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代帝王三国之魏国创始人魏王曹操

历代帝王三国之魏国创始人魏王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46 更新时间:2024/1/2 17:06:33

魏太祖武帝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夏侯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有人说是1.61米.有人说是1.70米…众说纷纭),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

曹操-个人详细资料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人,官爵至魏王、丞相、冀州牧。魏国的缔造者和奠基者。中华民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丕代汉后,曹操被尊称为“大魏武皇帝”,庙号“魏太祖”。

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据考本姓夏侯,后成为曹腾养子并改姓继承侯爵。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此说乃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待考)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起义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

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10万军队,

公元201年在仓亭(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并于公元207年十二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公元208年,成为东汉政权丞相。

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公元212年又击败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册封曹操为魏国国王,于邺城建立魏国王宫,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葬于高陵。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为“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曹操-军政生涯

曹操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在诛杀宦官,反被伏击。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大军接管京城。卓入城不久便改立少帝之弟刘协,是为献帝。大部份大臣纷纷逃出洛阳。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至陈留,集结义兵,声讨董卓。

初平元年,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但因各将心怀鬼胎,遂使义军失败。曹操在战役中,初次见到日后的死敌——刘备。

初平三年,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郭汜所遂。献帝乘乱与一众大臣逃出长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程昱所议,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后,曹操以献帝名义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关东、关中一带。而刘备亦曾成为其部下。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当时袁绍盘据幽、冀、并、青四州,军力雄厚,勇将如云。虽然曹操己成中原霸主,但就兵力而言始终与绍有一定距离。

建安五年,袁绍大军南下,与曹兵会战于官渡。最后曹操用降将许攸之计亲率五千骑兵偷袭袁军粮仓。袁兵见军粮被烧而大乱,曹军乘势出击。袁绍败走。官渡之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在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用数年时间稳定北方,和追击袁氏余党(绍兵败后不久病死)。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同年,刘表死,次子刘琮继立。面对曹操如狼似虎的大军,刘琮决定出降。曹操轻易地接管荆州。可能因为荆州得来容易,曹操决定成势东伐孙权。但权并非刘琮之流可比。

孙氏自孙策时已盘据江东,至今已人心归顺。加上长江天险,孙氏政权已有一个稳定基础。当孙权收到曹操东来的消息后,曾召开多次军事会议。会中主战和主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在周瑜和鲁肃的分析下,孙权决定出战。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大军在赤壁迎战曹军。周瑜用计火烧曹操军舰曹军大败。从此曹操无力大举南征。如果说官渡会战决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地位,那么赤壁兵败便是曹操只可称雄北方的一战。

此后,曹操虽曾多次在东吴边境挑起战火,但双方均互有胜败。同时刘备西定益州,自封汉中王。三国鼎立之势已成。连盖世雄主曹操亦再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建安二十一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翌年,操子曹丕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个人荣誉

曹操以文章、武功著名,然其风流多情,较之文采、霸业,也同样如雷贯耳。曹公载于史册,有姓氏的妻妾,就达15位之多。当然,这在一夫多妻制的时代,这似乎并不算多。但曹操的色情故事,及其为色为情所采用的手段,不免让人窥及其本性。

曹操年轻时,在男女之事上颇为荒唐,曾劫持别家新娘。据传,曹操与袁绍听说某大户人家娶亲,新娘颇有姿色,便商定劫持新娘。天黑之时,两人溜至后花园,大吼“有贼”,一调虎离山计,引众人离开捉拿贼人,袁绍在门口接应,曹操便冲到新房,持刀劫走新娘。不想新娘呼救,其家人尾追而来。袁绍惊恐中摔到路边的荆棘丛中。追者将至,操丢下新娘,助绍仓皇逃跑。好色如此,就有伤天害理之嫌了。

曹公年轻时好色,年长更是变本加厉。

曹操迎汉帝,定许都后,风闻其以前老领导何进大将军的儿媳貌美如花,不仅色心大动,将其据为己有。这便是曹公后来的尹夫人。

曹植为袁绍之子袁熙之妻甄夫人倾情,作千古雅文《洛神赋》。《洛神赋》中“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甄夫人,也让曹操色心大动,于是攻破袁绍的老巢邺城。只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曹丕也对甄氏倾心,捷足先登,将其娶走。关于这段故事,《世说新语。中这样记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城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将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今年破城,正为奴。”

《世说新语》专记魏晋人事,非史,也非小说,此纪录也符合曹操对女色的性格。

赤壁之战,据说也是曹公为美色而发。东吴有绝色大乔、小乔。曹公垂涎不已,于是挥师百万,欲夺得双娇还。不想,东风不与曹公便,曹公惨败于赤壁,铜雀无法锁二乔。

甘为美人雄兵百万,发动史无前例的战争,就是吴三桂也难以望其项背。曹公对女色的狂热,确乎令人难以置信。

曹操嗜色如命,也颇多情

卞夫人为曹操二夫人,系勾栏女。曹公尚未入仕之际,于春楼见其颜色不俗,便娶之为妻。卞夫人生下曹丕、曹彰、曹植兄弟,一直在舞台之后为曹操操持,操为魏王,感念卞夫人之功德,将卞夫人亦被立为王后。

卞氏出身原为歌姬,出身低微,按照封建传统,她本与后无缘。但曹操不弃不离,“立贱”,封其为后,足见曹公用情之坚。

曹操一生连年征战,不离鞍马,戎马劳顿。建安25年(公元220年),曹操大病在榻,自知时日不多,颁布《遗令》。其语云:“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以遗令的方式嘱咐,怜惜妻妾诸人之情溢于言表。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曹公至死念念不忘妻妾、歌姬,可谓多情之至,令人嘘唏不已。

喜美色,人之常情,只是曹公有时所用手段过烈,令人发指,不过,这也符合曹公“奸雄”的个性。然而,曹公好色也多情,不将女人当作附属品,而是当作有血有肉的人,也令人感佩——试问古今英雄,有几人多情如斯——无情未必真豪杰,多情总是动古今。

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标签: 魏国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之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国名

    夏侯渊,曹魏名将。字妙才,夏侯族弟,与曹操是连襟,勇力过人。曹操年少时在家乡犯了案,夏侯渊为他顶罪,曹操又设法把他拯救出来才免于难。为人颇重义气,有一年饥荒,夏侯渊为了养活死去弟弟的孤女,他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曹操起兵之后,夏侯渊随曹操而起,并常年转战各地,克昌g,剿雷绪,攻马超、逐韩遂,灭宋建,

  • 揭秘关羽死亡之谜 为什么刘备不发援兵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

    关羽死亡之谜。曹操孙权联手,合打蜀国关羽部队,最终关羽因为兵力不足导致失败,最后败走麦城,头颅被孙权砍下。那么,为什么在这次打仗中,关羽会兵力不足?刘备为什么不发兵援救?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曹操以为汉献帝在许昌,与关羽军离得比较近,本想要迁都。司马懿、蒋济等人知道后,认

  • 一刺成名!揭秘曹操是如何借行刺董卓“成功上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上位

    一刺成名!揭秘曹操是如何借行刺董卓“成功上位”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广告的手法很多,有极力渲染夸大功效的,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而曹操,基本属于后者。大丈夫生逢乱世,自当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但干事业是需要本钱的,要么有钱粮,像淮南袁术,地广粮多;要么有威望,像河北袁绍,四世三公。只要振臂一呼,

  • 何进是如何当上大将军的?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他的

    何进是如何当上大将军的?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何进,作为三国初期的重要人物,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很多人的轻视,很多人都看不起这个靠着妹妹的关系才得以成为大将军的屠夫。但是三国时候的何进真的有这么差劲吗,真的就这么扶不起吗?其实事实上何进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人,他的父亲早逝,上有继母

  • 第五十四章 司马昭疑人而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

    司马昭欲派钟会领兵伐蜀,邵悌求见,说:“派钟会引兵10万攻伐西蜀,我认为不妥。钟会单身远出,无人节制,必谋不轨。不如另派别人相代。”司马昭笑着说:这点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西蜀作乱天下,使百姓不得安宁,现在讨伐可谓易如翻掌,但众人都说蜀不可伐。人如果其心中犹豫怯懦,便会智勇皆无。智勇皆无的人派去出征,不

  • 盘点刘备军中的“黄巾系”:廖化贯穿整个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

    盘点刘备军中的“黄巾系”:廖化贯穿整个蜀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蜀国大将,老寿星廖化做过黄巾贼,其实,以演义而论,不算以黄巾军面目出现的飞天夜叉何曼,管亥等等,三国里面黄巾贼出身的不少,比如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里面一个沂水关守将卞喜,便是黄巾出身。刘备三兄弟在演义中是剿灭黄巾的英雄,不过,

  • 三国历史悬疑:刘备手下为何很少出现叛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悬疑

    三国历史悬疑:刘备手下为何很少出现叛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手下无叛将,这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去投

  • 解密:“枭雄”曹操为何不纳蔡文姬为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枭雄

    解密:“枭雄”曹操为何不纳蔡文姬为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于蔡文姬的传奇,郭沫若先生的新编同名历史剧颇符合国人的审美,先悲后喜,否极泰来,还有些小浪漫,把左贤王这老蛮夷写得那么有情有义。然而,历史是不能那么解读的,对吧?史书载:“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 三国历史上的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相比,到底差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奸雄

    三国历史上的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相比,到底差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方的代表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可称得上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三雄。千百年来,曹、刘、孙三人各得春秋笔法的一字褒贬而口碑流传,即英雄孙权、枭雄刘备、奸雄曹操。征之史籍,各有出处。英雄,指见识、才能或

  • 三国二十四名将――黄忠人物生平 真正的三国神射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神射手

    早年经历黄忠是南阳人。初平三年(192年),董卓旧部李唷⒐汜攻入长安。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刘表驻军襄阳,即湖北襄樊。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黄忠随从刘表侄子刘磐。刘磐驻军长沙攸县,即湖南攸县。建安四年(199年),刘磐与东吴孙策交战于艾,即江西修水,黄忠随从刘磐。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