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医圣张仲景简介: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医圣张仲景简介: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69 更新时间:2023/12/21 15:41:07

医圣张仲景简介: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仲景

>张仲景(生卒年不详),汉末医学家。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钻研《内经》、《难经》、《胎肿药录》等,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其书辗转流散,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与内科杂病。倡“六经分证”和“辩证论治”原则,阐述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辩证及汗、吐、下、温、清、和等治法,总结了汉以前的医疗经验,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

>张仲景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当时的读书人都想着如何当官,不关心民间疾苦,张仲景很瞧不起这类读书人。当时迷信盛行,人们有了病不去求医而相信巫师作法可以治好病。张仲景从小立下志,想当个医生,为乡亲们解除疾病。为此,他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治病救人的本事,几年后便在乡里为人治病。汉灵帝时,张仲景被选拔出来做官,一直做长沙太守。他为官清廉,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

>东汉末年,由于战乱频繁,瘟疫大面积流行,很多人得病去世。张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口人,不到十年时间,就病死了五六十人,其中十分之七的人是患伤寒这种流行病死的。那时候所说的伤寒病,包括霍乱、肺炎、痢疾、流行性感冒一类的急性传染病。当时,大多数医生对这种流行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人们成千上万地被伤寒病夺去了生命。

>

>张仲景为了解救人们的疾苦,他下决心要找出一套治疗伤寒病的办法来。他总结自己给人治病的经验,对伤寒病的各种症状都做了详细记录,还细心地询问病人伤寒病发病的原因和服药以后的各种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仲景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关于伤寒的诊断、治疗、用药的方法。他认为伤寒病从初起到病危,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病人,应当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的病人需要让他出汗,有的病人则不能出汗;有的病人应当让他下泻,有的病人则绝对不能下泻;有的病人可以用针灸,有的病人则千万灸不得。

>

>张仲景说:“如果不应当发汗的病人服了发汗药,那就会使病人的津液枯竭,断送性命;应该发汗的病人不让他服药把汗发出来,那就会使病人的孔闭塞,窒闷而死。不应当泻下的病人服了泻下药,会使病人开肠洞泄不止而死;应当泻下的病人不服泻下药,就会使病入腹胀烦乱,浮肿而死。不当灸的病人一灸,就会使病人火邪入腹,加重其烦恼而死;当灸的病人不灸,会使病人经脉阻塞,无法消散而死。”总之,给人治病必须弄清楚病人起病的原因,病症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曾经服过什么药,只有把这种种情况全都了解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

>为了要弄清楚病人的全部情况,张仲景反对当时医生治病时墨守成规而又十分草率的做法。他说:“人命关天,治病救人必须谨慎。”张仲景给人看病,很好地运用了早在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望是观察病人的气色,闻是细心听病人说话和呼吸的声音,同时询问病人的自我感觉和饮食大小便等情况,切是由轻到重地按病人两手的脉搏。张仲景认为只有很好地运用四诊法,并且把通过四诊得到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的结论,从而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开出对症下药的方剂。

>

>张仲景通过长期的行医生涯,仔细研究,已经能够根据四诊法分辨病人的症状是阴症,还是阳症;病在浅表,还是已经深入脏腑;是虚症,还是实症;是寒症,还是热症。这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被称为中医诊断学的八纲。四诊八纲辩证施治的理论原则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张仲景对这个理论原则的奠定,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

>

>除了伤寒病以外,张仲景对其他疑难杂病也下了很大功夫去探求治疗方法。杂病的范围很广泛,大致上以内科病为主,也包括妇科、儿科和外科等疾病。张仲景治病不一定都给病人用内服药,也经常采用针灸、温熨、药摩、浸足、吹耳、喷鼻等等治疗方法。他认为对于一些疾病来说,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也许会比内服药更好。

>

>张仲景主张有病要及时治疗,无病要及早预防。他说,预防疾病的方法是饮食有节,劳逸适当。能做到这两条,基本上就能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了。

>

>张仲景一边行医一边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记录下许多有效的方剂。他撰著了一部《伤寒杂病论》把医治伤寒病的方法告诉大家。后来,的名医叔和,在仔细钻研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后,把这部重要的医书分开改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专门分析伤寒病的病理,提出治疗方法,附有治疗的药方。《金匮要略》则是治疗各种杂病的药方汇集,这两部医书都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张仲景以他自己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推荐阅读:

动物探险家_五年级童话作500字

冈村宁次怎么死的?

特别的近义词

标签: 金匮要略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对自己深爱的女人感觉畏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深爱

    汉武帝为何对自己深爱的女人感觉畏惧,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武帝为何对自己深爱的女人感觉畏惧当武帝的病体日渐沉重时,他也许终于明白了世上很可能并没有神仙,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也不免终为黄土。这样,他不得不考虑身后之事了,那就是即使自己不能长生不老地做皇帝统治天下,也应该由自己的子孙后代坐享其成。思

  • 亲生儿子刘盈死了吕后为什么假哭?刘盈死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死了

    亲生儿子刘盈死了吕后为什么假哭?刘盈死亡真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常言道:儿是娘的心头肉,天下做母亲的,没有不疼自己孩子的。想起孟郊那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道出了在儿子心目中,母亲的伟大。一般的,白发人送

  •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当时匈奴控制着西域的大部分地区,汉王朝通西域的路线也受匈奴控制,行进非常艰难,途中还被匈奴抓住,到西域后,西域各国有的不敢得罪匈奴,还有的如大月氏等国在匈奴的压

  • 汉朝历史上令人神魂颠倒的绝色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

    汉朝历史上令人神魂颠倒的绝色美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成帝昭仪赵合德(?—前7年),其父冯万金是江都(今扬州)王府舍人,精通。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之妹,汉成帝刘骜的宠妃。赵合德和姐姐原是阳阿家舞姬,后由姐姐赵飞燕引见给汉成帝,深得皇帝宠爱。与赵飞燕联手,成功迫使班婕妤退出争夺皇帝宠爱的斗争,使

  • 董仲舒简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董仲舒

    董仲舒简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仲舒名人语录君臣、父子、夫妇她经常被召入皇宫之义,皆取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

  • 黄巾起义时期在位的东汉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时期在位的东汉皇帝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黄巾起义时期在位的东汉皇帝是谁东汉末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巾军起义,将九州大地再一次拉进了无尽的战争漩涡中。虽然短短九个月后,起义就被平息了,然而中央兵权的下放导致地方势力割据,为以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了隐患。在这一时期的汉室的皇帝就是出了名的昏庸

  • 樊哙的下场是什么?大将樊哙为何差点被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将

    樊哙的下场是什么?大将樊哙为何差点被斩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樊哙的下场是什么?樊哙,汉初著名大将,跟随着刘邦打了天下,官位不断上长,手握军中大权。刘邦登基为帝后,樊哙是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俸禄不断增加。除此之外,樊哙还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生下儿子吕伉,跟刘邦的关系越来越亲近。那

  • 汉朝是如何神化刘邦:先给他父亲戴顶“绿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给他

    汉朝是如何神化刘邦:先给他父亲戴顶“绿帽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是如何神化刘邦:先给他父亲戴顶“绿帽子”古代开国皇帝在坐稳了江山后,大都鼓吹自己出生时的传奇色彩。《宋史》和《明史》中就分别记载了赵匡胤和朱元璋出生时都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

  • 以退为进:东汉最能忍的完美皇后邓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东汉最能忍的完美皇后邓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以退为进:东汉最能忍的完美皇后邓绥古时候的女子大都受命运摆布,在命运的河流上像一叶浮萍,被风吹到哪里就到哪里,她们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更不知道如何计划自己的人生,在命运面前她们渺小得像一粒尘土,命运叫她们做什么她们就做什么,命运叫她们享福

  • 李广难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广难封

    李广难封的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广难封的原因是什么?核心提示:这个例子说明李广作为一名弓箭手很谨慎,但是也暴露他一个缺点,他始终将自己作为一名弓箭手,他以弓箭手的视角指挥作战,因此总是将部队带入自己的有效射程作战,从而导致险情迭起,屡次战败。司马迁也不得不说,其将兵数困辱,他带兵屡次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