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是状元丞相,而他却劝忽必烈杀掉​文天祥​,子孙后代都不许参加科举!

同是状元丞相,而他却劝忽必烈杀掉​文天祥​,子孙后代都不许参加科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31 更新时间:2024/1/15 18:04:31

谈起南宋的榜眼宰相,我们超级新闻场想起的是文天祥。这一大忠臣尽管无力挽回败局,但浩然气节永世长存,几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前让成千上万我们中国人昂起丰碑,面对现实国难。显然有谁知道那样的大英雄,就是说被另一个一位榜眼宰相所害惨。要是他是蒙古人,各为其主,我们也没有话说,但他确是土生土长的汉奸。

这个人叫做留梦炎,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名气现在反而越来越小,有鉴于此,多说几句他的生平。留梦炎考上状元的时候是1244年,当时年仅25岁,惊爆了整个南宋。当然不能和文天祥比,文天祥1256年考上状元时,才20岁。

留梦炎的才华没得说,不过他的平步青云,完全是依靠对贾似道阿谀奉承而来。1275年,南宋形势岌岌可危,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就将这位平时夸夸而谈的状元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总督诸路军马。

留梦炎毕竟是一介书生,坐而论道可以,溜须拍马也行,但要他带领部队沙场征战,吓得脸都白了。他声称自己有病,溜回家去躲着不出来。南宋朝廷也没有办法,不去就不去吧,还是在后方做些工作,这也让太后亲自到他家里去请,才磨磨蹭蹭接受了左丞相的职位。

贪生怕死也就算了,畏惧战争而不领兵也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他有自知之明。但是他又生怕别人立功,在当年的临安保卫战中,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的救援。临安城还没攻破的时候,他就和陈宜中商量降元事宜,并且卷起铺盖,连官都不要了,一路跑回家乡衢州。当他得知临安城破的消息,赶紧利用自己的威望,强压着衢州父母官一起投降了元朝

文天祥得知此事,还特意写了一首诗感叹留梦炎食君之禄,却不能忠君之事。这首《为或人赋》流传很广,想必留梦炎自己也听过,而且应该恨得牙痒痒。不过作为汉奸,他可能不以为然:说得好听,等你文天祥被捕了,我看你降不降。

最后文天祥还真被抓住了,而且直接送到了元大都。忽必烈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和气节,希望他能够投降,但是文天祥怎么也不答应。忽必烈向文天祥开出招降的最高筹码:只要答应,直接当中书宰相。可是文天祥的表态很明确:“我没有能挽回败局,已经很羞愧了,怎么还可以投降?”

忽必烈见他自己说不通,就让留梦炎去试试,希望这个汉奸可以现身说法,说服文天祥。

留梦炎见了文天祥,还拽起文来:“信国公,如今草木已经不是赵家的了,日月却还是皇元的。宋朝的小皇帝一个个都死绝了,你一个人苦苦坚持又为哪般呢?你口口声声说要为大宋尽力,现在大宋在在哪里呢?”

哪曾想,文天祥根本不和他废话,转过身去,直接扔给他一个冷冰冰的后背。有时候,沉默比饶舌更有力量,道不同不相为谋,文天祥根本不想跟他逞口舌之快。

可是留梦炎再三饶舌,终不肯放弃。文天祥终于忍不住了:“别把我和你这种人混为一谈,你这条路我不走,我不会像你这样卖主卖国卖祖宗!”

都是状元,吵架自然不会太过粗俗,不过留梦炎也被羞了个满脸通红而出。他脸皮再厚,此时也不可能不记仇,加上还有那首诗让他名扬天下。

忽必烈见好言相劝不管用,便命令施以酷刑,可文天祥死意已决,根本就不松口。就在忽必烈杀心将起的时候,王积翁、谢昌元等十多名降臣一起请求释放文天祥为道士,他们说文天祥是读书人的表率,万万不能杀了,以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干脆让他做一个化外之人,不问世事。

说得很有道理,忽必烈有一些心动,但是留梦炎跳出来反对:“要是文天祥被释放,又跑到江南去反抗,那我们怎么办?”忽必烈一直纠结了三年,最后因为到处有人以文天祥名义造反闹事,干脆还是一杀了之。

文天祥是英勇就义了,但他的丰碑永远激励后世子孙。此后无论中华民族遇到多大的困难,面对多么强的对手,这位文弱书生永远在提醒我们:事在人为,永不放弃。

再说回留梦炎,他后来当上了礼部尚书,又发挥了不倒翁精神,靠着一张巧嘴官至丞相。不错他这辈子是过得比文天祥要好,可史书上的名声是一塌糊涂,连元朝人修宋史都不把他列传,而给文天祥单独列传。

上了明代的那时候,官府以至于颁布了这项规定,因此留姓人报名参加科举制度,必需申明自个并不是留梦炎的子孙后代。为人处事被鄙夷到这一程度,也确实弥足珍贵。当然做为留梦炎这类人,她们不会把生丧事和子孙后代的面部放在心里。

标签: 丞相子孙后代科举

更多文章

  • 儒家圣人观之嬗变与宋儒的圣人意识:一种英雄史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儒家,圣人,观之

    “圣”的原始意义只不过是人的一种超常的听觉功能,“圣”有别于普通人的听觉能力的是它具有一种“闻声知情”的智慧。“闻其末而达其本”,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耳闻达到对其根本蕴义的通晓的过程就是“圣&rd

  • 元昊之死:被儿子宁令哥刺杀于宫中,死时四十六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之死,宫中,死时

    元昊的先人拓跋思恭,原是党项羌族中的一位首领,唐末时据宥州(陕西靖边西),自称刺史。因参加镇压黄巢农民军有功被升为夏州节度使,(因夏州地区为定难军,故亦称定难军节度使),赐姓李,封夏国公,遂成为世代相袭的藩镇性政权。五代时,李氏对统治中原的政权,一律保持臣属地位。因而,不仅保全了实力,而且由于未曾卷

  • 揭秘历史:宋高宗的绝后之谜,竟是受到了惊吓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之谜,历史,高宗

    宋高宗赵构,他继承了父亲的遗传基因,生育能力很强。赵构在15岁时封康王,此后7年间,赵构一口气生下了5个女儿。可惜的是于靖康二年,汴京城破,小公主们全都被金兵俘虏北上。这些孩子,大的四岁,小的才两岁。五个女儿中,三个小一点的,都死在了押解途中。两个四岁的女儿被迫进入浣衣院,沦为金国将士的玩物,最后死

  • 毕再遇金蝉脱壳妙法脱身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妙法,故事,金蝉脱壳

    当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时,拼不得、退不得,进退两难,这就要行险设谋,突出重围,以便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这就要求人们行大智谋,方能保存实力,以期后用。南宋抗金名将毕再遇,以智谋闻名。一次,他率军与金兵对垒,久战不决,金兵援军赶到,兵力十倍于宋军,战必不胜,毕再遇准备退兵。可在强敌面前,若贸然撤退,必受敌人

  • 宋朝永兴军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军路,永兴,行政区划

    永兴军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隆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永兴军路:太平兴国二年(977)置保安军;七年(982)绥州、夏州、银州、宥州降宋;雍熙至至道年间绥州、夏州、银州、宥州、静州先后入西蕃;淳化五年(990)升通远军为环州;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陕西路,治京洮府,以京兆府、凤翔府、蒲州、陕州

  • 北宋统治了中原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原,北宋,多少年

    宋朝逼和东路的金将宗望后,宋钦宗和一批大臣以为从此可高枕无忧了。不料西路宗翰率领的金兵却仍然加紧攻打太原。1126年五月,宋钦宗派大将种师中带兵前去援救,结果,驰援途中在榆次就被金兵打败,种师中牺牲。投降派正嫌李纲在朝廷碍事,就提议宋钦宗把李纲派到河北指挥作战。李纲明知道这是在排挤自己,但是,为了抗

  • 车盖亭诗案:在北宋后期开了一个恶的先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先例,开了,车盖

    元丰8年(1085年),宋神宗驾崩。在神宗的母亲高太后的主导下,神宗第6子赵煦顺利即位。是为宋哲宗,当时年仅10岁。小小的哲宗当然主持不了政局,由他的奶奶高太后垂帘听政,而且一听就是9年之久。高太后是反对变法的,早在神宗时期就几次哭着喊着说王安石要乱天下。现在她有了自主权,自然就要废除新法了。王安石

  • 唐岛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战,历史背景

    唐岛之战是火器应用于战争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唐岛之战,又称黄海奔袭战,它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双方在黄海海面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海上决战,战争的结果,以宋胜金败而告结束。自北宋末年即已开始。由于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妥协投降,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同金签订了丧权辱国的&ldquo

  • “苏门六学士”分别是哪六个人?“苏门六君子”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君子,学士,生平简介

    元祐元年(1086年)开始担任御史中丞,次年升为尚书右丞.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几位流放南方的朋友如今也都官居要职,包括王诜驸马,王巩等在内.他在黄州的老朋友陈□也来京师探望他.几年前和苏轼通信的黄庭坚也来见苏轼,正式拜在他的门下.多年来苏轼在信中曾一再称赞四学士,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名声,大家公认,

  • 北宋的科学巨人!沈括让人记住的却不是他的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是他,让人

    还不知道:沈括是个怎么样的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道中国的历史,相信大家对北宋王朝都不陌生,它是一个让人悠然神往的朝代,那时候北宋时期中原非常昌盛富足,而且经济文化也欣欣向荣,在那里出现了很多的文学家跟科学家,然而却有一位科学家,他不仅是宋朝最伟大的,而且此人的人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