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欲擒故纵:刘备耍了一个花招让诸葛亮不敢篡位

欲擒故纵:刘备耍了一个花招让诸葛亮不敢篡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3/12/25 2:23:35

欲擒故纵:刘备耍了一个花招让诸葛亮不敢篡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杜甫的感慨与艳羡

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于中原大地十数载的大诗人杜甫来到了成都锦官城外的浣花溪畔结庐而居。那时候,杜甫常沿着清澈的浣花溪,走到离他的草堂数箭之遥的武侯祠。武侯祠――这座祠堂的正式称呼应该是汉昭烈庙,因为它奉祀的是蜀汉的创立者刘备,但不论是在杜甫所在的唐代还是在我的今天,人们习惯地将它称作武侯祠,好像诸葛亮不是沾了刘备的光才得以在此占据一席之地,而是刘备反倒托了诸葛亮的福。

这时候,杜甫已经年近花甲了,大半生中,他怀着“致君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奔走于长安的豪门富贵之间,“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这一切屈辱和辛酸,原本都是为了翼求到一展政治抱负的机会。但最终,可怜的老杜只当了几天无权无势的左拾遗,政治上可谓极度失败。因此,当这位杰出的诗人面对武侯祠中肃穆庄严的诸葛亮的塑像时,遥想起同是文人的诸葛亮在历史上留下的赫赫功名时,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不能自已。

后面内容更精彩

是的,诸葛亮的确是历代文人梦想的典范,面对他,有几个文人不感到无地自容乃至痛不欲生呢?除却那些立志要做世外逸民的隐逸之士,所有抱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文人,无不希望能有一个像诸葛亮那样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诸葛亮已成为历代文人的一块心病,面对诸葛亮,大概很少有文人不感到一种莫名的艳羡、惋惜共同交织的复杂情怀。

杜甫在他的诗作中,屡次写到这位并没有取得最后成功的英雄: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世音书漫寂寥。

――《阁夜》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之五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要的是机缘和地位

<!–shwcend–>

227年,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兵讨伐曹魏前夕,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折,这就是着名的《出师表》。在这份奏折中,诸葛亮回忆了自己青年时期的生活方式与人生理想:“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番话到底是不是诸葛亮年轻时生活理念的真实写照,现在已经不大可考,但估计其中有一定的矫饰成分。作为一个儒者,修身齐家然后是治国平天下,而诸葛亮本身即是一个典型的儒者,他在南阳隐居,一则避乱,二则是等待机会,就像姜子牙在渭水垂钓一样。从他所选择的隐居之地南阳就可以看出他的深谋远虑:南阳离首都洛阳的距离既不是太远,也不是太近,这使诸葛亮能准确及时地获得朝廷的最新动向,却又不必卷入其中的纷争。南阳同时还是一个人文渊薮之地,当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时人未之许也,唯有南阳那批和他一道隐居的朋友们深以为然。

后面内容更精彩

正是在南阳那看似悠闲的隐居生活期间,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们规划了东汉灭亡以后如何重新整治中国的方略。对此,诸葛亮有他一整套的想法,这些想法既具有战略的高度,同时也具有战术的可操作性。

我们看到,在东汉末年诸侯并起之际,知识分子――或曰士大夫,或曰儒者,或曰文人――比以往江山一统的年代更能拥有发挥自己才华和政治抱负的机会,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主公可以投奔,可以像春秋战国时代的士那样,此地不合则另走一家。因此,东汉末年事实上是一个人才大流动的时期,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奔走于诸侯之间,以求谋得终生的富贵和死后的英名。

但令人惊讶的是诸葛亮一直在隆中隐居,从来不曾跑到任何一家诸侯那里毛遂自荐;与他相反,他的好友,同样为东汉末人杰的庞统却是自个儿跑到刘备那里去的。诸葛亮沉静地坐在隆中的草堂上,坐在他的书桌前,好像算准了刘备会来一个三顾茅庐的礼贤下士。

其实,如果我们想起庞统自己跑去找刘备,却因为外表不佳而备受刘备冷落时,就可以明白诸葛亮为何隐居不出,不主动地寻找主人――他要的是一种机缘和地位,只有当刘备三顾茅庐并聆听其教诲后,诸葛亮才能以一个比刘备年少近二十岁的青年人的身份迅速成为刘氏集团中的二号人物。很难想象,假如当年诸葛亮自己跑到新野县追随刘备,刘备会对他有多大的信任。

<!–shwcend–>

标签: 欲擒故纵

更多文章

  • 历史中的张飞竟然是位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美男子

    历史中的张飞竟然是位美男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志》里对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关羽“美髯公”、“相貌堂堂”等均作过比较详细的描述,独独对张飞的长相却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因为这样,也就使罗贯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戏剧里张飞不仅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更给张飞增加

  • 关羽也有缺陷:因贪美色险杀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也有

    关羽也有缺陷:因贪美色险杀曹操关羽因贪美色险杀曹操《三国演义》成书前关羽形象有美德也有缺点主持人:咱们好,一提到关羽,我马上想到的即是袁阔成评书里那个格式化的关羽。我记住关羽的规范进场是:只见门旗下闪出一员武将,卧蚕眉,丹凤眼,胸前五绺长髯,胯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毛宗岗把关羽列为《三国演义》三

  • 姜维扮演者樊志起剧照,后世对姜维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扮演者

    姜维扮演者樊志起剧照,后世对姜维评价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姜维扮演者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现今甘肃甘谷东南)。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拜大将军。是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杰出将领,最终更是以身殉国。他的一生可谓是精彩绝伦,又悲壮激昂。令后辈敬仰不已。姜维像虽然时过境迁,我们无法窥探这位英

  • 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后,两家的关系为什么确未见好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两家

    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后,两家的关系为什么确未见好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鼎立时,东吴孙权遣吕蒙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到重创。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史学家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者不多,也有人认为关羽没有认真执行诸葛亮的联孙拒曹战略,把主要责任都推到关羽身上。我也曾有过类似看法

  • 张飞为何不用开山斧之类猛男兵器 非用丈八蛇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开山

    张飞为何不用开山斧之类猛男兵器非用丈八蛇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其实张飞用的丈八蛇矛是非常长的,有的人认为像张飞这样的人物其实和李逵、李元霸他们一样,都是力量型的人物,更适合用开山斧,或者流行双垂之类的武器。那么他为什么不用呢,首先要把李逵跟李元霸区别对待――李逵跟李元霸确实都使用“看起来很猛

  • 刘备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有几个

    刘备有几个儿子?记载是四个:三个生子,一个养子。所以我就重点研究一下这四个孩子。首先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阿斗。大家从小就听说过“阿斗长坂坡七进七出救赵云”的故事。后来这个叫赵云的还被刘备给摔傻了。这是后话,不谈。阿斗七进七出,据我考证,是在建安十三年的时候。这一年刘备总共有几个

  • 关羽比刘备大一岁 历史上刘关张并未桃园三结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桃园

    关羽比刘备大一岁历史上刘关张并未桃园三结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叙述了刘备、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这个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后人常常也因此而与志同道合之人结为异性兄弟。可见,这个故事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良好印象,一旦后人提到

  •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典故:诸葛巧借智谋借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典故:诸葛巧借智谋借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

  •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良将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官渡之战时,张郃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

  • 曹操的家教:曹操是如何教育官二代曹丕曹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家教

    曹操的家教:曹操是如何教育官二代曹丕曹植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的家教。现在的中国,有了太多的富二代、官二代,其实也不就是像古代的那样吗?古代也有官二代、富二代,更有的事尊贵的皇二代。别的不说,就说曹操一家,曹操是官,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就是他的官二代。对于官二代、富二代的看法,大多是被人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