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五节 溜之大吉 重振旗鼓

第五节 溜之大吉 重振旗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06 更新时间:2023/12/16 2:04:04

第五节溜之大吉重振旗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局面终于有所缓和,不再瞪大眼睛看着项庄,心里苦苦哀求不要下毒手。也意识到,此时的危险已小了,但想真正脱离危险,还很不容易,因为在楚营中,除总领导项羽不想杀害刘邦之外,其余人都在虎视眈眈,恨不得一口将他吃掉。事实摆在眼前,刘邦危在旦夕。张良转过头,紧张地看了刘邦一眼。他似乎有什么好想法,于是站起身来,对项羽说道:“酒喝多了,我出去如厕,一会便回。”项羽点点头道:“快去快回,快去快回!”

>

>刘邦一个躬身,然后三步并两步,走出来了军帐。张良见刘邦出去,认为是一次商量的好机会,于是跟着出去了。这时,樊哙也坐不住了,他站起来大声地道:“大王,我也出去方便一下。”说完,他就提着盾牌出去了。刘邦站在营帐之外,看着当空中的太阳,愁得差点儿落泪。此时,张良、樊哙二人走了过来。张良惴惴不安地道:“沛公,我看形势紧张,你看怎么办吧?”刘邦担心地看着他道:“此地不宜久留,越早离开越好,否则真有杀生之祸。”樊哙粗声粗气地道:“沛公可现在就走,我一路上护送你,保证万无一失。”刘邦点头道:“我有这意思,但现在还在宴会上,如果我不辞而别,会不会触怒楚王?”张良不做声,樊哙正要说话,刘邦又道:“再说,这样离开有失体统,我还是去道别吧!”樊哙马上板着脸道:“沛公,你太仁慈了,别人将刀尖对准我们的胸口,还用得着跟他讲什么礼数吗?”

>

>说完,樊哙就将车子推了过来,请刘邦上车。这时,刘邦。他害项羽生气,派大军将自己追回,那时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种顾虑是完全有可能的。项羽一生最重“义”和“礼”。今天的刘邦又是他潜在的敌人,稍微有点不周到,相信项羽都会产生疑心,然后连累到自己的性命。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刘邦不愿意上马车。但樊哙坚持己见地道:“沛公,火已烧身,不当机立断,恐误的大事。”刘邦身体摇摆了一下,然后强使自己果断起来道:“好!那我就先回去。但必须留一个人,好说明情况,这样楚王就不会生气了。”张良拍着胸脯道:“沛公,你放心好了,我留下直到宴会结束。”刘邦点头称好。张良是个精明人,他转转眼珠就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于是他问道:“沛公,你有什么礼物留下来送给楚王吗?”刘邦用力地拍了拍脑袋,有所恍悟地道:“哦!对了,我带来白璧一双,是献给楚王的;还有玉杯两只,是送给亚父的。刚才项王大发脾气,所以没机会献礼,等我回去之后,你再将礼物呈上吧!”

>

>刘邦很快坐上马车,樊哙转身就去叫侍从队伍。刘邦一把拉住他,让他不要惊动太多人。就这一点来说,刘邦的细致和周密思维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常人看来,坐上车队就可浩浩荡荡出楚营。出来之后一切都平静了,刘邦自己也转危为安的。但刘邦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如果这声势浩大,楚营将士看到一定会产生怀疑,并汇报项羽,就算自己出了营地,楚军大军一定会追上来,那时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他决定带上几个贴身随从,跨上坐骑,抄小路向灞上赶。当时,樊哙告诉他,从骊山山脚下的小径可以回到灞上,而且比大路要少走一半的路程。刘邦听了,欣喜若狂,忙上马,带上樊哙、夏侯婴、靳疆、纪信四人,飞马奔驰,一路向骊山下而来。

>

>说刘邦细致从以上安排就能看出。其实,刘邦考虑问题周到,几乎无微不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情况。在他出发之前,刘邦嘱托张良:会营帐之后,不要立即说出自己的取向,务必等时机成熟,即估计自己已回到灞上,再说出辞别的事。这样一来,就万无一失了。就连张良也不得不佩服,刘邦临危不惧,思维清晰的状态。张良自己已急得一团糟,根本就没提出书面建设性建议。就这一点来说,刘邦的大帅风范展现得很完美。他能把握全局,从而让事态平稳发展,更可贵的是,可以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平稳地发展。

>

>在路上,刘邦并未多说什么,而是一直在想。他万万没想到,曹无伤竟然是叛徒,想到项羽跟他说的话,他便咬牙切齿,恨不得马上将曹无伤碎尸万段。他越想越气,越气就越快马加鞭。这既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也是对“生”的渴望的一种本能反应。后面的樊哙等手中提着盾牌,很明显就落了队。刘邦时不时地回头观望,示意他们快点。几乎是一口气的工夫,刘邦等就进入灞上汉营。从马上跳下来,走进中军帐,刘邦痛快淋漓地饮了一壶水,然后大声地宣泄道:“终于回来了,我刘邦九死一生,将来必要成就大事业。”樊哙等很快归来,脸上的肌肉马上松弛下来,笑眯眯地站在刘邦面前。但刘邦却没有笑起来,在营帐里踱了几步之后,厉声地道:“把左司马曹无伤给我押过来。”

>

>左右侍卫应声而去,过了一会,曹无伤被押上来。刘邦对他怒目而视。曹无伤知道自己大祸临头,也不争辩,表示任凭汉王处置。本来,曹无伤认为通敌之后刘邦军必败,这样自己就可以成为享誉的宠臣。没想到,刘邦的外交手腕如此高明,竟然缓和了享誉进攻灞上的危机。他输得心服口服,所以任由刘邦怎么处置。当然,刘邦一生好游侠之气,最痛恨背信弃义,不忠不孝之辈。二话没说,刘邦下令将曹无伤斩首,头颅悬挂在辕门之上。

>

>在楚营中,张良回帐,与项羽、范增等人热聊起来,但就是避而不谈刘邦。大约一个时辰过去了,估计刘邦等已顺利返回灞上军营。于是就站起来道:“霸王,沛公酒量小,最近身体又不太好,感觉昏昏欲睡,他就先归去了。”项羽很是不解地道:“怎么了?难道辞别一声的时间都没有嘛?”张良躬身道:“霸王,沛公未能当面辞别,全是因为他酒劲上来,怕失了体统。他临走之时,交我白璧一双,特献给霸王;还有玉杯两只,特送给亚父。”说完,张良就走到项羽面前,将白璧奉上,项羽认真地看了看,然后放在桌上,脸色很冷淡,而且带有失望之情。紧接着,他又走到亚父范增面前,将两只玉杯送上,范增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信手将玉杯放在桌上,看也不看,显得既气愤又自傲。

>

>此时,亚父范增已忍无可忍,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因为刘邦这个主角已离开,整个宴会上的气氛显得很沉闷,大家互相敬酒之后,陆陆续续离开了宴席。最后项羽不得不大声宣布宴会结束。听到这话,张良心情一下子飞扬起来。他们站起来辞别项羽和亚父范增,坐上坐骑,带着一百多名刘邦的御用侍卫,浩浩荡荡地向灞上赶来。

推荐阅读:

韶华是什么意思

柔和的近义词

穷兵黩武是什么意思?

标签: 重振旗鼓

更多文章

  • 被派出差心里不忿 他顺道把不服气的小国给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不忿

    被派出差心里不忿他顺道把不服气的小国给灭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看到这个标题,对有了解的亲可能猜出来了,小编要说的是的陈汤。陈汤,山东兖州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天天到朋友家蹬饭吃,又很会交朋友,认识了一个叫张勃的官员。正好汉元帝要招聘公务员,张勃就推荐了陈汤。可当陈汤准备吃皇粮时,发生了一个不幸

  • 武帝之母王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母

    武帝之母王美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孝景皇后王娡(?-前126年),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就是汉武帝刘彻。其名“娡”,始见于唐朝的司马

  • 汉武帝和海昏侯刘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和海昏侯刘贺是什么关系?汉武帝和昌邑王刘贺是祖孙关系。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长子是原太子刘据,为原皇后卫子夫所生,故也称卫太子;刘据的妻子是史良娣,生儿子刘进,故也称史皇孙;史皇孙的妻子是王翁须,生儿子刘病已,即后来的汉宣帝刘询。故汉武帝和汉宣帝是曾祖和曾孙的关系。幼子则是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

  • 第一节 吴王刘濞欲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吴王

    第一节吴王刘濞欲叛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征服敌人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弱者之所以能够战胜强者,就是能够示弱,给自己留下尽量大的回旋余地,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能采取灵活应变的设施,而不是强自出头。晁错的《削藩策》虽是本着为大汉江山社稷考虑的,但时机不成熟,最终导致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年仅二十的

  • 公孙瓒的故事:酹酒辞祖白马义从,退保易京坐待夷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孙

    公孙瓒(?~199),东汉末年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字伯硅。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西)人。他年轻时以重义有节、作战勇敢闻名,后来刚愎自用、骄横跋扈、记过妄善,终至夷败。一、酹酒辞祖白马义从公孙瓒出身于官宦家庭,但因为母亲出身微贱,开始只做了郡中小吏。他为人仪表堂堂,声音宏亮,口齿清晰,聪敏有才。每次向长

  • 司马相如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列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相如列传【说明】此文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传记。作者采用“以文传人”(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下》)的写法,简练地记述了相如一生游粱、娶文君、通西南夷等几件事,而与此有关的文和赋却全文收录,“连篇累牍,不

  • 东汉名臣窦融的人物简介,窦融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物

    东汉名臣窦融的人物简介,窦融的人物事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窦融(公元前16~公元62)东汉初大臣。字。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当政时,为强弩将军司马,从击翟义,封建武男。更始政权新立,他见关东形势混乱,又累世仕宦河西,求任张掖属国都尉。更始败亡后,窦融领都尉职如故,据境自保。先事奉隗嚣

  • 《汉朝那些事 第一卷》 读后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

    《汉朝那些事第一卷》读后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那些事第一卷》读后感为了不再当一个“历史盲”,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多多接触一些有关历史的资料,特别是这几年有关的历史的书籍越来越通俗易懂,且电视节目也愈加丰富起来,所以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一想起学习了十几年的历史,都不能将

  • 刘恒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几个

    刘恒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结局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恒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结局如何?看了《美人心计》之后,我们似乎只知道汉文帝刘恒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窦漪房所生的刘启,另一个就是慎儿所生的刘武了。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启和刘武其实都是窦氏所生,但二人的结局与电视剧中的结局相差不大。刘启被刘恒立

  •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官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自古以来,天降大灾后,在如何禳灾祛难,转危为安这件大事上,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罪己诏」,检讨自己执政的过失,祈求上天消去惩罚,解救万民。然而,在东汉时代,有一个科长级的九品芝麻官,做了皇帝应该做的事。东汉有个谅辅,字汉儒,是广汉郡新都县人(《后汉书·谅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