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中宗之死与韦后的最后挣扎

唐中宗之死与韦后的最后挣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54 更新时间:2023/12/21 13:33:27

韦后的野心

武崇训一死,中宗和韦后又把宝贝女儿安乐公主改嫁给武承嗣的儿子、左卫中郎将武延秀,这也正合了安乐公主的心思。因为这武延秀长得俊朗洒脱,又能歌善舞,安乐公主与武崇训做夫妇时彼此就多有交往。但婚后的安乐公主依然不安分,继续保持飞扬跋扈的作风。一天,安乐公主向中宗索要昆明池,中宗说人民要以此湖捕鱼为生,没有答应她的要求。安乐公主大发脾气,还强抢他人良田建造了一个规模比昆明池大得多的人工湖,命名为定昆池,暗含了她要定昆明池的意图。安乐公主还经常派家奴到街上抢夺年轻女子,给她充作奴婢。左台侍御史袁从一得知后,立即把安乐公主的家奴抓起来。安乐公主就去找中宗要求放人,中宗竟毫无原则地满足,气得袁从一说道:“皇上纵容家人胡作非为,怎么能治理好天下!”除了在生活上贪图享受、极尽奢侈,安乐公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皇太女”梦想,她经常和母亲韦后一起谋划此事。

不久,韦后就从衣柜里翻出一条裙子,谎称上面有五彩祥云升腾,中宗听说后还叫来宫廷画师记录后给文武百官展示。同时,韦后还指使心腹给中宗上表:当年,高宗当皇帝前,天下人传唱“侧堂堂”;后则天皇后快要称帝,天下人就传唱“武媚娘”;等到皇上要登基,天下人开始传唱“英王石州”、“桑条韦”,皇上皇后的仁心仁德可见人心。今天臣等献上“桑条歌”十二篇,请皇上宣示天下。麻木的中宗不仅不反对,还为“桑条歌”能广为传唱而感到高兴。

中宗之死

景龙三年(709)年末,关中地区遭受罕见的大饥荒,长安城里的粮食供应全靠大批的牛车从长江、淮河一带调运,而十有八九的牛都累死在半路。为减轻关中缺粮的紧张局势,许多大臣就劝中宗前往东都洛阳。可韦后因为自己的娘家在杜曲(今陕西西安南),就不愿意远赴洛阳,还叫巫师彭君卿吓唬中宗:“今年往东走大凶!”中宗信以为真,对着进谏的大臣大发脾气:“世上哪有皇帝跟着粮食跑的!”大臣们知道是韦后从中作梗,气得暗自咬牙。对韦后掌控中宗、意图全面夺权的野心,大臣们更是愤恨不已。

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表中宗,直斥韦后淫乱干政、安乐公主夫妇祸害国家。中宗看了奏章,立即命人把燕钦融召来。面对中宗,燕钦融把心中对韦后等人的愤懑一吐为快。高高在上的中宗尴尬地半天说不出话。这时,受韦后指使的兵部尚书宗楚客当着中宗的面假传圣谕,命殿前军天灾与人祸

唐中宗在位期间,可谓天灾不断。神龙元年(705)四月,同官(今陕西铜川)下了特大冰雹,庄稼绝收,无数农家遭断粮困苦。神龙三年(707)三月,自长安至山东一带发生瘟疫。接着,又一场旱灾席卷而来,死伤百姓难以数计。听到灾害消息的韦后和中宗,却对百姓所受苦难置若罔闻。韦后还不忘说上一句:“我们十几年的艰辛有谁能记得?不管这些,现在是我们尽享荣华的时候!”韦后和中宗为了取乐,时而让宫女分作两队相互殴斗以决胜负,时而让宫女开办市场、令王公大臣扮作客商相互交易。总之,他们贪图享乐的花招层出不穷。景龙四年(710)元宵前夜,韦后和中宗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夹杂在如潮的人群中观赏花灯。当晚,中宗还听从韦后的主意把数千名宫女放出宫游玩,结果有一半人逃跑。二月,韦后和中宗到太极宫西的梨园球场观看拔河比赛和抛球游戏。四月,他们又跑到芳林园采摘樱桃。六月,中宗就吃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给他准备的毒饼一命归西。

士将燕钦融提起,猛地摔向殿内的石柱上,登时燕钦融脑浆迸裂,惨死在殿堂之中。宗楚客大呼一声:“痛快!”而中宗早已掩面不忍去看。此后,中宗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已对韦后一党有了抗拒之心。

韦后等人感到往日里百依百顺的中宗,这段时间变得死一样沉寂,不由心中恐慌。而宗楚客更清楚自己当着中宗的面假传圣旨,罪恶是何等深重,就鼓动韦后赶快行动,以免遭杀身之祸。安乐公主则想着父亲一死,母亲当权自己就能做成“皇太女”,也极力劝服母亲动手。景龙四年(710)六月,韦后命人在中宗的饼里下了毒,中宗吃饼后中毒而死。随后,韦后等人秘不发丧,紧急调动韦氏族人及党羽前来守卫长安。

平定韦后之乱

中宗的死讯很快就传到太平公主那里。太平公主找来上官婉儿,起草了中宗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皇后摄政,相王李旦参谋政事。”但这份遗诏很快就招致韦后一党的强烈反对,于是改纂诏书,以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虚其职权。太平公主见其势强就暂且忍气吞声。不日,李重茂当上皇帝,尊韦后为太后。不安分的安乐公主、宗楚客和韦氏族人极力劝韦后按照武则天的做法改朝换代做皇帝,韦后大肆在京畿要害部门安插韦氏族人、纠集党羽准备谋杀李重茂后称帝。

兵部侍郎崔日用,本是韦后党羽,恐怕韦后称帝的事要失败,就派人去见相王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李隆基从小就英武聪慧,两岁时受封楚王,武则天在位时就在地方秘密结交四方豪杰,准备光复李唐王朝。听到崔日用的密报,李隆基立即去见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极富权术,宛如她的母亲武则天再世。太平公主也早对韦后一党心存忌惮,把儿子薛崇简派给李隆基调遣,全力支持李隆基发动政变。事先,李隆基与韦后阵营的果毅葛福顺、陈玄礼等人联络,劝他们借军士对韦氏族人的愤恨,作为内应铲除韦后一党,这些人表示愿以死相助。

景龙四年(710)六月二十日夜,李隆基借御林军全都驻守玄武门之机,率众冲入玄武门。葛福顺拔出利剑,斩杀了韦后一党的羽林将军韦播、中郎将高嵩等人,然后提着他们的人头大声宣布:“韦后毒死先帝,以图称帝祸害国家!现在,我们只有同心协力把他们铲除,拥护相王登基,天下才能安定!胆敢有三心二意助纣为虐的,罪及三族!”御林军士一听要诛灭韦后,没有不拥护的。李隆基立即下令攻击通往后宫的各个城门,即使在太极殿为中宗守护灵柩的军士听到喊杀声,也拿起武器投入铲除韦氏的战斗。惊慌失措的韦后以为飞骑营安全,就逃了进去,脚还没站稳当,就被飞骑营军士围上砍了脑袋。可怜可恨的安乐公主做梦也不曾想到会发生变乱,正在梳妆镜前画眉之时,被闯进来的军士斩杀。

就这样,韦后之乱平息,颇具自知之明的李重茂赶忙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是为睿宗。但睿宗在位仅三年却时刻生活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夹缝之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史上在国家兴亡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五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力挽狂澜

    我们民族的文化,并不是一个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的文化。但是,几千年来,在无数个封建朝代里,每当朝廷面临生死的****,总会有人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间,这样的人,又何尝不是英雄人物。不过,我们的文化并没有将这份荣誉完全归结于她一个人,往往还有着君王的任用之贤,这就是统治者统治下的思想导致的结果。或者说,我们更

  • 李世民对“前朝废后”情有独钟,萧皇后为何如此的抢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前朝

    隋唐时期的萧皇后,曾经迷倒过无数的男人,她让隋炀帝杨广疯狂痴迷,哪怕是改朝换代之后,年近五十岁的萧皇后依然得到了三十多岁的李世民的倾慕,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历史上的萧皇后究竟有多美,晚年依然还是能够得到唐太宗的宠爱。李世民与萧皇后的野史常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萧皇后为何如此的抢手?很多的史书资料中对萧皇后

  •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一朵炫彩亮丽的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奇葩

    如今,唐三彩已经是一个拥有不菲价值的收藏品类。2003年,在苏富比纽约拍卖会上,香港富豪刘銮雄收藏的一对唐三彩陶马,被一位犹太商人以高达157.6万美元购得,创当年同类古董拍卖价的最高纪录。而这对拥有百万美元身价的唐三彩陶马,造型十分完美,堪称我国古董中的精品。其中一只是黑马,白色长鬃,绿色马鞍,另

  • 1、宦官概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概说

    宦官本是皇帝的家奴,在宫中服杂役。宦官机构为内侍省,有内侍四员,从四品上,掌在内侍奉、出入宫掖宣传之事。其副手为内常侍。还有内给事八员,从五品下;内谒者监六员,正六品下。下设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五局,局有令、丞等。唐高祖和唐太宗时期宦官没有什么权力,唐太宗还规定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唐朝宦官开始

  • 李显怎么死的?唐中宗李显被谋害之谜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谜

    帝王档案李显:705年-710年在位,又名李哲,李治第7子,为武则天第3子,性格懦弱昏暗。初封为周王,后改封为英王,高宗病逝后即位,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6年,无所作为。后被韦皇后毒死,终年55岁,死后葬于定陵(今陕西富平西北龙泉山)。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唐中宗被谋害之谜唐中宗李显,原名

  • 唐朝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唐高祖与唐僖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亡国

    唐高祖李渊,是大唐帝国的开创者。然而,多年以来,人们言唐帝必首称唐太宗,特别是由于毛泽东着名词章《沁园春·雪》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吟咏,更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倾向。高祖李渊在人们的头脑中一直缺乏应有的印象,在儿子太宗“贞观之治”的盛名下

  • 为皇位,唐玄宗一次杀掉3个儿子,安史之乱中为何却要拱手让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

    在安史之乱,太子李亨逃往灵武,独立为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说谋反。可是,唐玄宗居然就认同了他儿子的谋反,并且还马上让重臣韦见素、房琯、崔涣把皇上的印玺、金册这种物品拿来交到李亨。唐玄宗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是他不留恋皇位吗?错,唐玄宗太留恋他的皇位了!别的不说,就说他一天之内杀掉

  • 揭秘飞将军李广居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祖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飞将军

    汉朝名将李广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啥关系?关系就是李世民是李广的后人。这事听起来似乎有点扯,但这么严肃的事,老猫是不会乱说的,毕竟这俩人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并且这事在正史中也是由明确记载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中对李渊、李世民一家的历史渊源说的十分清楚,李世民是李广的后人。在李渊的家族历史中,除了汉朝

  • 史上最传奇皇后!年近50还让李世民倾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史上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皇后,她先是嫁给隋炀帝杨广,当了十余年皇后,后又被宇文化及和窦建德掠去做了偏房,甚至远赴漠北,成了突厥可汗的妻子,最终,她被唐太宗迎回,成了李世民的昭容,这就是历史上的萧皇后,一位命运不由己的女人。萧皇后生于约公元567年,出身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自幼读书学文,知书达理

  • 4、李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李勣(594~669),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武德元年(618)归唐后赐姓李氏,唐高宗永徽年间,为避李世民的讳,改名李勣。李勣历仕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战功卓着,他为唐朝的统一和巩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勣家是隋末的一个土豪,“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