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元临安之战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宋元临安之战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73 更新时间:2023/12/23 15:25:49

至元十年(1273年)元军攻陷襄樊后,右丞相伯颜率水陆大军沿长江顺流东下,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军攻打建康,宋朝建康留守赵潽弃城而逃,都统司都统制徐王荣等开城请降,占领建康。元军进占建康后,伯颜派兵进攻建康周围的重要城镇,随即攻陷镇江,控制了江东地区,建立起稳固的南进基地。与此同时,忽必烈阿术率军渡江,进围扬州。阿术在扬州东南的瓜洲修造楼橹,缮治战具,又在扬州城外围树栅,修筑坚固的堡垒长围,截断了宋军增援部队,又派水师堵截江面,控制了长江天险,断绝了宋军渡江南救临安的通道。

战略意义

南宋朝廷立国,是以长江为防线,两淮为藩篱,“重兵皆住扬州,临安倚之为重”。元军占领建康,进围扬州,攻占两淮,南宋都城临安完全失去了屏障。元军在建康休整后,兵精粮足,战斗力更加强盛,随时准备攻取临安,处在进攻的有利地位。

经过

增援

在元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主和举棋不定。虽然朝廷屡次诏令各地宋军入卫临安,终因元军全面进攻,荆湖、川陕战场宋军自顾不暇,两淮宋军被元军阻隔无法渡江赴援,只有郢州(今湖北钟祥县)张世杰、江西文天祥等将帅和两浙、福建部分厢禁兵到达临安守卫。但这些小规模增援根本无法扭转整个战争局面。

打通外围

1275年5月,宋廷命主战派张世杰率军出击元军外围防线,没能打通。6月,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命姜才等打通援救扬州的通道,两军在扬子桥激战,宋军死伤万余人,姜才只带数骑逃回扬州。为确保临安,宋廷组织焦山之战。张世杰约殿前都指挥使张彦率兵出镇江,以图控制长江南岸,扬州李庭芝出兵瓜洲,从江北配合,自己率水师陈兵镇江以东的焦山江面,约定三路俱进,与元军决战。但扬州宋军没有按时赶到,镇江张彦拒不发兵,使张世杰孤军深入。元将阿术、阿塔海、张弘范等在石公山居高临下指挥战斗,命万户刘深沿长江北岸绕至宋军背后,董文炳、刘国杰从焦山左右两边进击,万户忽剌直冲宋军大阵。元军乘风放火箭,宋船纷纷起火,阵势顿时大乱,宋师全军覆没,损失战舰700余艘。焦山之败,宋朝军队损失殆尽,朝廷或主议和,或主南逃,分崩离析,一筹莫展,南宋灭亡指日可待了。至元十二年(1275年)七月,忽必烈最后下定灭宋决心,命伯颜率领元军直逼临安。

进逼临安

伯颜受命后,召集攻宋将帅部署方略,确定了“分诸军为三道,会于临安”的作战部署。这年十一月,伯颜分兵三路会攻临安,西路由参政阿剌罕,四万户总管奥鲁赤率领蒙古骑兵出建康,向溧阳、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县东南)进军;东路由参政董文炳、万户张弘范、都统范文虎率水师沿江入海,向海盐、澉浦(今浙江海盐县南)进军;中路伯颜带领诸军,率水陆两军出镇江,向常州、平江(今江苏苏州)进军。

溧阳之战

西路军主帅阿剌罕率军南下,直趋溧阳,遭到南宋守军的抵抗,结果宋军损兵折将,残部南撤。元军乘胜追击,在溧阳西南银林东坝再次打败宋军。元军在追击途中受到南宋援军的阻击,双方展开激战,后来元军派蒙古骑兵冲杀,宋军抵挡不住,突围南逃。

溧阳之战,宋军损失将校70余人,士卒近2万人,伤亡惨重。西路军于十一月下旬逼进建康通往临安的要隘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县东南),南宋守将张濡率兵北上阻击元军,与元军骑兵交战。宋军虽是精兵强将,但只有数千人,而且都是步兵,虽然奋勇冲杀,但却难以阻挡强大的蒙古骑兵,终于被击溃,主将张濡被杀,士兵死伤2000余人,元军控制了临安的北大门。

常州血战

中路军伯颜率兵进攻常州,常州是拱卫临安的前阵,是元军整个攻取临安计划的关键,伯颜派兵击溃宋增援部队后,亲自指挥攻城。元军在城南筑高台,把炮放在台上向城内猛轰,又用火箭射入城中,常州城内一片火海。伯颜命元军架云梯、绳桥攻城,元军攻入城内。常州守将姚岩率将士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没有外援而失败。姚岩、王安节等阵亡,僧人万安、莫谦之长老率僧兵赴援,500名僧兵全部战死。

伯颜下令屠城,只有7人幸免于难。常州之战是宋元战争中最悲壮的一役,影响很大。至元十二年(1275年)冬,正当常州军民艰苦抗敌之际,宋廷派张全率2000余人由淮入援常州,文天祥也派部将尹玉率兵偕同赴援。伯颜得报后,命怀都、王良臣领兵在五牧(今江苏常州东南)阻击宋军。战争开始后,文天祥部将麻士龙与元军交战,由于张全按兵不救,麻士龙战死。在元军攻击下,张全退到五牧,文天祥部将朱华奋起抗击,挡住了元军。尹玉指挥宋军与元军决战,元军损失惨重。元将王良臣配合怀都水陆夹击宋军,宋将张全始终按兵不动,尹玉失败,溃军南逃,尹玉力战被俘,为元军所杀,所部将士大部分战死。张全见大势已去,率军逃离五牧,致使救援失败,没能解常州之围。

外围扫清

伯颜攻破常州后,派都元帅阇里帖木儿,万户怀都率兵攻无锡、平江,在元军大兵压境下,两地宋军投降元军。东路水军以范文虎为先锋,顺江东进,由于长江两岸已无宋军把守,元军进军顺利。

当时长江口活跃着一支由贫苦渔民组成的水军,由朱清、张瑄率领,不受宋朝管辖。元军主帅董文炳认为可以利用这支力量,便招降了这支海上武装,朱、张二人带领人马和海船随元军南下攻取临安,增强了元军海战能力。东路军出长江口后沿海商下,十二月逼近钱塘江口,从海道包围了临安。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二月,元朝三路大军近逼临安,随时准备攻占临安。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东路军董文炳一部登陆,抵达盐官县(今浙江海宁市),宋守军投降。

结局

董文炳率东路军与中路伯颜大军会师,西路军阿剌罕也率部与中路军会师。在大军压境形势下,南宋朝廷一片混乱,丞相陈宜中请太皇太后出海避敌,张世杰、文天祥主张决死一战。宋廷既没有兵力抵抗,求和又被元军拒绝,于是奉玺书向伯颜请降。伯颜遣董文炳、吕文焕、范文虎入城安抚百姓,禁止杀掠,封闭仓库,收缴宋廷衮冕、圭璧、仪仗、图籍以及大批财宝、器物,运往大都(今北京市)。伯颜亲自入临安城安置宋廷人员,把宋帝赵显皇太后全氏以及其他朝官、宫廷人员监护起程,浩浩荡荡北上。至此,临安被元军攻取,南宋朝廷灭亡。

标签: 临安之战宋元

更多文章

  • 宋朝官帽为什么要带两翅膀?只能说这个人太有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有才,要带

    唐代末年,社会发展动荡,国家支离破碎,各界诸侯国竞相割据即位,自打朱温灭唐,各种各样短寿的时期走马灯犹如交替不仅,直至宋太祖赵匡胤启动陈桥兵变,创建大宋,才告一段落这些纷乱的历史时间。赵匡胤在一帮兄弟的拥护下夺了江山,又搞了个“杯酒释兵权”的小动作夺取了各地藩镇的军权,始终觉

  • 李元昊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李元昊故事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是一个,李元,的人

    李元昊李元昊(hào,1003-1048)的父亲李德明,曾受辽封为大夏国王,受宋仁宗封为夏国王。李德明奉行联辽睦宋政策,使党项部落得到了相对安定的环境。但李元昊却不像他父亲那样,对李德明向宋称臣的卑躬屈膝尤其反感。有一次,父子俩为此进行了一场争吵。李德明说:“我们西夏从你祖

  • 北宋科学家沈括人称他为“壬人”是何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人称,他为,北宋

    北宋科学家沈括沈括是北宋一名有名的科学家。无论是在北宋时期,还是在后朝后代大批科学家当中,沈括一直是最优秀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沈括可以说是个全才,天文、数学、地理、生物、医学、物理……似乎每一门都非常擅长,要是放在当今那就是一个文理通吃的学神级人物。北宋科学家沈括而且沈括还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 辽(契丹)皇帝列表,辽代大事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事记,契丹,辽代

    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872年~公元926年)在位时间:公元916年~公元926年曾用年号:神册、天赞、天显谥号:升天皇帝庙号:太祖安葬地:祖陵公元872年,耶律耶律阿保机出生在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夷离堇家中。”公元900前后,耶律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掌管军政实权的于越夷离

  • 牛皋:岳飞部下的百胜将军,也是南宋抗金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也是,南宋,部下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牛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提起南宋名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岳飞,而提起岳飞的手下,牛皋一定是最为人所熟知的那位。作为岳飞手下的大将,牛皋一直是各类演义、传说、戏剧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直到如今,“牛皋气死金兀术”的京剧桥段依旧脍炙人口。可是,历史上真实的牛

  • 钓鱼城保卫战:蒙哥遗言为什么执意屠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保卫战,遗言

    钓鱼是一项高雅的活动,考验的是人的智慧和耐心,但是钓鱼是怎么和一场战役扯上关系的呢?钓鱼城,这个名字古怪的地方到底位于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它被人“钓”走了?那就往下看看,经典之战钓鱼城保卫战吧!美丽的钓鱼城!钓鱼城位于现在重庆市的钓鱼山上,钓鱼山的海拔大约是300米。山上

  • 贤相李纲为什么只担任了75天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宰相,贤相李纲

    古人云:“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南宋初年的情况,似乎与之相悖。从赵构于1127年五月一日在南京应天府称帝,直至1138年秦桧任宰相专权止,仅仅11年间,就换了13任宰相,平均每一任宰相在任不足一年,有的宰相任职甚至不足百天,就被罢免。如此频繁的更换宰相,这在中国历

  • 史馆之外着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馆,春秋

    咱们中国有个修史传统,叫做“当朝人只修前朝史”。因为中国古代把修史看得很重,尤其是皇帝怕史家诽谤朝廷,所以历来严禁私修国史,然后由官方组织来为前朝修史。不过,自孔子以来史家就有个传统,那就是修史要使乱臣贼子惧,就是要让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害怕。他们干的那些事写在史书上,传之后世,

  • 宋代中央机构的矿冶业管理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央,宋代,管理权

    宋代中央机构的矿冶业管理权,随着机构本身及其职能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北宋初至元丰官制改革前,由三司及其属下的盐铁部总掌大权;后一阶段为元丰官制改革后至整个南宋时期,由尚书省属下的户部、工部共掌大权。(一)北宋前期三司对矿冶业的管理北宋初期,国家财政收支的管理权沿袭唐、五代旧制,由三司总掌。

  • 八字军奋起抗金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八字军,故事

    公元1128年,金军开始向南宋的江淮地区进攻,金太宗吴乞买还下令要捉拿赵构。这时候,宋高宗和奸臣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正在扬州寻欢作乐,一点都不管国家大事和人民的死活。在这个国家大乱的时候,有一些贪图功利的人却想乘机捞一把。山东的刘豫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想利用这个时候,把金国当作靠山,自己来做皇帝。刘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