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方国珍是第一个起义的,朱元璋为什么还善待他?

方国珍是第一个起义的,朱元璋为什么还善待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69 更新时间:2023/12/19 23:45:1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方国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他因为担心和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功臣们会造反,对他们大开杀戒。蒙古人虽然已经退守漠北了,但是朱元璋担心他们会死灰复燃,还对他们一通穷追猛打,前后发动了八次北伐。朱元璋对曾经的农民起义领袖也非常猜忌,元末农民起义早期领袖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最终被沉入江中淹死,这件事据说与朱元璋有极大的关系。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朱元璋后,朱元璋对他也很不放心,把他送到遥远的朝鲜,严密地看管起来。

但是,奇怪的是,朱元璋对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却相当优待。他不但封方国珍为广西行省左丞,让他只享受不干事。而且,方国珍在洪武七年去世后,朱元璋还亲自为他设祭,并且还让大文豪宋濂给他写了一篇《神道碑铭》,刻在方国珍的墓碑上。

其实,朱元璋是不该对方国珍这么好的。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应该忌惮方国珍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方国珍是“首义”。也就是说,方国珍是元朝末年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我们都知道,“第一”总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因为方国珍是“第一”,因此,其号召意义是很大的。朱元璋留下一个标志性的人物,难道他不担心吗?

其二,方国珍战斗力强悍。方国珍曾经起义造反又投降元朝后,率军和张士诚作战,七战七捷,最后打得张士诚也投降了元朝。由此也可以看出,方国珍有多么强悍的战斗力。朱元璋把一个有强悍战斗力的人留了下来,难道他不担心吗?

其三,方国珍反复无常。方国珍在造反起义后,曾多次投降元朝,最后又再次造反。当时,由于江南沿海一代,元朝鞭长莫及。因此对方国珍,只能以招抚为主,多次对方国珍加官进爵。但是方国珍一直不满足,仍然还是要造反。从这些事可以看出,方国珍实在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留着这样的人,不危险吗?

其四,方国珍两面三刀。当朱元璋强大起来的时候,方国珍一面表示臣服朱元璋,一面又和元朝暗通款曲。同时,他为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多次对朱元璋耍心眼。当朱元璋要对他封官的时候,他就装病不能胜任,其实是推辞。同时又主动要把儿子派到朱元璋那里去当人质,实际上是为了有个内应,好刺探朱元璋的军情。朱元璋早就看出他这一点,多次去信指责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朱元璋派军打败他为止。一个两面三刀的人,朱元璋不怕被蒙蔽,给他造反留下机会吗?

可为什么,朱元璋还会对方国珍优待有加,让方国珍得以善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方国珍没有大的志向。

《明史》记载:有张子善者,好纵横术,说国珍以师溯江窥江东,北略青、徐、辽海。国珍曰:“吾始志不及此。”谢之去。

这段话说的是,当方国珍还是农民起义领袖的时候,有个叫张子善的谋士,劝方国珍往长江上游打,乃至问鼎中原。但是方国珍说,他还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由此可见,方国珍并不是一个胆大的人,并没有问鼎天下的野心。在手握重兵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大的野心。投降朱元璋,手中没有兵权的时候,他哪里还有造反的野心呢?

二、方国珍人品不受尊敬。

方国珍由于多次投降元朝,又多次反复造反。再加上他对朱元璋两面三刀。虽然其目的是为了自立,但是,这也让他在天下人面前有了坏印象。就是他的谋士丘楠说他的那样,“惟智可以决事,惟信可以守国,惟直可以用兵”。方国珍做事没有诚信,因此得不到大家的敬重。如果方国珍后来想造反,跟着他的人一定会考虑,如果方国珍突然又投降了,不是就把大家给出卖了吗?

三、方国珍得不到大家支持。

方国珍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其实已经呈现出一种众叛亲离的态势。当时他不愿意投降朱元璋,日夜打造战船,准备把金银珠宝装在船上,逃到海里去。当时就已经有很多人悄悄弃他而去,不愿意跟着他去做海盗。后来,当朱元璋派军前来攻打他的时候,他本来战斗能力强劲,却竟然那么不堪一击。就是因为有很多人投降。而且,当初他打张士诚时,七战七捷,那是因为有朝廷的背景。当他没有这个背景的时候,打仗就很困难了。

方国珍没有大的志向,又没有什么人支持,因此,朱元璋对他非常放心,不用提防他,也不用打击他。

标签: 第一个

更多文章

  • 第四节 王者暮年,千古流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暮年

    至元三十年(1293年)忽必烈派铁穆耳总兵漠北,由重臣玉昔帖木儿辅行。玉昔帖木儿受命之际,请授皇孙以真金的皇太子玺,忽必烈也表示了同样的感激。六月,忽必烈派人将一颗传国玉玺交给驻守漠北口击荒沙的皇孙铁穆耳,但追随这颗玉玺的没有册封真金时的隆重仪式。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十九日,忽必烈已进入弥

  • 蒙古侵金之战——边堡塞内诸战役战前一般形势与战略指导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蒙古

    原来金西京(在今山西省大同)留守行枢密院事胡沙里执中(一作纥石烈执中或胡沙虎),平素对于金主永济,并不敬服。乌沙堡会河堡野狐岭之大败,他放弃西京,逃回中京(即今北平市)。金主自然不满,便另派大将完颜纲去抵御蒙古,结果完颜纲亦失昌州(今察哈尔宣化北),桓州(今多伦)抚州、(今张北之北),败逃而归。完颜

  • 金末元初着名文学家元好问从小就称为是神童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学家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着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元好问的家世背景相当强大,元好问的祖先相传

  • 二、风雨飘摇中的蒙古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蒙古

    1.蒙古帝国内汗位的争夺这位蒙古帝国第二代君主的死完全是一个意外。谁会想到他会因为贪杯而离去呢?这一突然事件的发生马上导致了连锁反应,使整个欧亚大陆都能感受到这一变故。因窝阔台的死而受益最多的是欧洲人,尤其是匈牙利人。当时在蒙古大军的攻击下,几乎整个匈牙利都已经沦陷。就在匈牙利人即将绝望的时刻,蒙古

  • 第一节 开拓疆土,御驾亲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御驾

    忽必烈在统一中国之后,又开始了新的开疆扩土的征伐战争。在随后的时间里,他多次御驾亲征,先后征伐日本,高丽,安南等国,虽然多次征战都是无功而返,但是,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已经威震世界。元朝人最初也是想要把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纳入到他们的统治版图之内。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元朝最后和这些东南亚的国家友好相处。

  • 元朝是否真的毁在洋太监手里?元朝灭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

    朴不花生于元文宗时代,7岁时被送到元朝的宫廷内成为一名小太监。后来,朴不花的好朋友,同样来自高丽的小宫女奇洛得到皇子妥欢帖木尔的宠幸。至顺元年(1333年),妥欢帖木尔登基,是为元顺帝,封奇洛为第二皇后,居住兴圣宫,并生下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朴不花由于与奇洛皇后关系亲密,被调到兴圣宫,照管太子的生活起

  • 二、世界性的大都市——元大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世界性

    元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即汗城、帝城的意思。忽必烈即位后将燕京(今天的北京)升为都城,以便于控制汉地,所以燕京就成了元朝的大都。而原来的都城开平仍保留都城的地位,一来方便联络草原诸王,同时也满足了大汗的生活习惯。忽必烈时,冬在大都,夏则在上都(开平)。元大都始建于1267

  • 政治联姻牺牲品 元朝公主13岁下嫁高丽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元朝与高丽王室的联姻,并非如某些史家所说,是元朝强加于高丽王室的一个桎梏。事实上,此事由高丽方面最先提出请求,而由元朝皇帝加以允准的。高丽国王的请婚,迫于内外交煎的情势。对外方面

  • 窝阔台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窝阔台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名将

    窝阔台(1186~1241)大蒙古国第二代大汗,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所生第三子。又译兀窟、月古歹、月可台、月阔歹、斡歌歹等。从青年时代起,窝阔台便跟随成吉思汗征服漠北诸部,在与克烈部王汗的战争中,力战负伤。1211年,从成吉思汗伐金,领兵分掠云内、东胜、武、朔诸州。1213年蒙古军分三道南下,与术赤、

  • 古代犯人为何宁可被砍头也不愿意发配边疆,原因很简单,比死还要难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也不

    人这一辈子,大概只有死会让人感到害怕。这话是真的吗?针对某些人而言,她们能够置存亡于度外,去做好自己感觉恰当,良知的事儿。因此,文天祥讲过几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朝统治者即便杀了他,他的精神也流芳千世万世。只是,人可以不畏惧生死,其他的一些刑罚,残酷的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