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199),东汉末年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字伯硅。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西)人。他年轻时以重义有节、作战勇敢闻名,后来刚愎自用、骄横跋扈、记过妄善,终至夷败。>>一、酹酒辞祖白马义从>>公孙瓒出身于官宦家庭,但因为母亲出身微贱,开始只做了郡中小吏。他为人仪表堂堂,声音宏亮,口齿清晰,聪敏有才。每次向长官报告事情,他都直截坦率,而且能把几个部门的事说得有条不紊,从无遗忘错失。太守对他大为器重,把女儿嫁给他,派他到缑氏山中随卢植读经,公孙瓒因此得以粗通书传。>>后来,公孙瓒被推举为上计吏。上任不久,当时的刘太守因犯法被押送朝廷,按规定不准下属官吏接近。公孙瓒便改容易服,谎称侍者,亲自侍奉他,并为他赶着车送到京都。太守被判流放日南,公孙瓒又祭辞先人,随太守南行。走到半途,遇赦而回。到郡后,他被推举为孝廉,受命为辽东属国长史。>>一次,公孙瓒带领几十名骑兵巡行边塞,突然遇到了鲜卑骑兵数百人。他指挥众人退入空亭,然后说:“如果不冲出去,我们就全完了!”说着,拿起长矛,两头装上矛刃,率先策马踏入敌阵,左冲右突,杀伤数十敌兵。随行骑兵受他激励,也奋力作战,一以当十,终于脱身。>>中平四年(187),朝廷命公孙瓒督率乌桓突骑和车骑将一起讨伐凉州盗寇。正值乌桓大人丘力居叛汉,和渔阳人张纯联合,进攻蓟中。公孙瓒率军追讨张纯,因功升任骑都尉。张纯又和丘力居等人侵渔阳、河问、勃海,进入平原郡,所到之处,多行杀掠。公孙瓒追击张纯,张纯大败,抛弃妻子,逾塞奔逃。公孙瓒孤军深入,反被丘力居等包围在辽西管子城。公孙瓒部被围二百多天,粮马食光,便分散突围。当时天降大雪,士卒死伤大半。敌人也饥饿疲惫,逃到柳城去了。朝廷下诏任命公孙瓒为降虏校尉,晋封都亭侯,仍兼任属国长史。>>由于统帅兵马接连不断地与边寇作战,所以公孙瓒一听到有警报传来,就声色俱厉,恨不得立刻赴敌,与之决死。在战场上,他亲冒矢石,身先士卒,望尘逐奔,不惮险阻,有时白日鏖兵不歇,便继之以夜战。时日一长,边境敌军都能够辩认出他的声音,听到后,奔走避之,唯恐不远。公孙瓒乘白马,部下有善射士卒几十人,也乘白马,常跟随在他左右,做他的羽翼,自称是“白马义从”。乌桓人互相传告,说在战场上一定要避开白马长史,莫撄其锋。在平日,他们也把公孙瓒当成假想敌,画出他的图像,策马弯弓射之,一旦射中,部伍皆呼万岁。>>二、构隙刘袁据幽滋骄>>当时,献帝被劫持到长安,很想返回东都。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正任侍中,献帝让他乔装改扮,逃出去找刘虞,让其率兵前来接驾。刘和到南阳,南阳太守袁术想利用刘虞,便扣住刘和不放,答应刘虞兵到,他和刘虞一起西进。公孙瓒知道袁术心怀异志,阻止刘虞,刘虞不听。公孙瓒担心袁术知道此事会怨恨自己,派堂弟公孙越率领一千骑兵到袁术那里,并且暗中怂恿袁术抓住刘和,夺其兵权。从此,刘虞和公孙瓒矛盾愈发明显。刘和从袁术那里逃出,奔向北方,又被扣留。>>接着,袁术派公孙越随孙坚去攻打袁绍部将周昕,公孙越在战斗中中箭身死。公孙瓒因此嫉恨袁绍,同时上疏献帝,历数袁绍的十大罪状,然后大举兴兵,一时间冀州诸城都背离袁绍而依附于他。袁绍非常害怕,把自己佩带的勃海太守的印缓授予公孙瓒堂弟公孙范,并派他到郡治去。公孙范乘机背离袁绍,率领勃海兵马去帮助公孙瓒。公孙瓒便自己任命部将为青州、冀州、兖州三州刺史,并把郡守县令也都配置齐全。袁绍亲自率兵抵拒,公孙瓒败走。但此后公孙瓒大破袁绍军,势力大增。>>公孙瓒屡次与袁绍作战,刘虞禁止不了,矛盾越来越深,就渐渐控制他的权力。公孙瓒常常故意违反刘虞的节度,又纵兵侵犯百姓。刘虞无法制止,便上奏章弹劾。公孙瓒也不示弱,上章说他给粮不周。后来公孙瓒在蓟城东南另建小城,刘虞怕他兴兵为乱,便率兵十万前去征讨。由于刘虞用兵仁厚,遂为公孙瓒所擒。公孙瓒诬陷刘虞,说他以前曾与袁绍等人谋称帝号,胁迫朝廷使者杀了他。>>公孙瓒杀死刘虞,尽有幽州之地,渐生骄横之心。当时旱蝗连年,谷贵民贫,百姓相食。但他依仗才力,不予顾恤,记过忘善,睚眦必报。他还忌妒贤者,亲近小人。凡是衣冠之士,名声超过他的,他定要设法陷害;凡是才能秀异的人,他定想法让其陷于穷困艰难的境地,不令有出头之日。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得十分直截:“衣冠中人自认为应得富贵,不肯感恩戴德。”他手下得宠者,不过是商贩、庸儿。公孙瓒与他们或结为兄弟,或结为婚姻。这些人一旦得志,马上侵暴扰乱,百姓怨声载道。>>三、退保易京坐待夷灭>>刘虞的部属鲜于辅等人聚集兵众要与刘虞报仇。他们知道燕国人阎柔恩信素著,便推举他为乌桓司马。阎柔招集兵马数万人,大败公孙瓒安置的渔阳太守邹丹。乌桓峭王也率族人和鲜卑人七千多骑,跟随鲜于辅南下,迎来刘虞的儿子刘和,并和袁绍部将曲义合兵十万,共同进击公孙瓒,在鲍丘斩杀公孙瓒将士两万多人。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等地纷纷杀死公孙瓒任命的官长,与鲜于辅、刘和联合起来对付公孙瓒,公孙瓒屡败。>>此前,曾有童谣说:“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公孙瓒认为这童谣应在易京,于是移镇于此。他沿城挖了十道环形壕沟,沟后堆起高高的土丘,都高达五六丈,土丘上建造楼台。在壕沟围裹的中心,堆起一个大土丘,高达十丈。为防止意外,公孙瓒独自和妻妾住在十丈的高台之上,用铁作门,规定七岁以上的男子不准进入铁门,有关文书簿记都用绳子提上来。他还命令女子练习大声说话,让几百步外的人能听见,以便传宣教令。他疏远宾客,无所亲信,于是谋臣猛将渐渐离他而去。住进易京之后,公孙瓒很少从事征战,他说:“当年我以为天下的事情挥手之间就可了结,今天才发现绝非如此。眼下战争连绵,非我辈所能解决。不如休兵罢战,致力农事,从度灾年。兵法上说,百楼不攻。如今我有楼台千重,积谷300万斛,可以安居其上,静待时变。等吃完这些粮食,天下的事也就有分晓了!”他想用这办法拖垮袁绍。>>建安三年(198),袁绍因为连年进攻公孙瓒均无法攻克,便写信解除仇怨,相互交好。公孙瓒自恃易京险固,不予理睬,只是命人增修守备。袁绍大怒,大举兴兵进攻。袁绍步步逼迫,公孙瓒陷入困境,于是建筑重营垒,以求自保。袁绍挖掘地道,破坏楼台,渐渐挖到了公孙瓒所住的土丘。公孙瓒自知必败,杀死全家,自焚而死。
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的故事:酹酒辞祖白马义从,退保易京坐待夷灭
更多文章
司马相如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列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相如列传【说明】此文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传记。作者采用“以文传人”(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下》)的写法,简练地记述了相如一生游粱、娶文君、通西南夷等几件事,而与此有关的文和赋却全文收录,“连篇累牍,不
东汉名臣窦融的人物简介,窦融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物
东汉名臣窦融的人物简介,窦融的人物事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窦融(公元前16~公元62)东汉初大臣。字。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当政时,为强弩将军司马,从击翟义,封建武男。更始政权新立,他见关东形势混乱,又累世仕宦河西,求任张掖属国都尉。更始败亡后,窦融领都尉职如故,据境自保。先事奉隗嚣
《汉朝那些事 第一卷》 读后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
《汉朝那些事第一卷》读后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那些事第一卷》读后感为了不再当一个“历史盲”,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多多接触一些有关历史的资料,特别是这几年有关的历史的书籍越来越通俗易懂,且电视节目也愈加丰富起来,所以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一想起学习了十几年的历史,都不能将
刘恒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几个
刘恒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结局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恒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结局如何?看了《美人心计》之后,我们似乎只知道汉文帝刘恒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窦漪房所生的刘启,另一个就是慎儿所生的刘武了。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启和刘武其实都是窦氏所生,但二人的结局与电视剧中的结局相差不大。刘启被刘恒立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官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自古以来,天降大灾后,在如何禳灾祛难,转危为安这件大事上,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罪己诏」,检讨自己执政的过失,祈求上天消去惩罚,解救万民。然而,在东汉时代,有一个科长级的九品芝麻官,做了皇帝应该做的事。东汉有个谅辅,字汉儒,是广汉郡新都县人(《后汉书·谅辅传》
第六章 盛极必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第六章
第六章盛极必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自古以来,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时间,肯定是一条平稳的直线。从这一分钟到那一分钟,从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时间的间隔,肯定相等,时间的周期,也一定相同。但真实的情况,却不尽相同,我们其实被表面的数字,给忽悠了。因为,任何时候,我们所遇到的,其实不是直线,是曲线。
汉高祖刘邦的六个神话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的六个神话传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父亲是蛟龙公元前257年,刘邦的母亲刘媼走在回家的路上,当她经过一处大泽边时,突然像吃了安眠药似的,疲困难当,于是便躺在大泽边睡下。刘媼虽然睡下,但身躯仍在不断地扭动,作出各种羞人的姿势,因为她正在做一场春梦。梦里,她正与一位神人进行激烈的“野
刘秀与阴丽华乱世中的情长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乱世
刘秀与阴丽华乱世中的情长儿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秀与阴丽华乱世中的情长儿女:他是旁支远系的落魄皇族,她是王朝末年的豪门千金,他韬光养晦一朝拔得头筹登上帝位,在纷纷乱世中她嫁予还是一介布衣的他,从而踏上了逐鹿天下征途,然而他登基之后,皇后之位却不属于她,他是汉光武帝刘秀,她是乱世佳人阴丽华。
刘红夫与馆陶长公主 历史上有几个馆陶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馆陶
刘红夫与馆陶长公主历史上有几个馆陶公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红夫与馆陶长公主汉唐时期,王侯公主都是以所封地而命名人们经常以公主的封邑所在地来称呼公主,历史上被称为“馆陶公主”的,皆是食邑封在馆陶县而得名的。刘红夫与馆陶长公主馆陶县,始建于西汉初年,已有2200多年的建历史。因其城西北七里有
5.救亡措施:面对危机,作垂死前的挣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危机
5.救亡措施:面对危机,作垂死前的挣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哀帝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挽救皇权,面对危机,他做了一些无能的补救措施,却引得大臣的不满,最终自己在生死边缘间挣扎。哀帝时期,西汉的政治昏暗到了极点,是公认的“极乱”时代,汉朝的国运已走到了尽头。汉哀帝虽然极力挽救西汉王朝的衰退之势,但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