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羁縻州府

2、羁縻州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95 更新时间:2024/1/3 6:33:17

在我国历史上,于边疆设羁縻州是从唐开始的。羁縻的本义为牵制、约束,唐朝于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设置的州府前冠以“羁縻”二字,是借以形容中原天子与边疆各族的关系,羁縻不绝。

唐代的经济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因而在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中也同样居于优势地位。而周边各族种类既多,分布地区亦广,各族情况不尽相同,以游牧为生的草原民族,皆随畜迁徙,逐水草而居,虽有城郭庐舍也不经常居住,与以农耕为生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些以游牧为生涯的民族也曾分部落治理其疆土,唐朝政治军事力量进入这些地区后,为了保证中央政治制度的推行,又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唐朝政府采用了羁縻州府的管理形式。

据载,唐代“凡天下之州府,三百一十有五,而羁縻之州,迨八百焉”(《旧唐书》卷43《职官二》)。从唐太宗唐玄宗这段时期内,羁縻州时有增置,总计有羁縻府州856个。

与内地州县相比,唐代羁縻州数量庞大。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内地,而且占地面积也比中原地区宽广。为了有效地管辖周边地区,唐政府于西北设置了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在北方设置了安北大都护府(原名为燕然都护府)与瀚海都护府,在东北和朝鲜半岛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在南方设置了安南都护府,在西南地区设置了保宁都护府,直接管理这些羁縻州县。都护府驻有数量庞大的官兵,一般在二万人左右(安南、保宁都护府较少),都护府的官员大都由中央委派的汉族官吏充任,长官有相当高的官职爵位,中央政府同时也授予他们处理军政事务的权力。

羁縻州府是与中原地区郡县制类似的行政单位,从事游牧生涯的民族在内附之后,唐朝就在他们生活的疆土上设置州县,并设置都督府以统辖所设的州县,以保证全国政令的一致。这样设置的都督府和州县,具有很大的自治性质,一般都用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这是和内地的州县不相同的。事实上,羁縻州府并非完全由各少数民族酋长掌管,唐政府也派有汉族官吏到这些州府担任官职,实际上是让各民族的渠帅、酋长“与华人参理百姓”(《旧唐书》卷199上《高丽传》),共同治理边疆。派往羁縻州府的汉族官员的俸禄,“给以当土之物”(《旧唐书》卷43《职官二》),原则上由羁縻州府支付。

唐代对于羁縻州府的管理较为宽简,当时士大夫的观点是:“蛮夷羁縻以属,不宜与中国同法”(《新唐书》卷199《徐齐聃传附坚传》)。政策的宽简并不意味着对羁縻州县听之任之,而是采用了较为谨慎、且灵活多变的策略。“诸称藩请附者,宜羁縻受之,使居塞外,畏威怀德,永为藩臣。谓之荒服者,故臣而不内,所谓行虚惠,收实福”(《新唐书》卷99《李大亮传》)。唐朝对于边疆地区实施羁縻政策的支柱是都护府的常备军,在武装力量的威慑之下,唐中央政府主要采用和亲方法对羁縻州府内的民族部落首领进行笼络。唐太宗在位时期,是唐代羁縻州府设置的初期,为了有效地推行这一边疆民族政策,他把自己的妹妹衡阳公主嫁给了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社尔,把另一个妹妹九江公主嫁与在朝为官的突厥酋长执失思力。吐谷浑可汗诺易钵入朝,唐太宗把弘化公主嫁给他。终唐一代,和少数民族联姻的事例不胜枚举,和亲政策加强了唐同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有效地促进了羁縻州府在边疆地区的推行。

在推行和亲政策的同时,唐朝采用了给羁縻地区的少数民族官员加官晋爵的笼络方式。例如,唐文宗开成(836~840)初年,马植任安南都护之时,“以文雅绚饰其政,清净不烦,洞夷便安。羁縻诸首领皆来纳款,遣子弟诣府,请赋租约束。”于是,马植上奏朝廷,“以武陆县为陆州,即柬首领为刺史”(《新唐书》卷184《马植传》)。这一政策有效刺激了羁縻州县的官吏推行中央政令的积极性,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唐朝羁縻州府制度的推行卓有成效,对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对后来各朝的边疆民族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第一节 推崇道教,道士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道教

    在李唐王朝,道教备受推崇,到了玄宗时期,更是如此。开元中后期,玄宗李隆基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勤俭治国的作风,而是开始享乐,甚至是骄奢淫逸。不仅如此,唐玄宗任用奸佞,忠良之臣备受排挤打击,使得朝政败坏,盛世之下,危机也在酝酿。道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初盛唐以来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是分不开的

  • 李世民与魏征:揭历史上君臣“和睦”的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睦

    所谓明君与贤臣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历史的真相是,初唐时期的政治、民族、经济关系,特别是山东问题,决定了两人的微妙关系。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又诛杀其子侄十余人,夺得皇位继承权。同年八月,李渊被迫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一方面令人修纂国史,让国人认识自己继承大

  • 第二讲 唐太宗:开创盛世的圣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元朝的戈直说:“夫太宗之于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于二帝三王之事矣。然其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而下,绝无而仅有者也。”李世民治理下的大唐王朝,如日中天般照耀着整个世界。玄武门之变与权力交接唐朝建立之初,身处弱势地位的秦王李世民,利用自

  • 李世民弑兄逼父,背后又有多少情不得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又有

    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逝于649年,在位14年,统一中国,灭东突厥、高昌、吐谷浑,扩充教育机构,精简政府机构,开创一代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明君,他在协助父亲李渊起兵建立唐王朝的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正是他,力促李渊起兵推翻隋政权。起兵后,又是他,力促李渊进军关中,夺取

  • 玄武门事变喊杀声震天,但令人费解的是,宫内的李渊愣是什么都没有听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的是

    于公元626年,唐朝刚建立9年,发生了一场震惊内外的兵变。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率军伏击,后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先后杀掉。这就是历史上最着名的玄武门之变,而这场事变也给后来的唐朝皇室带来的影响极坏。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李渊在当时没有制止这场宫变呢,作为一个皇帝,难道真的控制力就如此的轻。而在事变

  • 马嵬驿之变:唐玄宗玄宗赐死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玄宗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初九日,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地区)发动了叛乱,15万叛军络绎南下,不绝于道,直指都城长安。一时间北方大地烟尘滚滚,战火熊熊,百姓逃亡,一片混乱。开元以来的太平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叫轧荦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的巫师。安禄山早

  •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为什么不阻止兄弟相残,还让贤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李世民这个人一直都颇受争议。有人觉得他心狠手辣,弑兄夺位,名不正言不顺的,后来还篡改历史,让后人看不清其中的真真假假;还有人觉得他是千古一代明君,上马可以战天下,下马可以治国策,在他的统治下面大唐一天天的变得繁荣昌盛起来,才有了历史上面有名的"贞观之治"。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三个儿子,在李渊推翻隋朝

  • 9、代宗李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唐代宗李豫(726~779),肃宗长子,母章敬皇太后吴氏。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东都上阳宫。初名俶,15岁封广平王。玄宗有孙百余,李俶是嫡皇孙,受到玄宗的特别喜爱。他从小好学,对《周礼》和《易经》尤其用力,为人仁孝,言谈举止都符合礼仪;又有度量,待人宽厚;喜怒不见于形色。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叛乱,第

  • 生了14个儿子的李世民 一生竟然只爱她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人

    最是无情帝王家,却总有那么几个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比较出名的便是明宪宗朱见深、隋文帝杨坚。大家万万想不到的是,生了十四个儿子、二十四个女儿的李世民,却也是一个情痴,他一生真正爱的人只有结发夫妻长孙皇后一人。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结合是典型的封建家族式的联姻。长孙皇后的父亲是长孙晟,不过在她八岁的时候父亲便

  • 唐中宗之死与韦后的最后挣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韦后的野心武崇训一死,中宗和韦后又把宝贝女儿安乐公主改嫁给武承嗣的儿子、左卫中郎将武延秀,这也正合了安乐公主的心思。因为这武延秀长得俊朗洒脱,又能歌善舞,安乐公主与武崇训做夫妇时彼此就多有交往。但婚后的安乐公主依然不安分,继续保持飞扬跋扈的作风。一天,安乐公主向中宗索要昆明池,中宗说人民要以此湖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