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真宗赵恒临终懊悔不该听信王钦若祈天

宋真宗赵恒临终懊悔不该听信王钦若祈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61 更新时间:2023/12/11 22:13:22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正月,宋代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赵恒,强撑着病体,挣扎着在东华门看灯。这一折腾,那本已十分严重的疾病就越发加重了。他回到了景灵宫的万寿殿,那些为他祈祷的道尼、僧徒仍旧在日夜不停地诵经吟典,这只能使他烦躁。这万寿殿还是在前年,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他病重时修建的。那一年他命皇太子监国,刚过“知天命”之年就卸社稷之大任给十岁的儿子赵祯,实际是委国任于刘皇后,他实在是于心不忍。一病不起,药物无灵,奈何?他想到自己的一生,东奔西走地沉缅于封祀,结果泰山也好,后土也好,都未能保佑他长命百岁,实在是懊悔不已。早知如此,何必闹得天下纷纷攘攘,内库空虚,财政人不敷出呢?唉!做了二十六年的皇帝,怎么竟如此糊涂?

“这都怨那个王钦若!”他把这些怪罪到宠臣身上,“只知迎合我,令朕如此糊涂!”

王钦若所以能成为宠臣,与“澶洲之盟”有关。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大举人侵,二十万大军疾风暴雨般向北宋王朝扑来,直接威胁着都城开封。这时,宋朝内部君臣惊慌失措,王钦若是江南人,密言赵恒迁都金陵。宰相寇准却力主抗战,请求赵恒御驾亲征。这年十二月,赵恒很勉强地接受了寇准的意见,率兵北上澶州,中途又有人劝他归。寇准正色道:“今敌已迫近,四方危心,陛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这才迫使赵恒继续北进,结果前方将士倍受鼓舞,大挫了契丹军的锐气。相反,契丹军却因为深入宋境!

给养困难,数战受挫,士气低落。这时宋军本应乘胜追击,而赵恒反而接受了契丹求和的请求,赵恒愿以“重金买和议”。打了胜仗,反而赔款。答应每年给契丹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才取得了个“罢战议和”的协议,这便是“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用主战派的鲜血换来的却是主和派的胜利。王钦若被召回京城,给予资政殿学士的宠遇。他进谗言,说寇准主张皇上亲征是拿圣上的生命孤注一掷,买自己“忠臣爱国”之美名,宋真宗“好了伤疤忘了痛”,当初“北方未服,非寇准者不宜用”,只得擢寇准为相;现在“买得和平”了,便责寇准是“过求虚誉,无大臣礼”,被罢相,远远地出知陕州。王钦若跃居诸臣之首,便迎合赵恒厌兵而又好功的心理,提出了“封禅泰山”的建议。据说此举可以“不动干戈而建威四海”,自秦皇汉武以来,仅有少数帝王才成就此“大功业”,非达天下大治,升平盛世而不可为:“古来即有圣人以神道设教之说,天瑞虽非人力所为,但是只要皇上深信而崇奉,以明示天下,则与天降祥瑞无异。”

赵恒清楚:封禅泰山是搅动天下的大事,这对于他的命运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不能“人造祥瑞”,但他是“天子”,可以祈求“天降祥瑞”。

于是各地求献“祥瑞”者纷至沓来。

景德五年(公元1008年)正月初三,皇城司来报,在宫城左承天门南角,发现像书卷一样的黄帛两丈多,上面隐约有宇。他立即说这便是他去年梦见的“天书”,于是群臣朝贺,他焚香礼拜,隆重地取回藏之金匮。

未出两月,兖州知州率千余父老诣阙请求皇帝“封禅”泰山,据称也是天降祥符。

不久,又有“天书”降于宫中功德阁。

必须“封禅”泰山了,不然无以报天地。

于是有了十月份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盛举:任命宰臣王旦为封禅大礼使,王钦若等为礼仪制置使,在泰山建封祀台,令诸州贡献助祀品。初四从京城出发,历时十七天方到泰山脚下。仪仗,兵卒,遍布山野,两步二人,数步二旗,从山下一直排到山顶。他自己也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金辂,备法驾,在众臣簇拥下登上岱顶,用最隆重的仪式完成封禅事,然后大赦天下。

次年又有西祀汾阴后土神的壮举,其隆重程度决不亚于东祀岱庙。从正月折腾到四月,弄得天下纷纷攘攘,可把他这个真宗皇帝忙活坏了。

倾天下财力图这种热闹,宋真宗心里明白,这不过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天下也有人看穿了他的这种骗局。记得当“天书”之说蒙蔽群臣时,龙图阁待制孙燕就上表表示反对。那奏章上说:“以臣所闻,天不会说话,岂能有书?”可赵恒偏要说:“去年十一月,我曾梦见神人,说今年正月当降《大中祥符》三篇,想必正是天书下降了。”皇帝说得“有鼻子有眼”,时令凿凿,谁敢不信?

然则,这只能自欺欺人。

在病榻上,赵恒回首这十几年的往事,实在记不清他说过多少次神灵示的梦了。祭祀泰山前,他说:“我又梦见神人,说来月当赐书泰山。”封祀汾阴后,他说:“八天前,我曾梦见神人传达玉皇之余,让赵氏始祖赵玄朗降授天书,并要见我。昨夜,圣祖赵玄朗果然降临于延恩殿,命我善抚苍生,勿怠前志,说罢乘云而去。”

他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腐儒似乎很难理解,他记得那个孙曾以连年水旱接踵,京畿道路粮价飞涨为由,上书反对他封祀:

“汾阴后土,事不见经。比年以来,水旱相继,土木之功,累年不息,水旱洊涔,饥馑居多。今陛下始毕东封,更议西幸,劳民事神,务图虚名,甚为不可。”

对此议论,他认为是极其迂腐的,不以为然地说:“殊不知正因为如此,才必须大举封祀,这才能证明天子是不辜负皇天上帝之意,为民请命。如果没有这个虚名,何以令天下人视帝王为天子?朕正是要借山岳之巨,来压服天下之心。人心永固,江山才千秋万代。腐儒焉能明白此中的奥妙?”

所以他很欣赏能崇奉祥瑞、沉湎封祀的大臣。首创祥瑞封祀之说的王钦若竭精殚虑,为他鞍前马后地奔波不停,他便赏王钦若做了丞相,兼枢密使。尽管其人相貌猥琐,项有疣瘤,被时人讥为“瘿相”,却仍恩宠有加。

现在死到临头了,赵恒却怪罪起这个宠臣王钦若来了:“都是你,怂恿着朕沉湎于封祀。原来只是想愚弄他人的,结果却愚弄了自己。僧尼、道众日夜祈祷,于我寿命又有何干?我仍沉溺病榻,奄奄一息。唉!苍天本来无言更无书,自然也无灵验可言。祥符之类,不过是佞人所为。此刻方悟得,种种妄说不足以骗人,只能骗己而已。”

他想下令撤去这些僧尼,但却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只能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享年五十五岁。

标签: 临终懊悔真宗

更多文章

  • 《宋史论稿》十、宋初名将郭进事迹述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将,宋史,述评

    摘要:郭进是宋初守卫北疆的名将,以善于用兵,从严治军而享誉一时。在宋太祖一朝,郭进长期镇守西山一带,有力地抗击了北汉、契丹军队的进攻,确保了防区的安全,因此得到宋太祖的高度评价。在宋太宗即位后,由于对统军将帅采取了极端猜忌、压制的态度,郭进虽仍然在守边及北伐北汉的战场上屡立战功,但最终却被逼自杀。其

  • 揭秘着名词人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又叫,著名,词人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960年的时候,后周的将领发动了陈桥兵变,将赵匡胤拥立为帝,从而建立了宋朝。1125年的时候,金国

  • 才华出众的大诗人柳永竟是死在赵香香床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出众,死在,香香

    很多人都听说过柳永的大名,他曾经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大诗人,而且还在朝廷中担任过职位,为人放荡不羁、风流洒脱,有着非常卓越的才华,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和赞赏。而赵香香则是宋朝时期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妓女,可以说柳永与赵香香本是毫不相干的两种人,可是二人之间却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那么柳永和赵香香之间曾经发

  • 《宋史论稿》二十一、宋代漕运管理机构述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二十一,宋史,漕运

    摘要:漕运虽在秦代就已产生,而且成为历代中央集权统治的“大政”,但就其组织管理而言,只有到了宋代,才出现了独立、完整的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对宋代漕运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漕运管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漕运自秦代形成以来,即成为历代中央集权统治的“大政”,意义十分重大。但就其组织管理

  • 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皇帝,倘若多活十年,或将改写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惋惜,或将,最令人

    我国在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无法想象的黑喑时期,世风日下,礼崩乐坏,社会道德信念皆被肆无忌惮踩踏。天下大势乱久必治,俩位后周王朝全力一拼,这些荒诞的时光也该结束。周世宗柴荣继承了太祖郭威的大业,只用了短短五年,改革便初见成效,国家实力稳步增强。中原百姓似乎将要看到强盛的曙光。只是南北尚未统一,国内结束

  • 《宋史论稿》二十八、略论清代的漕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十八,宋史,清代

    中国历史上,在封建王朝向农民征收漕粮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官吏百般贪污勒索的“漕弊”现象,为害极大。有清一代,漕政中积弊问题又尤其突出,管运管粮的官吏、承运的运弁运丁以及纳漕地方的土豪劣绅无不侵漕蠹漕,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这一现象的存在,在当世不仅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清政府的漕政制度,更重要的是严重地

  • 金、宋联合灭辽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之战,历史意义,简介

    战争概述:公元十二世纪,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的女真族日益强大。在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女真人于公元1115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金国,并向腐朽没落的辽帝国发起了锐利的攻击。从公元1120年到1122年,女真人在两年的时间内攻克辽国三京(上京、西京、燕京),攻占了辽国大部分领土,辽国政权基本

  • 杨万里是哪里人?杨万里最着名的诗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最著名,杨万里,诗作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人,吉州吉水人,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他生于1127年,死于1206年,享年79岁。杨万里是我国南宋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也是一代官员。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杨万里是一个着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但被留传下来的却不多。杨万里的诗主要描

  • 北宋都有哪些皇后?北宋皇后大全简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皇后,都有哪些

    皇后是后宫的中心人物。北宋自太祖赵匡胤建国,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北宋先后有九代帝王,皇后有十几个。北宋的皇后中仁德本分、温柔贤惠的居多。但在积贫积弱中随着王朝的步步衰落,皇后们的仁德也挽救不了皇室日渐没落,走向灭亡。皇后最终也还是陪侍在君侧,拖着沉重的脚步,流离后宫。开国三皇后太祖赵匡胤先

  • 道德史观的迷梦:乌托邦理念及其特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乌托邦,特质,迷梦

    综上所述,宋儒对理想社会的构思总体而言属于一种试图描绘人类社会最理想方式的纯理论作品。它所勾勒的美好前景其实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从本质上说,那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家的设计方案。乌托邦理念是指一种与这种理念所产生的现实环境不相符合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目的是在彻底改变与此思想不相符合的现实环境。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