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卧龙先生诸葛亮曾酿成蜀国最大一桩冤案!

揭秘:卧龙先生诸葛亮曾酿成蜀国最大一桩冤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22 更新时间:2023/12/29 12:54:59

揭秘:卧龙先生诸葛亮曾酿成蜀国最大一桩冤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诸葛亮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

“荆州不该失”情结使诸葛亮惆怅万分

“荆州不该失”情结是什么?这首先要看什么是情结。心理学对情结的定义是: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向。情结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见或偏好。情结也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难加以理性控制。

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呢?这是因为诸葛亮一生的追求是匡扶汉室,克复中原。而其梦想破裂,关羽(云长)失荆州是主要原因。关云长性格逞强要胜,刚愎自负,他在镇守荆州期间,北据曹操有余,东和孙权不足,使之腹背受敌,终误大事。这不仅令蜀汉的元气大伤,也为刘备后来的彝陵败绩埋下了祸根。由此,诸葛亮对关云长可谓惆怅万分,怨恨不已,构成了“荆州不该失”情结!

“荆州不该失”情结可突出表现为:凡与荆州相关的事均可令诸葛亮悔恨,凡与关羽相同的人均可令诸葛亮生厌。实际上,如果荆州不失,蜀军由水道出川,不过十数日即可抵达中原;而失了荆州,蜀军每每出川,必须远涉祁山月余才能抵达渭水一带,此时魏兵早可设防。诸葛亮心中的怨气可想而知!这种心理定势足可使人产生根深蒂固的偏见。

“云长――文长移情”使诸葛亮歧视魏延

诸葛亮因“荆州不该失”情结怨恨关云长,但云长已去,无法追究,可蜀营中有一个人相貌与性格都神似关羽,这就是魏延(文长)。《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介绍魏延出场时描写他“面如重枣,目若朗星”,这与其第一回介绍关云长出场之“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有雷同之处。《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中介绍魏延曰:“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这些描述也都与关羽神似!

诸葛亮平生办事以谨慎为本,最忌讳见那种口出妄言之人。关羽贵为主公之二弟,又是名震华夏的大将,诸葛亮不得不敬他三分。可魏延是后来之人,诸葛亮断无敬他之理,所以诸葛亮总是有机会就打压魏文长的气焰,这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均有记载。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史书记载是因为魏延与诸葛亮思想不一,政见难合。但依我看来,这也是因为诸葛亮将对关羽的怨恨移情到魏延头上的结果。

就心理学而言,移情泛指一个人将自己对生命当中某个重要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爱与恨投射到他人他事的心理表现。换言之,移情是一种心理定势的表现,可使人自觉不自觉对某类人物或事件产生特殊的偏见或偏好。魏延长得像关羽,说话像关羽,气质也像关羽,加上文、云二字在古汉语中发音很相近,所以喊文长很容易使人想起云长。

赵云等人之上,与关、张齐名。但诸葛亮执政后一直对魏延不予重用,对其“分道进军,会和潼关”的建议一向嗤之以鼻。特别是在收取姜维之后,一直将他视作自己的接班人,重点加以培养,临死前又故意不让魏延参与后事安排,还趁机削去了魏延的兵权。

蜀军上下除了诸葛亮就数魏延资格最老。丞相病故后,魏延却要受制于对军事一窍不通的长史杨仪(魏延的死对头)。魏延对此当然不悦,提出要继续北伐,并自请充任先锋。不想,这竟被杨仪当作反叛的借口,削去兵权不算,还要满门抄斩,实在是在私仇公报!可惜魏延自建安十四年到建兴十二年,二十六年效命刘蜀,官拜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却不得善终,并累及三族氏人。魏文长就这么可怕吗?!

其实,真正可怕的是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诸葛亮因怨恨关羽而歧视魏延,为了树立姜维在蜀军的地位又不断加以打压,最终还假杨仪之手来逼魏延**,而后处之。这才是魏延冤案的根源所在。

标签: 卧龙

更多文章

  • 吴魏赤壁之战始末:一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决定性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始末

    吴魏赤壁之战始末:一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决定性战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填了一首《念奴娇》的词,来缅怀赤壁之战的陈迹,抒发心中的感慨。词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羽扇纶〔guān官,有青丝带的头巾〕巾,谈笑间,樯橹〔樯是帆船的桅杆,橹是摇船的橹〕灰飞烟灭。”

  • 第一大冤人: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阿斗

    第一大冤人: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新知,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由于种种原因,刘禅阿斗一直被视为是弱智或低能儿的象征,这实在是一个千古

  • 三国史上东吴小霸王孙策其实是死于弟弟孙权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小霸王

    三国史上东吴小霸王孙策其实是死于弟弟孙权之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三国志上看,很显然,二弟孙权受益最大,自此六郡八十一州尽收于囊中。而且变故后,他的所作所为也让人存疑。在《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他指

  •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国的疆域从哪到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国的疆域从哪到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

  • 许褚为何被称为“虎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被称为

    许褚为何被称为“虎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简介许褚(chǔ,见《辞海》)字仲康,谯国谯人。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与葛陂贼交战时在箭矢耗尽的情况下掷石攻敌,后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诈作与贼和解并以耕牛交换粮食一但在牛突然狂奔的情况下拿着牛反方向行百余步,由此在淮汝一带的人提起许褚

  • 蜀汉名将姜维到底进行了几次北伐,其中胜败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汉

    姜维北伐了多少次在三国时期,蜀汉阵营先后有诸葛亮、姜维两人数度北伐,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暂且避过不谈,这里就主要讲述一下姜维的北伐,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姜维到底进行了几次北伐,其中胜败又是如何?姜维北伐纵观姜维的一生,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秉承着继承先主、武侯的遗志,一共有过十一次的北伐记载,第一次是在238

  • 诸葛亮的悲剧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闲话

    诸葛亮的悲剧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演义》是一部讲谋略的书,这部书中最上乘的谋略家,自是无疑了。他的一生中,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主要对手,无非和。而这两位,又是这部书中最会玩弄权术的大师。司马懿这方面的水平,在三国中,恐怕是仅次于曹操,但又并不弱于他的一位。在这场力量对比中,毫无疑义,魏

  • 三国中可怕的诸葛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国中

    三国中可怕的诸葛家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今日兴趣所致翻了翻三国方面的资料,发现诸葛亮一系列奇怪的北伐虽然没有为蜀国夺取到什么东西,但在清除内部异己方面倒是挺成功,甚至不仅仅在蜀国这一块成功。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诸葛家族。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世家大族,在魏蜀吴三国均一度拥有很大的势力。在蜀国,其成员

  • 张鲁:教化巴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巴汉,张鲁,教化

    张鲁:教化巴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鲁集团的崛起,得益于汉末诸侯纷争。各路诸侯争霸的焦点大都集中在中原地区,这使得汉中这块历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地区被忽略了,因此给了张鲁以可乘之机。同时,张鲁集团“雄据巴、汉垂三十年”的方式也很特别,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宗教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建立的政

  • 马超怎么死的?马超投靠刘备后为何郁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而死

    马超怎么死的?马超投靠刘备后为何郁闷而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马超,字孟起,乃东汉开国名将马援之后,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世人受《三国演义》影响,以西凉锦马超称之。《三国演义》里,这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的白袍小将可真谓出尽了风头,渭南一战,杀得曹操割髯弃袍,后中计兵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