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林甫的欺上瞒下:当了十九年宰相,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李林甫的欺上瞒下:当了十九年宰相,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13 更新时间:2024/1/16 2:47:39

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国泰民安,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不像原来那样励精图治了。于是,他就追求起享乐的生活来,朝廷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宰相张九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挺着急,常给唐玄宗提意见。张九龄任相期间,知人善鉴,颇具政治家的远见。唐玄宗本来很尊重张九龄,但是到了后来,对张九龄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了。他只愿听一些奉承话了。

大臣林甫,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什么事都不会,专学了一套奉承拍马的本领。他和宫内的宦官、妃子勾结,探听宫内的动静。唐玄宗在宫里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他都先摸了底。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什么事,他就对答如流,简直跟唐玄宗想的一样。唐玄宗听了挺舒服,觉得李林甫既能干,又听话。

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为宰相,跟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不惯李林甫这路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要遭到灾难。”这些话传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把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

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将领牛仙客,目不识丁,但是在理财方面,很有点方法,又善于结交朝中权贵,获得虚名。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张九龄没有同意。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说:“像牛仙客这样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不识大体。”

有一次,唐玄宗又找张九龄商量提拔牛仙客的事。张九龄还是不同意。唐玄宗发火了,厉声说:“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作主吗!”唐玄宗越来越觉得张九龄讨厌,加上听信了李林甫的诽谤,终于撤了张九龄的职,让李林甫当宰相。自张九龄罢相以后,唐朝局势开始走下坡路。

李林甫一当上宰相,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绝,不许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见。有一次,他把谏官召集起来,公开宣布说:“现在皇上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意旨办事,用不着大家七嘴八舌。你们没看到立仗马(一种在皇宫前作仪仗用的马)吗?它们吃的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马要是叫了一声,就被拉出去不用,后悔也来不及了。”

有一个谏官不听李林甫的话,上奏本给唐玄宗提建议。第二天,就接到命令,被降职到外地去做县令。大家知道这是李林甫的意思,以后谁也不敢玄宗提意见了。

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掉。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相待,却在背地里暗箭伤人。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上隔着帘子眺望,兵部侍郎卢绚骑马经过楼下。唐玄宗看到卢绚风度很好,随口赞赏几句。第二天,李林甫得知这件事,就把卢绚降职为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又被诬说他身体不好,不称职,再一次降了职。

有一个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后来,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呢。”

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

退了朝,林林甫连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

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连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

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真太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真不少。但是,尽管李林甫装扮得怎么巧妙,他的阴谋诡计到底被人们识破。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成语“口蜜腹剑”就是这样来的)。

李林甫当了十九年宰相,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就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从兴盛转向衰败。这时期的唐朝廷以资历用人,士大夫持禄养恩,不思进取,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标签: 欺上瞒下

更多文章

  • 白话二十四史之钱锡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白话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小时候,他就很勇猛,喜欢行侠仗义,致力于报复仇怨。唐僖宗乾符年间(公元873~879年),他在潜镇将董昌手下担任部校。当时天下大乱,黄巢侵犯岭南,长江、淮河一带盗贼成群结队,大的进攻州郡,小的劫掠乡间百姓。董昌也聚集起一批人,在杭州、越州之间任意横行,杭州下属八个县,他在每个县招

  • 唐朝的印刷术与火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印刷术

    唐代长庆四年,也即公元824年,熙熙攘攘的长安街还是一片繁华,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在店铺中,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而在其中,一个很响亮的小贩叫卖却是显得很不一般。原来他的商品竟然全是白居易等当朝大诗人作品的写本和印本,字迹清晰,包装精美。且看当初平民能够看到白居易等大诗人诗作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有人

  • 老皇上驾崩,宦官勾结立傻子继位,结果却成为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宦官

    李忱便是唐宪宗李纯的十三个儿子。当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他在皇家里是不值一提的人。他常常被别人欺压,如同1个傻子,很死板,并且都还没哪些语言,他人欺压他,他也仅仅承受。因而,当很多弟兄在角逐王位时,他也被遗弃了,因此,他才可以安全的生存下来。唐武宗去世时,他已经36岁,比死去的唐武宗还大4岁。当时,太

  • 功劳仅次于李世民 竟然只因发牢骚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只因

    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大唐开国功臣,功劳仅次于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随军南下,击败桑显和、俘获屈突通,唐朝建立后,成为宰相。就是这样一位功高盖世的开国功臣,却因发牢骚被小妾告密而被处以极刑,不得不令感伤,他就是刘文静!李渊入太原时,刘文静任职晋阳县令。刘文静很看重李渊,认为他有“四

  • 唐太宗李世民与唐宫妃子杨吉儿的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妃子

    在李世民的后宫中,其实有三位杨妃,大杨妃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隋炀帝的女儿,按照记载,这位应该就是杨吉儿,她是隋炀帝的掌上明珠。李世民后宫应该是由三位杨妃的,大杨妃就是这位,其次是一位杨妃封号贵妃,生下了赵王李福,小杨妃就是李元吉的老婆杨氏,生下了曹王李明,李世民很宠爱这位前任弟妹。这里的杨吉儿,根据后

  • 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唯独他被唐太宗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功臣

    “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句话道尽了古代跟开国皇帝打天下功臣们的悲情结局。但是有一个皇帝对功臣却比较包容,此人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皇帝的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此时距离晋阳起兵已经过去了26个年头,44岁的唐太宗想到了当年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众多老臣。于是他

  • 第九讲 大唐文明的辐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唐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宽容、最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尚武的时代;还是一个融合型、国际化的黄金时代,更是一个神奇莫测、无所不能的时代。唐人不仅仅具有胡人的粗犷,更具有文化的细腻。多元的唐朝文化文化不是人为造出来的。文化是一种积淀,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沉淀下来的。沉淀下

  • 此人为唐玄宗实现强军梦,从此改变了大唐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唐

    谈起唐代的军事史,你将会会想到李靖、李勣、秦叔宝、薛仁贵、哥舒翰这种如雷贯耳的姓名。但青哥今日愿意说的是一名文官,他的姓名尽管比不上上边提及的极其这般夺目,但他针对国防体系的改革创新协助唐玄宗保持了强军梦,进而危害了大唐帝国的国运。府兵制的衰败坦白说,青哥觉得唐玄宗李隆基可以说是一个野心勃勃又好大喜

  • 唐代妃子侍寝的过程:后宫多达数万名美女依次排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妃子

    人们习惯上称“后宫佳丽三千人”,实际上,在唐朝三千不过是个虚数,唐朝的后宫多达数万名美女。唐朝后宫女性有明确的地位,依次是:皇后;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为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嫒、充仪、充容、充媛(以上为正二品);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

  • 顺宗李诵的故事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顺宗李诵(公元761年~公元806年)在位时间:公元805书曾用年号:永贞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安葬地:丰陵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其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李诵即位后不久,就患有中风病,口不能言,但他支持革新,改革弊政。将政事委托给王坯、王叔文二人,二王遂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得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