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忽视的三国英雄:张燕,他不仅是个山贼,也是个英雄

被忽视的三国英雄:张燕,他不仅是个山贼,也是个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4 更新时间:2023/12/6 17:47:32

被忽视的三国英雄:张燕,他不仅是个山贼,也是个英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说到张燕,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仅仅是演义中的一句黑山贼张燕引军十万来降,操封为平北将军……或是《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中寥寥二百字的记载。可能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仅仅是山贼而已。

张燕,本姓褚,生卒年不详,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东汉末黑山军首领。张燕剽捍,敏捷过人,军中称为飞燕。官渡之战时投降曹操,被任命为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

今天问闲要说的是:张燕也是汉末争夺天下的英雄!

张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黄巾起,燕合聚少年为群盗,在山泽闲转攻,还真定,万余人。博陵张牛角亦起,自号将兵从事,与燕合。燕推牛角为帅,俱攻_陶。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令奉燕,告曰:必以燕为帅。牛角死,奉燕,故改姓张。

张燕因身轻如燕,又骁勇善战,所以军中都称他为飞燕。后来张燕的部队不断壮大,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络,叛匪中的小头领孙轻、王当等人,都带着部众归附到张燕麾下,张燕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号称黑山军。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到侵扰,朝廷却无力派兵围剿。于是,张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汉灵帝于是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使他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

我们可以看到,张燕确实从山贼起家,这也是史家贬抑他的原因。(从山贼成为大名……似乎……赤军?!)

张燕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其主要对手是河北袁绍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这一段: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问闲一向认为这与官渡之前的那一段可以称为袁家的《隆中对》。袁绍一生就奉行此策略。其中把黑山列为与公孙瓒同等的大敌。况且张燕活动于冀州山区,更是心腹之患。而没有最终消灭张燕,不失为袁绍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燕的争霸过程大致分以下阶段

1)取得合法地位。

张燕羽翼渐成后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也就是说,实际上张燕这时已经靠手中武力,取得了东汉政府的承认,正式成为了地方军阀割据势力,。在汉末群雄中,早于他的可能只有刘焉)当然,不可否认其活动方式仍具有山贼性质。

袁绍传中有这样一段绍到,遂屯斥丘,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乃引军入朝歌鹿场山苍岩谷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遂寻山北行,薄击诸贼左髭丈八等,皆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奔走得脱,斩首数万级……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为什么会在张燕军中?就是因为张燕具有合法地位,而大家都知道,长安的汉政府由李喙汜控制,他们与袁绍是政敌,在他们看来,窃据冀州的袁绍才是贼,因而想借张燕的力量攻打袁绍。张燕也乐得有这么个正统名分。

2)联合公孙瓒,就中取利。

袁绍让渤海太守于公孙瓒之弟公孙范,问闲认为,不是象所说的惧怕公孙瓒。公孙瓒是既定的头号大敌,怎么可能反而去助长他的势力?其用意问闲认为是让公孙瓒去替他抵挡当时气焰正盛的青徐黄巾军,期待他们两败俱伤(够黑的)。公孙瓒也不是第一回当这种冤大头,当初取冀州时就被袁绍利用过。本来这确实是条不着痕迹的妙计。但公孙瓒也真厉害,大破黄巾,势力大张,图取冀州。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张燕见状,联合公孙瓒。接下来就是著名的界桥之战,此战可说是北方形势的转折点。张燕也看到了这一点,据记载: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说明二者已经建立了正式的政治军事同盟。因此在这种关键战役中,张燕不可能不出兵作战。然而,为什么不出重兵?其实原因很简单,前面已经说过。公孙瓒也是位志在天下的英雄,早就预先安排了自己的冀州刺史,此战若胜,将吞冀州,这也是志在冀州的张燕不愿看到的。因此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下,二者的同盟也仅仅限于互相救援,不可能通力合作。

后来公孙瓒败,求张燕救而不及,说明他们的同盟一直维持到最后。

3)直接冲突

公孙瓒死后,张燕与袁绍的矛盾更加激化,展开直接军事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张燕取得邺城

绍既破瓒,引军南到薄落津,方与宾客诸将共会,闻魏郡兵反,与黑山贼于毒共覆邺城,遂杀太守栗成。贼十余部,众数万人,聚会邺中。坐上诸客有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起啼泣……

张燕趁袁绍攻破公孙瓒的间隙,奇袭攻取邺城,这是他军事生涯的一个亮点。但也迫使袁绍开始与其正面决战。

战争结果见1写的很简略,但问闲认为肯定非常激烈。吕布传中记载: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一]曹瞒传曰: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就是来自这里)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数千骑兵,在后汉末期的冀州,是规模相当大的战争了。如果无吕布之助,结果真的不定如何!而吕布轻慢袁绍手下也是由于此功,由此可以想见战争的困难。

这也是张燕争天下的最后一搏,失败后就回山继续做他的老本行——山贼,直到降曹。袁绍虽惨胜,但也无力将其消灭。也就无可奈何了。

4)结局

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率诣邺,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燕薨,子方嗣。方薨,子融嗣。陆机晋惠帝起居注曰:门下通事令史张林,燕之曾孙。林与赵王伦为乱,未及周年,位至尚书令、]将军,封郡公。寻为伦所杀。……

总的来看,张燕一生中只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战役,其余时间都是在外交与阴谋中度过,最后还有好结局。问闲认为他有点象是战国的宇喜多直家,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在重视门第的封建时代,张燕因其山贼出身而被史家有意忽视,问闲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他也该算是乱世群雄之一吧。至少不应该与张绣陶谦张扬之流并列……

标签: 是个

更多文章

  • 三国怪事:刘备的谋士陈群缘何成为曹魏的托孤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重臣

    三国怪事:刘备的谋士陈群缘何成为曹魏的托孤重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207年,刘备在荆州求访名士,亲自拜见司马徽。司马徽对他说:你手下的谋士都是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对此十分信服,亲自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人们认为刘备前期难成霸业的原

  • 英布是谁?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

    英布是谁?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英布初属项梁,项梁死后,成为项羽手下,因其英勇善战,屡战奇功,成为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后来,项羽封王,英布被封为九江王,建都六县。后来英布背叛项羽,归顺刘邦。那么英布为什么要背叛项羽呢?英布被封为九江王后,就开始拥兵自重,不大听从项羽指挥了。项羽与齐王田荣作战,向九江征

  • 三国二十四名将――邓艾人物生平 灭蜀头号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功臣

    三国二十四名将――邓艾人物生平灭蜀头号功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北迁汝南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邓艾的家世已经不能详考。邓艾自幼丧父,邓艾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兼并剧烈的中原,日子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不过,邓艾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

  • 揭秘:卧龙先生诸葛亮曾酿成蜀国最大一桩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卧龙

    揭秘:卧龙先生诸葛亮曾酿成蜀国最大一桩冤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诸葛亮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荆州不该失”情结使诸葛亮惆怅万分“荆州不该失”情结是什么?这首先要看什么是情结。心理学对情结的定义是:

  • 吴魏赤壁之战始末:一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决定性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始末

    吴魏赤壁之战始末:一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决定性战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填了一首《念奴娇》的词,来缅怀赤壁之战的陈迹,抒发心中的感慨。词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羽扇纶〔guān官,有青丝带的头巾〕巾,谈笑间,樯橹〔樯是帆船的桅杆,橹是摇船的橹〕灰飞烟灭。”

  • 第一大冤人: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阿斗

    第一大冤人: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新知,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由于种种原因,刘禅阿斗一直被视为是弱智或低能儿的象征,这实在是一个千古

  • 三国史上东吴小霸王孙策其实是死于弟弟孙权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小霸王

    三国史上东吴小霸王孙策其实是死于弟弟孙权之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三国志上看,很显然,二弟孙权受益最大,自此六郡八十一州尽收于囊中。而且变故后,他的所作所为也让人存疑。在《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他指

  •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国的疆域从哪到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国的疆域从哪到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

  • 许褚为何被称为“虎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被称为

    许褚为何被称为“虎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简介许褚(chǔ,见《辞海》)字仲康,谯国谯人。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与葛陂贼交战时在箭矢耗尽的情况下掷石攻敌,后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诈作与贼和解并以耕牛交换粮食一但在牛突然狂奔的情况下拿着牛反方向行百余步,由此在淮汝一带的人提起许褚

  • 蜀汉名将姜维到底进行了几次北伐,其中胜败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汉

    姜维北伐了多少次在三国时期,蜀汉阵营先后有诸葛亮、姜维两人数度北伐,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暂且避过不谈,这里就主要讲述一下姜维的北伐,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姜维到底进行了几次北伐,其中胜败又是如何?姜维北伐纵观姜维的一生,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秉承着继承先主、武侯的遗志,一共有过十一次的北伐记载,第一次是在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