料匮乏,人才难找,做学问更私学以及家传,朝廷东奔西走,国家档案、图书早已散失迨尽,个人所藏图书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同时还要靠学者们的另一个苦功:默诵。

蔡文姬归来后曹操曾问她:听说你们家原来有很多书,不知道你还有多少印象?蔡文姬回答说:先父给我留下了4000多卷书,流离涂炭,已经没有保存下来的了。根据我自己的记忆,也只能保存400来篇。能背400多篇文章已经很惊人了,说明当年蔡文姬在父亲左右,对蔡邕的创作很熟悉,其中也包括修史方面的工作。蔡邕虽然不在了,但蔡文姬还在,让她靠着记忆续写《东观汉纪》才是曹操接她回来的主要原因。

这项工作只有蔡文姬才能完成,但到了后来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曹丕禅代,汉朝灭亡,汉献帝成了山阳公,《东观汉纪》写到汉灵帝就终止了,蔡文姬续写的篇章也就没有流传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梦见好多硬币零钱预示着什么?有什么特殊意思?

关于卖端午节粽子广告语,关于卖端午节粽子广告语

梦见龙卷风_周公解梦梦到龙卷风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龙卷风好不好

歌德名言名句中英文对照大全

父母之命、门当户对:清朝人真的是遵循这样的婚姻形式的吗?

标签: 主要目的是

更多文章

  • 26岁的诸葛亮毫无政治经验,刘备为何三顾茅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茅庐

    26岁的诸葛亮毫无政治经验,刘备为何三顾茅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世家子弟多了去了。何况诸葛亮还是因战乱从北方流落荆州的外来户,他有什么刘备特别需要的价值?17岁的诸葛亮可不是普通的外来世族。在后来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公元198~207年),他深深地融入了荆州统治阶层之中,成为人际网络重

  • 揭开刘备摔阿斗的真正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斗

    揭开刘备摔阿斗的真正用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长坂坡上,刘备怒摔阿斗,是真心生气还是只是为收买人心?试想想,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将跟随刘备十数年,危难相持,为了阿斗身陷敌军之中。七进七出,把阿斗稳稳地搂在怀中,常人也难免感动,何况以仁义立身的刘备。所以刘备得做点表示,总不能让别人冷眼。新三国赵云

  • 解密:李郭汜为何能扰乱后董卓时期的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朝政

    东汉末年,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立了刘协为皇帝。自己独揽大权,董卓残暴不仁,鸩杀了太后和汉少帝,又惨无人道的杀戮人民,激起了天下民愤。后来董卓部将在司徒王允的策反下,刺死了董卓。自此东汉王朝迎来了后董卓时代。董卓是个强人,没有董卓的时代,是枭雄缺失的时代,这个时代董卓的部将李郭汜居然拉起了队伍,在长安

  • 刘焉:割据西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焉

    说起刘焉,也算是在后汉末年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早年在朝廷身居高位,可突然之间又在权利的中心销声匿迹,跑到边远的益州做起了州牧;朝廷在全力剿灭早期道教分支——太平道组织的黄巾起义时,他却和道教的另外一个分支——五斗米道的首领张鲁相互勾结,还私自给了张鲁一个督义司马的官做;诸侯混战打得热火朝天,他又躲在一

  • 孙吴奠基人孙坚简介,孙坚的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吴

    孙吴奠基人孙坚简介,孙坚的生平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坚,姓孙名坚,字文台。汉族人,出生于155年,死于191年,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家在富春,祖坟在城东。孙坚少时为县吏,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以武勇成名,17岁便敢独击群贼,还斩杀了一名。阳明皇帝许昌造

  • 《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反目的真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目的

    《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反目的真证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据《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注引《蜀记》中说:“曹公与刘备围布于下邳。云长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长心不自安。”从中不难想见,秦宜禄的妻子是非常漂亮的,

  • 刘备的义子刘封是谁害死的 原来竟然是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义子

    刘备的义子刘封是谁害死的原来竟然是诸葛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封是刘备沦落荆州时收得一个义子。他本姓寇,是罗侯之子。刘封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作战非常勇猛,膂力过人。当年,刘备西进受阻,刘封与诸葛亮、张飞一起溯江西上,一路上斩将搴旗,立下了不少功劳。刘备得到益州后,封他为副军中郎将。然而,刘

  • 历史解密:三国士族真的是个毫无贡献的阶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国士

    历史解密:三国士族真的是个毫无贡献的阶级?,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门阀士族是从东汉末年到唐朝末年的中国中坚力量,皇权和基础人民的纽带和桥梁。公元前后的世界的技术条件是没有办法维持一个以自耕农为基础的大一统帝国的。知识太昂贵,不可避免的集中到一小部分手中,皇帝要想挑选官吏,只能从这个群体里面选,这

  • 三国黄忠太猛了!62岁单挑魏延71岁刀劈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单挑

    在中,黄忠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一个遗憾的。良马当遇伯乐,好马得配好鞍。黄忠就是一个奋发于沙场的好马。可是多年来,他一直在韩玄这位庸主手上,直到61岁才遇明主。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关于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他与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208年,占领荆州,

  • 姜维与赵云单挑结局如何?姜维与赵云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单挑

    姜维与赵云单挑结局如何?姜维与赵云谁厉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写赵云攻天水郡城时与姜维有过一战: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