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刘备不带诸葛亮的真实原因

夷陵之战刘备不带诸葛亮的真实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4/1/9 3:19:16

夷陵之战又叫猇亭之战,被后人誉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大战役之中的最后一场,当时刘备倾全国之力对东吴发动战役,结果出乎意料,东吴防御成功,刘备则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逃到白帝城后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都知道,在蜀汉的所有战役中你都会看到诸葛亮的影子,就算不是亲临也是背后遥控,但是,在夷陵之战中偏偏刘备最看重的军师诸葛亮没有参与,在出征后又把智勇双全的赵云安排覆辙粮草,再加之刘备战败病死在白帝城,所以后人们一直对夷陵之战有着不同的争议,有人认为诸葛亮早已洞悉天机,料定刘备会战败,所以没有参与,还有人认为诸葛亮想心思缜密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那到底真相是如何呢?下面奇趣人生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诸葛亮没有参与夷陵之战的真实原因。

夷陵之战的起因

先说说为什么刘备要发动夷陵之战吧,因为在猇亭之战前因关羽被孙吴所杀,当时的情况是,孙权趁关羽与曹军在樊城作战之际,派大将吕蒙偷袭荆州南郡治所江陵,当时的江陵守将为南郡太守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刘禅的亲舅舅,关羽北伐曹魏时,他后勤工作出了差错,关羽说了一句“还当治之”,他就很害怕,便投降东吴。使得关羽进不能速下樊城,退不能回荆州,腹背受敌,士卒离散,十二月,关羽率领残兵南返至章乡(今湖北当阳东北),与子关平皆为吴将俘杀。孙权占领荆州六郡,吴、蜀联盟关系破裂。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最终不顾一切反对,选择倾尽全国之力来发动了这场战争。

刘备不带诸葛亮的原因分析

看过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凡是都喜欢计划的人,他每走一步都要算好下一步该怎么走,非常的清晰,然而刘备这个人,个人感情因素太重,早在没有起义之前,就已经和关于、张飞结拜为异姓兄弟,喝过血酒,发过誓言,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但关羽在被孙吴所杀之后,刘备也仅仅是痛哭一场,或许后来是怕遭人非遗,面子上过不去,就想出了一个妙招。

那就是对东吴发起战役,于此同时,刘备还妄图利用关羽的死来振奋军心,希望蜀中将士能够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举拿下东吴,好让自己有资本同曹魏抗衡,最重要的是显得自己够义气。

也可以这么说,夷陵之战就是刘备准备重新夺取荆州,顺便为关羽报仇的一场战争,记住这个“顺便”,刘备就是这么的不干脆,明明是因为失去了荆州这个重要的战略之地却偏偏要打着为其报仇的名号,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连死人的名声都要利用。

但刘备这点小心思,在诸葛亮那里一眼就看穿了,所以诸葛亮就极力的反对刘备对东吴发动战役,因为诸葛亮的反对,触怒了刘备,误让刘备认为没有诸葛亮就打不赢仗,所以刘备很生气,想把诸葛亮留在后方,自己独立打赢这场战争,他自信满满,毕竟带了数十万大军,他想自己独立打赢这场战争,然后班师凯旋时候再去见诸葛亮,在他面前炫耀一番,轻轻嘲弄一番诸葛亮,告诉他自己是对的。既然诸葛亮认为他是错的,那他就要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也要打赢这场仗,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诸葛亮便没有参与夷陵之战,而刘备赌气没有带上诸葛亮。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通过表面上的情况来分析,但诸葛亮没有参与夷陵之战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各界学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以下几种:

1、因为诸葛亮要辅佐太子监国所以没有参与

想必大家都知道,猇亭之战是动用全国之力,刘备亲征,古代但凡皇帝出征,就要由太子监国。诸葛亮要辅佐太子监国。所以不能随军。要辅佐太子监国的人必须要有优秀的政治才华。

诸葛亮当时是刘备最信任的重臣之一,不管是军事才华还是政治才华,不管是出于保障后勤的原因,还是出于内部稳定,诸葛亮都是不二之选!于是刘备最终没有带上诸葛亮,可以预见的是,悲剧发生了,蜀汉的最后一点家当也被刘备彻底掏空,诸葛亮只能临危受命,辅佐刘禅,休养生息。

2、诸葛亮为了给自己留后路

按《三国志》当中的记载,在夷陵之战前,极力劝阻刘备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赵云等将领,虽然诸葛亮反对出战,但是也仅仅是提出了意见,没有激烈的劝阻,为什么?

因为诸葛亮的哥哥当时是在孙权那,而且之前就是因为诸葛瑾来要荆州,才导致的孙权跟关羽翻脸,因此,刘备表面不说内心是怪诸葛亮的。诸葛亮如果拼命劝阻,未免有为哥哥帮助孙权的嫌疑,因此,诸葛亮要避嫌。

另外就是诸葛亮从一个卧龙先生成为当时蜀汉的丞相,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而且后期,诸葛亮的军师地位几乎被法正取代,因此更加谨言慎行,不敢太直接,给领导压力,因此没有出面极力劝阻,目的就是为了明哲保身,给自己留后路。

结局大家都知道,跟诸葛亮预测的一样,刘备在永安病笃(也就是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独当一面,封武乡侯领益州牧,又开府治事,最后还派了使者去访问东吴,现场气氛愉快而友好,两国签订了互不侵占友好条约。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诸葛亮是真精明。

3、刘备不带诸葛亮出征是迫不得已

有很多人认为刘备之所以没有带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屡屡劝谏刘备不要伐吴,刘备十分反感,所以没有带诸葛亮。真实的情况真的如此吗?不,恰恰相反。作为隆中对的总策划师,诸葛亮比谁都关心荆州的得失。荆州丢失以后,诸葛亮是赞同刘备伐吴夺回荆州的。荆州对于刘备集团太重要,这一点诸葛亮不会不懂。仅仅从四川进攻曹操,是很难占领中原的,这一点一代枭雄刘备和政治谋略家诸葛亮都明白。

至于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出征,这完全是迫不得已。刘备准备进攻东吴的时候,他信任的人只剩下了诸葛亮。大谋士庞统很早之前就已经去世,另一位谋士法正也已经去世。武将方面,关羽、张飞、黄忠都已经不在了,马超这个人万万不能大用。此时刘备所能依靠的人只有诸葛亮和儿子刘禅,指望刘禅那就是找死,所以关键时候还得是诸葛亮。刘备在四川的统治是以外来户的身份确立的,蜀汉政权的很多位置都是荆州人士在把持着。如今老家荆州已经丢失,如果刘备带着诸葛亮出战的话,万一前线有失,刘备很有可能连四川都回不去。当时在蜀汉政权内部,四川人士对刘备并不是非常满意,叛乱随时可能发生。

如果刘备和诸葛亮都统军出战,那么镇守大后方的任务交给谁?且不说内部的问题,北方的曹丕也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当时的曹丕已经做好了即可攻蜀又可伐吴的准备。一旦刘备在前线战败,那么蜀中的本土派肯定会叛乱,此时曹丕再火上浇油。刘备很有可能成为丧家之犬,在魏军和吴军的夹击下失败。所以说,蜀中必须找最信任而且有能力的人镇守,当时在刘备集团中就只有诸葛亮了。所以,刘备只能自己统军出战,而让诸葛亮镇守成都。他非常想带上诸葛亮,可是形势所迫他不能带。

4、刘备对自己军事能力的自负

刘备对自己打仗的能力是非常自信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他亲自率兵打下了蜀国的每一寸土地。在刘备心里,军事上能和自己有一拼的估计就只有吕布、曹操等几个人。而这种自信到他的晚年可能已经变成了自负,因此他觉得只要自己还能上战场指挥,就没有不能打的仗,所以认为带不带诸葛亮都一样。

以上是关于在夷陵之战中诸葛亮为什么没参加以及葛亮不参加夷陵之战的原因是什么等作出的分析,但最终的真相,我们现在也无法得知了,毕竟我们没有机会参与历史,历史也不可能重演,所以,对于历史也只能从一些侧面来探究真相。

推荐阅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_成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什么意思

粗心的反义词

王充

标签: 之战

更多文章

  • 曹操放弃灭蜀是糊涂还是睿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睿智

    能够看清一件事情的真伪,这个人是智者;能够看清天下大势的走向,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有大胸襟的政治家。而曹操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曹军攻克张鲁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并非是曹军的战斗力如何强大,更多的是靠着运气。此时曹操率军出征,和张鲁交战前,先扫清了凉州地区的氐族抵抗势力,免得自己和张鲁交战时骚扰自

  • 曹操从“土城约三事”看出关羽喜好虚名虚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土城

    曹操从“土城约三事”看出关羽喜好虚名虚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曹操从“青梅煮酒”只是验证了刘备的低能,没想到他还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兄弟关羽。就在刘备打败袁术,曹操准备派车胄暗中除掉他们兄弟三人时,关羽心生一计,假扮曹军大将张文远骗开城门,割下了守城将车胄的首级。这让曹操大感意外

  • 吕布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布

    吕布之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布之死白门楼外,曹操一声令下,吾命殒!吾乃吕布!阴曹地府之中,阎王唤出黑白无常,去白门楼拿我。只一会儿,我的魂魄就被黑白无常带到了地府大堂之上。黑白无常道:“大王,小鬼吕奉先押到。”“嗯,那就开始吧…&helli

  • 揭秘:曹操最想得到却没得到的十个人物!【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却没

    揭秘:曹操最想得到却没得到的十个人物!【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十名大小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大小二乔恐怕是三国中被提到最多的美女了,当然曹操不可能为了两个女人而发动战争,但是如果战争打赢了,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曹操会霸占这两个美女。曹操一向有帮别人照顾老婆的好习惯(汝妻子

  • 当阳桥疑云:吓退百万曹军的张飞自信来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当阳

    当阳桥疑云:吓退百万曹军的张飞自信来自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而说到胆大心细,我们也许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三国时期我们所熟知的同样胆大如斗,心细如针的张飞。史志上对张飞的勇猛,也是不吝词藻,常有“熊虎之将”、“万人敌”、“世之虎臣”等赞誉。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形象也极易使人们形成“莽张飞

  • 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刘表浪费了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战

    刘表是汉朝宗室,鲁恭王之后,少有令名,列名八俊,算是出名很早。先被辟为大将军掾,后转为统领宫廷禁卫军的北军中候。汉灵帝死后,刘表出为荆州刺史,时为公元189年。从此之后,直到袁绍和曹操发生官渡之战的公元200年,刘表都在荆州忙活,主要是忙于平定辖区内的各种叛乱势力。荆州境内的主要叛乱势力,一是宗贼,

  • 最能体现曹操兵略的八大经典战例:曹操用兵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例

    最能体现曹操兵略的八大经典战例:曹操用兵之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近日深读三国志,对曹操的深谙兵法且不拘常理变通自如的军事谋略深为叹服,感佩不已。于是,不揣冒昧,整理《魏武帝本纪》中的八大经典战例,参悟其中的用兵之道,遂成文,以飨读者。一、武阳攻于毒当年,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黑山贼于

  •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吴景帝孙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国

    吴景帝孙休吴景帝孙休(235年-264年),字子烈,吴国皇帝,在位六年。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次辞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为丞相,孙权倾朝野,遂除孙。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

  • 《三国志》: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全貌

    《三国志》: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志》是记载了魏、蜀、吴三国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书,最初《魏志》《蜀志》《吴志》三书是单独流传的,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其中,《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

  • 曹冲简介 三国神童曹冲有哪些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冲

    曹冲简介三国神童曹冲有哪些传奇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冲是东汉末年的,是和其环夫人所生的儿子。曹冲从小特别的聪明可爱,和其他的孩子都不一样。当其他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曹冲在屋里刻苦的读诗书,在曹冲五岁的时候,基本上智力已经完全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个儿子。曹操曾经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