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文学家韩愈简介 韩愈的名言有哪些

唐朝文学家韩愈简介 韩愈的名言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56 更新时间:2023/12/22 3:37:09

韩愈

韩愈是一个着名的文学家,散文成就很高,以“文起八代之衰”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更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在中央做官时,他意气风发,评点时政,有直言敢谏的风骨。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邓州,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后被人们简称为“韩柳”。唐宋八大家在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韩愈、柳宗元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一个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韩愈的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7、圣人无常师。《师说》

8、事业无穷年。

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1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1、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14、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15、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16、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17、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1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标签: 韩愈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唐太宗管理精髓:用人之长 避人之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用人之长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

  • 朱温称帝李唐亡:唐朝历经290年,共23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

    朱温,宋州砀山人(今安徽砀山),原是黄巢部下一位大将,后投降官兵,被朝廷任命为汴州(今河南开封)节度使,僖宗皇帝给他改名为朱全忠。他从加入义军到半反变归唐,最后废唐自立,成为后来五代中后梁的开国之君梁太祖。黄巢起义,虽然没有直接使唐朝灭亡,这场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门阀势力和唐末藩

  • 教科书又骗人!玄武门之变其实根本不是发生在玄武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玄武门

    在人们的印象中,玄武门之变是这样的:李建成想要谋害秦王,于是在玄武门内布置了伏兵,等李世民一行赶到,城门立马关闭,经过一番厮杀,李建成、李元吉人头落地。但是在史书中,是李世民想要伏击李建成,而且埋伏地点根本就不在玄武门;事发前后者对前者当日的预谋几乎毫不知情。李建成、李元吉入宫前,曾经得到张婕妤的消

  • 尉迟敬德简介:诚心归唐多建奇功 辅佐秦王扬威玄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王

    尉迟敬德(585~658),唐初名将,二十四功臣之一。名恭。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贞观年间,历任右武侯大将军、宣州刺史等职。谥号“忠武”。尉迟敬德于隋朝末年参军为官兵,多次随军出征,以勇敢善战见称。后归降唐朝,在秦王李世民帐下为将,不仅屡立战功,而且在玄武门之变时果敢多智

  • 国泰民安:说说开元之治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开元

    卷一·铲除诸韦兴唐室诛灭太平登帝位序言第一节生于乱世,韬光养晦第二节太子兵变,隆基崛起第三节精心谋划,铲除韦氏第四节登基称帝,诛杀太平卷二·任人唯贤稳政权完善立法开言路第一节任人唯贤,重用姚崇第二节收揽皇权,变革政治第三节“有脚阳春”,宋璟为相第四

  •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期间都经历过哪些战争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经历过

    唐太宗李世民,据唐朝史记记载:太宗皇帝是开皇十八年12月戊午(公元599年1月23日)出生于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二子。隋朝末乱世,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趁势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兴建唐朝。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六月,与其兄李建成率兵攻西河(今汾阳),首战获胜,促使

  • 如果不是李淳风的话 武则天早就被李世民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的话

    话说贞观年间,武则天入宫,成了李世民身边的一个妃子,虽然不是万千宠爱,但也过得舒服。李世民得到一个秘谶,说唐三代之后皇帝羸弱,女主武氏将会取而代之,到时候会江山不保。很迷信的李世民感到十分惶恐,于是秘密召见了李淳风。这李淳风作为皇家御用占卜师,皇帝对他的话从来都是深信不疑的。李淳风说:“武姓女子现在

  • 唐太宗李世民真的是武则天的第一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的是

    谁是睡了武媚娘的第一个男人武媚娘被哪些男人睡过?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咯,那么,真相真的是酱紫的吗?自古以来,皇帝身边是最不缺乏美女的,后宫佳丽三千,当时年纪尚轻的武媚娘是如何一步步的爬上高位?初入宫的武媚娘并没有得到皇帝的青睐,两个多月过去了,她也没有见到皇上。武则天整日呆在掖庭宫里,

  • 金顶飞檐,雕梁画栋——漫话唐代皇室建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雕梁画栋

    楚塞金陵列,巴山玉垒空。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这是唐代诗人写长安城皇宫的一首诗,楚地要塞,重镇金陵,都已被征服,一片平静。巴山玉垒也不再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也都安宁无事,都向着长安城的皇宫朝拜。它歌颂了统一的强大的唐帝国,歌颂了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长安城。雄

  • 唐朝甘露之变如何会发生,文宗李昂为何会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宗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历史上最开明繁盛的王朝之一,但在这样强盛的王朝依然还是有不少动乱,期间还有当朝政治的首脑皇帝会因此丧命,历史上的甘露之变发生,文宗李昂之死又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来看看?宪宗李纯去世后,穆宗李恒即位,他即位后游乐无度,藩镇割据局面再次出现,宦官的权势更加膨胀,朋党之争亦愈演愈烈,朝政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