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生平简介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8 更新时间:2024/1/2 2:26:09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至正八年(1348年),蔡乱头反元,冤家告方国珍与蔡勾通,官府追捕,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运漕粮。元廷命江浙行省发兵征讨,方国珍俘行省参政朵儿只班,请降,不久复反,又俘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后受元招降。

十二年(1352年)三月复反,于黄岩澄江杀浙东道都元帅泰不华。次年,使人至京师贿赂权贵,元授以徽州路治中,仍横行海上。十六年(1356年),元授以海道漕运万户。次年,升江浙行省参政,奉命讨伐张士诚,七战七捷,败张军于昆山,张士诚遂降元。方国珍据浙东庆元(今浙江宁波)、温、台等地。

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华),遣使招降方国珍,授福建行省平章。但方国珍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职,于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每年派海船运送张士诚所献粮食到大都。其后,仍一面讨好朱元璋,一面接受元朝加封官职,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国公。

二十七年(1367年),为抵抗朱元璋,北通元将扩廓帖木儿,南交福建陈友定。九月,朱元璋遣朱亮祖、汤和廖永忠等出兵,十一月被迫归顺。明洪武二年(1369年),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余部收编充船户,隶各卫为军。洪武七年(1374年),病死。

人物生平

首义反元

方国珍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兄弟五人,以此为生。

元朝末年,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和管制十分恶劣。加上当时灾害多,民不聊生。陶宗仪辑有浙东民谣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台州也有“洋屿青,出海精”的谣谚,“洋屿”,就是洋屿山;“海精”指方国珍。

元至正八年(1348年),有一个名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打劫财物,官府派兵追捕他。方国珍的仇家便告发他通寇,方国珍杀死仇家,与其兄方国璋、其弟方国瑛、方国珉逃亡海上,聚集数千人,抢劫过往船只,阻塞海路。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军征讨,兵败,被方国珍所捉。方国珍迫使其请命于元朝,授他为定海尉,不久起义,进攻温州。

方国珍首义反元,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早两三年,比郭子兴(后来朱元璋加入)起义早四年。

七战七捷

元朝以孛罗帖木儿为行省左丞,督军前往征讨,也兵败被捉。元朝只得派大司农达识帖睦迩再次招降他。不久,汝、颍之地兵起,元朝招募水师防守长江。方国珍心中疑惧,重新反叛,诱杀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逃亡入海。后来派人潜至京城,贿赂朝中权贵,允许他投降,授为徽州路治中。方国珍拒不听命,率军攻陷台州,焚烧苏之太仓。

元朝又以海道漕运万户之职招降他,方国珍这才投降,并接受这一官职。不久进升行省参政,派兵进攻张士诚,张士诚派遣将领在昆山抵御。方国珍七战七捷,直到张士诚也投降,才停战退兵。

在此之前,天下太平,方国珍兄弟带头骚乱海上,元朝惮于用兵,一意进行招抚。只有都事刘基认为方国珍是首逆,而且屡降屡叛,不可饶恕,但朝议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方国珍授官之后,据有庆元、温、台之地,更加强大,不可控制。

方国珍开始起义时,元朝发出空名宣诏数十道,招募人们去进攻,许多海滨壮士响应招募,并为此立功,可是负责此事的官员接受重贿,总是不给这些人应有的赏赐,有一家为此死去几个人,却得不到官职。但对方国珍之徒,却一再招抚,都升为大官。因为这样,百姓都羡慕当强盗,跟随方国珍的人日益增多。

元朝失去江、淮后,只得凭借方国珍的船只使海运畅通,便又以官爵笼络他,这样海运无事。有一个名叫张子善的人,喜爱纵横之术,劝说方国珍率军溯江而上,窥视江东,北夺青、徐、辽海。方国珍回答说:“我还没有这么大的志向。”然后谢之离去。

过招元璋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主簿蔡元刚出使庆元。方国珍与其下属商量道:“江左号令严明,恐怕不能与他对抗。况且与我为敌的,西有吴,南有闽。不如暂且表示顺从,借此作为声援以观其变。”下属觉得他说的在理。于是,方国珍派使者给朱元璋送信,并奉献黄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纹的丝织品一百匹。

乞降善终

吴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已攻克平江,命参政朱亮祖进攻台州,方国瑛迎战,战败逃走。朱亮祖又攻克温州。征南将军汤和率大军长驱直入抵达庆元,方国珍率部逃亡

入海,又被追兵在盘屿打败,其部将相继投降。汤和多次派人向方国珍说明顺从与抗拒的不同后果,方国珍这才派儿子奉表乞降,说道:“臣听说天无所不盖,地无所不载,王者体天法地,对人无所不容。臣长期以来蒙受主上的宽待之恩,不敢做出自绝于天地的事,因此一陈愚衷。臣本是庸才一个,遇上这多事之秋,起兵于海岛,没有父兄之力相助,又没有帝制自为的野心。

当主上率军浩浩荡荡到达婺州时,愚臣马上派儿子前去侍奉,就已经知道主上会有今天,我将如依日月之余光,望雨露之余润。而主上推诚布公,派我驻守乡郡,就像以前吴越一样。臣遵奉条约,不敢妄生枝节。只因堂侄性情暴躁,偷偷挑起衅端,烦劳问罪之师,我心里战战兢兢,因此派守军出迎。

然而最后还是飘浮入海,为什么呢?孝子对于父亲的责罚,如果是轻微的杖责便接受,如果是重杖的话便会逃避,臣的事情就与这种情况相类似。我想马上自缚去朝廷请罪,又惟恐遭斧钺之诛,假使天下后世不知道臣得罪你有多深,将会说主上之心不能容臣,这岂不会连累天地之大德吗?”以上这些话大概都是出自方国珍的部下詹鼎之口。

朱元璋看后,觉得方国珍可怜,便赐信说:“你违背我的告诫,不马上收手归命,反而流入海上,负恩实在太多。今天你已走投无路,又情词恳切,我理当以你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你不要自起疑心。”于是催促方国珍入朝拜见,当面责备他说:“你来得不是太晚了吗?”方国珍顿首拜谢,授为广西行省左丞,只享食禄而不上任。

洪武七年(1374年)5月8日,方国珍去世,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朱元璋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为《神道碑铭》为祭。

标签: 浙东

更多文章

  • 盘点古代四大神射手,黄忠只能排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神射手

    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中,那些百发百中的狙击手让人热血沸腾。特别是抗日神剧里,狙击手更是不得了,可谓是弹无虚发,且都是极远距离射击。在古代,有些牛人的弓箭也是百发百中,简直是古代版的“狙击手”。小编盘点了四位大牛级别的弓箭手,一起来看一下。第四名、黄忠三国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本来跟着刘表混的,之后拜在刘

  • 元好问最着名的诗词是哪五首?诗词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诗词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元好问最着名的五首诗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论诗三十首》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

  • 曾经空前强大的帝国消失——蒙元帝国的幻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帝国

    一个曾经空前强大的帝国消失在世界的舞台,一个个曾经让无数人战栗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变成了昨日黄花,一幅幅动人心魄的战斗场面让人们产生无穷的联想……今天,当我们回顾铁木真和他的黄金家族的往事的时候,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评论和唏嘘是读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这里不作

  • 古代这四位堪称神一般的“狙击手”,薛仁贵竟然也是一个射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也是

    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中,那些百发百中的狙击手让人热血沸腾。特别是抗日神剧里,狙击手更是不得了,可谓是弹无虚发,且都是极远距离射击。在古代,有些牛人的弓箭也是百发百中,简直是古代版的“狙击手”。小编盘点了四位大牛级别的弓箭手,一起来看一下。第四名、黄忠三国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本来跟着刘表混的,之后拜在刘

  • 蒙古悍将 “速不台”在欧洲大量屠杀,竟还被西方人尊称野战之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蒙古

    他是成吉思汗耗下的“四狗”中的狗王,如果说成吉思汗拿下了亚欧大陆,那么“速不台”肯定是打下欧洲的头号功臣。然而在欧洲,欧洲人是这么尊敬这么一个对手的呢,为何会尊称他为世界“野战之王”。蒙古大将,其征战所及东至高丽,西达波兰、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亚,南抵开封。是古代世界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是蒙古帝国开国

  • 元朝是怎么盛极而衰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盛极而衰

    元朝的统治者并没有继承祖先那种锐不可挡的霸气。这个不可思议的王朝迅速地没落了,正如它迅速地崛起一样。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称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横空出世,在短暂的时间里,如同一股飓风,迅速席卷了整个亚欧大陆,南宋王朝、阿拉伯帝国等一个个古老的文明轰然倒塌。1241年的瓦尔斯塔特战役,

  • 刘秉忠简介:刘秉忠的传说故事 集儒、佛、道于一身的学术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期,也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从1271年元代建立起,到1368年明朝的建立,它虽不过百年时间,然而剽悍、质朴的草原文化,与成熟、丰富的中原文化的交融具有独特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内容。刘秉忠(12161274),字种晦,初名侃,为僧时法

  • 八思巴传:藏族灵魂 萨迦精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藏族

    八思巴,又译作帕克思巴、八合思巴、拔思发等,本名罗追坚赞。藏族政治家、佛学大师,藏传佛教萨迦派第5代祖师,元代着名帝师。少年教主天生异禀八思巴于藏历第四饶迥阴木羊年(公元1235年)三月六日生于后藏昂仁的鲁孔地方,他因此而有一个小名叫类吉(意为羊年生人)。关于他的出生有着各种离奇的传说。他的家世与佛

  • 大元帝国疆域史无前例:鞭长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鞭长莫及

    这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国的大一统惯性和基因,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在其磁场引力之内的版图,怎么甩也甩不出去,即使暂时破碎了,也要被磁场的强大引力重新聚合拢来。相反,不是在磁场引力范围内的大元帝国的中亚、东欧、中东的土地最辽阔,因为鞭长莫及,一时聚合在超级帝国的旗帜下,但终究是风吹云散,只不过是

  • 第一个来自异国的太监朴不花与《葵花宝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第一个

    朴不花,来自高丽,是元顺帝时期备受宠幸的一名太监,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来自异国的太监。他曾因与元顺帝的奇洛皇后关系亲密而得到官职的一再提升,后期甚至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朴不花出生时期正处于元文宗年代,他在七岁就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送进元朝皇宫成为了一名小太监。在皇宫中,与日后成为元顺帝皇后的奇洛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