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基层公务员”月薪是多少?

汉朝“基层公务员”月薪是多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4/1/8 10:25:52

汉朝“基层公务员”月薪是多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汉朝“基层公务员”月薪是多少?

史学者开周表示,在《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汉武帝招人,东方朔前去应聘,在自荐书上写道:“像我这样的奇才,要是做不到宰相一级,那真叫没有天理了。”自荐书递上去,汉武帝给他安排了一个岗位:待诏公共汽车。

“待诏”就是等着皇帝召唤,“公共汽车”是负责接待的单位,合起来讲,这个岗位就是让你在国营招待所里待着,什么时候想起你来了,什么时候给你活儿干。

东方朔在招待所里待了几个月,憋得要死,想见见汉武帝,让这位大老板亲自面试一回。他想了一条计策。当时宫廷里养了一帮小矮人,主要负责给汉武帝演戏唱歌说笑话玩杂技以及表演魔术什么的。东方朔找到这帮小矮人,吓唬他们说:“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东方朔,我嘴皮子动一动,就能让你们人头落地!”小矮人们信以为真,求汉武帝救命,说是一个叫东方朔的家伙要杀他们。汉武帝很奇怪,传东方朔进宫。

汉武帝说:“东方朔,你为啥要吓我的小矮人啊?”东方朔说:“陛下圣明,那帮小矮人身高不到一米,每月却能领一袋小米二百四十钱,吃不完花不完;我东方朔身高一米九,每月也是领一袋小米和二百四十钱,既不够吃又不够花。小矮人们撑得要死,我东方朔饿得要死,这世道太不公平了。您要觉得我是个人才,就给我涨工资;要是认为我连一戏子都不如,您就让我卷铺盖回家,省得在这儿挨饿。”

汉武帝大笑,给东方朔换了个好一点儿的岗位,涨了他的薪水。

李开周表示,这个故事见于《汉书・东方朔传》,原文中,东方朔提到自己的薪水,说的是“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一囊粟,是指一袋没有脱壳的小米;钱二百四十,是指二百四十枚三铢钱。三铢钱是汉武帝前期的主要货币,后来改铸五铢钱。二百四十枚三铢钱加上一袋没有脱壳的小米,就是东方朔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的所有薪水。

他告诉记者,西汉“公务员”分为近二十级,最高级别是丞相,其次是御史大夫,再其次是中二千石,再其次是二千石,再其次是比二千石,再其次是千石……直到百石、斗食、佐史为止。所谓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百石,是每年名义上能领的粮食数量,汉朝时通用这个指标来指代行政级别。但实际发放薪水并不一定发粮食。

东方朔最开始做“待诏公共汽车”,属于百石以下级别的斗食或者佐史,相当于现在机关里的小科员。

那么“高级公务员”的薪水是多少呢?李开周表示,丞相、御史大夫、二千石等“高级公务员”的薪水构成比较复杂,有货币工资,也有实物补贴,比如粮食和布匹,还有可供收取田租和赋税的采邑。而像东方朔这样百石以下的“低级公务员”,就只有货币工资和粮食补贴两项薪酬了。东方朔的货币工资是每月二百四十钱,粮食补贴是多少呢?由《居延汉简》所载汉武帝晚期低级官员的工资单据可知,凡百石及以下级别的“公务员”,每月小米(或麦子)三石。东方朔说的“一囊粟”,是指三石小米。

“石”是容量单位,汉朝一石约等于今天二十升。三石不脱壳小米能出净米七十多斤,一个月发这么多米,平均一天两斤还要多一些。现代正常饭量的成年男子,即便一日三餐全吃米,每天也吃不完两斤,东方朔却说这些米不够吃,大概因为他是大个子(一米九),又是山东人,饭量超常。当然也有可能他此时已经成家,他那点儿薪水除了养活自己,还得养活老婆孩子,一家人几嘴,“一囊粟”自然紧张。

东方朔除了一囊粟的粮食补贴,还有二百四十钱的货币工资。为了便于估算,把这二百四十钱也换成粮食。据《史记・平准书》和《居延汉简》卷1所载西汉粮价,汉武帝时丰年粟米十五钱一斗,加上已经补贴的三石(三十斗),每月共有四十六斗,能出净米一百多斤。一百多斤小米,放到现代市场上卖三百元左右。所以李开周得出结论:单按粮价折算,东方朔每月薪水只有三百来块钱。

补贴和工资加一块儿,一个月才领三百元左右,汉朝“公务员”的薪水是不是太低了呢?其实不是。李开周表示,拿低薪的只是东方朔这样刚参加工作的小科员,像丞相、御史大夫、中二千石等“高干”,薪水高得吓人。就说丞相吧,每月仅货币工资就有6万钱,加上粮食补贴和采邑租税,实际月薪是东方朔的900倍不止。

“高级公务员”薪水高出这么多,“基层公务员”自然不满,所以在汉武帝以后,“基层公务员”的薪水也开始上调。《汉书・宣帝纪》载有一条涨工资的诏令:“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翻成白话就是说,难干的活儿都让基层干部去干了,政府却只发给他们极其微薄的薪水,要想不让这帮人去掏群众的腰包,难啊。为了减少贪污,凡百石以下“公务员”,薪水上调十分之五。

推荐阅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_成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什么意思

慌张的反义词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标签: 汉朝

更多文章

  • 张骞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骞

    张骞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骞的故事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汉武帝想,月

  • 樊哙是如何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樊哙是

    樊哙是如何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樊哙是如何死的?楚汉争霸时期,樊哙是一个英雄猛将,是继项羽之后的第二猛将,然而,在电影《鸿门宴》中,樊哙咬断了自己的手指。这是真的吗?历史上樊哙真的咬断了自己的手指吗?《鸿门宴》中樊哙咬断手指事的情景:樊哙进入帐中,项羽看到樊哙时,很惊喜,得知樊哙勇猛过人

  • 汉质帝刘缵 历史上历代皇帝有哪些是嫡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子

    汉质帝刘缵历史上历代皇帝有哪些是嫡长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隋炀帝杨广不是嫡长子,李世民也不是嫡长子,突然想起来,以前看历代本纪的时候,“嫡长子”最后不能当上皇帝的,不是偶发事而是常态,能顺顺利利当上皇帝的,其实很少,于是就有了想法,要捋一下历代皇帝的出身。首先说明

  • 汉朝皇后窦漪房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

    汉朝皇后窦漪房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皇后窦漪房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吗?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西汉景帝之母,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现代影视剧中多称作“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

  • 2.召开盐铁会议:桑弘羊、上官桀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官

    2.召开盐铁会议:桑弘羊、上官桀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霍光之间的争斗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夺在朝中的利益,他们不惜用残酷的手段,精心策划一切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赐死钩弋夫人之后,消除了太后专权的隐患,但还必须挑选一位忠实可靠的大臣来辅佐幼子弗陵。经过反复的考虑,武帝选用霍光、金日和上官桀三人来共同

  • 第五节 溜之大吉 重振旗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重振旗鼓

    第五节溜之大吉重振旗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局面终于有所缓和,不再瞪大眼睛看着项庄,心里苦苦哀求不要下毒手。也意识到,此时的危险已小了,但想真正脱离危险,还很不容易,因为在楚营中,除总领导项羽不想杀害刘邦之外,其余人都在虎视眈眈,恨不得一口将他吃掉。事实摆在眼前,刘邦危在旦夕。张良转过头,紧张

  • 被派出差心里不忿 他顺道把不服气的小国给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不忿

    被派出差心里不忿他顺道把不服气的小国给灭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看到这个标题,对有了解的亲可能猜出来了,小编要说的是的陈汤。陈汤,山东兖州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天天到朋友家蹬饭吃,又很会交朋友,认识了一个叫张勃的官员。正好汉元帝要招聘公务员,张勃就推荐了陈汤。可当陈汤准备吃皇粮时,发生了一个不幸

  • 武帝之母王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母

    武帝之母王美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孝景皇后王娡(?-前126年),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就是汉武帝刘彻。其名“娡”,始见于唐朝的司马

  • 汉武帝和海昏侯刘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和海昏侯刘贺是什么关系?汉武帝和昌邑王刘贺是祖孙关系。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长子是原太子刘据,为原皇后卫子夫所生,故也称卫太子;刘据的妻子是史良娣,生儿子刘进,故也称史皇孙;史皇孙的妻子是王翁须,生儿子刘病已,即后来的汉宣帝刘询。故汉武帝和汉宣帝是曾祖和曾孙的关系。幼子则是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

  • 第一节 吴王刘濞欲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吴王

    第一节吴王刘濞欲叛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征服敌人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弱者之所以能够战胜强者,就是能够示弱,给自己留下尽量大的回旋余地,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能采取灵活应变的设施,而不是强自出头。晁错的《削藩策》虽是本着为大汉江山社稷考虑的,但时机不成熟,最终导致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年仅二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