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陵名人――孙权

金陵名人――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54 更新时间:2024/1/17 22:23:16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兄孙策病死,继位吴侯、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开始统领江东。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三伐江夏太守黄祖,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同年,汉丞相南征,大败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曹操占领江陵(南郡治所)后,给孙权写信,执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战争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计谋,以三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战后,孙权与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须一带对峙,各有胜负。其间孙权联合刘备,将妹妹嫁入荆州。又从鲁肃之计,将所据荆州部分的南郡暂与刘备。215年5月,征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同年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将兵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然曹操于此时拔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遂与孙权议和,归还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219年,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时的孙权看到刘备逐渐做大,并以相当的兵力对自己构成威胁,旋即改变战略,向曹操称臣联盟,以吕蒙为都督取下刘备所据荆州地,潘璋、朱然擒杀关羽。220年,取代汉称帝,建国号大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并随即兴兵问罪讨伐东吴。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彝陵之战大破蜀军。222年,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使其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同年,曹魏三路伐吴,其中两路各有胜败,魏军整体局面占优,然朱桓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魏军不如预期,魏军只得引退。>223年,刘备病逝,蜀、吴互通使臣,关系缓和。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孙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南京市)。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肥,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229年后,孙权多次出兵北伐,战役较多,各有胜负。>孙权称帝后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晚年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赋役繁重、刑罚残酷。立嗣之争,孙权也犯下极大错误,多数名臣死于非命。自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七十一岁。谥号大皇帝,史称东吴大帝。庙号太祖,在位二十四年。>轶事典故>黄龙下凡:传说孙坚讨伐时,见洛阳的一间茅厕,出现一道紫色气,便发现了孙权与传国玉玺。据称之所以孙权会被丢弃,是因为他的蓝眼珠、紫头发,被视为不祥之兆。但孙坚与孙策不相信,便将孙权带回家抚养长大。结果后来孙坚和孙策双双战死,大臣们非常恐慌,纷纷计划离开吴国,也因此东吴变成了东无,也就是无人才之国,独周瑜不离不弃,反继续协助孙权,大臣们也陆续回返,而孙权也从此不再带来灾祸。>另一传说是孙权之母吴氏夜梦红日东升,黄龙入体,不久生下孙权。孙权长得奇特,蓝眼睛,紫头发,人们说有富贵之象。>《江表传》记载,孙权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骨骼非常,形貌奇伟。孙权出生时,孙坚见他的容貌非常高兴,认为此子将来必有富贵前程。>《搜神记》:吴夫人怀孙策时,梦见月亮飞入怀中,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入怀。孙坚听过夫人的说法后,喜不自胜地断言“日月乃阴阳的精华,是极为富贵的象征。”>广纳忠言>孙权非常喜欢喝酒,酒喝多了,往往会耽误大事。不过,他有个特点,能虚心听取别人劝说,改正错误。这里介绍他能听讽纳谏的两则小故事。>孙权当了吴王之后,就大摆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亲自起身,向大臣们行酒。走到骑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装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孙权大怒,手持利剑要杀他。当时在座大臣都吓得不敢劝阻,只有大司农上前抱住了孙权,说:大王在饮酒之后,杀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当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谁知道呢?正是因为大王能广招人才,容纳贤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风而至,现在一下子废弃了自己的好名声,这样做值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掉孔融,我为何不能杀虞翻呢?刘基说:曹操轻易害死贤人,天下人都反对他。而大王施行仁义,当与舜这样的贤君相比,怎么可以与曹操相提并论呢?孙权听罢,怒气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席后,孙权对手下人说:从今天起,我酒后说要杀人,你们都不要去杀。>又有一次,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酩酊大醉后他叫人用水洒席上的大臣,并对大家说:今天饮酒,一定要醉倒在这里不可。当时,任辅吴将军的张昭板起脸孔,一言不发地离开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内。孙权派人叫他回去,说:今天只不过是共同饮酒,取乐罢了,你为什么要发怒?张昭回答说:过去纣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长夜之饮,也是为了快乐,不认为是坏事。孙权听了,一句话也不说,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立即撤了宴席。>乘马射虎>建安二十三年十月(218年10月),孙权亲自骑着马去亭这个地方射虎。他所骑乘的马被老虎抓伤,孙权把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却停了下来,孙权用戈攻击老虎,才把老虎抓获。孙权每次打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张昭变色而前曰:“你用什么抵挡它?为人君者,应该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如一旦有所危险,恐遭天下耻笑!”孙权谢张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己,于是做射虎车,间不置盖,一人驾驶,自己坐在里面射猎。时有脱群之兽,犯其车,而权每手击之以为乐。昭虽苦谏,孙权常笑而不答。草船借箭>《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让人传为佳话。但是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出自孙权的。在赤壁打败曹操之后,周瑜逐步取得了江陵地区。孙权又任命步骘为交州(今广州一带)刺史,步骘>领兵南下,将东吴的势力扩展到了交州一带。>后来曹操又南下和孙权在长江两岸激战,地点就在现在南京附近,当时的南京叫建业,是江东的都城。原来的都城在京口,即今江苏省的镇江,后来孙权迁到了建业,并修筑了石头城。在和曹操激战的时候,孙权亲自乘船观测敌情。曹操手下大将以为是来挑战的,就想出击,曹操则认为是孙权来观察军情的,不准出击,只是增加了防备。孙权观察完了,命令回本部大营,还命人奏乐助威。曹操见孙权竟有如此过人的胆略,江东的战船井然有序,很是惊叹:“以后生儿子就要生个像孙权这样的,如果都像刘表那样的儿子,连猪狗都不如。”>一次,孙权又乘船到曹操军营前来刺探军情,曹操命令放箭阻止。孙权所乘大船的一边因为落满羽箭,船开始倾斜,孙权立即命令将船掉头,这样另一边也很快射满了箭,船又平衡了,孙权这才下令回营。>开发江南>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孙权注重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大约在建安七、八年个,即开始推行屯田。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区分布很广,屯田的军民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数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则有男女数万口。东吴屯田的规模可观,且多用牛耕,耕作技术也较先进。>黄武五年(226年),陆逊以所在少谷,上表请令诸将增广农田一拓开屯田,孙权回报说:“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孙权同意扩大屯田面积,并将驾车的牛改作耕牛,亲自耕田,鼓励将吏屯垦。>孙权也注意兴修水利,他于黄龙二年(230年)筑东兴堤,以遏巢湖水,又于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作堂邑涂塘(今江苏六合县互梁堰)。此外,还开凿了几条运河,这些运河既是内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尽除荆州民租税”,并下令诸将要,加强武备,崇尚节俭,黄武五年(226年),下令说:“军兴日久,民离农畔,父子夫妇,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人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其后,于黄龙三年(231年)正月下诏:“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要求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并不要再征租赋,又于赤乌三年(240年)正月下令禁止“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以保证春耕正常进行。>航海事业>孙权为扩大势力,曾于黄龙二年(230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洲”,吴军势力达到了夷洲(台湾岛),揭开了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历史序幕,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友好关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吴赤乌六年(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人及方物。范旃大将范寻为扶南王时(245-251年),孙权派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和南海诸国。“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两人归国后,朱应撰《扶南异物志》,康泰撰《吴时外国传》,这是研究东吴与外国交往的重要资料,可惜二书均已遗佚,仅在《水经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文选注》等书中残存一些片断引文。>在吴韦昭的《吴鼓吹曲·章洪德》中,对当时东吴和南海诸国的来往有如下描述:章洪德,迈威神。感殊风,怀远邻。平南裔,齐海滨。越裳贡,扶南臣。珍货充庭,所见日新。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壤。东吴时代,南海诸国和东吴的海上贸易络绎不绝,东吴的船只“弘舸连舳,巨舰接舻,飞云盖海,制非常模,叠华楼而岛,时仿佛于方壶。”各国商船往返两地,可以说是东吴航海获利最大之处。据万震《南州异物志》记载,>当时在南海上还有波斯(伊朗)、天竺(印度)大海船远来贸易,而在吴“黄武五年[应为嘉禾三年至六年](234-237年),有大秦(古罗马)贾人秦论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方土谣俗,论具以事对。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差使会稽刘咸送论。咸于道物故,论乃径还本国”。孙权既然能派遣使者送秦论回国,则表明东吴也有能力到达大秦,而且康泰《吴时外国传》也记“从加那调州,乘大海船,张七帆,时风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国也。”大秦是位于欧洲地中海的古老帝国,可见孙吴的泛海远航已影响到欧洲。三国之时,东吴海军南至南海诸国、北达辽东朝鲜、扬威亚欧、享誉海内外。>沟通夷洲>根据可靠记载,到了三国时代,台湾明确称为夷洲。三国时的吴国立国于江南,领域包有会稽及东南滨海地带,和海外的关系极为密切,造船事业与海上交通的发达都超过了前代,所以孙吴政权对于海上经营颇为注意。据《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黄龙二年(230年)春正月,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渡海去求夷洲及洲。由于洲绝远,没法到达,只到了夷洲,并俘数千人而还。此役是大陆王朝开始经略台湾的一件大事。又《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记载,此役历时“经年”,士卒多染疾病,死者十有八九。由于上万甲士到达夷洲,而且停留将及一年,自然增加了吴人对夷洲的知识。>夷洲所以能确定为台湾,有赖于吴国丹阳太守沈莹所作《临海水土志》(见《太平御览》卷780所引)关于夷洲的记述。《临海水土志》记载说:“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吴国临海郡的地域,大约北起今浙江宁海、天台,南迄福建闽江入海口以北沿海一带,所谓夷洲“去郡二千里”,这与台湾的方位正相符合。至于夷洲的气候、地形、山夷等,也皆与台湾相同。《临海水土志》又记述夷洲物产及山夷居住、饮食、嫁娶、穿耳、凿齿、猎首等习俗,所述情形都可以在明清时人关于台湾的著述里找到对证。只是《临海水土志》说到山顶有越王射的之白石,在明清时代的台湾已无迹可寻,大概是由于时代久远不存了。又说到山夷处于石器时代,使用青石做成的箭头、刀斧等,这种情形在明清时代的台湾也不见了,这是由于台湾番族已脱离了石器时代。>沈莹于吴主孙皓在位期间(164—280年)撰成《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具体翔实,有如亲历目睹,学者们推测沈莹可能参与黄龙二年夷洲之役,至少也应是接触过夷洲之役归来将士。由于《临海水土志》所提供的记述,绝大多数学者都以为夷洲确是台湾,今日已成为定论。>孙权陵墓>据《三国志》记载,孙吴大皇帝孙权死后葬于蒋陵。孙权因避祖父吴孝懿王孙钟名讳,而把钟山改名蒋山,孙权陵因在蒋山而称作蒋陵。《建康实录》中说,蒋陵在“钟山之阳”,北宋《祥符江宁图经》中说“在钟山南麓”。神凤元年(252年),孙权死后葬于钟山南麓的高岗上,葬处得名“孙陵岗”,后人又称“吴皇陵”,而这也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明初建孝陵时,主持建陵工程的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议把孙权墓移开,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给我看门吧!”“孙陵岗”上还葬有孙权的夫人步氏、潘氏以及宣明太子孙登等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因岗上多梅花,故将孙陵岗改名为梅花山。

推荐阅读:

马后炮是什么意思?

惊慌失措的意思|成语大全

什么的光芒

标签: 金陵

更多文章

  • 此人是曹魏重臣,遭司马懿算计后,拒绝封赏,悲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封赏

    此人是曹魏重臣,遭司马懿算计后,拒绝封赏,悲愤而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蒋济在曹魏位列三公,虽非出身于显赫世家,竟能够位极人臣。可论起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他是当代一位著名的大贪官。根据《三国志》引注《魏略》记载,蒋济担任中护军时,负责武将的选拔工作,时人为了获取名位纷纷向蒋济行贿,蒋济亦利用职

  • 议论蜀汉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失荆州和夷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汉

    议论蜀汉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失荆州和夷陵之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刘璋担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刘备的兵马抵御曹操。于是刘备让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于是孔明总守荆州,关羽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玄德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

  • 常山赵子龙: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常山

    常山赵子龙: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三国演义》里的长板坡赵子龙单骑救主一节,写得令人回肠荡气,我不知看过多少遍。爱屋及乌,对每一部电视版、电影版的长板坡一场戏,也分外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叶的老版《三国演义》中,赵子龙的扮演者张山白马银枪,单骑救主的过程中,枪挑曹将血肉横飞的镜头,随同《子龙,子龙,世无双

  • 三国鲜有“高富帅”:曹操1米6 刘备家贫如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家贫如洗

    三国鲜有“高富帅”:曹操1米6刘备家贫如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孙权、刘备剧照中国女性们向来有颗驿动的心,数千年来,万千粉黛们的择偶观一直飘忽不定,无论是寒酸的文艺青年司马相如,还是油头粉面的富家阔少潘安,都曾在女人们的情爱史上,泼下了隆重的笔墨。抛开悠远的历史,拿近点说,自建国以来,女

  • 刘备到底错失了几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几次

    刘备到底错失了几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华容道活捉曹操是刘备称霸的唯一机会,但三个和尚没水吃?常有人问我,《三国演义》中刘备到底错失了几次统一天下的机会?我说,看上去很多,实则只有一次――华容道!此后的机会都不是机会,是作者为了照顾汉室正统的面子,并追求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已

  • 糜芳: 三国将领糜芳为什么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将领

    糜芳:三国将领糜芳为什么叛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麋(mí)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朐(qú)县(今江苏连云港)人。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后与其兄糜竺拒绝曹操任命,一同投奔刘备。刘备称汉中王时,糜芳为南郡太守,与荆州守将关羽不和。后因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在孙权的引

  • 东汉末年的三国战乱究竟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死了

    东汉末年的三国战乱究竟死了多少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凡王朝标明为末的时期,都是老百姓饱受痛苦的灾难岁月。汉末三国时期如此,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无不如此。一棵大树的砰然倒下,不外乎外力的突然摧折,或内部的逐渐败朽。而一个偌大王朝的覆灭,通常是内因在起催死的作用,东

  • 蜀国要是跟秦国有一样的心态,未必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

    蜀国要是跟秦国有一样的心态,未必会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也许有人会哑然大笑,感觉这是个天大的笑话,秦国可是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的天下霸主,蜀国,只不过是被打着皇叔招牌四处招摇撞骗的刘玄德诳来的一个小朝廷,莫急,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首先,秦国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强大,他开始也是周王朝在西北

  • 刘禅并非真“阿斗”:装憨卖傻只为保己命救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阿斗

    刘禅并非真“阿斗”:装憨卖傻只为保己命救蜀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剧照历史往往是这样:一个个人魅力太强、太完美的君主,给他的后代带来的压力,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承受的。这种压力,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和社会压力。这样的君主在离世之后,如果没有十分周密的安排,往往会给政治

  • 吴大帝的晚年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帝

    吴大帝的晚年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所谓金陵王气,恐怕是始自这位吴大帝。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主自京口(镇江)徙治mò陵,翌年筑石头城,称建业;黄龙元年(229年)又自武昌徙都于此,开始南京为六朝古都的第一朝。在魏蜀吴三主中,没当过一天皇帝,只可怜巴巴地过了两年皇帝瘾,倒是孙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